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添喜誕生俗,新生降世闔家歡,了解不一樣的新生降臨民間習俗

2020-12-22 獨留清風文化說

出生

生兒育女,是人類社會繁衍的需求,也是人類社會的精神寄託。由於中國特有的國情和歷史淵源,「養兒防老」是國人的基本信條,古人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道出了生育對國人的重要程度。

由於「無後」為「不孝」之首,因此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如同一把枷鎖禁錮著人的思想,於是就有了「生個兒子一喜,生個姑娘揪著嘴」。

嬰兒降生謂之「添喜」,初產為男孩,稱為「大喜」,生女孩謂之「小喜」或「也喜」。

孩子出世,女婿要提紅蛋給嶽母娘報喜,四鄰前來賀喜要喝糖水,三天後要用艾蒿煮水為嬰兒洗澡,謂之「洗三」。

姑娘生產後,娘家要為新生兒抬「粥米盒子」,時間為三天、六天、九天,舊時如果生個女兒,一般是三天,草草了事;如若是男丁,那當然是九天,時間愈長,準備就愈充分,這稱為做「三朝」、「六朝」、「九朝」。

抬「粥米盒子」是有講究的,不是任意送禮物,盒子中一般盛豬蹄、油麵、油炸饊子、雞蛋、紅糖,還有小孩子穿的衣帽鞋襪等。

小孩生下來,還有各種民俗。初生兒不哭,民俗以門扇派用場。清同治年間湖北《江夏縣誌》說:「兒生有不啼者,俗呼『悶臍生」,或頻開闔門扇兒即啼也。」反覆開關門扇,希望引出嬰啼聲。

嬰兒出生後,有很多講究

清代康熙年間《隰州志》說初生子,禁生人入室,插稻,男二這是鄉鎮人家在門上做標誌的風俗。

《禮記·內則》說:「生子,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蛻於門右。」

鄭玄註:「設弧、設蛻,表男女也。弧者,示有事於武也。蛻者,事人之佩巾也。」

設弧象徵陽剛,設蛻象徵陰柔,與生子弄璋、生女弄瓦異曲同工。當嬰兒初生之時,門前懸弧懸蛻,作為性別標誌。《孔府內宅軼事》裡講生男兒,也是「門上掛上了弓箭」。

山西定襄縣風俗,門口掛帶根的秀谷和紅布之外,生男孩要配以弓箭和大蒜,生女孩則掛蒜不掛弓箭山西運城一帶,生產的當天,門上貼長二寸、寬一寸的紅紙表示添了男孩,若生女孩,紅紙要剪成石榴狀。

在晉西北,生子門上貼一對剪紙紅葫蘆,生女貼一對剪紙紅梅花。1982年印《西藏風土誌》載,生孩子人家門口堆上一堆小石子,「要是生的是男孩,便堆上白堊小石子;要是生女孩,什麼石子都可以」。

這類門標的用途,首先是報喜,如陝西《洛川縣誌》所說「生子,懸紅布於門上,示喜也」;其次,門前懸掛物用來表示避禍驅邪,以免嬰兒生病夭折;再次,坐月子期間忌外人闖入產婦房內,門前掛出標誌,如1933年《海南島志》所言,「用青樹葉懸門上,曰『打青』,拒絕外人來往」。

忌日

古代誕生習俗中有一條劣俗,忌五月初五生子。

戰國時,齊國孟嘗君田文生於此日,其父田嬰意欲遺棄嬰兒。

田文被母親偷偷養大,第一次見父親,田嬰大怒。田文問父親為何「不舉五月子」,田嬰說:「五月子者,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田文聽後說:「人生受命於天豈受命於戶?若受命於戶,何不高其戶,誰能至其戶!」田文講,人的命運怎麼會同門戶相關?再者,若真是孩子長到同屋門一樣高時會方父母,那麼,把門修得高高的,孩子又怎能身高過門?司馬遷《史記》記載了這段故事。

關於五月初五的這種謬說自古廣為流傳。晉代葛洪《西京雜記》記錄俗諺:「舉五月子,長至戶則自害,不則害其父母。」

漢成帝時把持朝政的大將軍王鳳,五月五日生,其父不想養育他,叔父以孟嘗君的例子,勸說王鳳的父親:「以古事推之,非不祥也。」

南朝《殷芸小說》記類似故事:

胡廣本姓黃,以五月五日生,俗謂惡月,父母惡之,藏之葫蘆,棄之河流岸側。居人收養之。及長,有盛名,父母欲取之,廣以為背其所生則害義,背其所養則忘恩,兩無所歸,以其託葫蘆而生也,乃姓胡,名廣。後登三司,有中庸之號。

