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堅持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精準投資
緊緊牽住重大項目這個「牛鼻子」
切實增強帶動效應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大
「十三五」期間預計年均增長11.0%左右
增幅高於固定資產投資1.4個百分點
其中新開工在建億元以上
重大投資項目504個
五年累計完成投資1647.7億元
製造業投資步伐加快
年均增長12.2%左右
增幅高於固定資產投資2.6個百分點
其中新開工在建億元以上
重大投資項目477個
五年累計完成投資704.4億元
溫州北鬥信息產業基地 市科技局供圖
公共服務投資增長加速
年均增長12.8%左右
增幅高於固定資產投資3.2個百分點
其中新開工在建億元以上
重大投資項目119個
五年累計完成投資205億元
房地產投資平穩增長
年均增長9.5%左右
增幅與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基本持平
甌海中心區 張品金 攝
2
發揮關鍵領域投資的帶動作用
今年1-11月
溫州基礎設施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
達到26.3%
較2015年的24.7%提高1.6個百分點
聚焦交通運輸投資
預計「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13.0%左右
增幅高於全市固定資產投資3.4個百分點
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14.8%
較2015年的12.8%提高2個百分點
新開工在建億元以上交通投資項目183個
累計完成投資1060億元
文泰高速南浦溪特大橋 劉偉 攝
聚焦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投資
預計「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15.6%左右
增幅高於全市固定資產投資6.0個百分點
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9.5%
較2015年的7.2%提高2.3個百分點
五年來建成
鹿城區繞城高速至臥旗山段海塘工程
瑞安市飛雲江治理一期工程等一批民生水利工程
新開工在建億元以上投資項目264個
累計完成投資488.2億元
華東大峽谷生態養生園
溫州生態園三垟城市溼地公園提升工程等
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三垟溼地西環線「花溪花島」夜景 金劍鋒 攝
聚焦公共服務投資
預計「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12.8%左右
增幅高於全市固定資產投資3.2個百分點
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3.5%
較2015年的3.0%提高0.5個百分點
五年來
建成了溫州奧體中心、附二院龍灣院區
濱海職教中心等一批重大民生項目
新開工在建億元以上投資項目119個
累計完成投資205.1億元
附二院龍灣院區 楊冰傑 攝
聚焦新型基礎設施投資
2020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作為「兩新一重」的一項重要內容
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我市共有102個項目列入省新基建項目清單
計劃總投資1836.2億元
其中實施類項目43個
年度計劃投資163.4億元
1-10月實施類項目
共完成投資173.6億元,完成率106.2%
提前2個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2020省新基建項目:大唐5G長三角區域中心項目效果圖 龍灣供圖
大幹交通、幹大交通
闊步邁向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溫州繞城高速西南線項目 陳建傑 攝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期間
特別是「十三五」以來
全市交通運輸事業在總量規模和質量效益方面
實現了從「瓶頸制約」到「基本適應」的跨越
1
全力打好綜合交通建設大會戰
提速推進
高鐵、高速、海港、空港和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構建綜合交通網絡新格局
全市綜合交通投資超2000億元
較「十二五」翻了一番
一批具有引領性的、標誌性的
重大交通項目建成投用
高鐵和軌道交通實現「零」的突破
首條時速350公裡的杭溫高鐵加快建設
建成後溫州將全面融入全省1小時交通圈
市域鐵路S1線建成投用
S2線加快建設,地鐵M1線啟動前期
