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小眾繪本《誰來我家》:超現實主義背後藏著重組家庭的愛與痛

2020-08-25 唯媽養娃

安徒生獎頒發機構國際少年兒童讀物聯盟曾說:「他擁有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繪畫技巧,用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將繪本帶到一個新的高度。不僅是孩子,就連成人也對他的繪本愛不釋手。他繪畫手法細膩,敢於挑戰固有觀念,他的書完全可以用超現實主義來形容。」

這位被盛讚的繪本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安東尼·布朗(以下簡稱安東尼)。40多年創作生涯中,他共出版51部作品,譯成26種語言,風靡全球。比如大家熟知的威利系列、小熊系列以及《我爸爸》、《我媽媽》等,他的繪本既聯結孩子的童心童趣,又反映成人複雜的潛意識,所以他的作品,不但孩子喜歡,連成人也愛不釋手。

不過安東尼精彩繪本太多,除了那些廣為人知的繪本外,還有很多有趣繪本未被挖掘。我最近就挖到了他一本小眾卻高分的《誰來我家》,他僅用16幅超現實主義風格的插畫,就把一個重組家庭的愛與痛,混亂與安寧,描繪得淋漓盡致。

下面我就從繪本創作者、繪本的超現實主義插畫以及繪本帶來的教育啟示三方面,來為大家解讀這本少為人知的寶藏繪本《誰來我家》。

一、從醫學插畫家逆襲為繪本大師,安東尼·布朗的作品裡藏著他的人生經歷

電影《卡薩布蘭卡》裡有句經典臺詞:「每個人的氣質裡,都藏著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

這句話可以放在安東尼身上:他的每一本繪本裡,都藏著他的人生經歷,對藝術的熱忱,對童心的呵護。

1946年出生於英格蘭的安東尼·布朗,從小就跟著父親畫畫。後考入利茲藝術學院學習繪畫,畢業後在母校擔任了兩年「平面設計課程」講師。隨後又在曼徹斯特繪製過兩年半的醫學用人體解剖圖解。之後他又進入廣告界,做了4年多卡片設計工作。

藝術天賦加上3段獨特工作經歷,培養了他精湛的繪畫技巧和獨具慧眼的觀察力。

深受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影響的他,從30歲開始創作的第一本《穿越魔鏡》,到後來的《大猩猩》、《朱家故事》,他的作品無一不滲透著超現實主義的怪異與奇幻。

不過,在採訪中他卻說「我想我的超現實主義,真正來源是孩子們自然的、無所不在的、超現實的想像世界,而不是那些名作。」

所以不同於超現實主義畫作表現出的神秘、恐怖、怪誕,他的繪本削減了這些少兒不宜的因素,增添了更多表現孩子童心與想像力的奇幻與童趣。

就像這本《誰來我家》,處處都透著超現實主義的怪異奇幻,但不覺得恐怖,反而因為表現出的蓬勃想像力,而深受孩子喜歡。

二、超現實主義風格插畫背後的細節,藏著重組家庭裡的愛與痛

《誰來我家》故事很簡單,單親女孩凱蒂和爸爸過著平靜單調的生活,他們一起吃飯、一起散步,偶爾去另一座城市看望媽媽。但這一切平靜都被爸爸新女友瑪麗和她的兒子肖恩打破了,隨著這對母子的加入,凱蒂家變得熱鬧了起來,但凱蒂卻變得日益低落,因為她覺得爸爸被搶走了,她的家被侵佔了。

最後忍無可忍的凱蒂把抗拒與煩悶告訴了爸爸,然後瑪麗肖恩搬走了,這個家又恢復了之前的寧靜,可凱蒂卻覺得悵然若失,似乎缺少了什麼,可到底缺少了什麼呢?下面我們就從超現實主義出發,來解讀這本《誰來我家》。

1、重組家庭裡那些隱秘的不被察覺的痛楚

《誰來我家》的封面和封底就是兩幅別具用心的插圖,兩幅圖乍看相似,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大有不同。

