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CC 2019論文解析:功率放大器篇

2021-12-18 半導體行業觀察

ISSCC2019論文解析目錄:

1、Session 6 Ultra-High-Speed Wireline

2、Session 4 Power Amplifiers

今天來看ISSCC 2019的第四個session: 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s)。

(此文有2800字)

功率放大器是每年ISSCC必有的一個傳統Session,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這個session一共有9篇論文,與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高速接口不同,這9篇論文全部來自於學術界。至少有兩個原因: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設計不需要16nm或7nm FinFET這樣的先進工藝,不管是射頻還是毫米波頻段,65nm或40nm的CMOS工藝足夠了,而且先進工藝的電源電壓降低,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反而受到影響。第二,學術界不必過多關注可靠性,可以得到更好的性能指標。可靠性和最優性能指標是一個trade-off

 

學術界的朋友可以好好看看這個session,說不定能找到一些啟發。

 

既然說到工藝,這裡還要插入一句,為了把整個系統集成在同一顆晶片之上,遲早會有採用FinFET工藝設計功率放大器的需求的。那現在這些功率放大器技術,有哪些可以沿用到FinFET工藝?有哪些變得不那麼有效?FinFET工藝的功率放大器又會哪些獨特的挑戰?這或許可以成為一個研究方向。

 

言歸正傳。從內容來看,今年功率放大器的最大關注點是回退效率(power back-off efficiency),有一半的論文在針對這一點做提高。其他幾篇論文關注點是功率合成、太赫茲、超寬帶等等。

 

在具體看每篇論文之前,我這次先介紹一下功率放大器的回退效率的背景知識,方便大家理解這些論文在解決什麼技術難點。

 

為什麼要關注回退效率呢?

 

現在的通信系統為了充分利用頻譜資源,都會採用很複雜的調製方式,如64QAM等等,信息同時蘊含在調製信號的相位和包絡幅度之中。這對功率放大器的線性度提出了要求,設想我傳遞給功率放大器一個有四個電平的包絡信號,假如功率放大器是完全非線性,發射出來的包絡幅度全變成一樣,那其中包含的信息就不可能找回來了。因此功率放大器必須工作在飽和輸出功率回退若干dB的地方,以避免非線性造成信號失真

 

下面這兩頁PPT很好的說明了這個背景。

 

 

 

那怎樣才能提高功率放大器的回退效率呢?

 

想像一個簡單的A類功率放大器,當輸出功率減小時,由於偏置點不變,電晶體的直流電流不變,電源電壓不變,因此消耗的功率不變。輸出功率減小,消耗功率不變,因此效率會急劇下降。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改善回退效率的本質因素:當輸出功率減小時,同步減小功率放大器消耗的直流功率。

 

不就是減小直流功耗嘛,聽起來很容易的樣子。我先說一個很naive的想法:在功率回退時,我們同步降低電源電壓,可以嗎?

 

可以,很多人就是這樣做的,所謂的Envelope Tracking技術就是這個從這個概念出發的。往年的ISSCC有不少採用這個技術的論文,但今年沒有。簡單的說,Envelope Tracking技術先從調製信號中提取出包絡的幅度信息,然後用這個幅度信息去控制功率放大器的電源電壓,使得輸出功率小時電源電壓降低,從而提高回退效率。

 

聽起來很美好,但這個技術有一個本質的缺陷和兩個不好克服的技術難點。

 

本質的缺陷是速度。我們在設計功率放大器時,一般都希望有一個穩定的電源電壓,需要濾波電容進行濾波,即使不額外加濾波電容,功率放大器電源端的寄生電容本來就已經非常大了。這恰好與Envelope Tracking的技術相違背,一個要求電源電壓穩定,一個要求電源電壓能快速變化。因此,Envelope Tracking技術沒法支持快速變化的包絡,調製信號的帶寬受到限制,論文裡能夠實現的碼率一般在幾十兆。在具體實現上的兩個技術難點分別是「怎麼控制」——包絡環路與相位環路的匹配,以及「怎麼調」——高效率的電源調製器(power modulator),我們好不容易把功率放大器的直流功耗降低,可不想這些節省的功耗被消耗在電源整流器上。

