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資源 點讚市北學前教育(組圖)

2020-12-22 樂學網

  近年來,市北區以打造優質的區域學前教育為目標,不斷加大政府投入,積極推進公辦園建設,扶持優質普惠民辦園發展,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得以不斷擴大,區域學前教育質量得到了全面提高。

  區劃調整五年來,全區優質學前教育資源不斷擴大,共新開辦幼兒園30處,增加學位約7600餘個。這30處幼兒園中有公辦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22處,極大滿足了老百姓對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資源的需求。

  營造愛與賞識的氛圍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多措並舉,加快新建園啟用

  一是採取租賃回購的辦法,開辦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近年來,市北區先後出資回購了保利百合花園東、西區2處配套幼兒園園舍,開辦了青島市市實驗幼兒園市北學前教育集團保利百合幼兒園。租賃了枕海山莊小區配套園、浮山後一小區配套園和萬科藍山小區配套園,開辦了第一機關幼兒園分園、中科院青島實驗幼兒園和萬科藍山幼兒園。

  加大資金投入,扶持普惠園發展

  二是通過「校改園」的形式,將部分老城區閒置的中小學校舍有效的利用,改擴建成幼兒園,有力緩解了市北區西部老城區居民子女入園難問題。先後完成了原大連路小學和原濟寧路小學改建裝修。現在這兩處幼兒園均已成為區優質學前教育資源。

  三是多部門協同配合,確保按期高質完成幼兒園的交接與啟用。近幾年,市北區年均建成並啟用小區配套幼兒園6—8處。這些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的順利啟用,有效緩解了周邊居民適齡子女的入園難問題。

  內外兼修,加速新建園成長

  為縮短新建園的成長期,使他們成為老百姓普遍認可的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市北區凝心聚力、內外兼修,全力打造優質學前教育集聚區。一是通過合作辦學,借外力引進區域外優質資源,提升新建園辦園品質,先後引進了中科院幼兒園、市實驗幼兒園、山東省商務廳幼兒園。二是嘗試集團化辦園,充分發揮區域幼教集團的品牌帶動效應,積極促成區域內優質園辦分園,以優帶新,為新建園搭建快捷獲取優質教學質量的發展平臺。如:鴻雅幼兒園、第五教工幼兒園分園、濱海綠苑幼兒園、藍庭府邸幼兒園都是依託區域內優質公辦園起步發展的。

  積極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

  此外,教育主管部門積極引領督促新建園加快升級上類工作,在辦園條件、設施設備、師資培訓、課程建設等方面給予個性化具體指導,幫助幼兒園全面提升辦園品質。截至2017年10月,市北區共擁有省、市級示範園所95所,佔全區幼兒園總數的79.2%。

  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孩子們體驗收穫的喜悅

  扶持普惠發展,彌補公辦學位不足

  近幾年,市北區通過政策傾斜、技術指導、規範管理等方式,不斷加大對普惠園的創辦、幫扶力度,推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健康發展,彌補公辦學位不足,緩解入公辦園難題。普惠園的認定範圍和政府補貼標準也是逐年遞增,隨著政府扶持資金的投入,普惠園的辦園條件、教師待遇等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改善與提升,深受周邊百姓的青睞與讚譽。

