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棄我取,別人拋棄的東西我拾起來。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賣出以獲取厚利,後用來表示不跟別人爭,仍然有好處。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近義詞有:彼棄我取,反義詞有:人取我與,人棄我取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賓語、分句;含褒義。人棄我取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人棄我取(rén qì wǒ qǔ)成語釋義:別人拋棄的東西我拾起來。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賣出以獲取厚利,後用來表示不跟別人爭,仍然有好處。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近 義 詞:彼棄我取反 義 詞:人取我與成語用法:聯合式成語;可作賓語、分句;含褒義。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人棄我取的典故/故事:戰國時期,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國,厲行改革,加強統治。李悝從商人白圭的經商原則「人棄我取,人取我與」中得到啟發,在經濟改革中實行保護農民利益和發展農業生產的「平糴」法,從而使國家幹預與調節經濟,使魏國富強。人棄我取的例句:1、在經營方法上,西大街人講究「人棄我取,人取我與。2、當魏文侯時,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3、他精明過人,生意有今日的成就,是懂得人棄我取的道理。4、順勢者昌,逆勢者亡-順勢而為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反向操作。人棄我取的成語接龍:人棄我取 > 取之不盡 > 盡忠竭力 > 力竭聲嘶[人棄我取]由小學家庭輔導平臺[小孩子點讀]APP獨家整理並發布。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