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園中學:文化引領發展 打造特色校園

2020-09-12 山西新聞網長治頻道

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品牌建設的根基與靈魂。一所學校的優秀文化是在不斷成長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價值選擇積澱而成的。康園中學秉承「康樂育人、特色興園」的辦學理念,除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的課程外,還開設了30多種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供學生自主選擇。依託「11395」發展戰略,全力實施「九大工程」,本著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理念,積極完善文化體系,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提供豐腴的土壤。

一所特色學校,要有一群心懷理想、全面發展的學生。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康園中學重視打造書香校園和學習型學校,通過舉辦各類文化和體育活動,營造了學生"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濃鬱氛圍,展示了康園學子蓬勃向上、誠信好學、敢於創新的精神風貌,有力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

康園中學政教處主任申尹龍介紹說:「康園中學秉承「康樂育人 特色興園」的辦學理念,依託優越的辦學條件,以課程建設為載體,開設遊泳、足球、乒羽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使每位同學都能達到能說會唱、能跳會遊、能寫會畫、能奏會藝全面發展的目標,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學校文化。」

學校積極引導學生加強文學、音樂、體育、藝術、書畫、科技等方面修養,規範高效地開展社團活動,建設遊泳社、足球社、街舞社等精品社團,發揮社團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豐富學生精神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將以舉辦各類活動為契機,不斷推陳出新,豐富學校文化內涵,為學校特色辦學注入新的活力,營造一個團結、活潑、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打造康園新亮點、新特色。

一所特色學校,要有一支充滿愛心、追求卓越的教師隊伍。康園中學重視以質量立校,以科研興校。以聚焦課堂教學為重點,大力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和狠抓教學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全校形成聚集課堂、質量立校的良好氛圍。圍繞課堂教學和關愛教育開展實效科研,以科研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借鑑「動車組」工作原理,遵循「有序開放、自主創導、尊重意願、反思質疑、以人為本、共建文化」的原則,構建起學校「動車組」文化,使學校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成為學校發展和前進的動力,進一步優化學校管理模式,促進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樹立共同的價值取向和目標,同時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為整個「動車組」的運行提供保障。

康園中學特色建設成果豐富,多次受到各級各類表彰,榮獲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國防教育先進學校」「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省級「平安校園及學校安全整治工作先進單位」「家庭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山西省健康校園」「山西省消防安全示範學校」「山西省一級圖書館」。下一步,康園中學將緊緊圍繞市區工作部署,奮力推進「教育文化中心」建設,努力打造「全市領跑、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教育新高地。(來源:潞州新聞 杜雲 晨羽)

(責任編輯:張文衛)