封面和封底的插圖雖然都是寧靜的海灘長椅上,坐著父女倆,但封面色調明顯更溫暖,且封面插圖多了一對母子在追逐玩耍。

另外,封底海面毫無波瀾,顯得平靜壓抑,而封面海面卻有海浪翻湧奔騰,一動一靜鮮明對比,正好凸顯出這個重組家庭的熱鬧與寂寥。

凱蒂和爸爸一起生活在一座大房子裡。他們生活很規律,每天飲食不變,作息也固定。但規律生活下,隱藏的卻是兩顆孤獨的心。比如凱蒂和爸爸一起去海邊散步,此時插圖是和封底相似的父女背景圖,寂靜無人的海灘,只有一把孤零零的躺椅,簡單幾個意象就把這對父女的孤獨心境表現了出來。

與封底不同的是,這幅插圖出現了一個紅氣球,紅色代表溫暖、熱情,而在這裡反映出了這對父女對愛與熱鬧的呼喚與渴望。

凱蒂和爸爸一起坐火車去看望另一座城市的媽媽,等車時凱蒂和爸爸待的那邊陰沉壓抑,而穿越橋洞的另一面卻是藍天白雲。一明一暗的對比,說明了凱蒂和爸爸的生活遠沒有描述的那麼愜意,反而充滿了單調壓抑。

但這些表面的平靜,卻被瑪麗和肖恩的到來打破了。瑪麗是爸爸的新女友,肖恩則是瑪麗的兒子。

肖恩是個調皮愛惡作劇的男孩,所以自從他來到凱蒂家裡,凱蒂經常被整蠱,她一點也不喜歡他們,甚至覺得這對母子搶走了爸爸。

瑪麗肖恩出現後,與凱蒂抗拒心境相呼應,超現實主義的繪畫語言開始如井噴般出現。

瑪麗母子第一次出現時,爸爸和凱蒂站在屋裡,瑪麗母子站在門外,此時門外是亮眼的黃,顯得熱情溫暖,而屋內卻是低沉的棕和黯淡的綠,一亮一暗的色調對比凸顯了他們一喜一悲的心境。

本來凱蒂和爸爸的生活雖單調卻井井有條,但瑪麗母子的加入,使得一切都亂了套,正如插圖配文:「有時候,凱蒂覺得自己才是客人,他們不是,一起都變樣了。」

凱蒂內心的抗拒與煩躁在他們一起去海灘時達到了高潮,還是平日她和爸爸常去的海灘,卻因為瑪麗母子的加入,變得熱鬧喧譁起來。海灘冒出了各種各樣奇怪的人,只露出魚尾的美人魚、肥胖到不可思議的女人、在沙灘卻戴著泳鏡的男孩,甚至還出現了一隻秀肌肉的大猩猩。

爸爸和瑪麗在沙灘上談笑風生,肖恩繼續惡作劇,只有凱蒂僅留了一個背影,這個背影正是她寂寥心境的表現「熱鬧是你們的,孤獨是我的。」當我們理解到這一點時,就能明白海灘上出現的那些奇幻元素並非真實存在,而是凱蒂煩亂內心的呈現。

《家有兒女1》裡劉梅與夏東海重組了新家,卻遭到小雪極力抗拒,夏東海責怪小雪不懂事,卻忽略了重組家庭裡孩子內心的惶恐不安。

當父母重組家庭時,他們往往會陶醉在剛開啟的新生活裡,卻忽視了孩子面對陌生環境或陌生人的惴惴不安。所以一面是父母的歡天喜地,另一面是孩子的驚慌失措,重組家庭裡那些不被察覺的痛楚,就這樣被掩埋深藏。

2、重組家庭裡那些被忽視的愛與溫暖

雖然本書著重表現的是重組家庭裡孩子的抗拒與不願接納,但其實還有一條容易忽視的暗線。

關注單親家庭時,我們往往只關注孩子,卻忽視了同樣承受孤獨的父母。正如凱蒂爸爸,和凱蒂一起生活時,他渴望被愛,渴望熱鬧,卻一直在壓抑自我。

直到瑪麗母子來到這個家後,爸爸才變得愉悅起來。爸爸的表情從凝重嚴肅變得舒展起來,衣服顏色也變得鮮豔起來,從之前深棕色、黑色變成了後來的淺咖和淡藍。每一樣變化都在說明爸爸心境從孤獨寂寥到開朗熱情的轉變。

