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國很常見卻在日本一件難求的東西?在日華人告訴你真相

2020-12-13 日本二三事

國人走出國門已經不是稀罕之事,現在更多國產也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其實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所特有的東西,這些東西在當地人看來非常的常見,並不會對此有任何驚訝之感,但是在外人或者外國人來看,卻是十分稀有而且難求一件的東西。很多文章也在寫日本有但是中國沒有的東西,其實很正常,日本畢竟是發達國家,經歷過了高速的發展期。在之前的文章,筆者也介紹了一些日本讓外國人震驚的事情,可是在日本人來看,實在是平常不過。現在生活在日本有很多華人留學生、工人、辦事員等各個社會階層,很多他們在中國使用習慣或者經常吃的食物卻在日本很難買到,究竟有些什麼呢?筆者就通過文章分享給大家。

中國的香菜

說起香菜,那可是配菜之王,具有獨特的香味,又增進食慾的功效,已經成為中國料理中必不可少之物。一碗雞蛋湯配上香菜後香味馬上就能出來,讓人愛不釋手;「孜然羊肉」撒上香菜,更是妙不可言;羊肉湯中加入香菜沫,真是美不勝收。還有很多人喜歡將香菜放入火鍋中煮熟,然後整隻吃下。但是也有很多中國人(多是女性)不喜歡香菜的味道,菜品中不會放入香菜。

▲日本的香菜,一把100日元(約6RMB)

但是在日本,中國的香菜難以尋覓。日語中香菜叫「パクチー」,也稱為コリアンダー(coriander)實則在日本也有種植,但是不是中國的香菜,而是另一個品種,味道和中國也是完全不同,並沒有國內的那種獨特的香氣,鼻子湊近聞也沒有太多的味道。吃起來的味道有些奇怪,是一種類似於「蟲子」的味道,日本有人將香菜用在甜品上,使用的場所也不盡相同。

日本的香菜大約是平安京時代(中國唐朝時期)傳入日本,當時日本將香菜稱為『古仁之(コニシ)』,當時日本天皇為了掩蓋生魚的味道而食用香菜,據記載還頒布了種植香菜的法令。但是因為當時中國香菜的味道十分強烈,很多日本人並不習慣,所以也沒有施行下去。

羊肉

把這個列出來可能各位讀者不信,但是筆者幾乎跑遍了周邊所有大大小小的超市,並沒有賣羊肉的,想涮羊肉火鍋的話,只能到「中國物產店」花高價購買從中國運來的冷凍羊肉。在頭條上也有一篇文章,專門寫為什麼日本人不吃羊肉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一下去查看。

其實也不能說全日本都不吃羊肉,在日本的北海道地區還是經常吃羊肉的,但是筆者暫時還沒有去過北海道只是聽出身於北海道的日本人說過,他們也吃羊肉串。因為羊肉具有理療體寒之功效,所以寒冷的地區會有食用。

日本的羊是從哪裡來的呢?據最早的記載,在日本的推古天皇7年(599年)時,從百濟地區弄來了2頭羊,之後一直到江戶末期都沒有對羊的記載了。有也是作為貢品,百濟地區上奉給日本的幾頭而已。接下來的記載就是1805年,日本正式進口了羊並且想要養殖,當時僱傭的是中國人來養羊,但是最後以失敗告終。具體的原因當時並沒有記載,推測是日本屬於高溼度的國家,比利於羊的繁殖。一直到近年,羊肉一直都沒有進入到日本普通人家的餐桌之上。

明治2年(1869年),日本從美國進口了一些產羊毛的羊,之後日本政府主導進口了多批實驗用的羊。明治8年(1875年),在日本的千葉縣設立了牧羊的牧場,屬於正式推廣養殖羊,但是當時的羊並不是用來食用的,而是用來產羊毛用的。但是眾多的羊無法忍受日本高溫高溼的氣候,羊的養殖也沒有推廣開來。日本之前也沒有養殖羊的技術和經驗,導致數量持續減少,在明治末年不得不終止了養羊的計劃。

明治8年(1875年),一位美國人帶了100頭羊到了北海道進行養殖試驗,因為當地人沒有食用羊肉的習慣,最終也是以失敗告終。大正7年(1918年),日本政府將羊作為了軍需物資,選定在北海道進行大範圍的養殖,稱為《綿羊百萬頭計劃》,將此作為國策施行。但是據說最終綿羊的數量也沒有達到百萬頭,到了昭和20年(1945年)也才18萬頭羊。

