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保養常見的幾點誤區
很多琴友,對于吉他保養認識,完全處於一個非常非常初級的階段,甚至是有非常多的誤區的。接下來就說一下幾點常見的誤區。
先說一個大前提,木吉他,這裡指民謠吉他和古典吉他,一般來講,環境溼度需要長期保持50%-70%之間的區間,是一個比較安全的範圍。也有其他文章指出,木吉他在45-65%這個溼度比較合適,這也是沒問題的。
誤區一
很多人認為好琴在同等環境下比其他琴更穩定
有得琴友會說「我買了一把全單吉他,最近發現這把吉他出現了琴頸變彎、打品,這麼高端的琴怎麼能出現這種問題?」
其實會出現此類問題是由於氣候乾燥,空氣溼度低,木材太幹;加之吉他長期未使用時沒有鬆開弦卷,在琴弦的拉力下,導致琴頸變彎造成打品。
好琴比其他琴更穩定這種思路看似無懈可擊,然而吉他界的等式卻並不能在這樣的簡單邏輯下成立。簡而言之,越好的琴就越需要精心保養。
誤區二
很多人誤以為真的只要保持40-45%的溼度就OK
有些琴即使45%,也會因為乾燥而產生變形,因為大部分的很多很多小廠雜牌,靠炒作起來的品牌,在制琴過程中,對於木材的乾燥處理工藝,是非常的落後的,往往是把新鮮的木材,直接拿到廠裡,根本不會等待足夠的自然風乾時間,就直接拿來下流水線做琴。
所以,導致含水率較高的木材做成的琴非常容易變形,即使你真的用非常準確和靈敏的溼度計,嚴格控制家裡的溼度在45%以上,還是會發生乾燥變形,導致打品或者開裂。
你一定要懂得,並不是你看到溼度計上有45%的溼度就覺得很安全了。
誤區三
很多人誤以為,冬天只要在家開一個落地式的小型噴霧加溼器就足夠。
這一條誤區,是因為琴友們完全不懂吉他失去水分,導致打品或者開裂的原因所以導致的。在這裡給大家做一下科普,就是大家要清楚,吉他失水變形開裂的本質過程。
大家都知道,吉他是一個由很多薄木板拼接而成的樂器,吉他的外部表面,都是刷了漆的。很多小琴友都以為,亞光吉他沒有漆。其實不管是亞光還是亮光吉他,都是表面刷了一層或者多層油漆的,而吉他板材的內部,才是不上油漆的那部分。所以當你明白,吉他內部是沒有漆面的這個事實以後,你就應當知道,木材失去水分,是從內部被風乾開始的。
而你以為有用的那種小型噴霧加溼器,則幾乎完全無法讓水分進入到吉他的箱體內部。而且這種小型加溼器,噴出的那點水蒸氣,完全來不及讓吉他吸收,就已經被屋子中乾燥的暖氣給蒸發了。
所以建議你,一定要專用的加溼器來為你的琴體內部加溼。這種內部加溼的原理,才能讓你的吉他箱體內部,沒有上漆的木材緩慢吸收水分。並且每當你彈完吉他之後,把加溼
器放在琴的音孔上,再把整個吉他放在琴包或者琴箱裡,做封閉加溼,才是真正有效的保護吉他不乾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