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導
2020年的冬天,有著燦爛笑容和清澈眼神的20歲藏族小夥丁真橫空出世走紅網絡,隨即他的家鄉四川和他想去的西藏兩個省份開始為這個「甜野男孩」的旅遊代言展開了線上「battle」。而這亦是近年來中國城市紛紛開始注重傳播、提升品牌的縮影。從腳下是青石板路、頭頂是雪山雲朵的麗江,到宮崎駿《千與千尋》中夜幕下燈火通明的重慶,從「人間煙火氣」最濃的成都到一提起橘子洲頭和茶顏悅色就想起的長沙,層出不窮的網紅城市證明了城市的「名片」對經濟轉型、拉動消費的強大影響力。2020年,哪些城市將脫穎而出,競爭中國城市的最強「廠牌」?
12月16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辦,《華夏時報》協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成果發布會:《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2020)》」在北京舉行。會議正式對外發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課題組完成的《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2020):構築城市品牌韌性》(以下簡稱「報告」)。
根據報告,2020年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CBDI)排名前十強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廣州、重慶、香港、武漢、南京。同2019年的排名相比,前2名沒有變化,杭州上升1名成為第3名,深圳上升3名成為第4名。香港下降5名變為第8名,重慶、南京均下降了1名。廣州上升2名排名第6,武漢上升3名進入前10。此外,西安下降1名跌出了前十,天津在2019年首次跌出前十後頹勢未止,本年度排名第12。
從CBDI前100強的分布來看,華東地區遙遙領先。華東地區獨得CBDI百強的43席,其中浙江11席,江蘇和山東各10席,成為中國城市強勢品牌的高地;其次是華南地區,佔據14席,其中廣東得8席;華北地區有12個城市進入百強,以京津為引領城市,河北佔7席;其餘華中、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躋身百強的城市均為個位數。上述百強城市中,南方城市首超6成,剛好是60個,北方城市僅佔40席。
2020年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CBDI)研究發現:疫情期間城市品牌價值的韌性支撐初顯。2020年度納入測評的288個城市的CBDI指數有所回落,CBDI均值為0.295,同比下降約4%。與疫情全球大流行對經濟社會的全面深刻影響相比,這個降幅仍不算大。其中,排名前100位的城市CBDI總分均值同比下降約3.7%,而排名前10位的城市同比僅下降2.9%,這表明我國城市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城市品牌價值韌性對城市發展韌性已形成初步的支撐效應。
城市投資品牌對城市品牌的支撐超過預期。2020年,城市投資品牌指數的回落幅度(-2.6%)小於CBDI指數總分回落幅度(-4%),也低於城市文化品牌(-8.8%)、城市旅遊品牌(-2.9%)和城市宜居品牌(-10.6)的回落幅度。同時,投資品牌指數與CBDI指數的分差較小,低於文化和宜居品牌的差距。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圍繞內外「雙循環」展開重新布局,未來投資品牌有望成為城市品牌成長的關鍵推動力量。
城市宜居品牌、旅遊品牌受疫情衝擊更大。繼2019年一度高漲之後,2020年度的城市宜居品牌出現較大滑落,這可能與疫情衝擊下市民主觀幸福感下降有關,同時也和公共服務特別是公共衛生管理的相對不足有較大關係,宜居品牌再次成為城市品牌的短板。此外,旅遊品牌受疫情影響較為更為直接。一方面文旅融合進展仍較為緩慢,城市旅遊的同質化競爭顯現較為普遍,另一方面突發重大公共衛生危機的爆發,跨省出行受限,入境旅遊更是斷崖式下滑,讓城市旅遊品牌的成長蒙上陰影。
《華夏時報》受權發布2020年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百強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