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小雨,韓愈的這首詩,你應該讀一讀!

2020-12-13 何不秉燭遊矣

韓愈,字退之,河陽人,自言郡望昌黎,故後人多稱韓昌黎。他三歲而孤,由其兄嫂養育成人。著有《昌黎先生集》,存詩四百餘首。

他是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韓愈多長篇古詩,其中不乏揭露現實矛盾、表現個人失意的佳作,如《歸彭城》、《縣齋有懷》等,大都寫得平實順暢。但他也有寫的清新、富於神韻、近似盛唐人的詩,如《晚雨》、《盆池五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一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唐代: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此詩作於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早春。當時韓愈已經56歲,任吏部侍郎。雖然時間不長,但此時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鎮州(今河北正定)藩鎮叛亂,韓愈奉命前往宣撫,說服叛軍,平息了一場叛亂。穆宗非常高興,把他從兵部侍郎任上調為吏部侍郎。

此詩是寫給當時任水部員外郎的詩人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大約韓愈約張籍遊春,張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辭,韓愈於是作這首詩寄贈,極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觸發張籍的遊興。

第一句中,詩人運用簡樸的文字 ,就常見的「小雨」和「草色」,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詩的風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雖看似平淡,實則是絕不平淡的。

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後的景色。以遠看似有 ,近看卻無 ,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後的朦朧景象。寫出了春草剛剛發芽時,若有若無,稀疏,矮小的特點。這一句是全篇中的絕妙佳句。詩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第三、四句是對初春景色大加讚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兩句意思是說: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遠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勝,別出心裁。

這首詩刻畫細膩,造句優美,構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節溼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既詠早春,又能攝早春之魂,給人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

對於這首詩,大家有什麼其他看法和意見,都可以在評論裡說的!

