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個題目主要是看見六六老師吐槽黃磊,湊巧這兩部電視劇都看過,特別想說六六老師您好好向黃磊學習吧!
六六
黃磊
生活是平淡的,一部生活劇最重要就是平淡中發現吸引人和打動人的故事,如果脫離了平淡,靠天馬行空,靠異想天開的堆砌熱點話題,比如高考前吃播。那麼觀眾就會覺得假,會離你而去。
看看《少年派》後半部的評論就知道了,一邊倒的痛罵!
問題是前半部好像是九枚玉老師編的,她剛給孩子陪讀完,有生活經驗。而六六老師離開校園很久了,可能也不太了解高考家庭生活。她只能堆砌熱點。如殯葬主持人、如網絡主播。而且後半部林妙妙的性格變化也很大,前半部可愛,後半部可惡。我估計這也是兩個編劇產生的弊端。
從我個人的角度分析一下這兩部電視劇。
少年派
小歡喜
我先看的《少年派》,當看前半部的時候好像又回到校園,這部電視劇使我想起《十六歲的花季》,一切都那麼相似,青春與青澀,懵懂與朦朧。無論時代怎麼更替,少年人的心性不變,而裡邊重文輕理的林妙妙、永遠學霸的錢三一(這個名字起的好),還有他們的戲骨父母——張嘉譯與閆妮,大家都在一個蓬勃的環境裡吵吵鬧鬧,那種有活力的氛圍,特別符合《少年派》這個題目。
唯一有點缺失的,是林妙妙這個班主任,也是他的姨父,總覺得不那麼可愛。
《十六歲花季》裡楊昆老師演的班主任像他的學生一樣滿是青春氣息,他和學生們更像是朋友。我尤其記著她戴隱形眼鏡被學生發現,然後進門一剎那,黑板上寫著&34;!
現在想起來還要笑。其實生活中這樣的老師還很多。
《少年派》選擇了四個家庭,挺有代表性,林妙妙的城市中產階級家庭,錢三一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江天昊的白手起家到城市打拼的家庭,鄧小琪的單親家庭。基本涵蓋了在城市紮根的人群構成。
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常見的家庭,林妙妙家發生巨變,父親做了殯葬主持人,女兒做了吃播主持人,這都突破觀眾常識。然後林妙妙對父親職業、對母親懷孕表現出的態度,也和之前那個飽讀詩書、青春陽光大方的可愛女孩相去甚遠。
至此,這部青春劇就此打住。這都是六六老師的功勞。
林妙妙的吃播
我們再看黃磊的《小歡喜》。
《小歡喜》這三個家庭比較簡單,就是城市中產階級,只不過職業不同,有公司職員,有政府幹部,有培訓教師,這個階層也是黃磊比較熟悉的階層。
其實故事套路和《少年派》有點類似,中國高考的必經之路就是如此,爭吵、陪讀、送考,任何人都逃脫不掉。
但相同的套路裡卻有不一樣的細節,《小歡喜》就是通過這些細節,深深打動了觀眾。尤其是英子的抑鬱症。
林妙妙在和母親爭吵,鄧小琪在和母親爭吵,方一凡在和母親爭吵,但真正能稱為社會問題的,是英子和母親的不爭吵。
看英子每天發語音記錄自己的失眠,能感覺到她的無助!作為一個觀看的家長,同樣在焦慮中。
英子在記錄失眠
看一部電視劇,在身心得到放鬆的同時,能得到一些感悟,這是挺難得的。
我能感覺到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黃磊老師在這部電視劇裡還是想要傳達某些態度的,單這一點就比職業編劇六六強。
《小歡喜》也也寫到失業,寫到疾病,但這些完全沒脫離生活,毫不突兀,一個身無所長的中年人失業後肯定去開滴滴的多,做殯葬主持人的少。而現在這種生活重壓下,疾病更是越來越多家庭面臨的問題。
當然,這部電視劇到最後節奏也略顯拖沓,中國電視劇的問題,解決不了拍長劇才能掙錢的怪圈,永遠再出不了《圍城》、《過把癮》那種經典。
總結一下,如果說《少年派》主要寫的是青春,是即將踏入大學校門的男孩女孩,捎帶寫了這些孩子的家庭,那麼《小歡喜》寫的就是中年人的生活:失業、疾病、與家庭教育,順便寫了即將高考的孩子們。
當然,,《少年派》後半部爛尾,《小歡喜》後半部稍顯冗長。但如果投票,我毫不猶豫投給《小歡喜》。
黃磊好像以前就寫過劇本,他有著一些知識分子的態度和想法。而六六老師是職業編劇,只負責讓你欲罷不能。爭議也好,指責也罷,在六六老師眼裡無足輕重。
青春與夢想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立刪。
我是獅子營老魯,歡迎您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