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農村,家裡面要是有紅白喜事的話,那對於農民來說絕對是頭等大事,為了這些事,他們很早就開始張羅,給遠在外地打工的親戚朋友打電話聯繫,希望他們到時候能抽時間回來參加酒宴。還有在村子上的人,也會挨家挨戶的去通知到位,可等到婚宴那天,才發現原以為很熱鬧的酒宴卻遭遇了「冷場」,來的人裡除了特別親的和三五桌街坊鄰居,其他的就沒人了,顯得特別冷清。為什麼農村辦酒席會遭遇冷場,現在為啥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去吃酒席了,接下來我們來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
1、很多人工作忙,所以不是特別重要的話都不會去參加
農村的男性迫於生活壓力,基本上整年都是在外地打工,平時是很少在家,所以就算是親戚朋友結婚,只要不是特別親近的那種,也不會選擇回去參加婚宴。因為一方面往來的車費太貴,而另一方面的話是回去參加婚宴要幾天,耽誤了自己工作掙錢,所以就發個紅包了事。但是如果要是本人在老家的,也沒有什麼事的情況下也是不介意走一趟的,可對於離得遠的人來說真的是力所不及,畢竟總不能因為回家吃頓酒席,就搭進去好幾千塊錢吧!
2、現在的親戚間感情沒有以前親了
對於以前來說,親戚間的感情是真的親,只要是知道哪家有點喜事,不管是什麼七大姑八大姨,都會儘量的抽出時間去參加酒席。但是對於現在來說,親戚的感情沒有以前那麼親了,再說得明白點就是除了除了隨份子錢的時候會聯繫,在平時都沒有多少的來往,就算是過年了走親戚這些,也都是走一個過場,把禮往那一放,飯也不吃一口的就走了,所以親戚間早就沒有以前親了。
3、禮尚往來
對於農民朋友來說,他們其實是最重視禮節的,對於這一點從份子錢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因為孩子在結婚的時候,別人來隨的份子錢都會叫人白紙黑字的記得清清楚楚,然後等到下次你家有喜事的時候,又再還回去,而且還的數額只能是多的不會少。無論操辦什麼事都是這樣,要是我家有事你不來參加酒席,那你家有事的時候不好意思我也不會去,所以這一來二去,也就造成了現在的酒宴上會出現「冷場」的局面。
但是總的說來,因為每年這種事太多了,要是每次都去參加的話,那這一年什麼事都幹不成,就在家等著明天的酒席就行了。所以對於人們來說,遇到這些事的時候都是能推就推了,要是實在不能推的話,就會選擇多發點紅包了事,不過要是兩人關係真的很好的話,那無論是再忙,也會選擇抽時間去參加酒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