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2020-09-25 瑩瑩媽媽的快樂

孩子們的心靈純潔美好,但是為什麼他們長大後發展的各有千秋?家庭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有什麼影響?我們就討論一下:孩子的性格和原生家庭密不可分。

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到大,七歲看到老-

英國詩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曾說:「他們傷害了你,你的父親和母親,儘管不是故意的,但他們確實傷害了你。」

那麼這兩句話反映了哪些問題呢?

首先,解釋下原始家庭和再生家庭的概念:

原生家庭是指人們從小成長的家庭,即由父母照顧的家庭。

再生家庭是指我們建立的小家庭,包括我們的丈、或妻子和子女。

一個人的性格養成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時代。一個人的成長方式或多或少是童年的積累。慢慢地,你會發某些讓人反感的性格,但卻改變不了。這些特徵都是在原生家庭的成長中形成的,如果您不及時調整和改變,它們又會出現在您的孩子身上。。

例如,在一個家庭中,如果母親的情緒控制力差並且容易發脾氣,那麼儘管孩子討厭母親的行為,但絕大多數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遺傳這種情緒和行為,並再次出現在在他的小家庭中,所以他的孩子將受到傷害,仇恨並再次延續下去……

分享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外公是個脾氣暴躁的人。在他的晚年,經常對母親發脾氣,而且我記得媽媽脾氣也不好,對我的表揚也很少。如果做得不好她發脾氣的,所以我戰戰兢兢地長大了,我也不敢告訴她任何事情。我擔心她會對我發脾氣。我很害怕她的眼睛,但我知道她非常愛我...眨眼間,我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和我的孩子,但是我沒想到我會完全繼承母親的情緒和脾氣,如果家人對我我稍微不滿意,我會發脾氣的。丈夫是一個非常寬容的人。他從不關心任何事情,直到我們有了孩子。每當我發脾氣時,他的眼睛都充滿恐懼。當時,我並沒有認真對待,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我很少稱讚孩子。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甚至有自卑感。為了幫助我的孩子我學習心理學,我才發現我的問題有多嚴重,對我的孩子如此危害。

現在,我的這個朋友正在慢慢改變自己,她還發現孩子的信心正在慢慢恢復。我認為我朋友的事可以代表著很多人的現狀。

那麼為什麼古人說「三歲大看大,七歲看老」,因為在三歲時,孩子的性格基本上是定型了,而這種性格會伴隨孩子一生。孩子六歲時完成了自我識別,並認定了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是「聰明」或「愚蠢」的。應該說,這都是父母培養出來的結果。如果您經常告訴您的孩子自己很棒,並且努力工作,那麼他將來會變得非常出色。如果您經常告訴您的孩子怎麼這麼笨還不努力,那麼將來他就真的會變得非常愚蠢而又不上進。這是為什麼?

在孩子三歲之前,大部分時間都是和父母在一起。因此,家庭環境是他們的成長環境,比較穩定。穩定的成長環境其實是父母彼此相愛,情緒穩定,家庭和諧,不容易罵孩子。不穩定的成長環境實際上是父母經常吵架,母親脾氣暴躁。父親則是喝酒後經常打人等等。孩子天生的外向和後天的成長環境將形成孩子的不同個性,個性是性格的基礎。



因此,讓我們先來看一下人格分類

以母親為例。如果母親不耐煩,脾氣暴躁,強勢,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將與母親發生衝突和矛盾。孩子會變得焦慮。具體表現為:安全感差,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

如果母親整天忙工作,缺乏耐心,缺乏與孩子的屬靈交流。孩子不會與母親形成親密的親子關係,孩子會形成疏遠的人格。表現為:孤獨,沒有親密。

如果母親慈祥,和氣,受人尊重和充滿愛心,她將與孩子形成非常健康和諧的親子關係。孩子將有安全感,表現為:聽勸,與別人合作並且情緒穩定。



-人格表現-

個性焦慮的孩子在早晨母親送他並告別時就會哭鬧,並在母親離開後號啕大哭。媽媽在晚上才會來接他。他立即抓住媽媽,並害怕她會再次離開他。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我猜他的媽媽一定對他脾氣暴躁,經常罵他,以至於不確定他的母親是否愛他,所以他擔心媽媽再也不想要他了。這是安全感差引起的焦慮。結婚後,你會加倍向伴侶求愛。如果是性格外向的人,在青春期,他們會結交一些朋友,在他們的身上尋找愛和認同感,並覺得朋友才是他們的親人。

個性疏遠的孩子早上媽媽將他送入幼兒園時不會哭,晚上媽媽來接他時也不會高興。他們都處於平靜狀態。因為媽媽平時不太在乎他,所以孩子也不太在媽媽。因此,他建立了自我保護機制,即使你不理我,我也將不理你。我不在乎你走還是回來。但是許多父母陪伴孩子很多時間。為什麼這種情況仍在發生?思考一下你是否尚未實現有效的陪伴。所謂的有效陪伴,不僅僅是和孩子呆在一個屋子裡。例如,經常跟孩子講故事,與孩子一起玩遊戲。不是你玩你的,而我只是玩手機。