日本普通人對於羊肉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呢?這裡筆者打算引用日本文人直木三十五的話來說明,昭和10年(1935年)直木三十五和保田萬太郎等幾個好友在日本東京杉並區一家叫「成吉思汗」的中國料理店吃過羊肉,文章用「珍味」來形容。

現在日本人不吃羊肉之事,筆者也有和日本人討論過,據他們所講,不是不吃而是想不起來吃羊肉。每天豬肉、牛肉、雞肉都可以想起來,但是羊肉不在他們的食用範圍內。並且他們認為羊肉有一股羶味,吃起來不舒服,最主要的是他們不知道怎麼能夠把羶味去掉。所以,吃羊肉的時候只能去專門的料理店,羊肉也沒有走進日本的千家萬戶。

電動車

在國內到處可見成排成排的電動車,電動車已經成為中國人民的「國民出行工具」。價格低廉、隨騎隨用,一家沒有3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小康人家。而且用戶年齡段十分巨大,說句誇張的話,可謂是「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沒有騎過電動車的中國人,我想非常之少吧。國內售賣的種類也是各式各樣,有運貨實用性、酷炫裝B型、小巧可愛型等,滿足各類人的需求。

但是在日本街上,幾乎見不到有電動車的身影,即便是有,也是電動輔助型的自行車。筆者曾經在東京的街頭騎過這種所謂的電動輔助型自行車,在登下去時會有起步輔助,但是有速度限制,你想騎太快,不能的。

日本也有賣電動車的,但是為什麼沒有普及呢?這個跟日本的法律有關係。電動車在日本被認為和摩託車相等的一種交通工具,需要上牌、加入保險之後才能上路行駛。同時在日本騎電動車是需要駕照的,屬於普通的原付摩託車型的駕照,不然就是非法行駛。上路時需要帶上頭盔等防護工具,而且不能帶人,帶人的話需要超過600W的電動車。但是電動車是600W以下的車輛,所以不能帶人的。

除上述之外,電動車在日本需要交稅,一年2000日元(約120RMB)。日本的道路很多都是上坡和下坡十分耗電,普通充滿一次電可以跑100KM的話,在日本可能只能跑70%的路程甚至更短。和普通的單人摩託車需要同等的手續,同等的稅金,日本人當然會選擇摩託車了,畢竟加油只需要十分鐘,充電需要好幾個小時。而且日本給電動車充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樓層離停車的地方很遠,如果從樓上扔下來一根線充電的話,估計會被管理公司叫去談話。

早餐鋪的人情味

早上起床漱口之後,到門口吃一頓當地特色的早餐,一頓飽腹之後,上班的上班,出遊的出遊,這在中國是十分常見的生活狀態。尤其是北方和中原地區的冬天,早上穿著厚厚的棉襖出門,老遠就能看見冒著熱氣的早餐攤販在賣早餐。豆漿、油條、煎餅果子、熱乾麵、胡辣湯、豆腐腦各式各樣,讓人目不暇接。

但是在日本,看不到這樣的場景。日本雖然基礎設施十分完善,但是少了一份家鄉的味道,那是一種風土人情的味道。日本街道十分乾淨,乾淨到讓人不自覺的那好自己的垃圾放進包中;日本的便利店眾多,多到幾十米都有一個,產品也十分的豐富,吃的喝的都可以買到,但是多是一些三明治、麵包和冰冷冷的便當。即便是有店鋪,也多是提供如下圖一樣的早餐。

當然,也有日式的早餐。但是哪一個都不是路邊售賣,都是很精緻的西餐或者和式的店鋪。但是這些店鋪並不是專門的早餐店鋪,而是普通的餐廳,早上營業售賣早餐,中午有午餐。

結束語

或許這就是簡單但是有深深植根在記憶深處的鄉愁,是寄托在那一份簡單的煎餅果子上無法抹去的記憶。「老闆,一份胡辣湯,一份包子」的叫喊始終都是夢中才能夠看到的景象。夏天的風早早吹起,路邊攤大排檔,所有的酒都不如眼前的人。深情都需要久伴,但凡厚愛都需要多言,正是這樣每天的習以為常,才是真正的人情味。

