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一個縣和雲南省一個縣,名字的讀音正好一樣!

2021-01-10 情懷與歷史

如今,就河南省和雲南省來說,一北一南,可謂相隔千裡之外。河南省,簡稱「豫」,省會鄭州,河南界於北緯31°23'-36°22',東經110°21'-116°39'之間,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河南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千米。雲南省,簡稱「雲」或「滇」省會昆明。位於西南邊陲,界於北緯21°8′-29°15′,東經97°31′-106°11′之間,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雲南省總面積39.4萬平方千米。其中,就河南省下轄的延津縣和雲南省下轄的鹽津縣,名字上一字之差,而且名字的讀音正好一樣,這無疑比較讓人容易混淆了。

一方面,就延津縣來說,延津縣位於黃河北部,隸屬於河南省新鄉市。西距新鄉市區31公裡,南距鄭州70公裡,東至開封50公裡,北距安陽130公裡。就延津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在今河南省延津縣一帶設立廩延邑,以境內有虛廩堆延綿不斷而得名。戰國時期,該地區屬韓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朝在今新鄉市延津縣一帶設立酸棗縣,以境內多棘而得名。漢朝時期,該地區仍屬酸棗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延津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

隋開皇六年(580年),再次設立酸棗縣,今延津縣一帶屬之。公元1117年,也即北宋時期,黃河渡口改稱延津縣。金貞祐三年(1215年)升為延州,轄延津、陽武、原武三縣。公元1227年,也即元朝時期,州廢。清雍正二年(1724年)因有黃河相隔,由開封改屬衛輝府。雍正五年(1727年)胙城縣併入延津縣。到了1913年,延津縣屬豫北道。1928年,延津縣直屬於河南省。1985年至今,延津縣屬河南省新鄉市。截至2018年底,延津縣總面積達886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52萬人。

另一方面,就鹽津縣來說,在名字上和延津縣只有一字之差,而且這兩個縣的讀音正好一樣,也即容易讓人混淆。鹽津縣是雲南省昭通市下轄縣。在地理位置上,鹽津縣地處滇東北雲川交界處,居昭通、宜賓兩市之中部,東北與四川筠連、高縣、宜賓三縣接壤,南連雲南彝良,西與雲南大關、永善、綏江三縣毗鄰,北與水富縣接界。就鹽津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古蜀國的疆域。秦朝時期,今雲南省鹽津縣一帶屬蜀郡這一建制。 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今昭通市鹽津縣一帶屬鍵為郡。

最後,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鹽津縣一帶成為蜀漢的疆域。西晉秦始七年(271年),該地區屬寧州朱提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今延津縣一帶屬協州,唐朝貞元十年(794年),今鹽津縣一帶歸拓東節度管轄。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今鹽津縣一帶屬烏撒烏蒙宣慰司。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烏蒙府改屬雲南省,鹽津隸屬雲南省烏蒙府。到了1913年,今鹽津縣一帶屬大關縣。1917年,從大關縣分出部分地區設立鹽津縣。截至2018年底,作為雲南省昭通市的下轄縣,鹽津縣總面積達2091.5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37萬人。

