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是中國農耕文明通過長期勞動和天文觀測的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因此,24節氣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首先,2019年的大寒是什麼時候?
24節氣是人們通過觀察太陽運動的變化來觀察氣候、物候和其他規律的變化。此外,由於太陽每移動15度到達一個位置時,視為一個氣節。這就是為什麼每15天就會出現一個節氣的變化。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一到再過15天就是立春節氣,大寒之前的15天是小寒,小寒前的15天是冬至。
今年的冬至節氣發生在2018年12月22日,依次推算,小寒節氣是2019年1月5日,大寒節氣是2019年1月20日,大寒節氣後的15天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立春,而今年的立春恰好發生在除夕夜,也就意味著2019農曆年的全年都沒有立春節氣,這在傳統中被稱為「寡婦年」,在老輩人眼中是不吉利的一年,但事實上這是迷信的說法,有沒有立春節氣並不能代表什麼。
第二,今年大寒後必然不會太冷了,也不會迎來倒春寒。
從冬至開始進入「數九天」,按照推算來看,今年的嚴寒發生在四九期間,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大部分天氣都伴隨著大風降溫,以及雨雪天氣。一直有諺語說「大寒小寒寒作一團」,以及 「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楊柳」, 這意味著大寒很快就會迎來五九天,大冷的機會不會太多。
大寒也是人們應該特別注意防止農作物和牲畜凍傷和凍僵的時候。如果在大寒下了多場雪,一般會令來年的農作物大豐收。
再反觀今年的小寒大寒,在這期間,國內還是比較冷的,並不存在暖冬的現象,以往的經驗是,大寒小寒不冷,季候推遲,必然在大寒之後迎來繼續的寒冷,也往往容易引起倒春寒,正所謂「該冷不冷,年景不好」。
今年的天氣還是非常正常的,大寒後又迎來立春節氣,萬物復甦,生機盎然,大概率不會太冷。大寒一到,年關就來,馬上就到人們準備過年的忙碌時節。此外,由於厄爾尼諾的影響,今年春天寒冷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