相關焦點

  • 真實的日本是怎樣的?在日本的華人告訴你:生活究竟幸福嗎!
    在日本旅遊的時候,我的嚮導是華人,在日本生活多年的華人來告訴你:在日本生活究竟幸福嗎!在這個發達國家裡面,物價是相對較高的。日本應屆畢業生的工資普遍在20~22萬日元之間,折合成人民幣在1.2~1.4萬元。而日本是一個企業文化非常重的國家,社會競爭壓力大,再加上物價高,其實這個工資也並不算高。
  • 美華人產婦嘆「好月嫂」難求 跨海從中國請人漸增
    美華人產婦嘆「好月嫂」難求 跨海從中國請人漸增   中新網8月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坐月子是華裔婦女產後調養身心重要習俗,但移民美國的華裔產婦不僅大嘆「月嫂」難求,要求得「好月嫂」更是要踏破鐵鞋。
  • 百餘名在日華人參加免費法律諮詢 他們都問了哪些問題?
    36位在日中國律師為不擅長日語的華人諮詢者提供翻譯服務。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領事部、全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東京華助中心為諮詢會後援,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總領事王軍親臨諮詢會會場,並發表了簡短而熱情洋溢的講話。陳天華會長:從生存到發展陳天華會長致辭。記者在下午1點半後抵達位於東池袋1丁目的諮詢會會場,只見各位日本和中國律師早已就位在座,做好了準備。
  • 中國女子在日本誘拐兒童?真相眾說紛紜
    真相究竟為何,目前日本警方未披露更多具體消息。 據報導,7月11日,日本靜岡縣濱松市警方逮捕了一名44歲的中國籍女子。警方表示,該女子於7月8日傍晚,在靜岡縣的路上,跟一名放學途中的10多歲小學女生搭訕,試圖將其抓進自己的車裡誘拐走。幸得小女孩被抓住手時發現事有蹊蹺,及時用力掙脫逃走,沒有受傷。
  • 日本留學面試常見問題有哪些?
    面試是日本留學申請過程中很常見的,那日本留學面試中我們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問題?日本留學面試中常見的問題有常規性的留學原因、學業規劃,專業性的問題等。今天蔚藍留學老師就跟大家來介紹一下:一、為什麼來日本例如:我比較喜歡日本的文化,動漫美食,日本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做的比中國好,一定要查明白你所說的日本這個方面確實比中國有優勢!
  • 住賓館有哪些東西是能帶走的?日本人告訴你,連床都能打包帶走
    旅遊本身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在旅途中,用自己的雙眼去尋找這個世界真正的美好的確是一件令人心動的事情。在旅行的過程中,住賓館是不可避免的,現在全國大大小小的賓館酒店充斥著城市的大街小巷,檔次高低不同,每一位旅行者根據自己消費水平來決定居住何種檔次的賓館。
  • 在日華人華僑熱議"神七"飛天 讚嘆"中國力量"
    在日華人華僑熱議"神七"飛天 讚嘆"中國力量" 2008年09月29日 10: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29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神舟七號」安全著陸,全球華人歡呼雀躍。在日本,華人華僑把神舟七號首次實現中國人「漫步」太空的壯舉,看作是一場繼北京奧運之後又一場「中華大戲」。
  • 旅日華人作家:中國空氣汙染應吸取日本教訓早治理
    旅日華人作家:中國空氣汙染應吸取日本教訓早治理 Writer says Japan can teach China about pollution
  • 日本女生都愛穿的「魔性堆堆襪」到底是什麼?留學生告訴你真相
    日本女生都愛穿的「魔性堆堆襪」到底是什麼?留學生告訴你真相。如今經濟那麼發達,大部分人家的生活也變得很好,出國旅遊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目前最受歡迎的旅遊地點應該就是日韓了吧。今天要說的就是日本,其實日過沒有那段歷史的話,我相信我是會很喜歡日本這個國家的。日本這個小小的島國受到了全世界非常多人的喜愛,日本的櫻花景相信就是大家很喜歡的吧。還有就是它們的和服了,很多女孩在去日本遊玩的時候都會穿上它們的和服,撐一把花紙傘,不論是逛街還是拍照,都會吸引非常多人的目光。
  • 日本的大學院面試常見問題有哪些?日本大學院面試問題全解析
    國內考研人數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大,所以大部分人都選擇了離我們比較近的日本去考大學院,大學院指的就是國內考研,在日本考大學院的過程中,除了準備研究計劃書、各類材料,最重要的其實是日本大學院的面試,日本大學院面試,是一門玄學,不知道有多少個中國的留學生千辛萬苦通過了筆試,最後栽在了面試這一關上