這是對「不舉五月子」之說的駁斥。

相關焦點

  • 民間傳統習俗,滿月、抓周:嬰兒誕生禮中的三個重要儀式!
    民間傳統習俗,滿月、抓周:嬰兒誕生禮中的三個重要儀式!中國將曆法與它們依次輪流搭配,即位人們常說的: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嬰兒三個最重要的習俗,滿月、抓周、洗三。洗三洗三是慶賀新生的重要儀式,主要流行於我國湖廣等地區,具有豐富的民俗內涵和強烈的喜慶色彩。所謂「洗三」就是為出生三天的嬰兒洗身體。洗的時候,浴盆裡要放上喜蛋和金銀首飾等物品。
  • 寶寶彌月之喜祝福語,寶寶滿月祝福語
    12、衷心祝賀新生兒誕生,並致以最良好的祝願!願新生的小寶貝給你們帶來數不盡的快樂!13、夏日為新生寶寶送來祝福,清風為美麗的新媽送來甜蜜,願新媽、乖寶寶健健康康,幸福無極限!14、寶寶降生,前來賀喜,願新生的小寶貝給你們帶來數不盡的快樂,祝小寶貝身體健康,茁壯成長,祝新媽甜蜜美滿!15、月老為你牽紅線,送子觀音為你送子。
  • 春節習俗:溫州蒼南民間活動
    蒼南地處浙江東南,東瀕大海,西部多山,現有人口130多萬,大都為明清時期閩地移民後裔,閩、越兩種文化的衝突和融合,形成了蒼南多元宗教信俗文化。春節、元宵節期間,蒼南民間信俗文化活動豐富而獨具特色。一、晏公信俗與蒲城「拔五更」活動活動每年自正月初四開始,一直鬧到正月十九方歇,整個活動環環相扣、高潮迭起,演繹了還槓還紅、坐硬轎、拔天申、換軟轎、落人家、出巡、鬧元宵、遊四門、討喜彩、落公館、吃五更飯、拔五更、搶槓、放煙花、搶紅、做斛、打珓杯問卦、安香火等三十多個環節,幾乎每天都有新內容。
  • 恭喜3星座,8月來臨,天降大喜,喜逢真愛,喜添貴子,一生發大財
    恭喜3星座,8月來臨,天降大喜,喜逢真愛,喜添貴子,一生發大財金牛座8月一到,金牛座運勢大逆轉,貴人相助喜逢桃花,愛情事業喜上加喜,因此金牛座的人,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儘量的多參加一些飯局,吃喝玩樂的項目
  • 【年俗】初一到十五過年習俗完整版,你知道多少?
    春節,是中國人最濃鬱、最美麗的鄉愁而年俗則蘊含著中國人希冀美好的心願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年俗漸漸消失或者不再適宜但是了解這些年俗則是了解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最隆重的節日的重要途徑來一起看看都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習俗吧
  • 「源於生命,始於新生」康喜月四周年慶
    2020年5月10日,在母親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康喜月產後護理月子中心於下午15:30分在總店開啟了一場溫情滿滿的「源於生命 始於新生」四周年慶典活動,20餘準媽媽家庭受邀來到現場。門口處的餐檯很特別,自然造物下的中藥材,這是康喜月28天不同月子餐搭配中所不可或缺的主料,還有工作人員精心準備的冷餐小點,各種時令水果拼盤,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來到了哪裡的品鑑會,映著粉白的少女心裝飾,仿佛空氣裡都隱隱飄散著芳香
  • 年俗小百科:快過年啦,這些關於春節的習俗可以講給孩子聽!(轉給家長)
    那麼中國傳統春節習俗都有哪些講究呢?現在許多孩子對年俗並不了解,認為過年就是吃吃喝喝。春節期間,家長別忘了給孩子上一堂生動的年俗課哦,今天,幼兒園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春節的知識,家長們可以講給孩子聽哦!讓我們一起在過年的氣氛中感受傳統文化裡那濃濃的「年味兒」。
  • 蛋雕達人牛新生之十二生肖蛋雕作品鑑賞
    【生肖詩源自網絡】蛋雕達人:名曰牛新生。乃山西某市編辦普通幹部,現掛職貧困村第一書記。不喜煙,不嗜酒,不玩牌,工餘時間全部消耗在了蛋雕和葫蘆燙花技藝的鑽研上面,幾年下來,技藝是大有長進,作品是收穫滿滿。在他的工作室裡,我們仿佛看到:腳步從容性不慌,晝出夜歸躬耕忙。血汗灑盡含淚去,留給人間是滄桑。【生肖詩源自網絡】蛋雕達人:名曰牛新生。
  • 大匠之門●中國民間習俗賀詞題辭集錦
    中國民間習俗賀詞題辭集錦
  • 年俗小百科:這些關於春節習俗,可以講給孩子聽!
    那麼中國傳統春節習俗都有哪些講究呢?現在許多孩子對年俗並不了解,認為過年就是吃吃喝喝。春節期間,家長朋友們別忘了給孩子上一堂生動的年俗課哦!今天,我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春節的知識,大家可以講給孩子聽一聽,讓我們一起在喜慶的氣氛中感受傳統文化裡那濃濃的「年味兒」。
  • 2020年底,天降好運勢,添財添喜添福氣,富貴臨門的3個星座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埋怨上天的不公平,其實我們想要的,都可以通過努力來獲取。如果你不努力,就算你天資聰穎,你依然不能讓自己的人生精彩;而相反,如果你努力,就算你不夠聰明,你絕對會前途無限,生活富足。本期星座運勢說,創優咖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十二星座中在2020年底,天降好運勢,添財添喜添福氣,富貴臨門的3個星座,下面我們直接進入主題。(星座運勢參照太陽星座和上升星座)白羊座——火象星座,個性關鍵詞:行動、熱情和精力。(參照星座象性)白羊座天生就有較強的自尊心,但他們沒有怨天尤人,而且他們也沒有因此而悲觀。
