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福建的縣和廣東的縣,名字正好倒過來!原來都是這些?真奇葩

2020-12-14 騰訊網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關於地名的起法都是很有講究的。不管是歷史人名,還是歷史地名,就好比是一部歷史史詩,都是在營造一個很美好的意境,比如三裡屯,四道口,五棵松,六裡橋,八寶山,十裡河……,真的好棒,再比如頤和園和圓明園,也是精妙絕倫!福建的一個縣和廣東的一個縣,名字正好倒過來!

第一是漳州市「蜜柚之鄉」平和縣,平和縣,地處福建省漳州西南部,毗鄰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與閩粵兩省八縣毗鄰,素有「八縣通衢」之稱。是福建省重點僑鄉之一,也是臺胞的重要祖籍地。1321年—1323年(元至治間)析龍溪、漳浦、龍巖縣地置南勝縣,縣治設今平和南勝,1337年(至元三年)遷今小溪鎮舊縣村,1356年(至正十六年)遷今靖城,更名南靖縣。

明正德時期,曾經析南靖、漳浦縣地置平和縣,屬漳州府,1949年前小溪,屬龍溪專區(地區)、1956年冬,文峰併入山格,安厚併入大溪。1958年上半年,撤區。1963年,增設小溪、九峰2個鎮。1969年,撤銷小溪鎮,回屬城關公社。1984年底,改人民公社為鄉(鎮)。1990年,山格鄉、南勝鄉改為鎮。1997年,平和縣面積2328.6平方千米,人口52.3萬。

廣東省卻有個叫和平縣的。屬於河源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上遊、粵贛邊境的九連山區。古稱是「聯絡閩廣,帶控龍南、安遠,要害之地」,當今是京九鐵路入粵第一縣、廣東沿海地區向內地輻射的一個窗口。面積2310平方公裡,人口54萬。略呈「桑葉形」。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時,和平屬百越地。戰國時,和平境內稱揚越地。秦始皇時期年設南海郡,和平屬南海郡龍川縣。隋高祖開皇11年設循州總管府,龍川縣併入河源縣,和平屬循州總管府河源縣。唐高祖武德五年復設循州,析河源設石城縣,和平屬循州石城縣。唐太宗貞觀元年,石城縣併入河源縣,和平屬循州河源縣。唐中宗嗣聖,循州改稱雷鄉郡並設雷鄉縣,和平屬雷鄉郡雷鄉縣。唐玄宗天寶元年,雷鄉郡改稱海豐郡,和平屬海豐郡雷鄉縣。

明正德年間,都御史、南贛巡撫王守仁(王陽明)率師平叛,督兵鎮平現和平屬浰源(浰頭)、上陵等處農民起義。遂奏朝廷,添設和平縣治,經核准割龍川縣屬和平、仁義、廣三圖(都)和河源縣屬惠化圖以及江西龍南縣鄰界一裡以內的地域,設立縣治。這是「和平」二字首次出現在行政區域名稱上。並沿用原龍川縣和平圖的和平峒之「和平」兩字為縣名,始定為和平縣。明崇禎時期析和平縣屬惠州華圖建立連平州。清代及民國期間無變易。1958年與連平縣合併稱九連縣。1959年縣遷往忠信後,稱連平縣。1960年,縣政府遷回陽明鎮改稱和平縣。1962年恢復和平縣,屬惠陽地區。1988年設立河源市,隸屬河源市轄縣。

