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數據形成機理解析(總結)

2020-12-17 IND4汽車人

過程數據形成機理解析(上)

過程數據形成機理解析(中)

過程數據形成機理解析(下)

為什麼過程數據經常不正態

最早由A.棣莫弗在求二項分布的漸近公式中得到,C.F.高斯在研究測量誤差時從另一個角度導出了它,P.S.拉普拉斯和高斯研究了它的性質。

正態分布的分布圖,是中間高,兩邊低,左右對稱的單峰形狀。

在計算過程能力指數Cpk時,是有前提的。

數據正態是計算過程能力指數Cpk的前提之一。但是,很多讀者在對數據進行正態性檢驗時,經常發現數據不正態。於是,出現了各種數據變換的方法,非正態的擬合方法,以及一些特殊的計算方法。

之前,我寫了三篇文章,都是針對數據形成機理展開的。

《過程數據形成機理解析(上)》

《過程數據形成機理解析(中)》

《過程數據形成機理解析(下)》

這三篇文章,從幾個方面討論了數據不服從正態分布的一些可能性。文章發布後,不少讀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情況。根據收集到的情況來看,我覺得有必要增加一篇總結性的文章。

我們來展示一些數據的直方圖情況。根據數據的直方圖進行原理解析。

雙峰型直方圖

為什麼會出現上述的直方圖情況呢?原因是:兩個(均值有明顯差異)的正態分布混合在一起。例如:一模兩穴的注塑工藝。兩個穴位產品的平均值存在明顯的差異,如果將兩個穴位的產品數據混在一起,數據的直方圖就會出現雙峰的形態。

平頂型直方圖

為什麼會出現上述的直方圖情況呢?原因是:大量(均值有明顯差異)的正態分布混合在一起,或是有趨勢變化的過程(比如刀具逐漸磨損)。例如:鉸孔、衝壓等等的工藝,產品尺寸刀具或是模具的緩慢磨損,存在逐漸變大或是逐漸變小的趨勢。如果將這些產品的數據混在一起,數據的直方圖就會出現平頂的形態。

混合型直方圖

為什麼會出現上述的直方圖情況呢?原因是:兩個(均值和標準差都有明顯差異)的正態分布混合在一起。例如:將兩臺不同精度設備的數據混合在一起。精度高的設備加工的產品,直方圖較「瘦」,精度低的設備加工的產品,直方圖較「胖」混合後數據的直方圖就會出現上述的形態。

孤島型直方圖

上述的直方圖,右側有兩個「孤島」。產生「孤島」直方圖的情況很多,比如,測量錯誤,或是調試件(首件)的數據,或是製造過程出現了異常情況等等。需要對過程進行細緻的調查,找到孤島的原因。

上述的幾種情況都展示了一種常見的情況:數據的形成機理是正態的,但是得到的實際數據是非正態的。

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管理」。5M1E(人、機、料、法、環)發生改變,都可能導致非正態的情況出現。但是,當我們在發現數據不正態的時候,再去糾結數據非正態已經是事後行為了。