  • 開學了,聽聽貧困新生的「喜」與「願」
    開學了,聽聽貧困新生的「喜」與「願」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記者白靖利、沈洋、袁汝婷)從8月底開始,各地陸續迎來開學季。貧困新生們能否順利入學,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 《民間喪葬習俗》葬禮的含義並不是goodbye,而是see you later
    不知道是因為地廣人稀不好籌辦,還是我所在的那個小鎮子的習俗中不講究大辦喪事,家鄉的老人去世,都是悄無聲息的,有時發現有位老爺爺或者老奶奶好久沒見到了,略一打聽,才知道已經走了。所以我12歲之前,從來沒見過葬禮。對「死人」這件事的印象,都是從書裡來的。白事為什麼要放鞭炮?還有煙花?為啥還要搭臺唱戲?唱戲就算了為啥還要唱歌?啥?還有脫衣舞?還收費?
  • 七月十五為什麼燒紙 這項習俗民間一直有
    根據民間習俗,七月十五要上墳掃墓,祭拜祖先,有的人家在門前或街道巷口燒紙錢。人們相信,紙錢就是死者另一個世界裡的錢,多燒一些紙錢,死者在那個世界裡才會有錢用。其實是一種對死者的悼念。   據高承《事物紀原》卷九載:「漢以來,葬者皆有瘞錢。」在《史記·酷吏列傳》中也有關於紙錢的記載:「會人有盜發孝文園瘞錢。」
  • 年俗小知識get!初一到十五,雲南年俗大不同(第一彈)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實際上一方水土也生成一方文化要知道雲南各地都有著獨特的地理區域環境和社會人文環境這些因素決定了它們獨特的地域文化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從保山等地州了解了解民間這些有趣的年俗吧!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而滇西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人文環境造就其異彩紛呈的年節習俗。雲南昌寧更戛境內山高谷深,群山延綿,較為閉塞的區域位置使得年節習俗得以完整保留。過年期間吃年豬、舂粑粑、插年松、祭祀祖先亡靈等一系列年節習俗體現了當地的傳統文化特徵。迎年年俗雲南昌寧縣更戛鄉。
  • 麗江市幼兒園新生今天不一樣的入園:家長可陪娃娃「上課」……
    今天,是麗江市幼兒園370餘名新生入園第一天。「我叫楊梓軒,今年三歲……」「老師好」「你的書包是小豬佩奇,我的也是。」……與很多幼兒園入園第一天校園門口孩子哭聲一片模樣場景不同的是,今早麗江市幼兒園入園第一天,孩子們不哭也不鬧,開開心心地認識新同學、認識老師、一起上課、一起熟悉校園環境……一切都井然有序。
  • 年俗大盤點 湖南14市州過年習俗各不同,看看哪些還在流行
    年俗大盤點,特色各異「湘」味濃湖南14市州過年習俗各有不同,看看哪些還在流行品年味、逛廟會。廟會活動讓年味更濃了。 (資料圖片)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湖南人的春節從先年臘月廿四過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鬧元宵為止,歷時二十三天,熱鬧非凡,而且14個市州的年俗也各有特色。
  • 『道教常識』之道教文化與中國民間習俗
    中元節在民間頗受重視,祭祖、上墳的習俗至今仍在南方各省保留著。八月十五中秋節,有祭月、拜月、吃月餅之俗。道教徒認為,這天是太陰朝元之辰,應守夜焚香,祭拜月神。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有出遊登高、賞菊、插茱萸、放風箏、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習俗。這一節日的起源傳說也與道教有關。據南朝吳均《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道士費長房遊學數年。
  • 掃墓之外的清明節習俗:踏青插柳吃雞蛋期盼新生
    掃墓之外的清明節習俗:踏青插柳吃雞蛋期盼新生 據記載,清代民間還有「清明不插柳,紅顏成皓首」的諺語,可見過去插柳戴柳是清明必備裝飾。  此外,清明前後風和日麗,正是春遊踏青、 蕩鞦韆、放風箏、植樹的好日子。民俗學者認為,隨著清明節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清明豐富的文化內涵會逐漸回歸民眾生活。
  • 新起點 新希望 新徵程——陝州區中專喜迎2020級新生報到
    8月23日,陝州區中等專業學校喜迎2020級秋季新生報到。區教體局黨組成員、區中專校長李治朝帶班子成員身先士卒,和相關教職工整理報到場地,擺放新生報到流程、分班名單、報到須知等版面,整理班牌、宿舍登記單、學生信息表、班級學生名單等並迅速分發到各個班級。各部門、各專業部按學校精心制定的工作方案,以最佳狀態充滿熱情、有條不紊地迎接新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