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助推學校健康發展

2020-1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西南大學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助推學校健康發展

2012-01-16 來源:西南大學

  為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西南大學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合併組建、融合發展」為契機,在建設特色鮮明、內涵豐富、品位高雅的校園文化上下功夫,營造優美的育人環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圍,初步形成了與辦學百年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創建高水平大學目標相適應的校園文化體系。學校先後獲得教育部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和三等獎。

  ——強化校園理念文化,彰顯學校特色文化。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主導理念,不斷豐富和完善學校頂層設計,打造具有學校特色、學校風格、學校氣派文化。以學校組建融合為契機,凝鍊出「含弘光大、繼往開來」校訓和「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以及「以人為本、學術立校」的辦學理念,濃縮了學校核心價值觀及百年校園文化精髓。學校校訓、大學精神及辦學理念通過文化景觀命名、製作學校十大建築檯曆、傳箴言風光名信片等方式物化,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取法學校精神,成立了含弘學院,開展創新型拔尖人才培養;30個學院(所)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和歷史傳承,提出院訓或所訓,彰顯學院文化特色,部分單位還設計了標誌符號,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圍。同時,學校以提升學校教學質量為契機,凝鍊出了學校人才培養理念、培養目標以及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體系,完善了學校的理念文化體系。

  ——踐行文化育人功能,提升學生文化涵養。學校將校園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目標緊密結合,提升學生文化涵養。一是大力構建「238」學術文化體系。2指兩大計劃,即以中國土壤學科開拓者侯光炯院士命名,以科學探究為宗旨的 「光炯計劃」,以國學大師吳宓的字命名,以素質教育為目的的 「雨僧計劃」;3是指研究性教學、自主性學習、創新性實驗三大學術文化平臺;8是指「雨僧」講壇、「含弘大講堂」、「含弘」實驗班、科技創新基地、科技文化節、創新實踐學分等八大項目載體。二是培育校園實踐文化。學校積極開展大學生「三進三同」體驗式實踐教育活動,連續23年被評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探索出社會實踐導師制等實踐模式;與西南地區數十個區、市、縣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建立了大學生「頂崗實習」支教機制,以科教扶貧的「石柱模式」為代表,形成了「支援西部,服務農村」的校園實踐文化。三是弘揚志願服務文化,以校園文明創建、「支教」「支農」等為重點,整合學生「特立」志願服務總隊、校紅十字志願者服務隊、「紅帽子」志願者服務隊、「就業形象大使」、校教學信息中心學生志願者,凝練出「助人自助、回報社會」的特色志願服務精神。

  ——加強文化基礎建設,營造和諧文化氛圍。一是整合網絡文化。設立西南大學官方博客、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青春縉雲網站)、新聞門戶網站(西南大學新聞網)和網絡交互平臺(樟樹林論壇),實施輔導員博客之家等特色網絡文化建設。二是完善文化景觀。修建了紀念吳宓先生的宓園,製作了吳宓、候光炯等一大批各類校史人物和學科領域大家名師塑像;在學生生活園區製作了園區文化標識石雕,以及中國傳統經典文化語錄文化石;教學樓宇室內,設計製作了名人名言警句牌。三是豐富文化載體。整合圖書資源,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目前,學校擁有圖書館紙質文獻累積262萬餘冊,電子文獻累積726萬餘冊。圖書館年均接待到館讀者115萬餘人次、年均借還圖書150萬餘冊;充分發揮《西南大學報》、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臺等傳統媒體開展文化宣傳,唱響主旋律,營造文化育人氛圍。

(責任編輯:宋成龍)