但爸爸的熱情接納和凱蒂的無聲抗拒形成了鮮明對比,也在暗示我們這個重組家庭隱藏的矛盾。

這一隱藏矛盾推動了故事發展。忍無可忍的凱蒂終於告訴了爸爸:「不喜歡別人分享她的房子、她的花園、她的玩具、她的散步和她的三餐;她不喜歡別人分享她的爸爸。」

大部分重組家庭的父母,會覺得這不過是孩子的牢騷之語,安慰即可,不用過分在意,畢竟不能因為孩子一時抱怨,耽誤幸福生活的開啟。

但凱蒂爸爸顯然不是大多數中的一員,察覺到女兒憤懣情緒的他,和瑪麗分手了,然後瑪麗母子搬出了他們家。

看著瑪麗母子搬出自己家,凱蒂不勝喜悅「這房子又歸我們兩個人了。」他們的生活又恢復了之前的規律與寧靜,但寧靜中卻透露出死氣沉沉。

凱蒂再次和爸爸一起去散步,他們坐在海邊亭子前,此時天空又變回了暗沉,而且八角亭把海面分成了兩部分,亭外的海面微波蕩漾,而亭內的海面沒有一絲漣漪,平靜如一潭死水。兩個超現實意象的對比,恰好說明了凱蒂內心的空落。她感覺自己好像丟了什麼,但又不清楚到底丟了什麼。

陷入空落的凱蒂一身藍色睡衣坐在地上靜靜思考,她的影子被畫成了大大的問號,為了表現凱蒂心中濃重的疑惑,插圖配了3個問號的意象。同時,整體藍色調,也在暗示凱蒂陷入了沉思。

其實孩子潛意識還是渴望擁有一個正常的家庭,只是他們被暫時抗拒與厭惡蒙蔽了雙眼。

直到爸爸提議:「一起去看看肖恩和瑪麗,怎麼樣?」時,凱蒂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並不厭惡他們,與此同時,她也想通了,她不在乎他們來分享爸爸,分享她的房子、她的玩具或她的散步,只要她也能分享肖恩和瑪麗。

《誰來我家》裡凱蒂和爸爸之前生活單調乏味,瑪麗肖恩的到來,為他們注入了新鮮活力,讓死氣沉沉的家重新變得熱鬧有生機。

從書中插圖色調的變化就可看出,瑪麗肖恩出現後,畫面色調、色彩、超現實元素變得明亮跳躍,瑪麗肖恩走後,畫面再次變得暗沉、單調,場景變幻的同時,也表現出了人物前後心境的變化。

所以一個重組家庭,帶給孩子的不止是隱秘的痛,還有久違的愛與溫暖。就像《家有兒女1》裡,雖然劉梅和夏東海組建的新家,總是爭吵不斷,矛盾重重,但矛盾與吵鬧的背後卻隱藏了愛與暖意。

三、平淡故事背後,藏著教育真理:被愛的孩子,才會去愛

《誰來我家》裡最感動的是當凱蒂告訴爸爸她的心情後,爸爸選擇尊重凱蒂,送走了瑪麗和肖恩。感受到爸爸滿滿愛意和接納的凱蒂,也察覺到了爸爸的悶悶不樂,所以最後她願意敞開心扉接納瑪麗和肖恩。從這個簡單卻溫暖的繪本故事裡,我得到了這兩個教育啟示:

1、被愛包裹的孩子,才會用愛溫暖別人

孩子成長離不開父母愛的滋養,尤其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對父母愛與關注更敏感。但單親家庭的父母,要麼沉溺於失敗婚姻,要麼忙碌開拓新生活,無意中總會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

爸爸認識瑪麗後,忙於約會,完全忽視了凱蒂心裡的抗拒與痛楚。但幸好凱蒂明確對他表達情緒後,他選擇用愛尊重凱蒂,而非斥責她不懂事。

恰恰是爸爸的愛,才讓被愛的凱蒂,滋生出愛與力量。心裡有愛的凱蒂開始願意接納瑪麗肖恩,一方面是她渴望正常家庭潛意識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她對爸爸的愛。