相關焦點

  • 吉安市成功列入全國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資源擴容試點城市
    近日,國家發改委向吉安市撥付了一筆7000萬元的項目預算,用於提高吉安普惠性學前教育擴面提質。這是吉安市成功爭取列入全國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資源擴容試點城市獲得的首筆政策資金。列入試點城市,將有利于吉安市標準化體系化解決群眾關心的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 瀋北新區聚力四個推進 加快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
    瀋北新區著力構建以普惠資源為主體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讓適齡兒童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聚力四個推進,加快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一、推進公辦園挖潛擴容瀋北新區教育局通過新建、改建、擴班、提質、挖潛等多種措施,積極解決公辦學位供需矛盾。
  • 發展普惠優質學前教育 讓冰城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學前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開端,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基石。發展普惠優質的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百姓關注的重大民生工程。由市政協和哈爾濱日報社共同打造的陳政協熱線,連日來向廣大市民徵集「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的意見建議,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9月22日,市政協將圍繞「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召開常委會進行專題協商,為加快我市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全市學前教育水平,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打造普惠優質學前教育發展「龍華樣板」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核心就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以人民之所想、所需作為教育之所想、所辦。近年來,龍華區高度重視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將發展普惠優質學前教育作為重點任務,著力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逐步走出了一條深具「龍華特色」的普惠優質學前教育發展之路。
  • 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的「安徽答卷」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出臺,很多家長在欣喜振奮的同時,也為「入園難」「入園貴」、幼教資源稀缺等問題愁眉苦臉。「十三五」期間,為實現人民群眾幼有所育的美好願望,安徽省在如何答好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這張試卷上孜孜以求。   這五年,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的「安徽答卷」成效明顯。
  • 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走出「深圳路徑」
    深圳特區報記者邱海彬攝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走出「深圳路徑」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2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姚卓文)學前教育,是尚未啟蒙的孩子們走向知識殿堂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走過40年,深圳學前教育規模迅猛發展,如今在園兒童已達54.5萬人,在園兒童人數位列全國第二。
  • 發展優質普惠學前教育,新加坡伊橋臨沂幼兒園再發力
    2020/12/22 9:50:16   來源:消費日報網       為了解決家長「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山東省政府大力推動發展普惠性幼兒園
  • 堅持政府主導辦園 立足公益普惠 徐州鼓樓區推動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牢牢把握整體均衡和穩步提升兩大發展重點,推進學前教育走「公益普惠、優質均衡」健康發展之路,被評為首批「江蘇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增投入建新園提高入園率鼓樓區委、區政府不斷加大學前教育投入,近三年資金投入由1437.8萬元增長至2684萬元,其中939.8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辦園建設條件改善,學前教育投入佔比逐年遞增
  • 阜陽學前教育資源迅速擴大
    目前,我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了89.6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為73.17%,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為36.93%。    「雖然,我市學前教育資源迅速擴大,但總體上看,學前教育仍是整個教育體系的短板,『入園難入園貴』仍是困擾老百姓的煩心事之一。」市教育局有關負責同志說,學前教育迫切需要深化改革、規範發展。
  • 普惠教育在發展:更多優質啟蒙教育資源輸送到山區
    影片展現了印度教育資源不平衡,無法真正實現普惠教育的現狀。 實際上,中國城市與山區教育資源也存有差距,很多偏遠山區的孩子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不過,隨著今天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各類在線教育、數位化教育App產品的日漸普及,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得以向三四線城市和貧困地區輸送,讓山區的孩子逐漸也能和城市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一起享受普惠教育的陽光。
  • 努力發展普惠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的頒布和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黨的十八大以後,學前教育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終於得到根本扭轉,事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面向未來,必須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發展普惠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為「幼有所育」提供堅強保障。
  • 特區教育40載|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走出「深圳路徑」
    面對民辦幼兒園佔比高的市情,深圳教育部門立足實際,從2012年起,啟動普惠性幼兒園建設試點,跳出公民辦的簡單二元劃分,以政策規範和財政投入為槓桿,在國內率先探索政府主導、財政支持的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模式,被教育部列入教育綜合改革重點項目。
  • 普惠優質,學前教育怎樣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
  • 徐州鼓樓區推動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牢牢把握整體均衡和穩步提升兩大發展重點,推進學前教育走「公益普惠、優質均衡」健康發展之路,被評為首批「江蘇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增投入建新園提高入園率  鼓樓區委、區政府不斷加大學前教育投入,近三年資金投入由1437.8萬元增長至
  • 府谷縣教育和體育局:普惠均衡 有序發展 提升學前教育綜合能力
    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為98.25%,公辦幼兒園佔比為77.8%,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為72.1%,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為98%,上述指標均超過省頒標準。 府谷縣教育和體育局局長張志鵬介紹,該縣學前教育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政府主導、規範管理、促進公平、改革創新原則,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相關實施意見,推動全縣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
  • 立法保障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專家談《學前教育法...
    基於這一總體定位,《草案》明確提出「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權利,促進學前教育事業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規範學前教育實施,提高全民素質」,這既是對立法目的的概括,也是對立法宗旨的集中表述。要實現這一點,《學前教育法》立法和實施中必須堅持一些重要原則。
  • 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的濟南速度!
    談到濟南市普惠性學前教育的發展,市民舒文靜頻頻豎起大拇指,為濟南教育點讚。市民之所以能切實感受到濟南教育不斷帶來的利好政策,得益於濟南市教育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近年來,濟南教育不忘初心,擔當作為,堅持學前教育普惠性的發展方向,擴資源、強支持、補短板、促發展,全面構建了「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與民辦協調發展」的教育格局。隨著濟南市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濟南學前教育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幼兒園普惠程度逐年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感受到濟南學前教育的溫度和力度。
  • 普及普惠奮力攻堅新跨越 學前教育十年發展收好官
    2010年,《教育規劃綱要》設立「學前教育」專章,提出「普及學前教育」。此後10年,中國學前教育在《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十條」)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這兩個「國字頭」文件,以及連續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強力推動下,在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方面有了實質性跨越。
  • 銅川學前教育向著「普及普惠優質」奮力邁進
    2010年以來,銅川學前教育在連續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強力推動下,多措並舉擴大普惠資源,健全保障機制,提升保教質量,描準普及、普惠、優質這三項核心任務,打響了一場場學前教育攻堅戰。 ——公辦資源持續擴大。
  • 瀋北2019新增五星園2所、三星園5所,全區學前普惠率達79.7%
    2019年,瀋北新區不斷優化學前教育布局,積極擴充優質教育資源,出臺學前教育獎補政策,積極引導、扶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從普及、普惠、安全、優質四個維度,堅持公益普惠、規範管理,不斷提升辦園質量。2019年,新增五星園2所、三星園5所,完成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審核認定5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