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鉑類的神經毒性!

2021-01-16 澎湃新聞
當心,鉑類的神經毒性!

2021-01-14 13: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上海藥訊 上海藥訊

神經內科有一類特殊的患者,他們是化療後的患者,你知道他們是來看什麼病的嗎?

沒錯,他們是以神經症狀的發生來就醫,那我們就要詳細詢問患者的疾病史、用藥史。原來他們都有鉑類的化療史,那我們來了解一下鉑類化療藥的神經毒性吧。

鉑類藥物開發於20世紀60年代,屬於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主要通過與DNA結合形成鉑-DNA複合物,從而介導腫瘤細胞壞死或凋亡,進而產生抗癌效果。

鉑類藥物因其獨特的抗癌機制和廣泛的抗癌譜,成為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廣的化療藥物之一,作為基本藥物被廣泛用於肺癌、膀胱癌、卵巢癌、宮頸癌、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和頭頸部腫瘤等常見惡性腫瘤的治療。但是,這些患者化療後出現聽力下降 、手腳發麻、神經疼痛和冷刺激導致的感覺異常等神經症狀,是否與鉑類藥物引起有關呢?接下來我們複習一下鉑類藥物相關的神經毒性。

01

鉑類藥物的種類

鉑類藥物主要有以下三類:

02

鉑類藥物神經毒性的臨床表現

鉑類藥物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經損害,主要表現為末梢、對稱感覺異常、麻木、疼痛等外周神經毒性,聽⼒下降、耳毒性等中樞神經毒性。不同鉑類藥物引起神經損傷的發⽣率和類型不同,其中奧沙利鉑、順鉑的神經毒性最為常見,卡鉑在常⽤劑量下神經毒性少見,奈達鉑、洛鉑引起的神經損害的報導較少。不同鉑類發⽣神經毒性的臨床特徵有差異,見下表。

03

如何減少或預防神經毒性

急性神經毒性發⽣的可能性與嚴重性與鉑類的給藥劑量及輸注速度有關;奧沙利鉑暴露於低溫或冰冷物體可加速或惡化急性的神經毒性症狀,85-95%的患者在輸注的數⼩時內會出現,但⼀般為輕度,在⼏⼩時或⼏天內可緩解。延長輸注時間(6h輸注)可減少咽喉感覺異常的發生。發⽣慢性神經毒性的患者⼤部分可恢復,中位恢復時間為治療終⽌後13周。鈣鎂合劑、抗癲癇藥、⾕胱⽢肽、α-硫⾟酸、維⽣素E、氨磷汀、神經⽣長因⼦等藥物對鉑類引起的慢性神經毒性可能有緩解作⽤,但療效⽬前均不確切。

臨床⽬前採⽤間歇使⽤的「打打停停」(「Stop and Go」)策略給藥, 以提⾼患者發⽣慢性神經毒性的累積劑量的閾值,對療效影響較⼩或不受影響。抗抑鬱藥如度洛西汀可⽤於治療鉑類引起的神經性疼痛。

順鉑的耳毒性是其主要的不良反應之一。兒童患者中順鉑所致耳毒性的發生率高達61%,多數情況下為雙側聽力下降,並往往導致不可逆的聽力喪失。硫嘌呤甲基轉移酶(TPMT)低酶活性等位基因可增加順鉑致耳毒性的風險,我國2015年制定的《藥物代謝酶和藥物作用靶點基因檢測技術指南》也推薦攜帶 TPMT突變等位基因的兒童患者使用卡鉑而不用順鉑,以避免引起耳毒性。

參考文獻

1、《鉑類藥物臨床應⽤與不良反應管理專家共識》

2、2015年版《藥物代謝酶和藥物作用靶點基因檢測技術指南》

3、順鉑、卡鉑、奈達鉑、奧沙利鉑、洛泊等說明書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洪衛蘭/文 馬春來/校對)