因為爸爸愛凱蒂,所以願意為凱蒂和瑪麗分手,感受到父愛的凱蒂反過來也願意為了爸爸,重新接納瑪麗。

其實孩子想要的不多,遠大前程、富裕生活,都比不上父母全心全意的愛與支持。尤其是重組家庭的孩子,和不甚熟悉的人組建新家後,只有爸爸或媽媽是熟悉安全的,如果連他們都不理解孩子,孩子自然會感到孤立無援,從而變得叛逆。

所以想要重組家庭的父母,與其一味物質補償孩子,不如給孩子更多愛與溫暖,被愛包裹的他們,會生出歸屬感和價值感,學會用愛去溫暖別人。

正如凱蒂最後終於懂得:當愛被分享,被給予時,才能得到更多愛。

2、單親離異父母重組家庭時,要給孩子緩衝時間

《誰來我家》裡最初凱蒂對肖恩和瑪麗如此抗拒,其實還有一個原因:瑪麗和肖恩這件事,爸爸沒有給凱蒂緩衝時間。

本來和爸爸過著平靜生活的凱蒂,突然有一天被爸爸告知交了女友,並且女友要帶兒子一起過來住,這種突如其來的事,放到成人身上,想必也不會迅速接受,更別提心思敏感的孩子。

因為爸爸沒有給凱蒂更多緩衝時間,所以凱蒂滿心抗拒。

因而當單親離異的父母打算重組家庭時,交往時期就別隱瞞孩子,清楚告知孩子,並適當詢問孩子意見。當你給孩子一定緩衝時間後,他們再接收就不會太難。

如果孩子不同意,反抗情緒實在過於激烈,父母也別強迫孩子接受,和他們平靜溝通,問清孩子內心的焦慮與恐懼,並用愛和溫暖撫平他們的負面情緒,這之後再決定人生大事。

其實,當父母給足孩子愛,孩子內心變得安定溫暖時,他們並不會特別抗拒新生活。

寫在最後

透過《誰來我家》,我們可以看到重組家庭孩子身上不被察覺的抗拒與排斥,以及重組家庭後父母的心境變化。不過,愛與溫暖始終是《誰來我家》的主題,爸爸的愛給了凱蒂安全感,讓她終於敞開心扉接納肖恩和瑪麗,走入充滿陽光和活力的生活。

另外,除了上文我提到過的超現實意象,《誰來我家》裡還有很多彩蛋,父母陪孩子閱讀時,可帶孩子一起開動腦筋去尋找,儘可能多與孩子互動,這是親子閱讀的真正意義,也是《誰來我家》給我們的教育啟示:孩子在父母的愛中學會了愛。

