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拳發力技法之力學原理探微

2021-02-13 武術

八極拳流傳甚廣,遍布海內外,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發力爆猛,威力極大,氣勢逼人,具有力拔山兮氣蓋世兮之氣魄。尤以清末民初滄州羅疃一系八極拳代有名人輩出高手如雲,如:張克明、李大忠、張景星、黃四海、王鍾全、李書文、張毓衡、霍殿閣、韓化臣、馬英圖、馬鳳圖、魏鴻恩、趙樹德、魏鴻濱、李萼堂、霍慶雲等一大批名家,威震武林一軍獨張。


八極拳涉獵歷史、文化、功法、技法、用法,內容豐富。今僅就八極拳發力方法之功力用力學之方法進行探討分析。


本人練習八極拳多年,心中一直有一個想法,用現在物理力學原理解釋八極拳發力之原理。


歷史上天下所有武術家不管哪門哪派都有一個追求,那就是在實戰交手時,能發揮出最大的、最有效打擊效果而一招斃敵。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那就是怎樣發力才能做到最有效的打擊,如何發力是關鍵。我們知道所有的擊技、武技都有自己的發力方法。


八極拳在近代威震武林,屬短打拳術,它的獨特之處就近身貼身靠打。打人如親嘴,近身貼身靠打是八極拳的風格,也是發揮超強度的爆發力及威力極大的打擊效果的方法。


我們知道八極拳招式簡單、樸實無華,看似簡單易學,實則修煉成高層次的武術家又是異常艱難的。大家都知道練八極拳有三勁:沉墜勁、十字勁、纏絲勁,步法有:闖步、跺碾步、搓踢步、擁錯步等多種步法。這些步法和每一招式的具體發力又密切相關。


在八極拳的小架、八式、六大開,八極拳中的每個式子都和這些步法密不可分。在打拳時每個動作每個招式都含有這個三個勁和步法,每一打拳的招式都是這三個勁的複合勁法、步法,同時伴有擤氣,而發出一個整勁、合力。這個合力達到一定程度,在用時就像是炸藥爆炸一樣,瞬間威力極大。
「勁」是習武者的魂。沒有勁力,發不出勁,再好的武技也是沒用的。如何能發出勁、發整勁、發出超越常人的勁,把人體能量發揮到極致,這是我們每個習武者所修煉的目標和追求。而八極拳的發勁過程和其他拳種相比較,它的發力過程是科學的有效的技法,而在武林界獨樹一幟。


從物理學角度分析,任何一個物體做功都是和他的運功速度和物體的質量有關。從物理學角度我們知道一個物體的質量M,他做的功是和該物體的速度V成正比例,物理公式如下:E能=½MV²,其中E是物體M在撞擊時的速度V的動能量,M是物體的質量,V是物體撞擊時的速度。用上面的物理公式,我們分析一下八極拳在打拳時的做功過程。


在武術運動中人體各部運動都是複合運動。從運動軌跡來觀察,在武術運動中,身體的各部運動形式有直線運動、逥轉運動、上下運動及這幾種運動的複合運動。直線運動就是身體(包括肢體各部)快速直線平面移動(位移),單位時間內所移動的距離就是速度。逥轉運動也就是滾動轉動,在武術運動中就是身體(包括肢體)逥轉,就是纏絲。身體的上下運動,往下運動就是沉墜,往上運動就是崩挑。在這些運動過程中就產生了十字勁、纏絲勁、沉墜勁及複合勁的各種力。
現在我舉八極拳中八式練法中的一式撐錘的打法來闡述其發力做功的過程。用圖示來表示如下:

圖1 圖2 圖3 
如圖1所示,我們在打右撐錘時腰胯微下蹲並收腹吸腰坐胯上體微右轉,這是一個蓄勁的過程。打右撐錘時右腿、右腳向前邁出,右拳從腰間位置隨身體左轉的同時一起打出,其速度為V。速度V包含有手臂擊出的速度V1,以身體脊柱為軸心,出拳時身體急速左轉,手臂沿身體半徑轉體的圓弧的切線拋出的速度V2,右腳拍向地面向前闖搓碾步,身體隨四六步變騎馬,重心在後腿上,身體塊速向前闖出平移的速度為V3。根據前面所述,物體的能量公式,我們可以把打撐錘的做功動能的數學公式表達如下:
E能=½M(V1+V2+V3)²

