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牛奶並非是所有中國人固有的習慣,多是和國外學來的。曾經被認為是「東亞病夫」的我們,把原因歸結為是不愛喝牛奶、吃牛肉,於是國內興起了一股吃西餐的風潮,牛奶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成為了滋補品。進入了21世紀後,牛奶卻受到了質疑,被有些專家認為是最大的騙局,營養是假的,還含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真的是如此嗎?
牛奶,還能不能放心地喝了?
牛奶是騙局,源頭是在奶牛,而不是牛奶。為了增加牛奶產量,有些養殖戶就會給牛打生長激素,增多乳汁,增加自己的受益,就會使得牛奶中存在激素。激素吃得多了,確實會打破人體內平衡,威脅到健康,但沒有那麼可怕。
給牛打的這種激素,在國內是禁用的,只要是在正規渠道購買的牛奶,並不存在含有激素的問題。即便是牛奶中含有激素,量也不會太大,世衛組織的食品添加劑專家就認為,少量的生長類激素,不會影響到牛奶的口感,也不會影響健康。
至於說,牛奶中的營養是假的,也是沒有根據的胡說。正常的牛奶中飽和脂肪含量確實比較高,膽固醇也更多,牛奶喝多了,也會增加脂肪。其實,飽和脂肪也能為身體提高能量,對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也是有好處的,只是不能多喝而已。如果喝多了,就不是增加脂肪了,還容易上火,使得鈣攝入超標等。
所以說,根據營養學會專家的推薦量,日常喝300克牛奶是沒有問題。然而,有調查顯示,我國居民達到這個標準的,僅僅在22.5%。說白了,很多人存在著喝奶不足的問題,而不是喝奶超標。
有些人會納悶,我每天都喝奶,怎麼奶製品攝入還不達標呢?
奶製品攝入不足,和購買時的選擇有很大關係。現在市面上奶製品紛繁複雜,各種打著牛奶旗號「假牛奶」充斥。如果細心發現,不難看到這些假牛奶實際上都是調製飲品、乳酸飲品等等,充其量算是飲料。其中含有的多半是糖分、添加劑,主要成分不是奶,而是水。天天喝這種牛奶,自然是不達標的,類似的還有早餐奶、午餐奶等。
也有人為了滿足補鈣的需求,喜歡購買一些高鈣奶喝,在購買前就一定要看清楚了。牛奶的配料只能含有生牛乳,在此基礎上再看牛奶中的鈣含量高低。配料不滿足這個標準,算不上是高鈣奶,喝了也起不到補鈣的作用。類似的奶製品,也有很多,大多冠以強化營養的名號,卻依舊逃不開假牛奶的本質,要謹慎選擇。
牛奶中含有的養分是豐富的,基本能滿足大部分人的營養需求。只要腸道不存在問題,又不具備乳糖耐受低等條件,完全沒有必要聽信牛奶有害的理論。唯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牛奶不能一定性喝太多,否則也會有麻煩。家裡有小孩的人,在這方面就要注意管控,不能無休止地喝牛奶,更要選對了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