相關焦點

  • 廣東省一個縣和福建省一個縣,名字正好倒過來!
    如今,就廣東省和福建省來說,不僅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鄰近,在歷史文化也具有諸多相似之處。廣東,簡稱「粵」,省會廣州。名由於古地名「廣信」,廣信之東謂廣東,廣信之西謂廣西。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和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
  • 山東「最像兄弟」的兩個縣,讀音完全一樣,名字卻正好倒過來
    今天我們想說的這個有趣的事情發生在山東省,也叫魯地,說到山東省,那是我們國家的重要省份,而且有濃厚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地理位置優越,而且文化上為孔子儒教一直是聖地,而且現代山東經濟一直是我們國家前三,人口也非常多的省份之一,是我們國家最有競爭力的省份,今天說的是我們山東的兩個縣,有趣的地方正好是這兩個地方的名字
  • 山東「最有趣」的兩個縣,讀音還完全一樣,名字卻正好倒過來
    現在海外旅行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了, 在豆瓣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分享旅行中拍攝的美麗景色,總是讓我是神, 所以,我知道更多的地方和奇聞異事, 今天,小編想介紹山東省最有趣的兩個縣, 讀音完全一樣,名字正好相反。
  • 河北省一個縣和陝西省一個縣,名字的讀音正好一樣
    如今,就河北省和陝西省來說,都位於黃河流域,並且都是歷史文化大省。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
  • 河南省一個縣和雲南省一個縣,名字的讀音正好一樣!
    如今,就河南省和雲南省來說,一北一南,可謂相隔千裡之外。河南省,簡稱「豫」,省會鄭州,河南界於北緯31°23'-36°22',東經110°21'-116°39'之間,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河南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千米。雲南省,簡稱「雲」或「滇」省會昆明。
  • 縣太爺寫了一副春聯,大家看了都很憤怒,就給他改了
    明朝時,有個人在廣東的一個縣當縣太爺,平時非常蠻橫不講理,還貪汙受賄,徇私舞弊,老百姓們都恨他恨得牙痒痒。到了大年三十那天,他也沒閒著,挖空心思寫了一副春聯,想藉此來宣揚自己的「光輝政績」。那麼,他是怎麼寫的呢?
  • 河北省沿海第一大縣,名字很容易被念錯,很多村莊名叫「狼窩」
    它的縣名很容易念錯,哪怕是文科生也常念錯。它這裡出了北方有名的一種曲藝形式——鼓曲,樂亭大鼓跟唐山皮影和評戲一起,並列為河北東部民間藝術的三朵金花。同樣的讀音,還體現在山東德州的樂陵縣,他倆都屬於渤海圈兄弟,讀音是一致的,跟浙江的樂青和廣東的樂昌發音不一個路數。在古代,樂亭原來是個很荒涼的地方,如同美國的西部,我國的北大荒。由於地處偏僻,人跡罕至,一望無際,到處都是雜草叢生。歷代朝廷為了鼓勵百姓到這裡開荒,推出了很多優惠政策,或者強行把全國各地的人遷移到這裡。
  • 廣東一個縣和昆明一個區同名,改名前名字很詩意
    中國地名成千上萬,大到縣級行政區,小到鄉鎮、村落,都有一些同名的。就比如說今天要介紹的廣東省五華縣,就和雲南昆明的五華區同名。五華縣是梅州市的下轄縣,地處廣東省的東部,人口約152萬,是一個人口大縣。五華縣原名長樂縣,這個名字發源於北宋年間。「長樂未央」,這個名字很有詩情畫意和內涵,但後來為何改成了五華縣呢?
  • 如果宜春下面的縣,都改回古代的名字,你覺得哪個最好聽?
    宜春明月山風光宜春轄1個區,6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市政府駐袁州區,其所轄的9個縣(市),無一不是歷史悠久。也正是因為此,這些縣市,在歷史上大多有過一次或多次的改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宜春下轄縣市,對應的古代名稱分別是什麼呢?哪個過去的名字最好聽。樟樹市,地處鄱陽湖平原南緣,跨贛江中遊兩岸,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建新淦縣,治於淦陽(今樟樹市城區)。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劃出新淦縣以北地區,建清江縣。1988年10月,撤銷清江縣,設立樟樹市。
  • 廣東省面積「最大縣」,享有廣東水泥之鄉,是廣東著名的山區縣!
    廣東省是我國經濟最強的省份,連續多年經濟綜合實力居全國首位,廣東省眾多縣中有一個縣很有特色,享受廣東水泥的鄉土,是廣東省最大的地區,也是著名的山區縣,你知道是哪個縣嗎?這個縣是清遠市下轄的英德市,古代被稱為永州市,有「嶺南古鎮」的稱號,英德市位於南嶺山脈東南部、廣東省中北部和北疆中遊,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和北山區的結合部,市總面積為5671平方公裡,是廣東省最大的縣,管轄以下1個街道和24個城鎮,戶籍總人口近120萬,是北山區的人口大縣。