對於數據的正態性,在本文的最後,用十個字做一下總結。

相關焦點

  • 頁巖氣運移過程中碳同位素分餾:機理、表徵及其意義
    在頁巖氣開採和現場解析過程中,甲烷碳同位素值(δ13C1)隨開採/解析時間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同位素分餾現象。近年來,這一現象逐漸受到關注和重視,但不同學者對導致這種分餾效應的成因及其機理仍存在很大爭議。
  • 研究丨政府開放數據生態鏈形成機理
    政府開放數據生態系統是指政府數據開放過程中以政府開放數據為中心形成的數據人之間、數據人與數據生態環境之間相互聯繫、相互作用而構成的有機整體。
  • 西湖學者萬蕊雪和西湖大學博士後白蕊等Science發文,報導剪接體激活過程中結構重塑的分子機理
    這篇題為《ATP水解酶/解旋酶Prp2及其激活因子Spp2催化剪接體激活過程中結構重塑的分子機理》(Mechanism of Spliceosome Remodeling by the ATPase/helicase Prp2 and its Coactivator Spp2)的論文報導了釀酒酵母處於激活狀態的剪接體(activated spliceosome
  •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2017-11-28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次生壁是植物生長的物質基礎,影響生命活動的眾多生理過程。例如,水稻中次生壁合成水平與質量直接關係到株高、抗倒伏性等重要的農藝性狀,因而其合成受到嚴格調控。研究發現,大量NAC、MYB等類型的轉錄因子構成複雜的網絡,以應答植物體內外各種信號、精準調控次生壁生物合成。然而,迄今為止鑑定到的負調控因子極少。
  • 孫飛課題組解析線粒體膜間磷脂酸PA轉運精細分子機理
    該工作以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線粒體膜間磷脂酸(PA)轉運複合物Ups1/Mdm35研究對象,解析了兩種不同的Apo結構以及底物DHPA結合態晶體結構。通過結構分析,結合全原子分子動力學模擬和體外生化實驗,詳細闡明了Ups1/Mdm35轉運PA的動力學過程及其分子機理並提出了工作模型。
  • Mybatis初始化過程簡單總結
    前面連續多篇文章都是在數據mybatis的初始化過程,目前基本完成,是時候做一個總結了。上圖中只畫出了SqlSessionFactory初始化過程以及mapper的加載過程,由於其他比如Configuration的屬性、別名、插件、數據源配置、類型映射處理器的初始化過程比較簡單並沒有囊括進去。
  • 德育過程與品德形成過程的關係
    2.德育過程與思想品德形成過程的聯繫:「德育過程」與「思想品德形成過程」這兩個概念卻不能等同,它們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但又是有區別的。德育過程是是一種教育活動的過程,具有可控性,並希望把學生往好的方向培養,屬於社會現象。而思想品德形成過程則是學生個體思想品德的發展過程,可控性差,可能有好有壞,屬於個體現象。
  • COP-被膜小泡形成的機理:細胞生物學
    COP-被膜小泡形成的機理  COP-被膜小泡介導的是非選擇性的小泡運輸, 包括從內質網到高爾基體瀦泡、從一個瀦泡到另一個瀦泡、到反面高爾基體網絡以及從反面高爾基體向ER的回運。  在COP-被膜小泡的形成中小G蛋白起重要作用。  ■ 裝配反應因子及COPⅠ被膜小泡的形成  ● 裝配反應因子(assembly reaction factor, ARF)  裝配反應因子被認為是外被體外被的裝配和去裝配的信號。ARF是一種單體GTPase.
  • 周杰實驗室在PNAS發文解析紫黴素Viomycin抑制蛋白質翻譯的作用機理
    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和化學印記實驗已證明Viomycin結合核糖體後可以將其捕獲到類似移位過程中的雜合中間態狀態(hybrid state),然而這其中的機制還不明確。圖2 通過解析3.1埃高解析度晶體結構揭示了Viomycin在核糖體上的結合位點及原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因此,最重要的科學問題是Viomycin如何誘導核糖體發生大規模構象變化及如何將核糖體穩定在雜合狀態。
  • 入門Python爬蟲——解析數據篇
    作者:李菲 來源:人工智慧學習圈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入門Python爬蟲的四個步驟吧:而解析數據,其用途就是在爬蟲過程中將伺服器返回的HTML原始碼轉換為我們能讀懂的格式。那麼,接下來就正式進入到解析數據篇的內容啦。
  • Cell:科學家解析幼年大腦如何形成畢生的記憶
    很多動物在出生後的一個關鍵時期內都會形成一種關鍵的畢生記憶,這種現象稱之為銘記,即動物生命早期即起作用的一種學習機能。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幼年及成年的蠕蟲學習避免食物的氣味,隨後他們對蠕蟲機體產生經驗記憶的神經迴路進行了細緻的研究,最終闡明了哪些神經元、基因及分子通路可以有效區分兩種類型的記憶,對以後研究神經生物學的學習記憶提供了新的思路。