■ 上海醫藥集團特別支持

本文版權屬於上海藥訊,配圖來自網絡,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

原標題:《當心,鉑類的神經毒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夏季蚊子毛毛蟲多 當心隱藏毒性很強蟲子的地方
    我們都注意到在山野、大公園的岔道和一些高大的樹木的樹枝和樹枝之間常會有蜂巢。要注意的是這些蜂巢可能是馬蜂窩。同樣的,蜜蜂和毛毛蟲也有毒性,因此在爬山時帽子、長袖、長褲、手套都是必需品,在頭周圍圍上毛巾可以很好的保護臉。這樣做同時可以預防一些植物造成的中毒事件。 責任編輯:周霞
  • GDF15阻滯可減輕鉑類化療藥的副作用
    GDF15阻滯可減輕鉑類化療藥的副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1:29:58 美國輝瑞公司Danna M. Breen小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日籤| 帶狀皰疹好了,當心後遺神經痛!
    日籤 | 帶狀皰疹好了,當心後遺神經痛!內容綜合網絡整理:祝娜(皮膚科)編輯:Suzy審核:李安海原標題:《日籤 | 帶狀皰疹好了,當心後遺神經痛!》
  • 專欄| 免疫細胞療法相關細胞因子釋放綜合症及神經毒性分級 ASBMT...
    細胞因子釋放綜合(CRS)和中樞神經系統毒性是CAR-T治療中最常見的兩種不良反應。準確評估和及時管理CAR-T治療相關毒性可以減輕與免疫療法相關的不良後果,最大程度地利用細胞療法,同時將危及生命的併發症的風險降至最低。現有的臨床試驗和機構對這些毒性的評估和分級差別很大,很難比較不同產品的安全性,並且難以制定管理這些毒性的最佳策略。此外,這些評級系統難以跨中心廣泛實施應用。
  • 化療藥物的神經毒性
    化療是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在取得療效的同時,還發現這種治療方法會引起一系列神經系統副作用,如血管併發症、癲癇、情緒異常、認知功能障礙和周圍神經病變。化療引起背根神經節和背角神經元離子通道變化,引起繼發性損傷神經病理痛。儘管現在已開發出許多化療保護劑,但其作用效果仍不理想。化療藥物可引起海馬神經發生和神經可塑性發生變化。
  • 年紀大且有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化療後神經病變的風險較大
    周圍神經病變,也稱為化療相關的周圍神經病變或化療誘導的周圍神經病變,是一種可能由某些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周圍神經病變是由化療引起的手,腳,手臂或腿部的神經損傷。症狀包括手腳燒傷,刺痛或麻木。神經病變症狀是非常嚴重和疼痛的。
  • 信達生物(01801.HK)PD-1抑制劑達伯舒聯合力比泰和鉑類用於治療...
    原標題:信達生物(01801.HK)PD-1抑制劑達伯舒聯合力比泰和鉑類用於治療肺癌的新適應症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格隆匯4月24日丨信達生物
  • 有孩子的少買這種蚊香,用久了產生發育神經毒性,傷害幼兒和寶媽
    目前研究表明,如果人體長時間暴露在這種殺蟲劑中,可能會產生發育神經毒性、生殖毒性和免疫毒性等問題。孕婦和兒童儘量少使用這類驅蚊產品。也不建議家庭長期使用這一種驅蚊產品。
  • 當心「綠毛蟲」蜇人放毒
    當心「綠毛蟲」蜇人放毒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8.01 星期五 「綠刺蛾的毒性比較強,被蜇傷後通常要兩三個月才會完全恢復。」顧耘表示,毛毛蟲體表長有毒毛,細毛狀或棘刺狀。毒毛蜇入人體皮膚後往往隨即斷落,放出毒素。    「毛毛蟲蜇人後,毛刺都會斷在人身上,這些毛刺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因此,被蜇後未經處理一定要忍住痛和癢,不能用手抓被蜇處,否則,手指上附著的毛刺很可能造成身體更大範圍內的誤傷。」
