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香港「修例風波」期間,香港知名學府香港中文大學一度淪為了暴徒「大本營」,原本寧靜優美的校園被搞得烏煙瘴氣。開學季將至,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8月14日竟向即將入學的新生發出所謂的「家書」,煽動年輕人為黑暴賣命、「攬炒」。對此,不少網友直批,「別再殘害學弟學妹了」。
14日,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在社交媒體主頁上發出了一封所謂「新生家書」。文章將去年11月暴徒「佔領中大」四處縱火破壞、堵塞交通要道等行為美化為「誓死保衛校園」。並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地稱,「暴大人」之名是由所謂的「義士」以「血汗及青春換來」「校內的一草一木都前人拼死守護的。」文章最後還煽動即將入學的同學們稱,「反抗精神」需被延續,「重責就落在你們身上了」云云。
資料圖:暴徒破壞後的校園滿目瘡痍
不少網友看後直接在帖文下留言批評稱,「請不要將中大變成政治工具及場所,殘害你們的學弟學妹了。」有網友感嘆稱,「如今中大學生會所做的一切,是在荼毒新入學的下一代,是香港之恥。」有網友諷刺稱,「作為一名家長,建議將學生會更名為『黑社會』,更貼切。」還有網友直接拆穿稱,「校內的風景依舊是校方修復的結果,毀掉校園的正是這些自以為榮的『反抗者』。」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的香港教聯會副主席穆家駿,對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氣憤地稱,中大學生會居然將暴徒美化成「義士」,將「被汽油彈破壞校園」寫成「拼死守護校園」。作為中大校友,去年看著曾經熟悉的校園被暴徒破壞,滿目瘡痍,簡直不敢相信。沒有暴徒進入校園築起路障,四處破壞,哪需要警察出動清場?這樣顛倒是非黑白的年輕人,絕對不會是香港未來的主人翁。
同樣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的香港律師陳永良告訴記者,自己於1981年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在青山與大海環抱的優美校園中學習4年,受益良多。中大畢業生的身份三十多年帶給自己的是學問、溫情、光榮。「然而去年看到心愛的母校變得像黑幫組織一樣,學生以粗口辱罵師長為常態,以打砸縱火,破壞治安為閒事,我的心真的很痛。錢穆先生九泉之下,如果知道中大沉淪至此,一定也會無法瞑目!」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包括一些學生在內的黑衣暴徒佔領了香港中文大學校園,他們佔據橋梁向交通要道投擲物品,朝警方投擲汽油彈,甚至手持弓箭與警方對峙,把校園當作「戰場」。據多家港媒報導,校園內共有75輛校車須清理、維修或重新購置,有關支出估計約佔3000萬港元,連同其他校園設備復修,整體支出估計在5500萬港元至7000萬港元之間。
去年11月,新華社曾發表題為「香港的大學校園不是法外之地」的新聞評論稱,追求真理、明辨是非,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無論東方或西方,古代或現代,社會寄望於大學傳承的是知識、賡續的是文明,而絕不是踐踏法治、打砸搶燒、四處施暴的恐怖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