  • 透視在日華人思歸現象:為何心動卻不行動? - 人民網日本版--主頁
    其實像高健他們公司的華人社員一樣犯了「思歸病」的在日華人並不少見,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隨著中日經濟合作的日漸緊密;隨著各種各樣的中國風中國潮在世界各地的頻繁湧現;隨著功成名就的海歸事例被媒體的不斷描述、放大加光。
  • 日媒:在日華人如何度過萬馬齊喑疫情期?
    近期,日本成為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之一。《日本中文導報》發布一篇題為「在日華人如何度過萬馬齊喑疫情期」的文章,展現在日華人疫情期間的生活變化。華人飲食店空空蕩蕩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蔓延,對日本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些和飲食業、宿泊業等產業相關企業的營業額大幅下降,甚至出現了很多企業瀕臨倒產的現象。
  • 這些圖告訴你當今中國消費的真相
    這些圖告訴你當今中國消費的真相) 夏末初秋,天氣轉涼,消費竟也涼涼了?消費降級成了網紅,而且還有三大代言人!分別是銷量反彈的方便麵和榨菜,以及異軍突起的拼 多 多 。
  • 華人揭秘日本真實生活:美女愛倒貼中國男人( / 31 )
    日本女人愛嫁中國男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日兩國人員交往與日俱增,兩國之間的跨國婚姻也不斷增加。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統計數據,近年來,每年都有上萬對中日男女結為伉儷,中國男人頗受日本女孩青睞,華人儼然成了「香饃饃」。中日婚姻為何漸成風尚?
  • 近萬元加拿大鵝賣斷貨,海外代購一件難求,到底是哪些人在掃貨?
    起因是位於上海國金中心和環貿iapm商場的加拿大鵝直營店顧客暴增,進店需要排隊,不少人為了買一件加拿大鵝,不惜在寒冬裡排隊2個小時,幾乎所有款式都被買斷貨。這不是上海獨有的現象,AI財經社走訪了解,加拿大鵝斷貨現象在北京也有出現。近萬元一件的加拿大鵝為何如此受追捧?到底是哪些人在掃貨?
  • 是否可以娶到一個日本女孩?生活在日本的華人告訴你:微乎其微!
    尤其影視劇方面,讓國人對日本女孩產生很大興趣。然而,隨著國內男女比例失調問題逐漸嚴峻,我們是否可以前往日本尋找一些日本女孩,讓其成為我們的妻子呢?傳統的日本女性:可能受日本輸出文化影響,在大家日常觀念中,日本女性是相對較為開放的。
  • 溫哥華的華人開口講英語,為何這麼難?是時候告訴你真相了!!!
    在許多華人眼裡,學英語一直都是一件難事,一件讓自己心痛已久的難事!其實,學習語言本身應該是充滿樂趣的,只是您還沒有遇見一位好老師!他會讓你在學習英語的陰影中站出來,曬曬太陽,會讓你在陽光下快樂的學習英語!回想一下自己學【母語】的過程,即使在沒有上學前,就已經掌握了基本了溝通。為什麼?
  • 中國人應該自信,華人並不比歐美人差,來自大數據的事實和真相
    -40%,超過美國本土人才美國是世界科技中心, 但美國人在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方面的本土人才卻非常匱乏,目前主要是依靠 華人、印度人、韓國人、日本人等亞裔人種 ,其中華人是佼佼者。來自歷史數據的統計,告訴我們事實和真相:我們應該自信,中國人並不比歐美人差 !
  • 《南京大屠殺》日文版譯者:讓日本人能了解真相
    中新網12月13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在震驚世界的歷史慘劇「南京大屠殺」發生70周年之際,旅美華人作家張純如的遺作《南京大屠殺》終於在日本發行了全文翻譯的日文版。日文版譯者巫召鴻是生在日本、長在日本的華僑二世,他以個人之力譯出《南京大屠殺》全書,做了一樁自己喜歡的事情,完成了一件自己想幹的工作,也為普通日本讀者提供了一份觀察歷史的新視角。
  • 在日本工作生活的華人,會有哪些不便
    每個地方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不是絕對好和絕對差,日本也不例外,它也不是「理想國」,在日本工作和生活的華人,會有許多的不如意之處,所以就是因人而異。日本的美食挺少的,像大家熟悉的天婦羅和傳統的日式食物,吃幾次還是很不錯的,但經不住天天吃,這也是為什麼逼迫的很多人自己做飯了,畢竟如果有個「中國胃」,想吃的東西日本沒得賣啊。拉麵、炸豬排、炸雞塊、蓋澆飯,油膩也不太健康,早餐攤也是木有滴,啃麵包就行了。所以很多在日本工作的朋友,不惜花上百塊的郵費,也要買點國內特產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