文/情懷歷史

相關焦點

  • 河北省一個縣和陝西省一個縣,名字的讀音正好一樣
    如今,就河北省和陝西省來說,都位於黃河流域,並且都是歷史文化大省。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
  • 雲南省的兩個縣,名字不同,讀音卻一模一樣!
    雲南省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戰國時期,這裡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雲南即「彩雲之南」「七彩雲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目前,雲南省下轄14縣級市、70縣。其中,就宜良縣、彝良縣這兩個縣,雖然名字不同,但是讀音卻是一模一樣的。對於宜良縣、彝良縣,分屬於昆明市、昭通市。
  • 山東省一個市和陝西省一個市,名字的讀音正好一樣!
    其中,就山東省下轄的濱州市和陝西省下轄的彬(bīn)州市,這兩個城市的名字讀音,正好一模一樣。如果只從讀音上來區分,顯然容易會出現混淆的情況。 濱州歷史文化悠久,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漢孝子董永、宋代著名大臣範仲淹等出生或成長在這裡。早在商朝時期,該地區建有蒲城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今山東省濱州市一帶成為齊國的疆域。
  • 陝西省一個市和山東省一個市,名字的讀音正好一樣!
    如今,就山東省和陝西省來說,不僅都位於黃河流域,而且都是歷史文化大省。就山東省來說,簡稱魯,省會濟南。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北緯34°22.9′-38°24.01′,東經114°47.5′-122°42.3′之間,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
  • 山東「最有趣」的兩個縣,讀音還完全一樣,名字卻正好倒過來
    現在海外旅行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了, 在豆瓣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分享旅行中拍攝的美麗景色,總是讓我是神, 所以,我知道更多的地方和奇聞異事, 今天,小編想介紹山東省最有趣的兩個縣, 讀音完全一樣,名字正好相反。
  • 山東「最像兄弟」的兩個縣,讀音完全一樣,名字卻正好倒過來
    今天我們想說的這個有趣的事情發生在山東省,也叫魯地,說到山東省,那是我們國家的重要省份,而且有濃厚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地理位置優越,而且文化上為孔子儒教一直是聖地,而且現代山東經濟一直是我們國家前三,人口也非常多的省份之一,是我們國家最有競爭力的省份,今天說的是我們山東的兩個縣,有趣的地方正好是這兩個地方的名字
  • 廣東省一個縣和福建省一個縣,名字正好倒過來!
    如今,就廣東省和福建省來說,不僅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鄰近,在歷史文化也具有諸多相似之處。廣東,簡稱「粵」,省會廣州。名由於古地名「廣信」,廣信之東謂廣東,廣信之西謂廣西。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和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
  • 陝西和山西各有一個特殊縣,縣名正好相反,字相同讀音卻不同
    陝西和山西這兩個省份中間就隔了一個黃河,但是山西的經濟發展卻遠不如陝西。山西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還是一個能源大省,被譽為「烏金之鄉」,再加上明清500年間的晉商更是聲名大噪,舉世聞名。不僅如此山西在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有著多姿多彩、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是華夏文明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 河南省這三組縣,縣名讀音或字形相近,均為兩千多年古縣
    河南省,位於我國中東部,古稱「中州」、「豫州」、「中原」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孕育了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名縣。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河南省這幾組縣均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但因讀音或字形相似,很容易弄混,是否是你家鄉呢?
  • 中國這兩個縣,名字的讀音一樣,分屬浙江省、河北省!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浙江省和河北省都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就浙江省來說,簡稱「浙」,省會杭州。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折江,又稱浙江。就河北省來說,簡稱「冀」,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