相關焦點

  • 康園中學:文化引領發展 打造特色校園
    一所學校的優秀文化是在不斷成長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價值選擇積澱而成的。康園中學秉承「康樂育人、特色興園」的辦學理念,除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的課程外,還開設了30多種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供學生自主選擇。依託「11395」發展戰略,全力實施「九大工程」,本著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理念,積極完善文化體系,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提供豐腴的土壤。
  • 西南交通大學積極打造校園外語文化
    西南交通大學積極打造校園外語文化 2008-05-09   西南交通大學注重對大學生外語學習、交流和實踐的組織和引導工作,經過長期的培育,逐漸形成了濃鬱的校園外語文化,成為學校大力推進國際化和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亮點
  • 潞州區康園中學:文化引領發展 打造特色校園
    一所學校的優秀文化是在不斷成長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價值選擇積澱而成的。康園中學秉承「康樂育人、特色興園」的辦學理念,除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的課程外,還開設了30多種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供學生自主選擇。依託「11395」發展戰略,全力實施「九大工程」,本著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理念,積極完善文化體系,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提供豐腴的土壤。
  • 緊扣校訓構建文化美育基地——西南林業大學「十三五」文化建設紀實
    西南林業大學辦學80周年暨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近年來,西南林業大學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文化建設態勢良好,建成西林湖、楸木園、樟木園等校園文化景觀,打造世界茶葉圖書館、古茶樹研究中心等文化符號,創新利用校報、宣傳欄等傳統手段,高效運用校園網、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
  • 常德郡德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打造特色品牌學校
    常德郡德學校從長郡校訓「樸實沉毅」逐漸孕育出具有郡德特色的「活力教育」,除開齊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的課程外,還開設了50多門拓展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讓「愛生活、善求知、憂天下、有作為」的育人目標在常德落地生根。學校本著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理念,積極完善文化體系,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提供豐腴的土壤。
  • 常德郡德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打造特色品牌學校
    一所學校的優秀文化是在不斷成長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價值選擇從而積澱而成的。常德郡德學校從長郡校訓「樸實沉毅」逐漸孕育出具有郡德特色的「活力教育」,除開齊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的課程外,還開設了50多門拓展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讓「愛生活、善求知、憂天下、有作為」的育人目標在常德落地生根。學校本著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理念,積極完善文化體系,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提供豐腴的土壤。
  • 打造特色濃鬱的校園文化
    軍隊院校作為軍隊人才的搖籃,大力建設具有我軍特色的校園文化,既是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的時代要求,也是培養能夠擔當強軍重任優秀軍事人才的必然要求。   要高站位高起點統籌謀劃。,努力形成校園文化繁榮發展、文藝精品不斷湧現的生動局面,使之切實成為塑造青年官兵中國心、民族魂、強軍志,引領青年官兵健康成長的豐厚滋養和精神支撐。
  • 銳捷「助力西南科技大學打造智慧校園
    面對這樣的挑戰,西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西南科大」)採用銳捷網絡的極簡校園整體解決方案,攜手第三方戰略合作夥伴,對校園網進行改造,發揮極簡網絡開放融合的技術特性,構建多運營商合作平臺,展開了豐富多彩的移動校園應用,打造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智慧校園精品。
  • 西南大學實施「鄉村振興助推工程」精準幫扶雲南省昌寧縣
    2019年9月,根據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相關文件部署和安排,西南大學開始實施「鄉村振興助推工程」定點扶貧雲南省昌寧縣。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學校選派兩位幹部赴昌寧,分別擔任副縣長和駐村第一書記,270餘名(人次)師生奔赴昌寧生產一線、田間地頭、校園課堂、鄉村農戶,開展多種形式的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文化扶貧、消費扶貧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 ...傳承「悅讀」校風——天長市蘆龍九年制學校精心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彰顯書香底蘊,傳承「悅讀」校風——天長市蘆龍九年制學校精心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對於促進師生的全面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雙牌打造特色文化 建設特色校園