相關焦點

  • 潞州區康園中學:文化引領發展 打造特色校園
    一所學校的優秀文化是在不斷成長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價值選擇積澱而成的。康園中學秉承「康樂育人、特色興園」的辦學理念,除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的課程外,還開設了30多種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供學生自主選擇。依託「11395」發展戰略,全力實施「九大工程」,本著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理念,積極完善文化體系,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提供豐腴的土壤。
  • 文化引領「實驗精神」—合陽縣實驗中學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側記
    文化引領「實驗精神」——合陽縣實驗中學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側記  在合陽縣城文化街坐落著一所陝西省校園文化示範學校,校園花木綿繡,古檜參天,文化氛圍濃厚。  近年來,合陽縣實驗中學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立校,質量興校,科研強校」的辦學思路,著力打造以「實驗精神」為統領,以「龍檜文化」為支撐的特色校園文化,用正確輿論導向引導人,用高尚的的道德品德塑造人,用先進的思想觀念武裝人,用優秀的文化作品薰陶人,先後獲得陝西省德育先進集體
  • 蛟河市第九中學校打造「陽光」校園文化
    蛟河市第九中學校以實施陽光教育為特色,以開展豐富多彩德育活動為載體,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依託,通過人文關懷和人性化教育打造「陽光」校園文化,提供健康、快樂、溫馨的校園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今天的「砥礪奮進 鑄夢前行」專欄推出的是蛟河市第九中學校。
  • 打造特色濃鬱的校園文化
    軍隊院校作為軍隊人才的搖籃,大力建設具有我軍特色的校園文化,既是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的時代要求,也是培養能夠擔當強軍重任優秀軍事人才的必然要求。   要高站位高起點統籌謀劃。,努力形成校園文化繁榮發展、文藝精品不斷湧現的生動局面,使之切實成為塑造青年官兵中國心、民族魂、強軍志,引領青年官兵健康成長的豐厚滋養和精神支撐。
  • 「底蘊豐厚 特色鮮明 立體規範」的石堆中學校園文化
    【楊忠運專欄】「底蘊豐厚 特色鮮明 立體規範」的石堆中學校園文化原創作者|楊忠運(山東省安丘市石堆鎮石堆中學)在山東省安丘市東部的大地上有一所正在蓬勃發展的學校,她就是安丘市石堆鎮石堆中學,在喜迎新中國成立70華誕之際,為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打造優美、和諧的校園,新學期開學以來,石堆中學全體教師團結一致,出謀劃策,打造了「底蘊豐厚 特色鮮明 立體規範」的校園文化,使石堆中學的校園面貌煥然一新,煥發青春魅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校長的領導首先是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的領導。」「辦學就是培養一種精神。」
  • 勇攀高峰 羊山中學特色教育引領教育發展
    「行之苟有恆,久久必芬芳」,信陽有這麼一所年輕中學,雖然建校僅十年,但是在十年的磨礪中,先後榮獲「全國校園文化優秀示範單位」、「河南省文明校園」、「河南省平安校園」、「河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德育先進集體」「河南省教師發展學校」、「河南省校本教研實驗學校」、「河南省校園文化藝術先進單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河南省科技活動特色學校」「
  • 「中國夢」引領下的中國特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在實現教育夢的過程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高校校園文化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是一所大學的靈魂,直接關係到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標、功能定位及走向,對於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深遠的影響。
  • 「校園文化」膠州市第二中學:多角度構建,多維度思辨
    全市中小學校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學校「特色辦學、精緻管理、品質立校」水平的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湧現出一批校園文化建設典型學校。近期,市教育局將推出「校園文化」建設專題,帶領大家走進中小學校園,通過典型引領,為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整體水平提供樣板和參考。膠州市第二中學是始建於1952年的省級重點中學,位於上合示範區。
  • 大溪中學:打造儒雅校園文化,成就師生幸福人生
    這裡是溫嶺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公眾號請點擊上方藍字「溫嶺教育」關注我們如何在儒雅校園文化制度的厚植中,培育陽光幸福師生是大溪中學在三年規劃中的一項重要組成內容。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大溪中學通過組織豐富、多樣、有內涵的校園文化活動以及完善各類各項制度來形成以「幸福教育」為核心,以「儒雅教育」為基調的心理相融,快樂相處、和諧溫馨的校園氛圍,使學生在主觀感受與客觀實踐中知覺幸福;在快樂體驗與意義實現中悟出幸福;在愉悅享受與人生發展中提升幸福;在個人付出與社會奉獻中追求幸福。
  • 培元中學廣泛開展閩南傳統文化進校園