  • 使用減肥產品 要當心6種瘦身藥物成分
    1、番瀉葉(SennaLeaf)當心指數:★★★★番瀉葉的主要成分是番瀉素甘類,臨床應用為便秘,所以簡單來說就是瀉藥。市面上許多減肥茶是以番瀉葉為主要原料,它會造成體重減輕的假象,卻不能治療肥胖的根本。
  • 已知毒性最強物質top5
    這種元素是人類目前發現的毒性最強的元素,沒有之一。其同位素Po—210,理論上只需一克就可以殺死一萬億人。你沒有看錯一克/一萬億。傳聞阿拉法特身上檢測出過Po—210……二.鈽鈽元素鈽是世界上第二毒的物質(世界上第一毒的物質為釙)。
  • 優寧維發布|病理圖像分析金標準-HALO的神經毒理學定量評估
    神經毒理學研究是新藥及先導化合物早期篩選和臨床前安全性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接觸某些可能透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的化合物會損害神經元和其他支持細胞,如星形膠質細胞;反過來又可能導致各種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氏症或亨廷頓舞蹈症以及各種痴呆症。由於神經系統的毒性取決於多種因素,如毒性化合物的劑量、動物的年齡和性別以及暴露於劑量的時間,因此量化神經毒性非常重要。
  • 電子灌封膠的毒性大嗎?對人體與環境有危害嗎?
    這樣的膠粘劑利用健康綠色原材料製作而成,添加沒有毒性的輔料,幾乎沒有毒性。電子灌封膠的毒性大嗎?想了解膠粘劑有沒有毒性,得對其具體成分進行了解。由本劑與固化劑構成,混合之後起到粘接作用。對於優質膠粘劑而言,所有成人都由環保材料組合而成。別看都是化學產品,卻不會給人體與環境帶來危害。
  • 吃什麼對神經恢復快速 恢復神經就吃這些
    在生活中如果不幸的出現了神經受損的情況,患者需要先去醫院進行檢查,然後配合醫生的治療。還需要注意很多的方面,那麼,吃什麼對神經恢復快速呢?如何預防神經損傷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蘑菇能清潔血液,排洩毒性物質,經常食用可淨化體內環境。  豬血我們都知道豬的身上幾乎全是寶貝。
  • NCCN丨免疫治療相關毒性的管理指南2020.1版②(中文)
    向患者介紹ICI治療的潛在毒性特徵,包括症狀和出現時間。例如,如果患者在接受含有伊匹單抗方案治療後出現3或4級毒性,在消除早期毒性後,後期治療可考慮給予PD-1或PD-L1單藥治療。3. 除了某些情況外,2級irAE可考慮在毒性緩解到≤1級時恢復免疫治療。4. 因irAE而暫停免疫治療後,在恢復免疫治療之前,建議諮詢相應器官專家會診。
  • 初夏毒性最強!寧波查獲60餘條活體河豚魚
    食客有性命之憂,賣家也要當心擔責執法人員介紹,我們平時俗稱的河豚,其實學名應該是「河魨」(「河豚」本為錯誤叫法,但因叫得多了,以訛傳訛,大家也就叫習慣了,本文的「河豚」皆是指「河魨」),是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在我國,常見的有紅鰭東方魨、暗紋東方魨等品種,多見於長江中下遊地區及東南沿海。
  • 造假鏈的毒性比假血燕大
    為了麻痺消費者的神經,造假者還製造出一個「山寨新聞發布會」,搬出了所謂的馬來西亞官員,為「血燕」闢謠,假產品假廣告假官員,一路假到底。  作為中國消費者,在這樣類似的醜聞面前,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往往是,然後呢?  在這裡,首先得明白一件事情,造假鏈的毒性往往比假血燕還要大。曝光並不意味著這種制假賣假、售毒賣毒的行為就被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