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老人一個噴嚏腰椎骨折!哈醫大四院手術半小時下床

2020-12-14 瀟湘晨報

龍頭新聞訊(嶽金鳳)現年87歲的宋奶奶兩天前在家看電視時打了個噴嚏,立馬就出現了腰部劇烈疼痛,疼得不敢翻身,家屬帶著老人來到了哈醫大四院骨科門診。骨科張濤醫生分析患者可能發生了腰椎壓縮性骨折,經核磁共振結果顯示,宋奶奶為第1腰椎椎體新鮮壓縮性骨折。

由於宋奶奶長期患有「冠心病」「多發腔隙性腦梗塞」,張濤、胡乃武等專家充分討論後為宋奶奶實施了微創的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型術。術中,醫生在患者局部麻醉下將筆芯大小的套管針穿刺入椎體內,球囊擴張撐開壓縮的骨質,再注入適量骨水泥填充,達到固定骨折部位和增強椎體強度目的。術後宋奶奶就覺得腰不那麼疼了,敢翻身了。術後第二天查房時,宋奶奶激動地對二位醫生說她的腰疼明顯好轉,能坐起來吃早飯了,一想到自己還有機會能下地,不至於臥床,宋奶奶激動得流淚了。

胡乃武介紹,胸腰椎新鮮的壓縮性骨折如果按常規保守治療,恢復慢,需臥床2-3個月,且晚期容易出現嚴重的胸腰椎後凸畸形,慢性疼痛,脊柱活動度減低等併發症,影響日常生活。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型術不僅可解除疼痛症狀,還可以明顯恢復被壓縮椎體的高度,增加椎體的強度,使脊柱的生理曲度得到恢復,並可增加胸腹腔的容積與改善臟器功能,避免了長期臥床發生褥瘡、墜積性肺炎、肺栓塞等併發症的可能。此種手術創傷小,出血量低,見效快、術後半小時就能下床活動,考慮到穿刺對軟組織還是有輕度損傷,為減少滲出和疼痛,患者可以平臥一天再下床,總體上極大的縮短了患者住院及康復時間,減輕患者的病痛,特別適用於高齡患者。

張濤醫生介紹說,很多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常常因為輕微外傷即可發生椎體壓縮性骨折,導致翻身和起床等體位變化時出現劇烈疼痛,骨質疏鬆是根本的原因。常見的骨質疏鬆症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Ⅰ型),一般發生在女性絕經後5~10年內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Ⅱ型),一般指老年人70歲後。確診依賴於雙能X線吸收法(DXA)骨密度檢查。T值≤-2.5診斷為骨質疏鬆;-2.5<T值<-1.0為骨量減少;T值≥-1.0為正常。骨質疏鬆的治療是個系統工程,目的就是避免骨折的發生,經典的治療方案就是鈣製劑維生素D骨吸收抑制劑。