這三個速度和身體發力所做功的關係是:
首先當我們打撐錘時,擊出之右臂,我們可以把他簡單的比喻為機械的連杆,肩為支點,大小臂為連杆肘為轉動軸,拳從腰間沿直線打出,相當於滑塊快速滑出。人不是機械,手臂以連杆形式擊出的同時小臂還有一個由裡向外的微轉,這個擊打速度為V1。
另一個速度是當右拳打出的同時右腳向前邁出,身體快速向前移動,右腳拍地,向地面發出一個直插地下的跺碾之力。此力又從地面反作用人腳、腿。由腿產生一個返回向上的力。這個力通過人的腿達於腰,傳遞到手臂而產生一個向前的加速度,同時身體微左轉這個過程就是纏絲,這個力非常之大它加速人體和手臂的運動速度,形成另一個打擊速度V2。八極拳打拳時擊出的手臂向前高速擊出,而另一個手臂做出和擊出手臂反方向的回拉,此回拉力和擊出之手的力相等或大於擊出手臂之力,而形成一個穩定的十字勁。拍腳跺碾轉腰厾胯,四六步變騎馬步,這個過程又有纏絲勁和沉墜勁。在轉腰厾胯以脊柱為軸形成一個快速轉動角速度,在擊打出手之時手臂沿腰轉動切線擊出,而使手臂加速。同時步法又向前快速邁出形成闖步之勢,步法由四六步變騎馬步,而使身體整體向前快速平移形成速度V3。在做撐錘這個拳式時,以上這三個速度合而為一,成為一個整體速度V。八極拳在擊打時的方法和其他拳種有別,他不是單一的肢體運動。雖然其他拳種也有合力,如擺臂、擺腿與展腰舒胯相配合,而八極拳打出的每一個招式不是一拳、一腳之力,是出招時把自己的身體濃縮成一點擊打到被擊者身上,可見其威力之大。由於八極拳近身時一個招式是身體多種運動的複合運動,這也就解釋了八極拳在進招時為什麼做到上、中、下三盤連擊的道理。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對八極拳發力過程,通過物理學動能定律做出了定性的分析,那麼為什麼每個習練者的功力大小又有很大的差異呢?在這我要再引申出一個概念:功力係數,也叫練功係數β。他是一個變量,因修練者不同係數值大小也不同。他和修練者的修練程度成正比,他是發揮修練者最大潛能的能力。
如上所述,八極拳擊打時做功的數學公式應表述為:
E能=½βM(V1+V2+V3)²。


其中E能是術者一次擊打時所做的功。功夫係數β是術者一次擊打時所能發揮人體做功的最大潛能。V是術者擊打做功時的最快的即 時速度。


也就是說高深的武術家在有效擊打做功時的能量相當於炸藥爆炸的瞬間,功夫因數β就相當於炸藥,功夫越深者也就相當於炸藥的裝入量越多,爆炸產生的能量越大,破壞力也就越大。也就是說武術家的擊打能力和自己的體重,物理學上的質量成正比,和擊打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這也就解釋了我們的前輩一代宗師神槍李公書文為何身材矮小而功力奇大的原因。也就是他在世時用科學的方法,又用超越常人的精力練功獲得了超越常人發揮自己潛能的能力,而在發力時能有效的發出超強度的功力,所以一生立於不敗之地。


我們從理論上解釋了獲得最大功力的方法,習練者是否就能獲得最大的功力呢?非也。八極同門習練者應當按照八極門的習練程序,循序漸進練功,要練內氣、內力、外力,要練到內外三合都要合,要練內功、內氣,要會正確的擤氣發力,要會正確使用跺子。跺子也叫震腳,他是使你發力時協調一致的號子,也是地面給人的反作用力。使力發揮到極致的一種手段。宋碧山老師常講他的師父霍公殿閣先生打拳非常輕盈,力道非常合非常巧,也就是他的功夫係數β超越常人,非常大,故功夫十分高深。


在這裡我們通過上面分析了習練者掌握了正確八極拳發力的方法,這個方法在八極拳的練習過程中會體現在所有技法過程中,也就是習練者可以把八極門內的技法通過力學的合成、分解、運動速度、打擊強度,也就是發力的效果,用力學和做功的原理進行有效的分析得到一個正確的結論。有理論指導,我們在通過科學的有效的練功方法,逐步掌握髮力的步驟技法,從而獲得最大爆發力,在瞬間做出最大功,而產生最大的殺傷力。