 

總的來說,在晶片設計裡,電源電壓是一個特別難調的量,尤其是需要實時調的時候。電流大,無法容忍開關的插入電阻,電容大,沒法快速變化。

 

既然電源電壓不好調。那我提第二個naive的想法:在功率回退時,我們同步降低(等效)偏置電壓是否可以

 

當然可以。B類的功率放大器不就是這個概念嘛。B類功率放大器偏置在電晶體的閾值電壓,當輸入功率減小時,等效的直流偏置點下降,電晶體消耗的直流電流下降。這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電晶體的功率回退效率。但是還不夠。很容易理解,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隨著輸入電壓幅度呈平方關係下降,而直流電流呈線性關係下降,輸出功率下降更快,因此回退效率還是不夠高。現在大家一般把B類放大器的回退效率曲線作為對比,號稱在回退若干dB時,我的效率比B類功率放大器提高了若干倍。如果你做了一個號稱可以增強回退效率的功放,結果還打不過B類,那還是不要拿出來講了……

 

 

偏置電壓繼續往下調就成了C類功率放大器,屬於非線性功率放大器的範疇。這裡再插入一句:A類、B類、C類放大器這些概念可能過於簡化,但對我們的思維幫助很大。我們說一個實際放大器工作在B類,並不是說它恰好與教科書裡定義的B類完全相同,而是說它的工作狀態更像、或者更接近B類,採用B類的模型進行分析更準確。

 

對於單個功率放大器電晶體本身,我們可調的物理量似乎也就電源電壓和偏置電壓了吧。或與閾值電壓也可以調,但Bulk CMOS工藝並沒有調閾值電壓這個選項,SOI工藝倒是可以。

 

似乎調電源電壓和偏置電壓都不是那麼有效,那麼是時候引入第二個輔助功率放大器了。設想我們有兩個功率放大器,主放大器偏置在B類或AB類,而輔放大器偏置在C類。這樣當輸入電壓幅度小的時候,C類放大器打不開,只有B類工作,呈現出一個線性功放。當輸入電壓幅度變大,B類主放大器的增益開始衰減,這時候恰好C類放大器被打開,補償B類放大器減小的功率,從而提高了整體的線性度,也就提高了相對於最大輸出功率的回退效率。

 

寫到這裡,對這一塊熟悉的人應該可以看出來,這已經非常接近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概念了。但是doherty還要多一個負載牽引的概念。doherty功放的經典原理圖如下圖所示。所謂負載牽引,值得是當輔助功率放大器打開之後,它會往負載中注入一個相關的電流,可以使得主功率放大器看到的等效阻抗減小。為什麼可以減小不詳細解釋了,從阻抗的定義可以推導公式。那為什麼要做負載牽引呢?對於B類功率放大器,負載阻抗是一個很重要的設計參數,當負載阻抗恰好使漏電電壓擺幅接近電源電壓時,功率放大器達到最高效率。從這點出發,如果需要大的輸出功率,我們需要小的負載阻抗(V**2/R);當所需的輸出功率減小時,最優的負載阻抗應該隨之同步變大,使得B類放大器總是處於效率最優狀態。Doherty功放正是在朝這方面努力。

 

 

Doherty結構的功放在這幾年的ISSCC露臉次數非常多,是功率放大器方向的熱門領域。今年也有數篇,我會解析每篇是在解決Doherty中的什麼問題。

 

除了上面這些,還有兩個提高回退效率的技術,digital功率放大器(配合Polar發射機使用)和Out phasing功率放大器。與Envelope Tracking類似,Digital功率放大器也把調製信號分為相位和幅度兩個支路,但幅度支路採用數字的方式控制功率放大器子單元陣列的開關數目,這樣避免了去動很難調的電源電壓,可實現更大的帶寬,在我看來是個比envelope tracking更具備潛力的技術。DPA也面對幅度和相位支路匹配的問題,但不需要經過慢速的電源調製模塊,應該比envelope tracking更好控制。而Out phasing功率放大器是通過改變兩個功率放大器的輸出信號矢量角度來改變整體輸出功率,類似於矢量合成的概念,其在回退效率上的好處應該也是來源於回退時的阻抗調製。如果採用隔離型功率合成器,out phasing功率放大器相對於普通B類功率放大器在回退效率上沒有優勢