  • 山東省一個縣和山西省一個市,字不同讀音相同!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山東省和山西省都屬於歷史文化大省。對於山東這一地名,因為地處太行山以東而得名。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山西這一地名,則是因為地處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其中,山東省下轄的鄆城縣和山西省下轄的運城市,也即「鄆(yùn)城」、「運城」這兩個地名雖然字不同,但是其讀音相同。
  • 湖南有個縣與甘肅一個縣名讀音相同,寫法不同,經濟卻相差甚遠!
    湖南和甘肅有一些相似之處,兩者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根據湖南省的傳說,炎帝神農氏在這裡種植穀物,織麻並製作陶器,甘肅也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是我們祖先伏羲,女媧和黃帝的出生地以來,我們今天不在談論歷史,我們在談論兩個省的兩個縣,名字的發音相同,但漢字不同,這就是澧縣和禮縣。
  • 河南省一個縣,人口超80萬,由兩個縣合併而來!
    蘭考,河南省開封市下轄縣,省直管縣。在地理位置上,蘭考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大體位於黃河南岸,西鄰開封市祥符區,東連商丘市民權縣,北鄰菏澤市東明縣、曹縣,南接開封市杞縣,總面積1116平方公裡。蘭考縣總人口超80萬,為河南省人口較多的縣。
  • 雲南省昭通市的一個縣,既有高速公路,又有高鐵站
    昭通市隸屬雲南省,位於雲南省東北部地區,坐落在四川盆地南部邊緣和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全市版圖像牛角一樣,插入四川省和貴州省的內部,總面積為23021平方公裡,總人口500多萬,下轄昭陽區、魯甸縣、鎮雄縣等1區、9縣、1縣級市,其中有一個縣,位於雲貴川交界處,擁有雞鳴三省旅遊景區,縣城還建有一條雙向10車道快速路。它就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鎮雄縣。
  • 在古代福建的縣和廣東的縣,名字正好倒過來!原來都是這些?真奇葩
    不管是歷史人名,還是歷史地名,就好比是一部歷史史詩,都是在營造一個很美好的意境,比如三裡屯,四道口,五棵松,六裡橋,八寶山,十裡河……,真的好棒,再比如頤和園和圓明園,也是精妙絕倫!福建的一個縣和廣東的一個縣,名字正好倒過來!
  • 雲南這兩個縣名讀音相同的縣,你能猜出是哪兩個縣嗎?
    在雲南,有兩個縣的名稱,讀音是相同的,因此一不小心就容易混淆。儘管這兩個縣名的讀音相同,但是這兩個縣卻是風格特色完全不同的兩個地方。這兩個縣一個屬於昆明,一個屬於昭通;一個在45分鐘都市經濟圈內,一個是典型的山區縣。當然,它們都各具特色,都是風景優美的地方,值得我們去細細探究,大家猜猜是哪兩個縣呢?
  • 河南這三個縣,與市同名,一個比一個牛
    河南省共有105個縣市,即使是河南省的土生土長的人,記載他們的名字也很困難,但在這105個縣市中,有3個很容易記住,是河南省名字最特別的縣市!三個縣都是同城同名,一個比一個牛!趕快去看看你家鄉吧?安屬安陽市,屬河南最北的一個縣,與河北的磁縣、臨漳縣隔河相望,總面積1201平方公裡,總人口84萬人,安陽縣歷史悠久,秦統一後,始設安陽縣,距今2200多年;民國二年,安陽縣暫時屬河北道(即僅取自於河北省名),民國十六年又屬河南省管轄,1954年併入安陽縣,改屬河南省安陽專業區(1968年,改為安陽地區),1983年,國家廢除地區行政公署,實行市帶縣制度,安陽縣隸屬安陽市
  • 一個耳朵在左邊,一個耳朵在右邊,河南省名字最容易混淆的兩個縣
    郟縣三蘇園郟縣和陝縣,郟字耳朵在右邊,陝字耳朵在左邊,好多外省的人搞不清,容易把這兩個縣名混淆。郟縣在豫西南,屬平頂山市管轄,陝縣在豫西,屬三門峽市管轄。郟縣青龍湖公園郟縣位於河南省中部偏西,總面積737平方公裡,人口63萬,下轄8鎮5鄉2個街道辦事處。郟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區位優勢明顯,資源物產豐富。「四保、四鄉、三地」是郟縣的特色元素和標籤符號。
  • 河南商丘名字難認的縣,城內有一個矩形大湖,被譽為中原水城
    前段時間,一個主持人將涪(fu)陵榨菜,讀成了「培」陵榨菜,鬧出了一個大笑話,涪陵榨菜產於重慶市涪陵區,在國內有很多容易讀錯的地名,比如今天要走進河南省商丘市,這兒就有一個容易讀錯了縣名——睢縣。「睢」這個字是一個不常用的字,不了解睢縣的人不知道該怎麼讀這個字,再加上「睢」字和「陽」字的「雎」字非常相似,如果不仔細看,一不小心就會寫成「雎(ju)縣」,也許又會成為一個笑話,因城北有睢水而得名,是商丘市唯一的單字縣,正確讀音為「sui」。
  • 在中國,有一個縣的名字跟東臺正好相反,你知道是哪裡嗎?
    咱們中國地大物博,地名也很有特色,江蘇有個地方叫東臺市,臺灣有個地方正好跟東臺相反,叫臺東縣。兩地直線距離1200公裡,跟北京到杭州的距離完全一樣!下面,就跟隨小東來了解一下江蘇的東臺和臺灣的臺東吧。東臺先後獲得中國工業百強縣(市)、全國縣域競爭力百強縣(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國家全域旅遊創建示範市、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市)、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江蘇省文明城市等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