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詩詞】初春小雨-韓愈

2021-02-07 每日詩詞

初春小雨

韓愈(唐)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皇城中的街道)和皇都說的是當時的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

這首初春小雨的寫景詩,讀來清新動人,筆法細膩,耐人尋味,韓愈以他高超的藝術技巧,十分講究鍊字造句,細緻逼真地描繪了早春微雨後的長安景色。如首句一個「潤」字非常恰當地形容了春雨下得可貴及時。句末一個「酥」字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春雨帶來的生機,令人耳目一新。第二句用對比手法捕捉住青草剛剛萌發時的特徵。

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詩的風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看似平淡,實則是絕不平淡的。韓愈自己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範陽》)。原來他的「平淡」是來之不易的。


全篇中絕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了。試想: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簷下都還掛著冰凌兒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也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後,第二天,你瞧吧,春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看著它,人們心裡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可是當你帶著無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麼顏色了。詩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象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這設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纖細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還能不新嗎?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託,那草色還能不美嗎?

臨了,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徵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呢?已經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麼惹人喜愛了。象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徵。


「物以稀為貴」,早春時節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這是一種心理狀態。嚴冬方盡,餘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這一些些輕淡的綠,是當時大地唯一的裝飾;可是到了晚春則「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這時那怕柳條兒綠得再好,人們也無心看,因為已缺乏那一種新鮮感。

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折時提醒說:「最是一年春好處。」是呀,一年之計在於春,而春天的最好處卻又在早春。

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美。


-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

我們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美圖均來自網絡,對原作者表示敬意與感謝!

【每日詩詞】感謝您的關注!

點擊右上角:可分享朋友圈&收藏

點擊正文左上角藍色文字「每日詩詞」:關注微信號

徘徊在明月清風的意象中,感受對中國文化的溫情與敬意.(於丹)