 

一不小心背景知識介紹的有點多,但把這些背景知識串起來又對理解論文很有必要。具體的論文解析只能等到下周再寫了。

相關焦點

  • 功率放大器分類及D類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功率放大器分類及D類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9-07-18 08:45:18 首先搞明白什麼是功率放大器?
  • 微波功率放大器
    微波功率行波管及模塊的應用發展趨勢[J]. 真空電子技術, 2019(2):1-7. (Wang Bin, Wang Fengyan, Zhou Xu, et al. Application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WTs and MPMs[J]. Vacuum Electronics, 2019(2): 1-7)[2]董坤.
  • 音頻功率放大器怎麼用?音頻功率放大器使用方法
    音頻功率放大器,簡稱功放。它的作用是將音源(如DVD機、CD 機、TAPE機等等)輸出的微弱的音頻信號放大,並且能產生足夠的功率去推動揚聲器發聲。按當前音響消費的需求,民用功放已基本定型為兩大類,即純音樂功放和家庭影院AV功放。
  • otl功率放大器
    >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給音響放大器的負載(揚聲器)提供一定的輸出功率。功率放大器由於三極體工作狀態和電路形式的不同,可分成不同的種類,按電晶體工作狀態可分為:甲類、乙類和甲乙類。所謂甲類是指在整個信號周期內電晶體一直是導通的,它的集電極總有電流流過;乙類是指在信號的半個周期內電晶體導通,另半個周期電晶體截止;而甲乙類是介於甲類和乙類之間,電晶體導通時間大於半個周期,小於一個周期。按照電路形式分:有輸出變壓耦合功率放大器(OTL)和無輸出變壓器耦合功率放大器。
  • 七問射頻功率放大器,功能部分
    在射頻信號鏈中,功率放大器 (PA) 是位於發射機信號鏈電路和天線之間的有源元件,圖 1。它通常是一個分立元件,其要求和參數與許多發射鏈和接收器電路的要求和參數不同。此常見問題解答將研究 PA 的作用及其特徵。問:PA 做什麼?答:PA的基本功能在概念上非常簡單。
  • 功率放大器的記憶效應
    非線性的表現,即相位失真和幅度失真功率放大器記憶效應產生原因及影響       功率放大器非線性特性產生的失真分量不恆定,例如三階或五階交調的幅度、相位會隨輸入信號幅度和帶寬的變化而改變。這種失真分量依賴於輸入信號幅度、帶寬的現象通常稱之為功率放大器的記憶效應 。
  • 射頻功率放大器模塊研究分析
    射頻功率放大器是發射機的末級,它將已調製的頻帶信號放大到所需要的功率,保證在覆蓋區域內的接收機可以收到滿意的信號電平,但不能過於幹擾相鄰信道的通信,同時又要儘量地保持放大後的大功率信號不失真畸變。這些不同方面的要求使得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者要面面俱到地考慮到很多指標的平衡,功率放大器的設計也成為無線通信系統設計過程中的關鍵步驟之一。
  • 微波功率放大器的ALC環路設計
    具體而言,即當輸入信號較小時,ALC電路不起作用;而當輸入信號變大到一定程度後,ALC電路開始作用,並根據輸入信號的大小動態調整功率放大器的增益,使輸出功率保持不變。在功率放大器中,ALC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功放輸出功率以使其工作在線性狀態,同時當輸入信號功率超過額定輸入功率時,防止功放過激勵而損壞。
  • 商業化的毫米波功率放大器V/E/W波段
    早在2008年就發布了業界第一款商用的60GHz毫米波多功能晶片,現在產品包括:多功能晶片、低噪聲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混頻器、倍頻器和檢波器等。我們攜手Gotmic參加2019年EDI,歡迎大家蒞臨指導。
  • 基於LabVIEW測試音頻功率放大器
    由於D/A轉換後的信號無法直接驅動噴嘴等執行機構,必須對此信號進行功率放大。控制電壓的頻率在音頻的範圍內(20Hz~20kHz),可以採用常用的音頻功率放大器。為了準確的進行仿形噴霧,有必要對所選用的音頻放大器的輸入/輸出關係、飽和電壓、信噪比、失真度等參數進行測試。