相關焦點

  • 高分小眾繪本《誰來我家》:超現實主義背後藏著重組家庭的愛與痛
    我最近就挖到了他一本小眾卻高分的《誰來我家》,他僅用16幅超現實主義風格的插畫,就把一個重組家庭的愛與痛,混亂與安寧,描繪得淋漓盡致。下面我就從繪本創作者、繪本的超現實主義插畫以及繪本帶來的教育啟示三方面,來為大家解讀這本少為人知的寶藏繪本《誰來我家》。
  • 經典繪本解讀——《誰來我家》
    今天繼續為大家推薦經典繪本,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繪本是英國作家安東尼·布朗的《誰來我家》。《誰來我家插畫作者是以超現實主義風格聞名的安東尼·布朗。《誰來我家》將單親女孩凱蒂由不接受爸爸的新朋友瑪麗和喜歡惡作劇的男孩肖恩,到沒有了瑪麗和肖恩變覺得「丟了什麼」,各種微妙的情感,心緒,通過如夢似幻的超現實主義繪畫語言,細膩精緻地表現了出來。
  • 「精品收藏」10個小眾卻溫暖的繪本推薦
    、看小眾電影...常見的繪本,凱迪克獎,已經很普遍了,如果你也喜歡些不一樣的。這期就為大家推薦10個小眾卻溫暖的繪本!(文末有福利,大家可以耐心看完哦~)1誰來我家這本關於婚姻,重組家庭的愛與痛,混亂與安寧,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迎接新家庭的成員,詮釋了其中微妙複雜的親子關係。
  • 繪本《誰來我家》分享與獨享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推薦理由分享與獨享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具體到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該如何迎接新家庭的成員呢?安東尼?布朗以超現實主義的手法精準地詮釋了單親家庭重組過程中複雜微妙的親子關係,從忍受,抗拒,到最後正視自己,傾聽內心的聲音,尋找到真正想要的生活,這個過程對孩子,或者大人都不是一段易走的路。
  • 原來,大家真正想看的是小眾繪本的推薦啊
    然後,有一天我發現蒲蒲蘭、紅披風、老約翰繪本館,這些我一直以為頗為知名的繪本公號發表的文章閱讀量竟然也是寥寥,有時候甚至沒過百。我才重新審視繪本領域的現實處境,並調整自己的心理期待。想寫爆文,其實不難,婆媳關係、夫妻關係隨便寫寫,也許就能踩中大眾的痛點和熱點。
  • 旅遊、成長、奇幻、細節…盤點我家3歲娃今年最愛小眾繪本!
    這篇書單涵蓋了旅遊、成長、奇幻、超強細節四大繪本主題,一次就能看過癮。中文書單走起~ 本文由@Irene leung 發布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PS:文中介紹的繪本適合3歲左右孩子,以爵爺近半年最愛的中文繪本作為參考。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月齡和「閱」齡適當調整。
  • 《一個母親的復仇》之痛:悲劇之下,隱含重組家庭情感交流的缺失
    影片講述的故事很有警示意義:一位重組家庭中母親對繼女關懷備至,但是不幸的事情卻降臨在繼女身上。一次被侵害事件,不僅讓繼女身心深受傷害,而且正義得不到伸張,兇手卻逍遙法外。這位母親在深切母愛的支撐下,憑藉一己之力將四位嫌犯得到應有的懲罰。本片在國內影市的表現搶眼,取得了1.1億元的票房成績,口碑看漲。之所以觀眾會買帳,其背後的社會現實意義和戳中淚點的故事起了決定性作用。
  • 瑞安市「我愛我家•繪劇童心」親子繪本故事大賽圓滿落幕!
    2020-11-11 20:46 來源: 澎湃新聞 瑞安婦聯 11月8日下午,瑞安市「我愛我家•繪劇童心」親子繪本故事大賽在瑞安市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廳舉行。
  • 二胎家庭必備:這套繪本藏著養育二娃的大智慧
    二孩家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父母時間分配不均,態度相對有差異等所引起的孩子爭寵紛爭,尤其是在二孩都還幼小,大寶小寶都在學前年紀,孩子們似懂未懂,每天處理他們之間的小事糾紛是每天的必修功課,即使是超能媽媽也很難有精力應對。
  • 二胎家庭必備:這套繪本藏著養育二娃的大智慧
    「在兩孩家庭孩子相處中,這些心裡的小精靈會跟他們說悄悄話,幫助他們下判斷。」翻開書,和孩子閱讀一個個簡單又溫柔的故事,你會發現,讓孩子們友好相處的智慧都藏在每一個故事裡:《好忙好忙的大寶哥》大寶哥每天都很忙,他要自己看書畫畫,還要照顧妹妹,從起床,到刷牙,到吃飯,到一起出去玩,每一件事,大寶哥都要操心!
  • 布勒東 | 《第一次超現實主義宣言》
    他肯定能夠當選,而最溫柔的女人也會狂熱地去愛他。為了撰寫假小說不論你們是誰,如果有興趣的話,你們會讓人燒一些月桂樹葉,在不想維持這微弱火勢的情況下,你們便開始寫一部小說。超現實主義會讓你們這麼做,你們只要將指針從「靜止不動」撥到「行動」上就行了,這個計謀就實現了。