相關焦點

  • 初春小雨,韓愈的這首詩,你應該讀一讀!
    韓愈,字退之,河陽人,自言郡望昌黎,故後人多稱韓昌黎。他三歲而孤,由其兄嫂養育成人。著有《昌黎先生集》,存詩四百餘首。當時韓愈已經56歲,任吏部侍郎。雖然時間不長,但此時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鎮州(今河北正定)藩鎮叛亂,韓愈奉命前往宣撫,說服叛軍,平息了一場叛亂。穆宗非常高興,把他從兵部侍郎任上調為吏部侍郎。此詩是寫給當時任水部員外郎的詩人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
  • 韓愈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驚豔了整個春天,美得令人心醉!
    它便是韓愈的經典詩作《初春小雨》。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是唐代著名文學家。其文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詩以長篇古詩著稱,以揭露現實矛盾和表現個人失意為主。當然也不乏清新、富有神韻之作,這首《初春小雨》便是其中代表。《初春小雨》是韓愈的一首描寫和讚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
  • 【兒童背古詩】013.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所以這首詩是韓愈寫給張籍的,明白了嗎?我們先來看第一句:「天街小雨潤如酥」天街是哪裡呀?是在天上嗎?天街可不是在天上,它指的是唐代首都長安的街道,因為皇帝是天子,所以首都的街道就稱為天街。小雨是淅淅瀝瀝的春雨,我們經常說春雨貴如油,這是北方春雨的特點。北方一般春天容易春旱,所以這時候的雨呀,就顯得特別的珍貴稀奇。潤如酥是吃的東西嗎?
  • 古詩賞析第二十首: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韓愈與柳宗元並稱「韓柳」,又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愈又是中唐時期的代表詩人,他的創作風格及其影響的一批作家被稱為「韓孟詩派」,代表作家有孟郊、李賀等。有《韓昌黎集》。韓愈在這首詩中極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觸發張籍的遊興一起去賞春遊春。當時韓愈已經56歲,任吏部侍郎,詩人年華老去,官事冗雜,又經歷了世事滄桑,但在充分體嘗了人間的坎坷困頓之後,仍鼓勵朋友並自勉不要因老境侵尋、瑣事繁多而辜負大好春光,而應忙裡偷閒、興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 韓愈想讓友人出門賞春,寫了一首誇讚春天的詩,一不小心成了經典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生活在中唐時期,雖然沒有趕上盛唐的繁華與熱鬧,沒有機會結實李白這樣的天才人物,但是仍然擁有大量的朋友。韓愈作為一代文學宗師,不但自身才華橫溢,還經常提攜後人,像孟郊、賈島、張籍等人,都曾受到過韓愈提攜。
  •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10首詩詞帶孩子領略初春美
    孩子在家,沒有開學,給大家分享這20首詩詞,在文字中帶孩子領略初春美,希望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背一背。《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代: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蘇軾把韓愈最美的詩信手拈來,改成一首絕美宋詞,美得令人心醉
    相信大家在誦讀古詩詞的時候,會有一種感覺,有些詩詞雖然之前雖然沒有讀過但總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很多人都以為這是錯覺,其實不然,因為在文學裡面有個詞叫「借鑑」。這在詩詞中也很普遍,就像宋代晏殊《木蘭花》一詞中的的「長於春夢幾時多?
  • 韓愈優美的歌曲七絕自然無裝飾,整首美令人驚嘆
    天街小雨的顏色光滑如酥,而草的顏色遙看幾乎沒有。這是一年中最好的春天,比燕柳滿皇好多了。兩人的關係張籍也是唐代著名詩人、韓愈的第一弟子,就是這樣的關係,他寫了這麼一首有趣的詩,告訴對方此時外面的景色很美,一定要抓住好春光出去玩,因此整首詩很有意思,讓我們感受到寫下不同的春色。
  • 古詩詞|《晚春》韓愈
    教科書式品鑑詩詞,這是唐詩宋詞品鑑的第174篇古詩詞《晚春》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作者簡介: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因其常據郡望自稱昌黎韓愈,故後世稱之為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世稱韓文公。注釋解說:⑴晚春:春季的最後一段時間。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詩詞賞析
    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明初朱右將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編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於此。明中葉唐順之所纂的《文編》,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這為唐宋八大家名稱的定型和流傳起了一定的作用。而韓愈又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字退之,是著名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
  • 寫作素材 | 《中國詩詞大會》85句詩詞
    大年初二晚8:00,倍受期待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開播了,一場文化的盛筵再次開啟。在第一期中,「萌娃」王恆屹讓所有人大開眼界,3歲時小恆屹已經能夠認識2000多個漢字,現在5歲多的他更是大有進步,已經認識3000多個漢字,還可以背誦580多首詩詞了。在現場,王恆屹還根據大家的姓氏,即興對出相應的詩詞,讓蒙曼老師也誇讚不已。
  • 春天詩詞之唐代詩詞欣賞 45首詩詞呈現讓你看盡山清水秀花紅柳綠
    詩詞是表達詩人的感想,感情,感覺,感觸,而春天的到來也是新的四季的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詩人的所感!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釋:燕地小草像碧絲般青綠,秦地的桑樹已葉翠之綠。——韓愈(唐代)《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32.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釋: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過綠柳滿城的長安。
  • 韓愈詩詞集㈡
    --韓愈晝蠅食案繁,宵蚋肌血渥。單絺厭已褫,長艹妾倦還捉。--韓愈幸茲得佳朋,於此蔭華桷。青熒文簟施,淡澉甘瓜濯。--韓愈大壁曠凝淨,古畫奇駮犖。悽如羾寒門,皓若攢玉璞。--韓愈掃寬延鮮飆,汲冷漬香穱。篚實摘林珍,盤殽饋禽曷。
  • 文章千古傳道義,詩詞智慧見風骨——淺談韓愈人文精神
    韓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但因為唐代之後對韓愈其人其文,略有指摘,圍繞韓愈古文運動、仕途操守、詩詞風格等方面,時有微詞,那麼韓愈是否可當「三立」之名?讓我們跨越歷史走近韓愈,重新感受一下其詩詞文章和智慧風骨吧!
  • 五首石榴詩詞,韓愈、白居易、蘇軾都寫過,你最喜歡哪一首
    既能賞花,又能吃果,石榴可謂全身是寶,從古至今,詩人們也都很喜歡石榴,寫了許多詩詞來歌詠石榴和石榴花。《榴花》唐代:韓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韓愈寫的不只是石榴,也是自己的心情與際遇。五月的石榴花紅紅火火地開著,看著都晃眼。看那石榴枝間,已經結了小石榴了。可惜啊,這個地方沒有人來賞花,所以,石榴花紛紛飄落,花瓣掉在青苔上。不同於其他品種的鮮花,石榴花雖然美麗,卻很少有人關注,總是忽視了它的存在,也許是盛開的時間,也許是因為石榴本身價值更高。
  • 「百代文宗」韓愈8首經典詩詞: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裡。
  • 韓愈的詩有哪些?韓愈的詩詞全集121首
    唐代詩人韓愈,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