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醫生和培訓師,哪個更重要?

2021-02-19 觀瀾閣私藏

作者:楊珣︱觀瀾閣私藏特約作者

前段時間參加了公司開展的急救培訓課程。由於感興趣的同事非常多,由原定的初級及中級班各一天,增加至一整周。

給我們培訓的老師是三個年輕人。他們帶了很多急救工具給我們做演示和實踐,也給我們派發了急救知識的小冊子。小冊子上面示範的照片,也剛好是拍的他們三人。這讓我誤以為他們是專職從事急救培訓的。

課程中老師分享到一些在急診室發生的案例,我才發現原來他們是急診室的醫生和護士。我不禁想,給我們培訓的這一周,在急診室裡應該能幫助到很多病患吧。值不值得呢?

課間我提出了這個問題。老師說:「今天接受急救培訓的一共是六十人。如果這六十人都能記住我介紹的所有情況,遇見需要急救患者的時候能幫上忙,也能很好地發揮救人的作用。雖然專業度跟急診室的醫生無法比,但至少可以在我們到達現場之前給患者最大的幫助,這就是我們培訓的意義所在。」

仔細琢磨他的話,對這位既是醫生也是老師的專業人士無比敬佩。光從職業名稱上看,大家可能會認為急診室醫生更重要,但這些年輕的急診室醫生,卻用另一個身份在為社會作出別樣的付出。

最近有幸參與一家大型生產設備製造公司的宣傳片拍攝工作,讓我有了與藍領工程師們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焊接、打磨、操作工具機……安坐於辦公室的大部分白領一聽到這些詞語很容易聯想起工廠內不堪入目的生產環境,低技術含量的反覆計件工作等等。但是進入車間,真實地去了解這些崗位上的工作,你會知道每一個崗位的藍領工程師都是一個工匠。

他們能告訴你不同的焊接結果需要採用不同的焊接技術;他們能把打磨精度精確到以0.1微米計算;他們甚至能把叉車開得出神入化。

沒有這些藍領工程師對工藝技術的執著,工業水平就難以上一個臺階。而工業的發展恰恰是一個國家經濟蓬勃發展的根基。

資深工程師們最頭疼的問題是技術無人接班——年輕人對成為藍領沒有興趣。

數據顯示,2016年應屆畢業生期望就業的行業前三位分別是IT類(網際網路、通訊、電子)、金融類(銀行、投資、基金、證券等)及政府或公共事業機構。相反地,期望從事農業、工業這類基礎行業的百分比甚至低於5%。

畢業生更願意從事的這些職業,薪資水平的確比較高,而且屬於能賺快錢。我想也有一個很大的吸引力是年輕人更希望從事高大上的職業,擁有一個讓人仰望的身份。

曾經就有這樣的經歷。好幾個親戚的孩子在同一年大學畢業,讓我給介紹工作。根據他們的專業,我給他們介紹了不同的工作。

給英語專業的小夥子推薦了一個小型外貿公司跟單的工作。因為是朋友的公司,我清楚他們麻雀雖小,但每年的利潤豐厚,福利待遇都很不錯。我還沒來得及把公司情況作介紹,小夥子一聽說是跟單就拒絕了。

行政專業畢業的小妹妹正為工作發愁,我說不如去某五星級酒店實習,熟悉一下酒店行政管理吧。出於禮貌她給我發了簡歷,但簡歷比較敷衍,再三讓其修正也沒得到回覆。後來她媽媽很尷尬地跟我:「半年過去了就一直往網易、騰訊、百度這類公司投簡歷。非要去網際網路大公司,憧憬那種豪華午餐可以分享朋友圈的狀態。」

劉少奇最讓我們熟悉的名言之一便是:「勞動不分貴賤。」而現實生活中,卻有不少人崇尚能賺大錢的職業,而鄙視低收入,甚至是職業名稱不怎麼好的人付出的勞動。

回想起之前看到的一條熱門新聞。湖北城管局長夫人因為護士為其兒子扎針不順,腳踹懷孕護士致其先兆流產。她認為:從事服務業的人就應該受點氣。我估計在她的觀念裡,護士只不過是給醫生打下手的人,比不上她丈夫管理市容市貌重要。但是,她生病了還不是要跑醫院嚒。再者,城管作為公共管理職能部門,他們反而是服務於市民的人。

