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北區以打造優質的區域學前教育為目標,不斷加大政府投入,積極推進公辦園建設,扶持優質普惠民辦園發展,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得以不斷擴大,區域學前教育質量得到了全面提高。
區劃調整五年來,全區優質學前教育資源不斷擴大,共新開辦幼兒園30處,增加學位約7600餘個。這30處幼兒園中有公辦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22處,極大滿足了老百姓對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資源的需求。
營造愛與賞識的氛圍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多措並舉,加快新建園啟用
一是採取租賃回購的辦法,開辦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近年來,市北區先後出資回購了保利百合花園東、西區2處配套幼兒園園舍,開辦了青島市市實驗幼兒園市北學前教育集團保利百合幼兒園。租賃了枕海山莊小區配套園、浮山後一小區配套園和萬科藍山小區配套園,開辦了第一機關幼兒園分園、中科院青島實驗幼兒園和萬科藍山幼兒園。
加大資金投入,扶持普惠園發展
二是通過「校改園」的形式,將部分老城區閒置的中小學校舍有效的利用,改擴建成幼兒園,有力緩解了市北區西部老城區居民子女入園難問題。先後完成了原大連路小學和原濟寧路小學改建裝修。現在這兩處幼兒園均已成為區優質學前教育資源。
三是多部門協同配合,確保按期高質完成幼兒園的交接與啟用。近幾年,市北區年均建成並啟用小區配套幼兒園6—8處。這些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的順利啟用,有效緩解了周邊居民適齡子女的入園難問題。
內外兼修,加速新建園成長
為縮短新建園的成長期,使他們成為老百姓普遍認可的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市北區凝心聚力、內外兼修,全力打造優質學前教育集聚區。一是通過合作辦學,借外力引進區域外優質資源,提升新建園辦園品質,先後引進了中科院幼兒園、市實驗幼兒園、山東省商務廳幼兒園。二是嘗試集團化辦園,充分發揮區域幼教集團的品牌帶動效應,積極促成區域內優質園辦分園,以優帶新,為新建園搭建快捷獲取優質教學質量的發展平臺。如:鴻雅幼兒園、第五教工幼兒園分園、濱海綠苑幼兒園、藍庭府邸幼兒園都是依託區域內優質公辦園起步發展的。
積極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
此外,教育主管部門積極引領督促新建園加快升級上類工作,在辦園條件、設施設備、師資培訓、課程建設等方面給予個性化具體指導,幫助幼兒園全面提升辦園品質。截至2017年10月,市北區共擁有省、市級示範園所95所,佔全區幼兒園總數的79.2%。
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孩子們體驗收穫的喜悅
扶持普惠發展,彌補公辦學位不足
近幾年,市北區通過政策傾斜、技術指導、規範管理等方式,不斷加大對普惠園的創辦、幫扶力度,推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健康發展,彌補公辦學位不足,緩解入公辦園難題。普惠園的認定範圍和政府補貼標準也是逐年遞增,隨著政府扶持資金的投入,普惠園的辦園條件、教師待遇等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改善與提升,深受周邊百姓的青睞與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