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當他的母親早上將他送入幼兒園時,會悲傷,捨不得分離。但是當老師告訴他:「寶貝,別難過,這裡有很多小朋友和老師,你會過得很開心,媽媽要去上班,晚上會來接你,你必須聽話。」等待母親離開後,過了一會兒,他將能夠調節自己的情緒,並融入到幼兒園的生活中。晚上,媽媽來接他。他會很高興,撲向母親,手牽手回家。這是健康的個性。

因此,過度焦慮是不健康的。適度的分離焦慮是正常的。



說到這些,一定有很多朋友反思自己。我了解我的家庭環境和個性。我也理解為什麼我經常感到不安全,焦慮或麻木。要了解基本家庭的知識,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學習和原生家庭和解。

如果您是一個焦慮的人格,那麼您肯定有一個脾氣暴躁的父親或母親。那為什麼父母脾氣不好呢?這必須追溯到父母的家庭以找到答案,這也與他的成長環境有關。知道這一點,還會懷疑嗎?不是他們不愛你,而是他們不知道如何正確地愛你。同時,要認識自己的性格特徵,必須防止自己的不良情緒影響孩子。因為您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0-3歲的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傳授多少知識,而是您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自信,高價值感,穩定的自我評估系統和健康的人格有助於您的孩子成長。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以後教育的基礎,良好的品格會影響甚至決定孩子的命運。


我們在原生家庭遭受的傷害將給我們帶來無法磨滅的痛苦,但是如果我們能夠面對這種影響並從中成長,那麼我們絕對可以成為好父母。

您必須相信自己,也必須相信孩子。



歡迎大家點讚、評論、轉發!