最讓人痛心的不是這種鄙視別人職業的人,而是自己輕視自己的人。

清潔阿姨口裡說著自己沒文化只能幹這行,但踏踏實實盡職盡責做好本份工作,這不算是輕視自己的職業。那些在其位不謀其職的,不作為,做事不認真的人才是無法看到自身價值的人。他們未能意識到自己努力的付出對自己的成長或者對公司、機構、社會的重要性。

在一個健康的社會裡,我們既需要實驗室裡專注研發的科研人員,也需要把科研成果落實為現實的車間工人;既需要救人性命的醫生護士,也需要用文筆安撫心靈的寫稿人;既需要平衡社會分配的經濟學家,也需要市場裡自由買賣的小販。

任何一種職業都值得我們尊敬,從事任何一個崗位都不能怠慢。在社會的大家庭中,沒有誰更重要,也沒有誰更高貴。

作者:楊珣,百毒不侵、依舊天真︱觀瀾閣私藏特約作者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

你可能錯過的好文章

清潔工的女兒到底有沒有資格出國留學?

今日推介

人民大學學生聚餐時合唱《我愛你中國》

食︱茶︱畫︱藝︱原︱創︱分︱享

觀瀾閣私藏︱ ID:guanlangesc

華商北大EMBA重慶同學

雙志精英會重慶分會活動會館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急診室故事》本周收官 醫生「都是為你好」
    《急診室故事》本周收官  搜狐娛樂訊 東方衛視大型急救紀實真人秀節目《急診室故事》,本周五22:00將播出最後一集「都是為你好」。陸春英突然嘔血被送入搶救室,病情來勢兇猛,可是她一口拒絕了醫生提出的「保命方案」,醫生會放棄她嗎?說好的無痛手術,手術室內卻傳來病人的陣陣慘叫,憤怒的家屬指責質問,究竟在手術室發生了什麼狀況?17歲高中生在午休時從4樓墜落,是意外墜樓還是輕生?在本集中,導演組還將探訪前幾期中的病患和那些通過節目被觀眾認識的普通人,他們現在生活得如何?
  • 抓醫生臉、砸醫生手機...一患者大鬧急診室
    近日,一名女子大鬧北京積水潭醫院急診室,先是要求醫生給她道歉,隨後打落醫生的手機,還大叫「不是我打的」。隨後@西城警訊發布了對該事件的通報。接警後,民警迅速到現場開展處置,經查:馮某華(女,39歲)就診時,因對診斷結果有異議,與急診室醫生曾某發生爭執。期間,情緒失控,大聲吵鬧。後曾某用手機對馮進行拍攝錄像時,被馮將手機打落在地,造成手機屏幕損壞。目前,西城警方正在進一步工作中。
  • 《急診室故事》裡的「話外音」
    ■醫者仁心78個遠程遙控固定攝像頭拍攝,24小時全天候跟蹤、記錄……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的急診室,前不久幾近「原汁原味」地被「挪進」了東方衛視的《急診室故事》,成為全國首檔大型急救紀實真人秀。在《急診室故事》中,每集都有「急診醫生說」的欄目環節。
  • 滬六院挖掘《急診室故事》延伸效應 "網紅"醫生進社區科普
    《急診室故事》兩季播出結束,它的科普效應在延續:本劇意外捧紅的「網紅」醫生們走進社區做科普,老百姓愛聽;來自上海部分社區的問卷調查顯示,八成受訪者認為,這部醫學紀實真人秀在相當程度上緩和了醫患關係。  「這給了我們很大啟發。
  • 急診室裡的女醫生
    北京民航總醫院楊文醫生被刺,行兇者是患者家屬,事件發生在凌晨六點,是值夜班的醫生最疲勞的時刻,目前沒有人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但這個時間點,家屬揣著刀,令人不寒而慄。流感季節遇到冬季心腦血管病高發,急診室總是更忙碌,醫療資源變得更緊張,可能很難滿足部分病患及家屬虛高的期望值,這位95歲的老人生病住進急診室,治療的難度肯定不小,也需要耐心也需要平常心,不可能立竿見影啊,醫生畢竟不是神仙,有心無力是常態!