習練者除練拳之外還要修練幾種提高功力的有效輔助功法的練習,如打木樁、打掌板、打弓、抖大杆子、擰竹把子、吊球等功法。打拳練功不可憋氣,要深呼吸,身體放鬆,不可僵硬,發力要擤氣,擤氣不好不能運用丹田之氣,調動全身之力,形成合力。


從生理學上,人體解剖學上可知,人體做功是人體肌肉拉伸之後,收縮過程完成做功的。所以習練者通過各種功法,有目的有成效地使我們的身體各部肌肉群都能獲得有效鍛鍊。因為人身體做功時全身的所有肌肉群都參加了工作。但對習武者更重要的腰部、腹部、背部、腿部、手臂部肌肉群獲得最大長度的拉伸,以產生最大的收縮而做功。另外,在習練過程中要不斷修練自己的技法意識,使之在交手時使自己技法能隨心所欲發揮出來而立於不敗。


在經過了上述的修練獲得正確的發力方法和功力之後。在運用中如何才能發揮到極致呢?在這再闡述一下八極拳的貼身打法的力學道理。我們知道八極拳的打法,挨、傍、擠、靠是技,運用得心應手就是藝。有了藝才能把修煉出來的功力,在運用時瞬間發揮到極致狀態。為什麼?因為在貼身靠打時的十字勁,沉墜勁、纏絲勁同時恰到好處的發揮到極致。道理非常簡單,八極拳在發力時的狀態如同我們生活生產常用的螺絲,絲槓之類的工具。螺絲,絲槓在旋轉時沿軸心方向產生一個強大的壓力,而八極拳的貼身靠打的發力過程恰似螺絲杆,絲槓,以脊柱為軸心的身體微轉產生的軸向壓力,這個壓力就是沉墜勁,隨著身體的微轉就是纏絲勁這就是我們所要的效果,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用法的招式上一定要做到把肩鬆開,吃進對方身體時的效果才是最佳。宋碧山老師從師霍公殿閣先生,常說打人如親嘴,要吃住對方,不能有唇無齒,咬不住,近身一定要咬住。上、中、下三盤齊發,打得乾脆利索。


