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趙楠
親愛的父母朋友們,你們好:
歡迎大家一起參與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的「『新家庭,心行動』——親子日常生活『三個三』」的伴讀、伴行、伴成長活動。
01
讀書貴有疑,讀書貴有法。那麼,讀書要想有收穫,還應該注意什麼呢?今天,讓我們誦讀韓愈的這首詩,體會其中哲理性的觀點,繼續來鞭策自己努力讀書吧。
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其五)
唐·韓愈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
TO父母:
這首詩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五言古詩組詩作品《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韓愈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者在詩中對年輕人的讀書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告訴我們讀書要多學多思,不能驕傲自滿,更不能死讀書,讀死書,要把讀書和生活實踐互相聯繫。和孩子一起讀一讀,交流自己的理解。
TO孩子:
和父母一起誦讀詩句,用心想想詩句的意思。說說自己的讀書學習,應該從哪些地方去努力做得更好呢?把自己的收穫記錄下來。
02
煎雞翅是許多孩子最愛的美食。今天,我們一起來帶著孩子製作一道新菜——孜然煎雞翅。
一、用料
翅中、姜、蒜、鹽、生抽、老抽、胡椒粉、蠔油、料酒、孜然粉/孜然粒、芝麻
二、做法
1.鍋裡倒入冷水,加點鮮薑片和蔥將洗乾淨後的雞翅十分鐘左右,然後撈出倒入冷水裡,控水後翅中上兩面劃上2刀。將姜蒜切末、備用。
2.把姜、蒜放入翅中、並倒入適量鹽、生抽、老抽、料酒、蠔油、胡椒粉、孜然粉、醃製半個小時左右。
3.鍋裡加入適量油、熱油後挨個放入雞翅、煎至表面有金黃脆皮。
4.將剩餘的醃料汁倒入鍋裡、並加少量水、煮熟雞翅。
5.收汁差不多的時候加入適量孜然粒。最後撒上適量的芝麻、並拌均勻。
TO父母:
父母和孩子一起完成製作,注意煎雞翅的時候不要讓熱油濺到皮膚上,以免受傷。父母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下,這道菜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TO孩子:
和父母一起完成這道菜的製作後共同分享美食。試著用自己的話向同學介紹製作過程,分享一下自己製作這道美食的經驗。
03
周末來了,又到了觀影的時間,今天向大家推薦這部非常值得觀看的電影:《地球上的星星》。影片中,8歲的男孩伊夏是成年人眼中的問題兒童,他的成績不好,還屢屢闖禍。後來被父母送進了寄宿學校。在這裡,伊夏遇到了一位特別的美術老師尼克,他主張讓學生們保留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自由的發展。同時根據孩子不同的個性,幫助他們成長。於是,伊夏的生活發生了神奇的變化-------
TO父母:
1.和孩子一起觀看電影,同時思考自己對孩子的認識。想一想,如果自己的孩子是這樣一個特別的孩子,或者你身邊有遇到這樣的孩子,你應該如何對待他(她)?
TO孩子:
1.和父母一起觀看電影,討論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或者人物。
2.每個人都是特別的存在,獨一無二。如果你是或者你身邊有這樣的孩子,你會怎麼認識自己或者他(她)?請把你的想法和父母交流,或者寫在自己的暮省日記上。
04
今天的暮省時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種讀書方法:思辯。顧名思義,就是思考辨別。古人云:書不可以不信,亦不可全信。這句話背後的深意是:我們在讀書的同時,有時需要跳出書本,以一種審視的眼光來看書中的內容。這就是思辨性閱讀。這樣來讀書,可以提升我們的思維品質,走上更高的閱讀層次。
思辨的方法:針對故事邏輯的思辨,針對故事中人物經歷、成長過程以及所做選擇的思辨,對故事結果的思辨,對主題的思辨等等。
TO父母: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針對共讀過的一本書,跳出書外,提出自己另外的看法。比如:《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中,表達了作者哪些觀點?你認為哪些觀點是不對的?
TO孩子:
在讀書的過程中,要大膽獨立思考,並且和周圍的同學或者自己的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要養成隨手記錄的習慣,今天的閱讀思考和收穫,你記錄了嗎?
親愛的父母朋友,這裡是新家庭教育研究聯合藍玫工作室共同發起的「新家庭,心行動」活動時間,歡迎您積極參與。
今天就到這裡,明天不見不散!
(供稿人 新教育藍玫工作室 弓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