  • 杭州殺妻案啟示錄:重組家庭背後的利益糾葛
    01重組家庭,家境寬裕被殺害的來女士跟丈夫許國利系重組家庭。小區鄰居:和許國利打交道比較少,感覺不愛說話。據其初步交代,其因家庭生活矛盾對來某某產生不滿,7月5日凌晨,在家中趁來女士熟睡之際將其殺死,分屍後分散拋棄。由此,案件得以告破。
  • 知閱兒童繪本館和您一起打開藏在孩子背後的商業藍海
    知閱兒童繪本館和您一起打開藏在孩子背後的商業藍海2018-11-16 10:57:1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現如今,無論家庭的條件好壞,在教育孩子的態度上,簡直千篇一律:儘自己所能,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教育環境,因此兒童閱讀以及兒童繪本館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並且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的歡迎。
  • 重組家庭,家長應如何與孩子相處?
    出於自我保護的心理他們往往會暫時選擇誰也不相信。所以對於重組家庭來說,最好是讓孩子先主動參與到這個新的組合中來,從而逐漸獲得孩子的習慣和認可,以免新的家庭貌合神離。2、做好心理準備,防範於未然對於重組家庭來說,如果夫妻雙方都有孩子,那麼自然需要考慮到重組後孩子的教育和相處問題,以及作為後爸後媽,如何適應與對方孩子的相處問題。尤其是對於重組家庭的孩子來說,他們不可能忘掉自己的親生父母,也很自然地會拿親生父母的長處來和繼父繼母的短處相比較。
  • 繪本教育:勾勒早教的靜態打開方式
    艾伯迪家庭俱樂部  專業的團隊當然擁有鑑別能力,但在平時,父母對繪本的選擇標準又是怎樣?  曾有一對母子在選擇繪本時發生爭執:孩子要《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媽媽要孩子選擇《媽媽的禮物》。  艾伯迪家庭俱樂部  此外,在艾伯迪家庭俱樂部,繪本館的藏量可以滿足多樣的需求,同時老師還會為孩子建立個人檔案,通過後期的數據梳理,向家長反饋孩子的喜好。
  • 繪本賞讀第四期|品讀《夢想家威利》,揭秘夢想背後的故事
    展覽集中展示了榮獲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安東尼·布朗的162幅原畫,其筆下的人氣繪本主角將首次在中國集體亮相展出:無所不能的我爸爸、愛幻想的「膽小鬼威利」、憨態可掬的「大猩猩」……眾多個性鮮明的繪本角色、荒誕幽默的藝術氛圍、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必然會讓北京的大小觀眾一飽眼福。
  • 我愛我家: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限售股份...
    我愛我家: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見 時間:2020年12月23日 20:50:24&nbsp中財網 原標題:我愛我家: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見
  • 安縣首例重組家庭:愛在相濡以沫中重生(圖)
    兩人重組幸福的家庭林興聰和李芸香都是安縣高川鄉人,兩人各自的伴侶在「512」特大地震中遇難。後來,他倆重組家庭(本報曾於2009年1月3日、2009年2月5日作相關報導)。如今,這個安縣首例地震重組家庭過得怎麼樣呢?3月25日上午,記者在安縣高川鄉政府幹部的帶領下,朝地處大山深處的甘溝村二組走去。透過蔥蘢的林木,遠遠地就看到了林興聰家那套別致漂亮的木樓矗立林間。林興聰夫婦熱情地把記者一行迎上了樓。
  • 兒童繪本市場火熱 瘋狂背後家長焦慮
    那些糟心的兒童繪本》的文章在網上熱傳,質疑「挖鼻孔」等內容是否可能導致孩子模仿。隨後又有媒體報導,山東一位三歲孩子的媽媽買繪本,兩年花費兩萬多元。太原不少有小孩的家庭也都儲備著幾十甚至上百本繪本,甚至有家長一次就買了2000多元的繪本。有的家長還陷入了焦慮:我家孩子快一歲了怎麼一點也不喜歡看繪本?別人家孩子讀的是雙語繪本,我給孩子看中文的,是不是耽誤英語啟蒙?
  • 親子閱讀繪本推薦《誰藏起來了》幫助低齡幼兒認知世界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繪本是《誰藏起來了》,一聽書名是不是覺得特別有意思呢?兩三歲的孩子特別喜歡躲躲藏藏的遊戲,書中的18個小動物輪流登場猶如跟孩子躲貓貓一般,既鍛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又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繪本信息:作者:大西悟 文/圖翻譯:蒲蒲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