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的設立
民國二十年(1931)五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鑑於國難日益嚴重,教師所負責任艱巨,發起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創議定每年六月六日為教師節並發表教師節宣言。定教師節的宗旨有三:改良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地位;增進教師修養。報請民國政府立案。是年六月六日南京、上海教育界人士,在中央大學舉行首次教師節慶祝大會。「六六教師節」雖未被國民政府批准,但有一定影響,每年到六月六日仍有許多學校自動舉行紀念活動。民國二十三年(1934)國民黨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舉行「先師孔子誕辰紀念儀式」的決議,規定以八月二十七日為紀念日,這一天休假。全國各界一律懸旗誌慶,各黨政軍警機關、各學校、各團體分別集會紀念,並由各地高級行政機關召開各界民眾大會。宣傳要點:1、講述孔子生平事略;2、講述孔子學說;3、講述國父孫中山革命思想與孔子之關係。民國二十八年(1939)五月三十一日教育部令以孔子為萬世師表,其誕日(八月二十七日本系陰曆,後改為陽曆)為「教師節」。民國三十三年(1944)教育部又令於紀念孔子時為尊師運動。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華縣文廟大成殿
自教育部命令孔子誕日八月二十七日為教師節,每年這一天,華縣由教育科備置祭品(糖果糕點等)邀請縣黨政領導及有關單位人士、附近中小學校長、教師代表等到文廟開慶祝會,向孔子像行鞠躬禮,由縣長講話,還有特約講演,內容除教師節宣傳要點外,還有縣教育上的一些典型事例以及各界為感謝、勉勵教師的祝詞。其後文廟為駐軍修械廠佔據,遂停。鄉村學校在這一天多由校董會設筵席請教師上座,以示尊崇。有的學校在農曆「冬至」日舉行。一年來如果教師教學成績優異,得到民眾、學生家長滿意好評,教師即可來年續任,這天也就定聘。否則,教師來年另奔前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1年,教育部與全國教育工會商定,廢除舊中國教師節,將教師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合併,於5月1日舉行紀念會。但到每年「五一」,因無教師節特點,人們只知勞動節,不知教師節,甚至連有的教師也不知道自己的節日。因之,各地很少舉行慶祝活動,後就無形中銷聲匿跡。
1984年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就任全國師範院校最高學府——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後,考慮到如何才能促使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遂與鍾敬文、啟功、陶大鏞等名教授商討提出「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尊師重教活動,並定該月的一天為全國教師節」的倡議。後《北京晚報》刊出此一設想,引起知識界人士的關注,議請成立「教師節」。1985年初,國務院向全國人大提出重新設立「教師節」的議案,元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九次會議正式通過議案,決定以每年9月10日為我國的教師節。教師節定在9月的緣由是人大常委會考慮到9月全國性節日少,各方面可以集中時間組織活動和突出宣傳報導,利於在全國範圍內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好風尚。這體現了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也表達了全國人民對教師的尊敬之情和股切期望。
1985年9月10日,華縣首屆教師節。中共華縣委員會副書記崔志明,副縣長王學禮分別擔任教師節領導小組正副組長,成員有縣委組織部長宋忠浩、宣傳部長同西京、文教委員會副主任梁寬學、衛生局局長夏志敏、縣工會副主席趙天仙、縣婦聯副主任李水蓮、縣「五四三」辦公室副主任徐文生。下設慶祝教師節辦公室,辦公室主任梁寬學、副主任徐文生,成員有趙煥章、趙繼衛、張世謙、郭寬新。
9月10日,縣上在影劇院舉行慶祝教師節大會。參加教師節大會的有各學校和各界代表1000餘人,人大、縣委、縣政府及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全體出席了會議。中共華縣縣委書記孫宏光、副書記崔志明、副縣長劉永暉在大會上先後講話,表彰了先進教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還為30年教齡的老教師頒發了榮譽證書。
在慶祝教師節前後,政府為全縣教師辦了幾件實事:
1、給家居農村但缺少住房的教師解決了莊基地200戶。
2、給教師解決緊缺商品自行車50輛。
3、給城區教職工供應富強粉500袋。
4、修好了少華中學至縣政府門前的一段道路。
5、給全縣教師頒發了紀念品(價值6000元).
6、解決了各鄉(鎮)拖欠民辦教師的民補部分的工資。
1994年華縣政協委員會李延榮捐款1000元,用於當年教師節舉辦的「全縣教育界政協委員座談會」經費和獎勵辛勤耕耘在教育戰線上的政協委員。
2000年第16屆教師節,縣上在縣招待所舉行慶祝會,縣屬各中小學全體教職員參加,會上教育局局長冀懷慶宣讀表彰了本年評選出的優秀教師54人,模範班主任37人名單。
原文來源:《華縣教育志》
編 者:《華縣教育志》編委會
整理編輯:華州文史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