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先一天,河南省滑縣部分鄉鎮的人們,按照當地風俗來到先人墳墓前,焚紙祭奠,慎終追遠,寄託哀思。(王子瑞 攝)
按照當前政府部門倡導,上墳民眾都能做到不放鞭炮。移風易俗,良好的風氣正在逐漸形成。
有關部門還倡導選擇獻花、植樹、上網等安全方式寄託哀思,祭奠先人,儘量不在掃墓時焚燒香燭和紙錢以及煙花鞭炮。
千百年來形成的民風民俗,已經有深厚的民意基礎,深入人心。雖然也在不斷的演變,但是如果一下子強令要求改變,很多民眾一下子難以接受。
滑縣屬於平原地區,沒有荒山丘陵,農村的墳墓大都在耕地之中,挨著墳頭就是種植的莊稼。
清明時節只是小麥拔節孕穗的關鍵時期,上墳的人們為了減少對麥苗的傷害,採用鞠躬的方式代替跪拜。
祭奠結束, 在先人的墳頭放上一束黃色的絹花。在當地農村,如果採用鮮花,還是顯得太奢侈了些。
也許,再過若干年,人們掃墓的風俗已經改變,路邊再也見不到售賣香燭紙錢等祭品的了。【《瑞視覺》原創文圖,歡迎收藏、轉發、分享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