  • 抗疫前線的紐約醫生:「所有急診室一樣亂,去急診已無意義」
    防護不足致醫護人員感染 在救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12小時輪班結束後,孫凱文(Calvin Sun)醫生回到他位於紐約市的公寓,徑直奔向廚房的水槽,清洗滑雪護目鏡和滑雪服。 他仔細擦洗兩者,再向其噴灑消毒劑,隨後將它們晾起來。
  • 培訓師更須實戰鍛鍊
    培訓師更須實戰鍛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5日 08:04 來源: ,主要分為三個派別:證書派,以「國家企業培訓師」為代表的培訓師認證,更注重證書的官方權威性;實戰派,以「TOP-TTT」為代表的培訓師認證,更注重培訓師實戰能力的提升;基礎派,以「TTT」為代表的培訓師認證,更注重培訓師的入門。
  • 青年醫生成急診室版「北青」:主角變「90後」
    趙寶剛的堅持:永遠撕不掉的趙氏標籤青年醫生成急診室版「北青」:主角變「90後」演員篇:專治各種半紅不紅《青年醫生》裡,任重、張鐸、張儷、王陽雖然也在演藝圈打滾多年,但目前的人氣只算是穩中有升,距離一線還有距離,但趙寶剛依然委以重任,讓一幹大咖為他們配戲,扮演綠葉。
  • 急診室上演全武行!父親當著娃的面暴打醫生,可憐孩子手足無措
    導讀:急診室上演全武行!父親當著娃的面暴打醫生,可憐孩子手足無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急診室上演全武行!父親當著娃的面暴打醫生,可憐孩子手足無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醫院急診室上演年會後遺症 醫生建議喝蜂蜜水解酒
    不過,表演與喝酒仍是重頭戲,這也直接導致最近醫院急診室常上演各種鬧劇。演出結束一臉紅疹子在皮膚科門診裡,臉上發出紅疹子的患者很多,不過這兩天剛到市中醫院就診的田小姐讓陶主任印象深刻,原因是她發紅疹子的原因比較特殊。田小姐是過敏性皮膚,平時對護膚品和化妝品的使用都很慎重,一般情況下不化妝。只是前一天晚上,剛好單位舉行年會,她有一個獨唱表演。
  • 醉酒男急診室狂飆英文
    醉酒男急診室狂飆英文近日,一名醉酒男子闖進常州第二人民醫院的急診室,拉著醫生直飆英文,弄得醫生無奈報警求助。  現代快報記者從常州天寧區局前街派出所了解到,8月28日晚上9點,局前街派出所接到常州第二人民醫院的醫生報警,對方稱急診室闖入一名中年男子,無論怎麼勸說都不願離開,醫院保安前來勸說,還跟保安推搡起來,嘴裡說了一串一串的英文,怎麼也不聽勸。
  • 禮儀培訓師——禮儀培訓師資格證如何甄別
    禮儀培訓師——禮儀培訓師資格證如何甄別。我們一直推崇的是專業和師資,從2002年到現在一直如此。基於大家對禮儀培訓師證書如此關注,我們是時候站出來主持公道了。風尚圈禮儀培訓中心市場上禮儀培訓機構很多,禮儀培訓師證書也有很多,各種課程名稱諸如:國際國際雙認證,國際認可證書等。各種魚龍混雜的課程和機構讓想要真正做專業的老師花了眼。到底哪個證書被認可,國家認可嗎?
  • 急診室醫生:八成小病人不在急診範疇
    東方網1月20日消息:1月18日晚上22點,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兒科急診室,80後醫生虞進波上班了。與其他兒科類醫院夜裡人滿為患、八九個醫生同時坐診叫號的陣仗不同,六院兒科的夜急診「冷清」多了。  「嗯,醫生,我家孫子一個月前剛生過肺炎,今天又稍許有一點咳嗽,我們都很擔心,要麼開點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和霧化藥?」  等配藥的家屬走後,虞進波忍不住向記者吐槽,「什麼時候不好配藥,偏偏要等到這深更半夜?其實,從我的值班體驗來看,來看夜急診的小病人中,有80%都不在兒科急診的就診範圍內。」