來源:龍頭新聞

【來源:生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33歲產婦出血量達8500毫升!哈醫大四院多學科七個半小時救回危重孕婦
    生活報訊 (實習生郭佳鑫 記者呂曉豔) 近日,經過「浴血奮戰」的七個半小時,哈醫大四院醫護多學科團隊合作,從死亡線上將一位危重孕婦搶救回來。家住穆稜市的小娟,今年33歲,此次妊娠為第五次懷孕。手術異常緊張,患者出血達8500毫升,已經超過65kg的全身血容量。
  • 10日哈醫大四院名醫專場義診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即將到來的教師節,由哈報集團醫衛康養工作室和黑龍江省老齡工作委員會共同舉辦的「新晚報粉絲節」第五場義診活動將於9月10日在哈醫大四院舉行。  ●網友「細品歲月」:我最近脖子發硬、酸痛,經常手麻,想問問哈醫大四院骨科主任趙承斌,我這是頸椎病嗎?應該怎麼辦?
  • 顱內動脈瘤遇上腦血管狹窄 哈醫大四院神經介入手術成功「拆雷...
    60歲的陶大娘就遇上了這種少見的情況!日前,陶大娘在哈醫大四院導管室接受了微創神經介入手術,解決腦血管狹窄的同時摘掉動脈瘤,將「複雜」的病情「簡單」化,一次性解決兩個問題。大約兩年前,陶大娘時常有眩暈的感覺,躺下休息一會就能好轉,由於本身患有高血壓病,大娘也沒太在意。
  • 哈醫大四院大型戶外門診獲百姓點讚
    黑龍江日報5月27日訊 「來哈醫大四院看病,不求人,走流程,實在太便捷了!」5月20日,來哈醫大四院看病的患者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了同樣的感嘆!以「看病不求人,看病走流程」為主題,5月20日,哈醫大四院在我省首次推出戶外門診活動,深挖患者就醫需求,做實做細各項服務環節,全力打造患者最佳醫療體驗。
  • 8旬老人肝膿腫大如皮球 哈醫大四院超聲科「雙管齊下」微創手術解...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近日,哈醫大四院超聲科董曉秋教授通過超聲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成功為患有嚴重心臟病的72歲大娘「取下」19釐米皮球大小的肝膿腫。72歲的賈大娘多年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和帕金森氏病,近日感覺胸悶、氣喘,上腹部明顯疼痛,但沒有發熱,在當地醫院CT檢查發現肝內有一個直徑19釐米的囊腫,一周後感覺腹痛明顯加重,賈大娘急忙來到哈醫大四院就醫。普外科醫生考慮到患者年齡大,腹痛嚴重,又有嚴重的心臟病,所以不適合在麻醉狀態下接受手術治療。
  • 哈醫大四院急診戰鬥班「救死扶傷 生命至上」
    哈醫大四院急診戰鬥班「救死扶傷 生命至上」哈醫大四院宣傳訂閱號 今天「門診大廳有人倒地,意識不清,快來人搶救!快!快......」急診科護士韓鵬飛放下介入科溫曉斐的呼救電話後,推著平車飛速的竄了出去,這樣的情形在哈醫大四院的急診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不論多少次,所有護士反應都不曾變過。不到3分鐘,只見韓鵬飛推著一位面色蒼白的男病人衝進了搶救室,嘴裡大聲地複述著病人的基本情況:「頸動脈消失,呼吸音消失,瞳孔較大,顏面甲床紫紺,全身大汗,突發心臟呼吸驟停,快搶救」。
  • 哈醫大四院專家常年到南崗社區醫院出診
    南崗區人民醫院、哈醫大四院建立了醫療聯合體合作關係,從10日起,每周一至周五,8時30分至11時30分,哈醫大四院專家將「如期赴約」,在南崗區人民醫院二樓陽光大廳掛牌出診。  為提升醫療服務整體效能,讓轄區居民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哈醫大四院將常年派駐專家到南崗區人民醫院出診,讓南崗轄區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到「專家診療」服務。  從本周起,周一至周五上午,哈醫大四院掛牌專家出診。同時,哈醫大四院普外科「劉明專家團隊」周一至周五上午出診。「劉明專家團隊」名頭很響,特別是在胃癌、腸癌手術技術治療等方面,聲名遠播。
  • 哈醫大四院達文西機器人直腸癌手術為患者保...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王海嬌)近日,家住外地的70歲的李阿姨就診於哈醫大四院腫瘤外科肝膽外科,診斷直腸癌,腫瘤下緣距離肛門緣僅4cm,徐力善主任和楊冬冬醫生對患者的情況進行了細緻的術前分析及評估,為患者實施了達文西機器人直腸癌根治術,藉助機器人手術系統的優勢,保留了患者的肛門
  • ...全國知名甲狀腺外科專家 北京同仁醫院張洋教授在哈醫大四院出診
    11月22日上午 全國知名甲狀腺外科專家北京同仁醫院張洋教授在哈醫大四院出診為提高甲狀腺疾病診療水平,為甲狀腺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療方案,11月22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甲狀腺外科專家張洋教授將再次來到哈醫大四院為龍江患者巡診,並將親自為數例龍江甲狀腺癌患者進行手術治療
