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縱有萬千溝壑
生活終是靜水深流
——關於 《以後見》&《無人知曉》
2018年,開春,許巍錄製完成的兩首新歌《以後見》、《無人知曉》,乘著萬物復甦的春勢,呈現了出來。
「讓那洪水猛獸來吧 不曾被誘惑的 談什麼 悲和喜」——《以後見》
你視若珍寶的、視你如珍寶的,你無限寄託的、寄託於你的,你以為永不分離的、以為與你永相廝守的,終有一天,以相互道別而終,「以後見」便成了「終與始」的割線、圓形輪迴的匯點,要帶著希望再見,無論還有沒有那一次見面。
「沒有誰 能代你體會 你自己體會;沒人能奪走 你有 的寶貝 永在 你溫柔的心底」——《無人知曉》
微若細塵的蒼蟻,一呼百應的權貴,每一個生命體,不為人知的孤獨,是命運授予其一生的必修課,再低微,再顯赫,無人逃脫生命本質的孤獨。激烈的情感、澎湃的夢想,都以歸於靜寂而終,沒人代你體會一生千百樣的滋味,沒人度化你孤獨時所經的千百條路,只有你,走過你的千山萬水,走過你的苦,你的了悟,你的踟躇,走向你與所有生命最終一處的歸宿。
以後見——滿懷希望的再見,是夢。
無人知曉——每個生命不為人知的孤獨,是實相。
因此,那些在生活裡不能一一得到滿足的、不能成為真實呈現的,都在歌裡得以展開,成為一種虛妄的真實,再回頭:
胸中縱有萬千溝壑,生活終是靜水深流。
《以後見》圍繞「無論未來是否可期,我們還是要彼此說聲『以後見』」的主題,講述生命中的別離與重遇,而以「無人知曉的孤獨是每個生命體的必修課」的主題為核心概念的《無人知曉》,則作為2018年共贏的動畫電影《貓與桃花源》主題曲,與影片共同講述了一個如夢又真的美麗故事。
2017年的夏天,描述「踏出安逸生活、尋找生命裡的桃花源的一對貓父子」的故事的動畫電影《貓與桃花源》,找到許巍來為影片創作主題曲,看過粗剪版本後,許巍完成了曲的創作後,找到作詞人王海濤,希望在上一次的《第三極》合作後,再次攜手。時隔一個月,歌詞創作完成,同時,作詞人王海濤也完成了此次另一首新歌《以後見》的歌詞創作。而與樂隊反覆排練後,許巍將兩首歌分別作了兩個版本,因此,在即將發行的EP中,將會聽到《以後見》(+爵士版)和《無人知曉》(+吉他演奏版)四首歌,兩首歌,分別不甚相同的兩個樣貌,也最大限度的完整釋出了作品本身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