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家長常常有這樣的感受,孩子明明聽力沒有問題,但卻總是「聽不到」別人叫Ta的名字。
更令人困惑的是,對自己名字沒反應的孩子,卻常常被其他細小的聲音吸引或者刺激……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自閉症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為他們缺乏聲音共同注意力!
生活中,工作上,我們常常需要有意識地跟其他人關注相同的事,這叫做共同注意力。很直白的舉例,老師站在講臺上,大聲說:看黑板!
共同注意力,對兒童來說,可以幫助他們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學習社交和溝通技巧。例如,當父母看著一個玩具並說出名字時,孩子也跟著他們的目光看向這個玩具。
人們通常在幼兒時就會發展出共同注意力。但是,自閉症孩子的這項能力卻很弱,缺乏這種能力被認為是自閉症最早出現的跡象之一。
共同注意力有多種形式,包括視覺共同注意力、聲音共同注意力等。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視覺共同注意力上,研究主要在父母試圖讓孩子看他們的臉或某個特定物體的背景下進行。
最近,美國亞特蘭大喬治亞州立大學教授亞當森團隊的一項新研究考察了一系列聲音引起的共同注意力。他們發現,看到新事物時,自閉症兒童通常會對新聲音感興趣,但不太願意與父母或其他人分享與聲音有關的經歷。
研究過程
這項研究的對象有49名正常發育的幼兒、46名自閉症幼兒和46名患有其他發育障礙(如發育性語言障礙)的非自閉症幼兒,所有的孩子年齡都小於30個月。
當每個孩子與父母或看護人一起玩耍時,研究人員使用隱藏的揚聲器播放一系列不同的聲音,如古典器樂、鳥鳴或貓叫、火車或摩託車的聲音,以及包括孩子名字在內的人類語言錄音等。
起初,研究人員要求父母忽視這些聲音,陪著孩子繼續玩。這樣做是為了觀察孩子們是否會注意到聲音、以及他們是否會試圖分享聽到的這個聲音。比如向父母指示或者談論或者眼神互動。
結果表明,對於所有非人類的聲音,所有組中的大多數幼兒都會注意到,然後轉向或指向聲音的來源。一些自閉症幼兒注意到了這些聲音,也會停止演奏或者睜大眼睛,但卻不會尋找聲音的來源。
然而,當孩子們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時,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明顯的顯現出來了:
與其他兩組相比,自閉症兒童不太可能注意到或朝向那個聲音,即使那個聲音在叫他們的名字。自閉症幼兒中只有15%的孩子試圖分享語音,而這一比例在正常發育的幼兒中為73%,在患有其他發育障礙的幼兒中為41%。這表明自閉症幼兒很少嘗試去分享聲音。
接著,研究人員再次播放了之前聲音,並要求父母試圖引起孩子的注意跟孩子分享聽到聲音——指向聲音來源的方向,描述發出聲音的動物或機器,或者和孩子一起跟隨音樂跳舞。
觀察結果發現,這次三個組之間孩子們的表現差別較小。在正常發育的幼兒中,98%的孩子在這一階段至少與父母分享一種聲音,而在患有其他發育障礙的幼兒中這一比例為91%,在自閉症幼兒中這一比例為70%。
拓展研究
研究人員還評估了孩子們是如何分享聲音的,以及這是否表明他們理解了聲音的含義——比如四處張望尋找一隻貓,或者邊找邊喊「喵喵喵~」。
在這項評估中,自閉症幼兒在共同關注期間與父母交流的信息明顯少於正常兒童。也就是說,自閉症幼兒即使有父母的支持,也很難與聲音打交道。
這項研究將共同注意力研究的範圍擴大到聲音,為早期識別自閉症提供了新的參考。研究的結果也發表在8月份的《自閉症研究》雜誌上。
給我們的啟發
聲音共同注意力的研究揭開了很多家長心中的疑惑:孩子明明聽力沒問題,卻常常對自己的名字完全沒有反應,但又會被其他細小的聲音吸引或刺激。
我們也希望這項研究能夠幫助研究人員判斷哪些類型的互動對自閉症兒童來說特別具有挑戰性,了解哪些大腦區域參與了聽覺和視覺的共同注意,並幫助他們設計更好的方法來支持孩子們學習語言和社交。
-END-
整理 | MAY、夏天
編輯 | 噹噹
主編 | 潘採夫
參考 |
Adamson L.B. et al. Autism Res. Epub aheadof print (2020) PubMed
原文連結
https://www.spectrumnews.org/news/autistic-toddlers-do-not-tune-in-to-sounds-with-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