    雙牌縣教育局組織相關人員來到尚仁裡小學,視察校容校貌、辦學設施、學農基地和校園周邊環境,並就尚仁裡小學特色校園建設進行實地規劃。 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蔡裡口小學代表李松福、周春勇分別從「宣傳意識」、「借力意識」、「鄉土意識」、「師資培養」四個方面介紹了蔡裡口小學「竹」文化特色學校建設成功經驗。
  • 三亞市第九小學:特色校園文化助推學生發展「新引擎」
    編者按:文明是城市進步的標誌,校園則是文明生長的沃土,豐富的校園文化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如何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為熱點話題。人民網海南頻道推出策劃「展美麗校園,顯文明之風」系列報導,採訪全省特色文明校園,展現海南省在推進文明校園建設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 黑龍江 紅旗嶺農場學校打造新時代校園特色文化
    靜態牆面動態文化紅旗嶺農場學校秉承「讓每一處牆壁會說話」的校園環境文化打造理念,在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上頗費了一番心思,達到了「移步換景」、讓每塊牆壁都能說話、讓每棵花草都能開口的境地。育人育德教研雙修紅旗嶺農場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有這豐富的文化底蘊,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著力打造濃鬱、厚實的「重德、重教、重研」的校園特色文化,教育工作成績顯著,近年來,先後獲得紅興隆管理局先進學校稱號、紅興隆管理局、總局級先進女工集體稱號
  • ...打造文化長廊 重慶郵電大學以「文」育人 積極建設特色校園文化
    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學校打造了以唱響主旋律為核心的「陣地文化」、以弘揚傳統文化與信息科技文化為內核的「樓宇文化」、以彰顯重郵符號為特色的「標識文化」、以美麗重郵品牌為龍頭的「活動文化」,來營造積極向上、求實創新、人文科技、愛國愛家愛校的校園文化氛圍。
  • 大同幼師全力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近年來,大同市幼兒師範學校秉持「教育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的辦學原則,廣泛搭建活動平臺,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方式,突出特色,吸引廣大學子積極參與,引導中職生立志成才,全力打造具有鮮明教育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力青春,多彩校園。
  • 建設學校特色文化 推動學校品牌發展
    建設學校特色文化 推動學校品牌發展---- 沈丘縣第一高級中學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紀實她,是一片培育禾苗的沃土,日月光華,歷經風雨,孕育著無限的希望,收穫著幸福的未來。學校行為文化是一所學校的形象特質,有著巨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學校行為文化建設,就是要使全體教職工的處世態度和做事方式更有利於學校的特色發展。她隱含在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理念之中,支配著全體教職員工的教育行為。沈丘一高憑藉著60多年特別是近幾年來的辦學經驗,進一步確立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宗旨,明確了辦學方向,奏響了學校特色發展的主旋律。
  • 用文化的力量助推學校發展
    劉志英校長和學生們在一起。(圖片由濟南高新區第二實驗學校提供)   在城市化進程中,原本的鄉村學校合併組建了新學校。怎樣抓住發展契機使之脫胎換骨上臺階,辦一所老百姓家門口的優質學校,成為濟南高新區第二實驗學校掌門人劉志英10年來傾力而為的事情——   文化是推動學校發展的巨大力量。好的文化,可以浸潤教師心靈,體現於學生的日常行為之中,從而磨礪出一所學校的特色與氣質。
  • 開設多元興趣班 打造校園文化特色課程
    近年來,學校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把育人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強隊伍建設,把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加大科研力度,深化課程改革,並先後榮獲「南安市達標小學」「南安市文明達標學校」「南安市平安先行學校」「南安市平安校園」「福建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等光榮稱號。    這所斬獲了諸多榮譽的學校,是如何打造校園辦學特色?
  • 打造外語特色 助力優質發展
    中國網訊(郭江)  12月15日上午,以「打造外語特色、助力優質發展」為主題的外語特色教學現場會,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小學隆重召開。北外附小在原有的竹文化、民族教育、實踐育人、經典誦讀等特色的基礎上,著力打造外語特色,徐寶如校長抓住學校發展建設的關鍵點,在北京市教委「高校支持中小學發展」項目的助推下,依託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優勢資源,帶領師生特色辦學、穩步前行。
  • 柳江區:特色體育助力學校健康發展
    近年來,柳江區教育局結合柳江區優質生源流失和教育發展實際,重視學校特色體育工作,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實施素質教育為切入點,通過規範體育常規、強化教育科研和創新課堂思路,進一步豐富校園課上課下活動、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並打造了一批校園特色體育品牌,走出了一條具有柳江校園特色體育的健康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