  • 哈醫大四院成功搶救主動脈撕裂男子 - 新晚報數字報
    本報訊(嶽金鳳 陳偉光 記者 劉菊)張先生今年48歲,近日,他在家中突然感覺胸背部撕裂般的疼痛,左側下半身也不好使了。到當地醫院就診,確診為A型主動脈夾層,因當地醫療條件有限,張先生由120急救車轉至哈醫大四院心外科二病房就診。  到醫院後,張先生依舊感覺胸背部劇痛,同時伴有心包及左側胸腔積液。
  • 哈醫大四院:「點圖」掛號 「刷臉」繳費
    22日,記者來到哈醫大四院一探究竟。 1看病不知掛哪科手機點下「人形圖」秒懂上醫院看病,該掛哪個科室?現在,只要在手機上關注「哈醫大四院」微信公眾號,點擊「查詢」—「掌上醫院」,進入「智能導診」,手機屏幕上就會出現一個「人形圖」,哪裡不舒服點哪裡,系統選擇判斷患者可能出現的病症
  • 哈醫大四院成功為高齡老人微創修補巨大疝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王海嬌)日前,哈醫大四院普外一科接診了一位疝嚢巨大,症狀嚴重的患者,診斷為造口旁疝。經過細緻周密的準備,普外一科陳洪生主任及其團隊摒棄了傳統的開放手術,成功完成了腹腔鏡下造口旁疝的微創修補術,患者和家屬非常滿意。
  • 哈醫大四院成功為高齡老人微創修補巨大疝
    2021-01-09 12:07:57 來源: 龍江印象 舉報   日前,哈醫大四院普外一科接診了一位疝嚢巨大
  • 老人腦腫瘤破裂哈醫大四院「拆彈」
    本報訊(王海嬌 記者 石晶)最近,70歲的鄒老太突然頭痛難忍,並數次嘔吐。家人把她送到哈醫大四院接受治療,經過CT檢查,鄒老太被診斷出患有的腦動脈瘤,已經破裂出血了。  神經外科的李利教授為她進行了支架輔助下行動脈瘤介入栓塞術,將這個顱內「炸彈」徹底清除。
  • 哈醫大四院採用「單雙腔引流管轉換裝置」治療複雜消化道瘻患者
    哈醫大四院採用「單雙腔引流管轉換裝置」治療複雜消化道瘻患者編輯:陳芳薇 來源:東北網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王海嬌)在消化道瘻的治療中,如何引流通暢是治療瘻的關鍵,其中一個有效的引流裝置是至關重要的。
  • 哈醫大四院開展靜脈腔內閉合術治療靜脈曲張
    隨著靜脈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手術的開展,靜脈曲張的手術治療已不再那麼可怕。哈醫大四院血管外科專家佟志國提醒,為了防止病情加重,靜脈曲張患者應早日手術。七旬老人張大爺右小腿上的一個蚯蚓狀的小腫物已經長了30多年了,起初只有黃豆那麼大,躺下時就消失,既不瘙癢也不疼痛。
  • 哈醫大四院腫瘤內科助高齡老人擊敗肺癌腦轉移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67歲的張阿姨,近半年氣促、咳嗽、咳痰,並且日漸消瘦。兩個半月前,經哈醫大四院腫瘤內科王志鵬副主任醫師檢查後確診為EGFR/ALK陰性晚期肺腺癌伴淋巴結及腦轉移。由於存在遠器官轉移,張阿姨已經沒有手術機會了,同時化療對這種高齡癌症晚期病人效果也不理想,王志鵬醫生決定讓張阿姨接受PD-1單抗藥物治療。經PD-1單抗治療四周期後,肺部腫瘤明顯縮小,腦部腫瘤幾乎消失不見,並且沒有出現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療效及安全性良好。「目前,我國肺癌的精準化治療已經非常成熟了,即使是晚期肺癌,通過合理的藥物排兵布陣,也能獲得更長的生存期。
  • 哈醫大四院新技術治癒多名複雜消化道瘻患者
    在消化道瘻的治療中,如何引流通暢是治療瘻的關鍵,其中一個有效的引流裝置是至關重要的。「內循環負壓吸引單雙腔引流管轉換裝置」是哈醫大四院微創消化道瘻治療中心負責人劉春富教授在長期消化道瘻的治療中,經過潛心研究設計所發明的,它具有內循環衝洗和負壓引流的作用,既能防止衝洗時引起感染擴散,又能通暢引流。
  • 哈醫大四院今日舉辦「愛眼日」大型戶外門診活動
    6日8時—11時30分,哈醫大四院在室外廣場5號樓前舉辦「『愛眼日』呵護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明亮的未來」大型戶外門診活動。哈醫大四院8名專家將一對一義診。哈醫大四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彌樹勇介紹,這在醫學上稱之為「翼狀胬肉」,是眼科常見病,俗稱「魚肉」。彌樹勇表示,翼狀胬肉通常見於眼球內側,肉眼即可識別。侵犯角膜以後會越來越大,甚至遮蓋瞳孔而影響視力。
  • 哈醫大四院完成達文西機器人輸卵管癌...
    近日,哈醫大四院婦產科趙宏輝教授團隊及普外科陳之顯教授團隊同臺聯合,為全子宮雙側輸卵管切除術後的患者成功實施了機器人輔助下的輸卵管癌全面分期手術。手術乾淨利落,患者術後恢復良好。據介紹,該患者50歲,2周前因子宮肌瘤接受了腹腔鏡下全子宮雙側輸卵管切除術,術中雙側輸卵管外觀並未見異常,可是術後病理確回報為右側輸卵管高級別漿液性癌,侵及管壁漿膜層,需要再次行輸卵管癌的全面分期手術,不可以推延。可是患者距離前次手術剛剛2周,盆腔器官處於炎性水中急性期,同時伴有粘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