相關焦點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能有多大?
    既然要說到「原生家庭」,那就需要去知道「原生家庭」的概念是什麼。具體是指:在兒女還沒有結婚組成新的家庭,仍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就是「原生家庭」。而子女成婚後,新組建的家庭一般喊作喊作「新生家庭」,直到他們子女的出生的那一刻才會變為「原生家庭」。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最近在看電視劇《三十而已》發現,原生家庭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顧佳14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所以小小年紀的她不得不被迫懂事,獨立。而陳嶼,他從小被打罵著長大,所以他的性格特別的自私以及陰沉。「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什麼都會做,你再看看你」「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 「你再這樣子,我就不要你了!」 家應該是個溫暖的地方,卻有時候總讓人受傷。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不知道有多少看這篇文章的父母是靠著罵來「教育」孩子。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好的原生家庭可以然後培養出敢愛敢恨,安全感十足,又有自信的女孩子。不好的原生家庭培養出的女孩子會自卑膽小敏感多疑,甚至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 《以家人之名》熱播:對孩子來說,原生家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電視劇主要將的是:遭遇了原生家庭悲痛的三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與兩位父親,陰差陽錯的成為了一家人的故事。電視劇除了告訴我們,血緣是不能定義親情的感人故事之外,還向我們揭露了如果孩子在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長大,對孩子的傷害會有多大。三個孩子的原生家庭對他們來說,都存在著一些傷害。
  •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到底能有多大?
    在幾年之前,人們對原生家庭這個詞,是沒有一點兒概念的,近幾年隨著反應原生家庭的影視劇的熱播,原生家庭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並且被大家熱烈的討論著。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這是百度百科對原生家庭的解釋。也就是未婚的兒女與父母生活在一起。
  • 以朱朝陽為例,淺談原生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原生家庭,指的是一個人在未結婚之前生活和成長的地方。很多人都在討論這麼一個問題:究竟是校園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大,還是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大。有不少人認為是校園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大,因為校園教育帶給孩子的,是其一生都在不斷運用的各類文化知識,正所謂知識改變命運,尤其在如今這個疾速發展的時代,知識一旦跟不上,整個人就會與社會脫節,一輩子難以翻身,所以校園教育的影響大。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所以,一個原生家庭的教育對孩子來說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因為父母只有經營好夫妻關係,兩個人同心同力去輔助孩子,才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性格,教育有可能會事半功倍,近些年來流行的「喪偶式教育」 也就不容易發生。除此之外,原生家庭對孩子還有這幾方面的影響。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讓孩子在愛裡成長,最重要
    01「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王立是一名30歲的男人,如今他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家和自己的孩子。王立小時候就生活在一個不如意的家庭之中,爸爸酗酒家暴,而媽媽則整天嘮嘮叨叨怨天尤人,這種沉重的家庭氛圍讓讓王立從小就過得很壓抑。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讓孩子在愛裡成長,最重要
    「原生家庭」是指孩子在成為父母之前所處的家庭,孩子為人父母之後所處的家庭是「再生家庭」。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影響,有時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自己的「再生家庭」,所以說「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是可持續的,難以斷絕的。
  •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人生有多大影響!
    隨著劇情的發展,沒想到大神鄧子昂竟然有不為人知的經歷,父親對他缺乏關心,繼母性格潑辣。看到鄧子昂在原生家庭的成長過程簡直太戳心了,現在也理解了為什麼如此高冷!不僅沒有人照顧,還碰到了這麼壞的一個後媽。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像土壤對於植物的影響,它可以滋養,也可以腐蝕。我表哥的原生家庭可以說是不幸福的,且不完整。他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跟著舅舅長大。
  • 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我們在原生家庭長到二十多歲甚至三十多歲,和它有著深刻的聯繫。在我們樹立生活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過程中,接觸最多的就是原生家庭的人的行為與言語,所以長大後的觀念和行為不可避免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或與之相同,或反其道而行。那麼,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 原生家庭對孩子有多重要?對孩子性格、未來生活和婚姻都有影響
    比如說「原生家庭」這個概念更是時不時地就會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們所談及。而在孩子的成長中,原生家庭是他所不能夠左右的環境因素,不管是好是壞,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影響將會伴隨孩子一生。小雨的父母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關係居然會對女兒產生了如此明顯的影響。原來那些爭吵和壞脾氣都被孩子默默地記在了心上,消耗了孩子的幸福感,也讓他們變得沒那麼快樂。原生家庭的質量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哪些影響?
  • (父母必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生子組建的家。我們把第一個家庭叫原生家庭,後來組成的家庭叫再生家庭。」如果並非切身體會,你也許永遠無法想像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原生家庭對孩子生長有影響嗎?
  • 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提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就會聯想到一個詞「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而在家庭環境中,父母言行舉止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的言行。短期之內可能察覺不出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但是等到孩子組建一個新家庭以後才會發現原來父母的言行對自己的影響那麼大。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不僅是意識層面的,更多是潛意識層面的。這意味著你的很多不好的行為模式明明是父母的傳承,但你自己根本沒發現,甚至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對的,因為父母一直也是這麼認為的。 在成為父母的那一刻,希望所有人都能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庭,這個家庭將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 《以家人之名》凌霄的沉默令人心疼,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最近《以家人之名》出圈,劇中歡笑、感動、悲傷都在打動著每一個人,三個孩子、三個破碎的原生家庭拼湊成的一個沒有血緣的家庭,三個孩子都在經歷著不同的原生家庭帶給他們不同的傷害,凌霄的爸媽沒完沒了的吵架,最後媽媽將他丟下遠走;賀子秋的媽媽未婚先孕生下他、後來又把他丟下給李海潮遠走;李尖尖的媽媽因病在李尖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
  • 原生家庭對孩子可預期的影響之性格
    「 原生家庭會影響孩子處事的方式方法,影響孩子的性格,讓孩子重複原生家庭的路。」孩子爸的原生家庭裡,爸爸是絕對的權威,什麼都是爸爸說了算,事情如果沒做好,都是媽媽的責任,即使當著客人的面,爸爸也能罵媽媽,而媽媽還只能帶著羞愧的表情去把事情做了。孩子一直看著父母這樣的相處方式,覺得這就是正常的家庭。當他結婚了,對老婆也是這樣,並且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 有一個快樂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然而原生家庭父母不和睦,不光是吵架,還包括冷戰,都容易讓孩子對兩性關係的看法產生偏激。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固然是父母教育引導的結果,但孩子個性的缺陷和不良的行為習慣也是父母所造成的。因而擁有一個快樂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化。
  • 鮑某案透露出,原生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而此時的父母並沒有出面幹涉,沒有出面告訴女兒這樣是不可以的,而是選擇默許,現在想想這有多貪,多可怕!今天就來聊一聊原生家庭對小孩有什麼影響?平時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少,孩子沒有安全感。我們常說孩子就是來到父母身邊的天使,孩子選了我們當父母是一種很大的緣分,我們當父母的要倍加珍惜,精心呵護孩子成長,不管經濟條件怎麼樣,多給孩子陪伴和愛,孩子一樣能幸福快樂。
  • 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有多大,真實例子告訴你
    她跟我說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我就是重男輕女家庭裡的受害者,受原生家庭環境影響嚴重的人」。平時看起來和我們沒什麼區別的人,但是心裡卻是憋著很多不為人所知的心酸。她跟我說,她母親也是經歷過這種傷害了,但是她依然避免不了,她母親一共四姐弟,她外婆重男輕女,家裡重活累活都是讓三個女兒做,把兒子寵上天那種,但是也寵成了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