以上是我習練八極拳從力學原理的一個簡單的分析,比較粗糙,拋磚引玉,供習練者參考。所說僅個人一家之言,錯誤之處難免,望前輩及八極拳的同門批評指正。謝謝。

相關焦點

  • 國粹中的瑰寶——月山八極拳
    它的思想核心是由儒家的中和養氣之說融合道家的守靜致柔以及釋迦的禪定參悟,而構成的博大精深的武學體系。 中國功夫講究剛柔並濟,內外兼修,既有剛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內涵,蘊含著先哲們對生命和宇宙的參悟,是中國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寶貴文化遺產,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武文化」。
  • 八極拳十大要素,充分掌握它,你就是八高手
    八極拳是我國傳統拳種之一。它以剛烈雄健,樸實簡潔的風格和獨特的技擊特點而著稱。它的主要內容有「六大開」、「八大招」「六十四種手法」,在技法上有十大要素。1.姿勢舒展。要求發力短脆快速,也就是要體現出「崩」勁。靠身發招時,以軀幹和四肢的勁把對方彈出。在發力的瞬間要運用內氣,身體重心下沉,使自己牢如磐石。5.變化突然。發招時要求做到突然,快速變化,上下肢合一。在練習時常常幾個動作緊連,要乾淨利落,一氣呵成。做到猛起硬落,動迅靜定,變化莫測。實用時使對方在防守上措手不及。
  • 對戰「格鬥狂人」,八極拳到底勝算幾何?
    近日,八極拳掌門--仇寶龍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發布了自己的一段訓練視頻,引起了很多拳迷網友的關注。要知道,仇寶龍大師向來以不拘小節而出名。雷雷也多次說過仇寶龍,習武之人就要有習武之人的樣子,不要整天燒烤啤酒的瀟灑放縱。
  • 八極拳曾是黃埔軍校必修科目!兩處吳氏八極拳傳習所傳承近300人
    吳氏八極拳吳氏八極拳是一項健身防身的北派短打拳種,動作剛勁有力,發力時大有「晃膀撞倒山,跺腳震九州」的氣勢。吳氏八極拳的步形以弓步、馬步為主,步法多以震腳、闖步結合而成。當時聘來的多位拳師中就包括吳氏八極拳第六代傳人吳秀峰。吳秀峰護礦之餘,在棗莊清真寺設場練拳、收徒,當時收徒50人。其中,石均惠不怕吃苦,苦練技藝,深受吳秀峰喜愛。為此,吳秀峰將全部技藝傳給石均惠。石均惠遂成第七代傳承人。吳秀峰教拳練功用的魚子石石鎖、石均惠用的梨花槍目前都保存良好。經過石均惠的傳授,石守立、陳興偉分別成為第八代、第九代傳承人。後來,陳興偉將吳氏八極拳傳給了聊城的王光偉。
  • 精武論壇——八極拳體系中的「六大開」和「八大招」
    八極拳技術體系中的「六大開」和「八大招」,是八極拳前賢們在完整的八極拳大體系中提煉出來的較為得意的部分精華技術小體系,並不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們傳說中的那麼「神奧化」。 其實「六大開」和「八大招」是異曲同工,其徑相通,動作簡潔,樸實無華,是不可分割的技術整體。如「六大開」中的「纏招」,無非是左右勁的大纏與小纏,再加變化中的靠纏。纏又分上、中、下三盤纏法。
  • 八極拳百年不傳之秘六大開、八大招
    據此,有的人就以為「六大開」沒有什麼高明之處,不過是極普通的幾個文字和拳架罷了,稱不上八極門的精華。「一葉障木林不見,百川灌河笑大方」,「六大開」並不是想像得那樣簡單。中國武術歷史悠久,門派眾多,各個拳種都有高級功法絕技,它們對外對內都有不同程度的嚴密封鎖。即使迫不得已公之於世,也往往是三言兩語帶過。沒有明師的口傳身授,門徒和大眾只能一知半解,難以領悟要旨。八極拳毫不例外,「六大開」就是這種情況。
  • GIF圖:晃膀撞天倒,八極拳六大開之2「單」的8大招實戰運用
    #八極拳#八極拳屬於短打拳法,其動作普遍追求剛猛、樸實無華且發力迅猛的風格。具有挨、幫、擠、靠、崩、撼之特點。八極拳六大開是指"頂、抱、單、提、挎、纏"六種技擊技法。「六大開」是利用人體八大部位(頭、肩、肘、手、胯、膝、足、臀)發力擊打對方的高超技藝。下面「功夫武術酷」為大家介紹八極拳六大開之「單」的8大招實戰運用。
  •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八極拳走進建平校園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八極拳走進建平校園——上海八極門湯永言師傅到建平中學講學2020年12月14日上午,上海八極門推廣人小小武育堂創始人湯永言師傅應邀率領八極拳第十世傳人惠翔、黃天翔、蔣文昺眾弟子,前往上海市建平學校講學。
  • 太極拳與八極拳的典故
    當今之世,凡練太極拳、八極拳者,均喜歡以「文有太極安天下 武有八極定乾坤」這一著名詩句,來形容太極拳和八極拳,因此,這句話也就成為習武之人耳熟能詳的名言。但這句詩句的傳說卻有多種不同說法,細細品來,各有韻味。什麼是太極拳呢?
  • 八極拳精義,心術不正著謝絕查看
