「雪峰之珠」耀山鄉
——洞口縣第四中學在創新發展中打造特色學校
(洞口四中供圖)
何 榮 陳志強 周友龍
雪峰山下,蔡鍔故裡。一所農村高中學校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青山綠水之間,這就是被譽為「雪峰之珠」的洞口縣第四中學。
經世紀風雲,歷歲月滄桑,創建於1958年的洞口四中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為國育才」的辦學宗旨,舉旗播火,砥礪前行,傲然挺立於教育改革的潮頭,猶如一面高揚在大山之門的大旗。一代代四中人焚膏繼晷,哺英育華,演繹了一曲史韻流芳的育才興學之歌。
一棵挺立鄉村的教育大樹
走進洞口四中,舉目四望,但見院內樹木蔥蘢,鳥語花香,一座座高樓黌宇,巍然聳立;一條條校園小道,花木掩映……徜徉校園,那一面面古樸的文化牆、一幅幅精美的名言畫框、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名人雕像,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攜卷登山唱,流韻壯東風。」六十載的艱苦創業,一甲子的傳承創新,洞口四中,這棵植根於鄉野的教育之樹,如今參天挺拔,枝繁葉茂。
良師薈萃,實力雄厚。一代又一代教職員工在這片熱土上,耕心種德,傳道授業,他們用青春熱血譜寫了一曲曲感動學生、感動社會的園丁之歌。學校現有4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400多人,教職員工147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7人,中學一級教師42人,已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
設施完善,環境優美。近年來,校園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學校面貌日新月異。目前,學校校園面積120餘畝,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擁有科教樓1棟,教學樓3棟,後勤大樓1棟,學生公寓、教工宿舍7棟,標準籃球場6個,大型田徑運動場1個,教學設備先進,樓館功能分明,各種設施一應齊全。
群山環抱,千巖競秀;一江如練,碧波蕩漾。學校位於古鎮山門之東,毗鄰秀雲南嶽風景名勝區,黃泥江環校而過,這裡鍾靈毓秀、人傑地靈,這裡天賦異稟,風景絕美。
教書育人,花紅果碩。學校以「 立志、勤奮 、文明、守紀」為校訓,大力推行「三個圈子一起抓,兩個輪子一齊轉」的教學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倡導「求實創新」的校風,培養創新型人才,教育教學成績斐然,高考屢創佳績。40餘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出數以萬計的傑出人才和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其中,從這裡走出去的博士生達120餘人,他們或為學術泰鬥,或為商界精英、政界要人,成為當今經濟社會建設的中流砥柱。
聲名鵲起,享譽邵陽。學校先後榮獲「邵陽市市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湖南省文明衛生單位」「湖南省花園式單位」「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被冠以「博士生搖籃」「雪峰山下的明珠」的美譽。
一張尊重個性的育人搖籃
「育人為本、尊重個性、開發潛能,發展特長」「用尊重的態度對老師,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 在洞口四中校園內,這樣的溫馨標語隨處可見,環境育人,讓每一面牆壁會「說話」。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成才,學校因材施教,精準教學,以「德智發展」為基石,以「特長發展」為依託,以「社團建設」為驅動,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與興趣,為之提供儘可能多的發展空間。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閃亮的星星,我們應該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並讓其綻放出璀璨的光芒。」洞口四中黨支部書記、校長李玉群深有感觸地說。
開發潛能,發展特長,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枝可依,有一展所長的機會。李玉群校長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創新提出「三個圈子一起抓,兩個輪子一齊轉」的教學方針,發揮優勢,集中力量,加大音樂、體育、美術、傳媒等專業生的培養。按照教學有特色、學生有專長的思路,突出音、體、美課堂教學,大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成立舞蹈、聲樂、美術、書法、播音主持等學生社團,舉辦各種文藝演出、競賽活動;成立校園各類體育運動隊,常年訓練,逐鹿各種賽場……
一個個活力四射的學生社團,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文體盛會,給孩子們提供展現自我、超越自我的舞臺,讓他們迎風而立,綻放最美芳華。
春風育桃李,滿園盡芳菲。四年來,該校音體美考生在高考中異軍突起,大顯身手,一大批專業學生走向了知名藝術院校。2018年專業考生本科上線27人,2019年19人,2020年22人。挖掘潛能,揚長避短,圓了許多農村學子的「高考夢」。
一座助學圓夢的智慧殿堂
洞口四中地處雪峰腹地,生源地多為偏僻山區,學生中貧困家庭居多。「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為此,學校想一切辦法、盡一切力量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通過扶貧助學讓孩子們走出大山,圓夢大學。
制訂了切實有效的扶貧計劃。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學生,嚴格按照規定兌現助學金、落實幫扶政策;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採取多種資助措施;廣泛引進社會扶貧力量,大力提高扶貧助學的覆蓋面和幫扶力度。近年來,除了國家助學金和學校獎學金外,學校先後爭取了大邵公益、泛海計劃和國家彩票公益金等扶貧助學項目。同時,每逢假期,學校組織教師對貧困學生家庭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家庭近況及學生學習情況,便於精準落實扶貧政策和措施。
「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3年來,學校沒有一名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也沒有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影響學習和生活。在這些受資助的學生中,2017年有6人考上大學,2018年有16人上一本或二本大學,2019年有10人圓了大學夢。
2017年、2018年學校被評為「洞口縣教育扶貧工作先進單位」,肖鎮橋老師被評為2017年、2018年洞口縣「教育扶貧工作先進個人」,駐村扶貧幹部向志軍副校長被評為「洞口縣教育系統抓黨建促扶貧攻堅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