    ,立足閩南傳統文化底蘊,尤其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被譽為「中國音樂史上活化石」的非遺南音這一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在守正創新中廣泛開展「閩南傳統文化(南音)進校園」活動,在傳承與發展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 雙牌打造特色文化 建設特色校園
    雙牌縣教育局組織相關人員來到尚仁裡小學,視察校容校貌、辦學設施、學農基地和校園周邊環境,並就尚仁裡小學特色校園建設進行實地規劃。 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蔡裡口小學代表李松福、周春勇分別從「宣傳意識」、「借力意識」、「鄉土意識」、「師資培養」四個方面介紹了蔡裡口小學「竹」文化特色學校建設成功經驗。
  • 西南大學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助推學校健康發展
    西南大學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助推學校健康發展 2012-01-16 來源:西南大學   為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西南大學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合併組建、融合發展」為契機,在建設特色鮮明
  • 潞州區康園中學中考大捷
    7月8日,從潞州區康園中學傳來喜訊,康園中學首屆自主培養的九年一貫制畢業生亮相中考這是潞州區康園中學從小學一年級至初中三年級自主培養的第一批畢業生,是康園中學九年一貫制辦學模式結出的豐碩成果,是康園中學全體教職工高奏「九年影響一生」奮鬥之歌,向潞州新教育獻上的絢麗答卷。
  • 黑龍江 紅旗嶺農場學校打造新時代校園特色文化
    靜態牆面動態文化紅旗嶺農場學校秉承「讓每一處牆壁會說話」的校園環境文化打造理念,在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上頗費了一番心思,達到了「移步換景」、讓每塊牆壁都能說話、讓每棵花草都能開口的境地。育人育德教研雙修紅旗嶺農場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有這豐富的文化底蘊,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著力打造濃鬱、厚實的「重德、重教、重研」的校園特色文化,教育工作成績顯著,近年來,先後獲得紅興隆管理局先進學校稱號、紅興隆管理局、總局級先進女工集體稱號
  • 萊陽:特色文化長廊 豐富校園文化內涵
    膠東在線12月10日訊(通訊員 王丹) 校園文化對廣大中小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近日,萊陽市開發區中心中學在校園內打造了三條特色鮮明的文化長廊,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潤物無聲中讓學生接受心靈的淨化洗禮。
  • 什邡市:打造「一校一品」特色文化 提升校園治理水平
    什邡教育系統把「一校一品」特色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城鄉基層治理德治工作的有效載體,深耕校園德治特色教育,讓文化成為什邡教育發展新的生長點。堅持以傳統文化創特色。雙盛初中以書法為切入點,大力推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現美育樹人的教育境界,成為「全國書法教育示範學校」「蘭亭中學」。鎣華八一學校以傳統京劇為切入點,創建蘭香京劇社,聘請國家戲曲學院專家為顧問,指導藝術創建,京劇社不斷推陳出新,出演《軍民魚水情》《楊門女將》《黃鶴樓》等愛國劇目、優秀劇目,弘揚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 淮北深化素質教育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編者按   近年來,淮北市教育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各中小學校因地制宜,結合學生身心特點,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主陣地,開展了大量學生喜聞樂見的第二課堂活動,突出特色打造精緻校園文化,為學生全面發展  近年來,濉溪縣實驗小學圍繞「實」字做文章,突出「實」字謀發展,彰顯「實」字特色。  開設「實」文化閒暇課程。
  • 凱裡著力打造校園文化特色 持續提升校園文明創建水平
    凱裡市充分發揮廣大師生、家長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積極性,持續提升校園文明創建水平,進一步將學校打造成涵養文明、踐行文明、傳遞文明的堅強陣地文化校園「同學們,蘇軾在《論書》中說:『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寫字就像做人,寫字講究身正、心平,一撇一捺,剛柔相濟,做人也是一樣……」在凱裡市第九中學的書法課上,覃平安老師這樣對學生說。從2014年開始,學校每天下午都會開設20分鐘的書法課,讓學生在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打造一流育人環境
    在此基礎上,梅縣區在打造特色校園文化方面下功夫,不斷創新教育方法,提倡特色辦學,以提升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好的學校要『內外』兼修,既有好的硬體設施設備,又要有自己的校園文化特色。」梅縣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爭取讓每一面牆會『說話』,以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陶冶情操。」梅縣區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 山口鎮第二中學:發展「和競」文化 打造岱嶽明珠
    魯網8月21日訊(記者 周寧 實習生 楊卓)8月21日,由岱嶽區教體局、魯網泰安頻道聯合舉辦的系列訪談節目《岱嶽校聲》邀請到了山口鎮第二中學校長朱秀峰做客訪談間。朱秀峰在節目中為網友詳細介紹了過去一年的工作體會和感悟,並在如何發展「和競」文化走特色發展道路等方面進行了優秀經驗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