  • 流平劑作用機理及使用方法總結
    流平劑簡介流平劑是一種常用的塗料助劑,它能促使塗料在乾燥成膜過程中形成一個平整、光滑、均勻的塗膜。  影響塗料流平性的因素很多,溶劑的揮發梯度和溶解性能、塗料的表面張力、溼膜厚度和表面張力梯度、塗料的流變性、施工工藝和環境等,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塗料的表面張力、成膜過程中溼膜產生的表面張力梯度和溼膜表層的表面張力均勻化能力。改善塗料的流平性需要考慮調整配方和加入合適的助劑,使塗料具有合適的表面張力和降低表面張力梯度的能力。
  • 環境工程|固體廢棄物堆肥過程中氮素轉化、損失因素、機理、控制策略
    氮素在堆肥期間的轉化過程直接影響堆肥效率,同時氮素在堆肥期間會以氨氣的形式逸散損失,不但散發臭氣,汙染環境,且會降低堆肥的農用價值。因此,控制氮素的損失是好氧堆肥技術的關鍵所在。而對此,國內外各專家學者對堆體中氮素的轉化過程、影響因素及其損失機理進行研究,並提出改善措施。
  • 我國學者揭秘古老光合細菌光合作用機理
    新華社杭州11月20日電(記者朱涵)浙江大學醫學院、良渚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合作,解析了綠硫細菌古老光合反應中心的原子空間結構,揭示了獨特的色素分子空間排布及能量傳遞機制,有助於理解光合反應中心的起源和進化,為設計光敏器件、提升植物光能利用率提供借鑑。
  • 華中農業大學玉米糰隊克隆解析玉米籽粒發育新基因Emp10, Emp11調控機理
    intron 1 and seed development in maize」和「TEMPTY PERICARP11 serves as a factor for splicing ofmitochondrial nad1 intron and is required to ensure properseed development in maize」的兩篇研究論文,該工作克隆並解析了兩個玉米新的
  • 緻密耐火澆注料爆裂機理
    耐火澆注料爆裂機理按爆裂作用力不同可分為蒸汽壓致爆裂機理和熱應力致爆裂機理。1、蒸氣壓致爆裂機理Harmarthy和Smith分別於1965年和1978年提出了飽和塞概念,用於分析孔隙壓力誘發的混凝土爆裂。
  • 磁共振哈恩回波、受激回波的形成機理
    其實對於理解磁共振原理來說,我們一般都能理解自由感應衰減信號(FID)、自旋迴波(SE)和梯度回波(FFE)產生的機理。前面我的磁共振序列的故事也做了詳細的介紹,很多磁共振書籍也有寫過。如上圖是哈恩回波形成的機理動圖。可能剛開始看這個動圖有點懵,我們先來看看靜態圖。
  • 《Acta Mater》金屬回復過程的軟化機理獲重要進展!
    在再結晶過程中,顯微組織通過形核長大而導致材料顯著軟化;回復過程的微觀結構變化則較細微。因此,目前對於回復過程的關注較少。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回復導致軟化的程度幾乎與再結晶相同。通過新穎的3D-XRD技術,可以對回復過程中的亞晶粒動力學進行表徵。
  • 硫煤焦化過程硫遷移機理及添加劑作用效果研究 重慶大學碩士學位...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煉焦煤>硫煤焦化過程硫遷移機理及添加劑作用效果研究 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學術學位 指導教師溫良英教授 冶金工程學科門類 工學 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二一二年四月 目前由於煉焦煤資源短缺及價格飛漲 導致 硫煤焦化過程硫遷移機理及添加劑作用效果研究 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學術學位 指導教師溫良英教授
  • ...總結氧化應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病機理中的作用的綜述(值得收藏)
    此外,氧化還原信號與先天性免疫信號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調節炎症反應的複雜網絡。ROS過度產生的機理,驅動NAFLD進展的ROS的潛在機理作用以及與氧化應激相關的治療性幹預措施。此外,最近的數據表明,在過去的十年中,許多發展中國家的NAFLD負擔迅速增加,例如在中國,目前中國的患病率是29.2%。因此,我們現在在應對急劇上升的全球NAFLD流行病方面面臨重大挑戰。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尚無FDA批准的用於治療NAFLD的藥物。當務之急是深入研究NAFLD的發病機理,這對於開發新藥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