  • 網傳福建14個縣可能會「消失」 記者核實真相
    今天,這則《福建這14個縣或將「消失」 快看看有你老家嗎》消息再次攪動福建人的神經!具體內容是這樣說的:近日國務院撤縣設市各省份名單公布,福建有14個,快看,有你老家沒?龍巖市 長汀縣-撤縣設市龍巖市 連城縣-撤縣設市寧德市 霞浦縣-撤縣設市福州市 平潭縣-撤縣設市(福建省直管,地廳級)今天,有不少媒體都轉載了這則消息。
  • 福建面積最大的縣,海岸風光旖旎,海天一色
    因江河交錯縱橫而得名,又因城形似鳳,素有"閩都金鳳"的雅稱,寓吉瑞呈祥之意。 早在新石器時代敖江流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公元282年正式置縣,史稱溫麻縣,為福建古代最早5個設置縣之一,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 廣東「名字最霸氣」的縣,明清時屬廣州,有「中國溫泉之鄉」美譽
    說到廣東,眾所周知是中國第一大經濟體,從1989年開始省內地區的總產值連續30年居全國第一位,現在GDP突破10兆,這是不言而喻的, 說到廣東省內的城市,眾所周知,在「北上廣深」的四個超一線城市中,廣東已經獨佔了兩個席位,這在國內34個省級行政區中也是絕對不存在的, 雖然廣東到處都是大市
  • 江西的一個縣,因為江蘇的縣改了名字,相隔千裡又有什麼淵源嗎
    對於喜歡旅行喜歡人文史的夥伴們來說,旅行中尋找古代的逸聞,找到不同的故事是旅行的一大樂趣, 前幾天,寫了一個丟失在歷史長河的地級市,這不是發現兩個千裡之外的縣多麼有歷史淵源,一個在江蘇北部,一個在江西東南部,兩個縣有一個字之差,但為了另一個改成了現在的名字,地理位置:豐縣,又名鳳城,徐州市下直轄縣,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位於蘇、魯、豫、皖四省七縣交界之地,管制沿革
  • 新世紀,福建這個縣撤銷,隸屬於莆田
    福建省,位於我國東南部沿海,地處東海之濱,與寶島臺灣隔臺灣海峽相望,同浙江、江西、廣東等三省相鄰,境內多山,呈「依山傍海」之勢。福建歷史悠久,古為閩越之地,秦漢時開始納入華夏版圖,經過兩千多年的移民、開發,現在已經成為我國最為富裕的地區之一。
  • 廣東梅州人口最少的縣,和福建接壤,擁有長潭景區
    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市,有2個區、5個縣,還代管1個縣級市。在這些縣中,蕉嶺縣無疑是梅州是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縣了。從各方面綜合來看,蕉嶺都是一個小縣。蕉嶺地處閩粵贛三省邊陲地帶,和福建省龍巖市的武平縣、上杭縣接壤,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蕉嶺是一個長壽之鄉,這可能是因為境內優良的生態環境,蕉嶺森林覆蓋率高,風景優美,山清水秀。境內旅遊景區景點有:長潭、石寨土樓、桂嶺書院、文福古塔、謝晉元紀念館、皇佑筆林場等等。
  • 福建莆田一個縣,總人口達117萬,境內有5條溪流
    莆田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在古代的時候,被稱為興化,出現了很多的歷史名人,文化色彩濃厚。它的位置位於福建省的沿海中部,東南方向靠近臺灣海峽,具有豐富的水資源,整個海域的面積達到了1.1萬平方公裡,陸地佔地面積有4200平方千米,是一個不算太大的地級市,目前管轄了1個縣和4個區。
  • 福建格外特殊的一個縣,名字為單字且聞名全國,曾以村為名
    福建省位於我國東南沿海,與浙江、江西、廣東三省相鄰,隔著步道臺灣海峽望去,晉建民軍時歷史悠久,人文燦爛,目前福建省共管轄9點56縣,這56縣中有一個縣特別,不僅歷史悠久,全國聞名,而且是福建省唯一的自治縣,就是沙縣。
  • 廣東名字最霸氣的縣,明清時屬廣州府,有「中國溫泉之鄉」的美譽
    說起廣東,眾所周知是中國第一大經濟體,自1989年起,省內地區生產總值已經連續30年居全國第一位,如今GDP更是即將突破10萬億,實力之強是毋庸置疑的。而說起廣東省內的城市,眾所周知」北上廣深「四座超一線城市中,廣東已經獨佔兩席,這在國內34個省級行政區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 全國絕無僅有的一縣連科三狀元,就在我們福建,你知道是哪個縣嗎
    福建永泰縣一縣連科三狀元是全國獨一無二的。蕭國樑為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狀元;鄭僑為乾道五年(1169年)己丑科狀元;黃定為乾道八年(1172 年)壬辰科狀元。三狀元皆永福(今永泰)縣人。一縣在七年內連科三狀元,傳為科舉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