  • 臺灣急診室醫生遭曝只有「輕便雨衣」穿
    國民黨「立委」李德維24日在「立院」質詢時,舉出急診室醫生身穿「輕便雨衣」而非防護衣的照片,質疑醫療院所防護用品不足。對此,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僅表示「會再注意」。臺灣確診病例激增,日前傳出有廠商囤防護衣、護目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當時表示,防護衣已由「中央」徵用,目前數量是夠的。
  • 魅力培訓師,賣得好重要呢,還是講得好重要?
    》的直播,俺在2010年就以《魅力培訓師TTT》成名了,肯定乾貨滿滿!B1、賣得好比講得好更重要業內,很少有人比羅振宇更有名,很少有人比樊登更有錢。秒哥也不得不逐步神隱。他們懂得媒體宣傳,善於藉助網際網路的技術,所以一下子把原來的格局和體系打得稀裡譁啦。
  • 蕭山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室:白衣天使忙碌的一天
    「急診室共有12個床位,一般都不夠用,要加床的,今天到目前已經加了7個,共有19個床位了。有幾個是昨天就留在這裡的。不過,這還不算多,冬天有時要加到四十幾個床位,實在放不下床了,有的只能坐著。」一名護士說。  9:10一位昏迷不醒的老太太被送進了急診室。醫生鄭少平馬上拿著聽診器:「手臂能動嗎?能不能聽見我說話?」鄭少平抬起老人的手臂問道。
  • 紐約急診室醫生稱口罩短缺
    彭博社28日報導,紐約一家醫院急診室的醫生馬尼·格魯伯(Marney Gruber)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睡著。這位36歲的醫生輪流在紐約市的四家醫院工作,周四早晨結束了她的通宵夜班。從醫院回家的路上,她腦子裡一直在想是否有足夠的重症監護病床,如何將一名病人轉到另一家醫院,這家醫院是否有呼吸機,等等。
  • 急診室「雙俠」,冰火兩重天都是醫者仁心
    急診室裡每天上演著不同的故事經常會有許多生死攸關的時刻今天的急診室故事裡有這樣兩位醫生病人說他們一個像火一個像冰而且一位醫生治療時的蛙跳正骨絕技讓人「不明覺厲」大家先來感受一下01這位用丁氏蛙跳正骨絕技驚豔全場的醫生丁志祥從事手法復位立竿見影骨頭接好了給病人當場一個巨大的驚喜丁醫生認為很多骨傷是可以不開刀的而丁志祥醫生說只要看到病人開心他就開心了病人們都喜歡丁醫生因為他很少說不
  • 禮儀培訓師資格證——禮儀培訓師證書怎麼考
    禮儀培訓師資格證——禮儀培訓師證書怎麼考。禮儀培訓師資格證分為國際和國內證書,行內的國際證書是GFA國際禮儀培訓師證書,行內的國內證書是行業註冊禮儀培訓師證書。考試分數跟證書級別掛鈎,考到哪個級別申辦哪個級別的證書,大家公平公正公開。
  • 空腹和餐後血糖哪個更重要?醫生告訴您
    雖然糖尿病屬於內分泌科醫生的專業範圍,但是心臟病醫生的重視程度毫不遜色。就拿張醫生來說,如果發現一個疑似冠心病患者患有糖尿病,即使心臟不適的症狀並不典型,我也會強烈要求他進行心臟造影或是冠脈CTA檢查,徹底明確病情。毫不誇張地說,血糖升高在很多心內科醫生眼裡是冠心病危險因素的No.1! 正確的血糖監測是診斷糖尿病、評估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方法。很多心臟病患者就診時會說自己在家也偶爾測過血糖,可無論高也好低也罷,醫生並不會完全「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