  • 差動輸入級音頻功率放大器分析與測試
    我於幾年前寫了4篇文章,講述功率放大器的設計,面向工程應用,理論聯繫實際,通過大量詳實具體的電路實驗,通俗易懂地介紹音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理念與製作細節,並以大量的電路資料向讀者展現功率放大電路「從小到大,由簡至繁」的演化過程,充滿了關於音頻功放設計的真知灼見——這是第3篇——差動輸入級音頻功率放大器分析與測試。
  • U17:新手調音入門——主機+功率放大器+套裝喇叭(無低音系統)
    在汽車音響系統中加入功率放大器,可以使音響系統的動態更大,聲音密度感更佳,線性更好。原車主機的功率不足以滿足大動態,大聲壓以及高保真的要求,汽車音響後裝升級方案中,增加功率放大器有增加DSP的專用解決方案,也有加裝其他功率放大器的方式。現在,我們只介紹加裝傳統功率放大器的方案。
  • 音頻功率放大器的CMOS電路設計與仿真
    但是對於應用於這些可攜式設備中的音頻功率放大器晶片則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可攜式設備體積小,由電池供電,所以要求音頻功率放大器晶片有儘可能少的外圍設備,儘量低的功耗。此外,對於通信設備而言,在頻率217 Hz時會產生CDMA噪聲,所以音頻功率放大器必須也有較強的電源抑制比(PSRR)。
  • 射頻功率放大器基本概念、分類及電路組成
    如果放大器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那麼在開始工作或者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不但不能再提供任何「貢獻」,反而有可能出現一些不期然的「震蕩」,這種「震蕩」對於外界還是放大器自身,都是災難性的。  射頻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是輸出功率與效率,如何提高輸出功率和效率,是射頻功率放大器設計目標的核心。
  • U17康少:新手調音入門——主機+功率放大器+喇叭+超低音篇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主機直接推動套裝喇叭或同軸喇以及加了功率放大器的音響系統的調試過程,這次我們的主角多了一位——超低音。好了,閒話不提,直奔主題。主機+功率放大器+喇叭+超低音,這種系統搭配在汽車音響中最為常見。
  • 改裝低音喇叭 功率放大器提供充足動力
    喇叭越大需要的功率也越多,低音聲場部分並不是主機所輸出的功率就能推得動、推得好的,在這種情形下你必須要為低音喇叭選用一個適用的功率放大器,因為低音單體的安裝體積比較大,所以通常得放在車的後備廂,有兩種安裝方法,採用吊裝或使用音箱。
  • 用場效應管做有膽味的功率放大器
    摘要:用場效應電晶體設計出有膽味的音頻功率放大器。前級採用單管、甲類,後級採用甲乙類推挽放大技術。實驗證明差分放大器使用的對管的一致性與整機的失真程度密切相關。從聽音效果來看,末級電流200mA是理想值。
  • 功率放大器AX508的特點功能及應用範圍
    打開APP 功率放大器AX508的特點功能及應用範圍 佚名 發表於 2020-12-11 09:46:00 Axiom推出的AX508功率放大器(PA),AX508採用主流的CMOS工藝技術,在單一集成電路(IC)上集成了四頻GSM/GPRS的功能。
  • Pasternack推出新氮化鎵功率放大器PE15A5025
    美國加州Irvine市2016年5月19日電 /美通社/ -- 業界領先的射頻、微波和毫米波產品供應商美國 Pasternack 公司宣布了其工作頻率在2~6GHz 常用頻段內的 PE15A5025 型50瓦氮化鎵(GaN)同軸功率放大器新產品。
  • 無線藍牙耳機功率放大器UTWS3正式發售
    打開APP 無線藍牙耳機功率放大器UTWS3正式發售 蔣宇駿 發表於 2020-12-14 13:57:33 近日,飛傲發布其真無線藍牙耳掛第二款產品——無線藍牙耳機功率放大器UTWS3。飛傲UTWS3售價為498元,將在12月18日10點正式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