    精闢地論述了八極拳「內外兼修,意形俱練」的宗旨,及將「健康與技擊溶為一爐」的深刻道理及意義。從人體生理學、運動學、力學等方面科學地闡述了八極拳理、功理、功法和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的系統修煉方法,修煉方向正確,方法既簡單又科學,且使修煉者回味無窮,是一部習練八極拳的經典的好教材,展示了八極拳體系完美真實的風貌。
  • 化勁是什麼――解析「四兩撥千斤」的力學原理
    在推手運動中,化勁是一種基本的技法。
  • 多年收集號稱「武有八極定乾坤」的剛猛至極的八極拳武林秘籍85本
    (劉雲樵)《八極拳》蔣浩泉《八極拳修煉秘籍》原國術館魏鴻恩傳《八極拳教程:霍氏八極拳傳統訓練方法揭秘》李樹棟《八極拳散手——出招制勝》《八極拳法之扶手對打拳術》郭維民>八極拳六手翻秘技八極拳內功五法八極拳內功五法八極拳單拆與技擊選粹(安在峰)八極拳國術秘本八極拳圖說八極拳實戰技法剖析
  • 南京藏武堂國學館:八極拳與通背拳教學基地
    位於南京市漢中路108號金輪大廈9c2室的南京藏武堂國學館,是吳鍾八極拳研究會南京培訓中心,通背拳南京教學基地,江蘇省武術協會會員單位,南京市秦淮武術協會指定教學點,榮耀八極團社團本部,南京藏武堂大槍對抗訓練基地,仇寶龍八極拳江蘇研習基地,旨在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人認識和愛上國學和國術
  • 八極拳這次又震驚了臺灣
    2018年5月15日上海八極門傳承人湯永言先生率眾弟子走進臺灣著名的協和拳館,與中華武術散打搏擊協會、中華民國泰拳協會的職業拳手們進行了友好交流,並與前總統府侍衛總教官陳泰甫老師,黃永融先生針對關於傳武八極在街頭防身實戰與職業擂臺技法運用方面,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
  • 你不了解的種植牙知識--人體力學原理
    (原標題:你不了解的種植牙知識--人體力學原理)人體的力學原理,是一個非常精密而又有趣的學科。
  • 八極拳傳人文明其精神 野蠻其體魄 演員谷文澤「神獸」回籠
    八極拳傳人 演員谷文澤「神獸」回籠,渴望奔上操場的「體育課」。它正在全球大蔓延,挑戰人類面對百年不遇之世界公共衛生危機。讓學生們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多了N位小胖墩學友,多了N位戴眼鏡的同窗。也是因為這一場病毒的侵襲,迫使學生們必須宅家健身補足「體育課」,提高自身免疫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
  • 八極拳應該先套路還是內功?速度怎麼提升?
    以下問題為李樹棟老師在公開課上的答學員實錄,小編將陸續整理並發布,敬請關注「霍氏八極拳」公眾號。 問:初學習八極拳 應該先套路還是內功?速度怎麼提升呢?  答:那個初學八極拳呢,究竟是練套路還是內功或者是其他,那麼這個呢,是所有初學者所困惑的一個問題,也是所有初學者弄不清楚的一個問題,那麼現在呢,學武術,不管學八極拳,還是學武術,很多人呢,就是希望一學就學套路,然後一套學下來把套路都學完了,就認為自己學會了。這個是一個嚴重的誤區。
  • 日本人眼中實戰最強的兩門中國武術:大成拳和八極拳,遠勝太極拳
    你看大成拳所包含的各項技能:發力、試聲、推手、站樁、試力、步法、斷手等等,這些技能說起來都有一種健身操的樣式,但它如果練出了精髓,打人就成了絕招。據說是一位清末時期的農民發明的,他叫王薌齋,當初他將形意拳加入了各家的精髓之式,從而成就了這"隨便"的大成拳。
  • 熱播《葉問4》演員谷文澤聊詠春拳VS八極拳
    谷文澤自幼習武拜與滄州八極拳八世名家劉連俊先生門下,由劉連俊先生親傳谷文澤八極拳攻防秘要功法。看《葉問4》為什麼會談到八極拳呢?因為主演之一吳樾,觀影中對吳樾的功夫特別關注,吳樾和谷文澤一樣都是河北人,他曾練習八極拳於1996年參加「國家個人精英賽」獲得「八極拳」第一名的好成績。吳樾出現在《葉問4》中,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對詠春拳VS八極拳的理解。
  • 關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
    文章抽選關於量子力學基本原理的幾個題目,包括量子力學與經典物理學的對比、量子概念的產生、薛丁格方程的出現、全同性原理和量子路徑積分等,作些說明。目的在於激發讀者思考量子力學的本質在哪裡。氫原子光譜等實驗觀測及其規律總結,如裡茲頻率組合原則,角色與熱力學相近,如何構造適當的狀態並給出狀態演化及由之計算實驗觀測結果的規則,相當於統計力學,是量子力學的任務。對照統計力學思考量子力學,有所助益。02 一丁點歷史歷史事實往往與歷史的故事陳說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