相關焦點

  • 【每日詩詞】初春小雨-韓愈
    初春小雨韓愈(唐)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句末一個「酥」字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春雨帶來的生機,令人耳目一新。第二句用對比手法捕捉住青草剛剛萌發時的特徵。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詩的風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看似平淡,實則是絕不平淡的。韓愈自己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範陽》)。原來他的「平淡」是來之不易的。
  • 韓愈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驚豔了整個春天,美得令人心醉!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也是一首有關春天的千古詩篇。它便是韓愈的經典詩作《初春小雨》。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是唐代著名文學家。其文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詩以長篇古詩著稱,以揭露現實矛盾和表現個人失意為主。當然也不乏清新、富有神韻之作,這首《初春小雨》便是其中代表。
  • 韓愈最經典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很美,讀來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除了散文寫得好之外,韓愈的詩歌同樣水平很高,以這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來說,那就是一首名篇佳作,這首詩用細膩的筆觸,寫出了春天獨有的美景,每一句都很唯美,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這樣的作品讀來也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其實整首詩並沒有什麼高超的表現手法,只不過是那麼淡淡著筆,可是每一句都美得如詩如畫,不失一首難得的佳作。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雨水時節,讀幾首與春雨有關的詩吧
    這首詩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而且,去年雨水時,我也解讀過,但今年再次解讀,心中卻感慨萬千。因為去年人日,我專門到了杜甫草堂,而且還找到喜雨亭和喜雨碑,原本打算今年人日早點和女兒再次去杜甫草堂瞻仰這位偉大的詩聖。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卻阻擋我們的腳步。
  • 韓愈這首詩表現手法高超,整首詩構思奇巧,成為詠雪裡的千古名篇
    韓愈也是唐詩八大家裡的領軍人物,如果把這八位文學大師排一個座次的話,那麼韓愈是當之無愧的大佬,他的很多文章那都是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且他的很多詩作,也是同樣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對於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我們也應該要去了解,去讀一讀他的詩作。
  • 韓愈想讓友人出門賞春,寫了一首誇讚春天的詩,一不小心成了經典
    初春時節,天氣正好,是賞春遊玩的時候,韓愈玩心頓起,打算約上晚輩張籍同遊,可是屢次邀約屢次被拒,於是韓愈想要通過詩來激發張籍的興趣額,於是寫下了一首春天的讚美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代: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韓愈優美的歌曲七絕自然無裝飾,整首美令人驚嘆
    我個人更喜歡韓愈,讀他的詩,我總能學到很多東西,明白和更多的真理,尤其是他的七字絕句,每個大寫與眾不同,既漂亮又有趣,例如,這《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的意境很美。當時,詩人想邀請他的弟子張籍去鄉下春遊,但是張籍幾次拒絕了他,所以他寫這首詩是為了勸他的朋友,他可以陪他一起玩。
  • 蘇軾把韓愈最美的詩信手拈來,改成一首絕美宋詞,美得令人心醉
    很多人都以為這是錯覺,其實不然,因為在文學裡面有個詞叫「借鑑」。這在詩詞中也很普遍,就像宋代晏殊《木蘭花》一詞中的的「長於春夢幾時多?散似秋雲無覓處」便是借鑑的唐代白居易《花非花》一詩中的「來如春夢幾時多?去似朝雲無覓處」;而宋代晏幾道千古絕唱《臨江仙》中的那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更是直接照搬的晚唐詩人翁宏《春殘》裡面的原句。
  • 韓愈這首《晚春》通篇如詩如畫,高超的表現手法,令人讚嘆不已!
    韓愈是中唐時期的一代文宗,他不僅詩寫得好,同時他的散文更是一絕,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成為了唐宋八大家之首,而且他的散文用詞簡練,充滿了無限的智慧,一些比較經典的句子,即使是到現在我們也依舊,還是會在日常的生活中引用,這也正是韓愈最令人敬佩的一個地方;其實他除了散文寫得好之外,他的詩同樣的很是經典
  • 讓我們來讀韓愈的這首詩|親子日常生活「三個三」
    那麼,讀書要想有收穫,還應該注意什麼呢?今天,讓我們誦讀韓愈的這首詩,體會其中哲理性的觀點,繼續來鞭策自己努力讀書吧。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其五)唐·韓愈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TO父母:這首詩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五言古詩組詩作品《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韓愈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 楊萬裡的這首《小雨》,也是一首千古名篇,整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
    他的很多作品,也的確是很接地氣,比較貼近於普通人的生活,讀起來也就更加的有感觸,最能夠體會到那種獨特的詩意,這也就是為什麼楊萬裡的詩作之所以會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其實楊萬裡作為一位從普通底層走出來的文豪,正是由於他自身的努力,以及過人的才華,最終才成為了一位了不起的詩人,而他很多的作品雖然看上去寫得平淡無奇,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描寫卻使得他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譬如他的這首《小雨》,那就是一首原本很普通的作品,可是只要細細品來,我們則是會發現這首小詩,其實別具一格,寫得極為抒情,也很很是唯美,整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
  • 【兒童背古詩】013.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小朋友們這首詩的題目叫《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那作者呢是唐朝的詩人韓愈,這首詩的意思是京城大道上細雨紛紛,它像酥油一般細密而滋潤,遠遠望去那邊草的顏色十分鮮豔,但是走近了卻只看見稀疏零星的幾棵小草。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遠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時節。媽媽這首詩的題目好難懂啊,你能給我解釋一下嗎?
  • 韓愈最經典的兩首詩,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美得令人心醉!
    直到今天韓愈在潮州,還是有著很大的影響,以至於潮州的那條江,也改為了韓江。稍稍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了一下韓愈,那麼再來說一說他的詩歌,小編要為大家介紹兩首,他最為經典的詩,可以說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美得令人心醉。
  • 韓愈唐宋八大家中的王者,除了散文寫得好,這首七絕也是千古名篇
    他的作品清新脫俗,寫得也是很有韻味,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達到了一流的水準,譬如這首經典的七言絕句《春雪》,那就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得也是很有趣,儘管只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卻充滿了詩情畫意,讀來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 閱讀鑑賞讀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現代中國凡讀過中學的人必定都讀過韓愈的文章。今天試鑑賞一首韓愈的七律詩《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左遷,是被貶官的代稱。古代以「右」為尊,那麼離右越遠就表示地位越低,即向左遷移。於是左遷就成了被貶官的意思了。藍關位於今天陝西藍田縣,是古代離開長安向東並轉往其它各地的必經之路。韓愈為什麼會到藍關呢?原來得罪人了。得罪了誰?
  • 這首詩給忙碌的你一個方向,初春代表著希望,也代表著重生
    環境使然,唐朝自然也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優秀的詩人,這些詩人風格迥異,各有千秋,他們之間自然又劃分為幾派,其中孟浩然就是山水田園派的一員,在這方面他也算是熬出頭了,畢竟別人一提起類似的詩就會想到他。孟浩然筆下的詩都是經典,他將自己滿腹詩書與自己的經歷結合一起,寫出一首又一首佳作,他描寫在山水之間的閒適有多麼的舒暢,讓人們對大自然的風光多了一絲絲的嚮往。
  • 古詩賞析第二十首: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平定「淮西之亂」,其後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曰「文」,因此又稱「韓文公」。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 韓愈困了正要睡覺,17歲的李賀呈上這首詩,韓愈困意全無命人迎他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賀的一首成名作,詩名《雁門太守行》。寫此詩的時候李賀17歲,關於這首詩,《唐語林》有這樣的一段記載:一日,韓愈送完客人困了準備睡覺,17歲的李賀上門求舉薦,他將詩集交給門人上呈。韓愈讀到詩集中的這首詩,困境全無命人出門迎他進府。那麼這首令韓愈驚為天人的神作,到底寫得如何呢?
  • 孟郊這首經典的愛情詩,沒有高超的表現手法,讀來卻令人拍案叫絕
    中唐時期的「韓孟」詩派,對於當時的詩壇,也是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很多的詩人都受到了這一詩派的影響,而其中的領軍人物,也正是韓愈和孟郊,兩人在詩歌上的成就,那也是可圈可點,尤其是韓愈更是被稱為一代文宗,儘管當時的孟郊名氣要小一些,不過他的作品同樣是深入人心,例如《遊子吟》寫下了最深沉的母愛
  • 韓愈經常被和尚打擾,寫了首拒絕的詩,情商超高,讀完佩服不已
    可憐的韓愈躲也躲不過,直接拒絕人家還顯得太抹不過面子,畢竟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於是有一天他終於為這首和尚寫了一首七言律詩。不過這首詩可非常不簡單,讀過之後就能夠從中感受到韓愈那非凡的情商,這是一首值得大家細細品讀的詩。《廣宣上人頻見過》三百六旬長擾擾,不衝風雨即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