我市邁入了軌道交通時代
市域鐵路S1線 龍灣供圖
高速公路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
繞城高速西南線
甬臺溫高速複線南塘至黃華段、靈崑至蒼南段
繞城高速北線二期、龍麗溫高速瑞文段
建成通車,基本實現繞城高速閉環
打通沿海第二大通道
溧寧高速文泰段計劃下周通車
實現「縣縣通高速」
泰順37萬山區百姓將圓夢高速
「十三五」
我市新增高速公路裡程270多公裡
總裡程較「十二五」末翻了近一番
躍居全省第二
目前我市在建的高速公路有甌江北口大橋
溧寧高速文景段、金麗溫高速東延線
此外,瑞蒼高速計劃下周開工
龍麗溫高速瑞文段 市交通局供圖
空港邁入「千萬機場」行列
T2航站樓、機場綜合交通中心地下部分建成投用
開啟了雙航站樓及「空鐵軌」聯運模式
龍灣國際機場2018年、2019年
旅客吞吐量分別突破1000萬、1200萬大關
躋身國內大型空港和繁忙機場行列
總投資200億元的機場三期擴建項目籤約
項目前期加快推進
溫州機場供圖
海港即將跨上「百萬標箱」臺階
溫州港融入全省海港一體化發展
樂清灣港區獲批開放,樂清灣鐵路建成通車
目前全港有萬噸級以上泊位20個
貨櫃內貿線15條、外貿線6條
到寧波舟山港的內支線加密至每周8-12班
今年到11月
貨櫃吞吐量逆勢增長24.8%
年內將突破100萬標箱
樂清灣港區C區一期工程項目 樂清供圖
2
全力優化交通運輸服務
農村交通明顯改善
2018年啟動開展高水平建設
「四好農村路」三年行動計劃
三年來
建設改造農村公路9200多公裡
創建美麗經濟交通走廊4000多公裡
超額完成省下達計劃任務
全面完成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
基本實現了「出門水泥路、抬腳公交車」
文成供圖
公交品質明顯提升
市區已建成
快速公交BRT 8條主線、13條支線
運營裡程達400多公裡
實現了從「單一線路」到「成環成網」的跨越
基本覆蓋市轄區人流密集區域
圍繞市民個性化、差異化的出行服務需求
積極發展醫療、旅遊、假日等定製公交專線
快速公交BRT 施超 攝
交通擁堵明顯緩解
5年來共新建城市聯網路(打通斷頭路)99條
新增公共停車位5萬個
整治交通堵點69個
新增新能源公交車2560輛
交通出行滿意度第三方測評
從2016年的81.6%提升到2019年的89.5%
實現了四連升
2019年在省治堵考核中位列杭甬溫組第一名
溫瑞大道二期錦繡路下穿隧道 鹿城供圖
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有力推進溫州水利事業快速發展
江心嶼輪渡 蘇巧將 攝
1
加快推進防洪排澇工程建設
通過實施防洪、排澇、擋潮工程
初步構建了「水庫攔洪、隧洞分洪、低地滯洪
河道排澇、堤閘擋潮」的防洪排澇體系
形成跨區域、全流域的系統治理格局
全面提升甌江、飛雲江、鰲江流域防洪能力和
主要平原排澇能力
堅持規劃先行
編制飛雲江、鰲江流域綜合規劃
溫瑞平原防洪排澇規劃
溫州市海塘安瀾建設規劃等
認真謀劃了一批
事關溫州發展大局的重大水利工程
其中23個項目列入
全省「百項千億」防洪排澇計劃
總投資約430億
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居全省前列
今年謀劃了總投資約400億元的海塘安瀾工程
努力打造沿海生命線、風景線、幸福線
七都環島海塘 市水利局供圖
強化協調推進
細化工作目標,制定任務清單
將「百項千億」重點工程作為
「三服務」活動的重要內容
成立了12個服務指導組
深入工程一線,點對點指導
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支持
全力破解要素制約
累計爭取到省級和國家各類專項資金補助70億元
建設成效顯著
以「百項千億」防洪排澇工程為重點
融合城市開發、產業發展、交通建設、文化旅遊
新建加固三大江幹流及支流堤防、海塘
共計210公裡
將甌江市區段、飛雲江縣城段、鰲江河口段
打造成集安全屏障、生態廊道
交通走廊、文化長廊於一體的景觀產業帶
實現「建成一項工程,帶動一片開發」
溫瑞平原、樂柳虹平原、江西垟和江南垟平原
重點排澇工程穩步推進
32座水庫加固改造提升
197座山塘除險加固全面完成
三大江流域防洪擋潮能力和平原排澇能力顯著提升
南湖分洪工程年內隧洞貫通
明年汛期前可發揮防洪作用
水頭水患問題治理取得歷史性突破
甌江沿線 楊冰傑 攝
2
紮實推進飲用水工程建設
珊溪水源保護持續加力
珊溪水源保護治理成果逐步顯現
庫周環境面貌明顯改善
群眾水源保護意識不斷增強
庫區水質持續穩定在Ⅱ類以上
珊溪水利樞紐管理中心
被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水利部
授予「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文成珊溪水庫 吳志偉 攝
水資源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大力實施水資源保障重點工程
逐步構建了北以楠溪江供水工程
南以珊溪-趙山渡水利樞紐為核心的
供水保障體系
建成了甌江翻水站維修加固工程
蒼南雲遮水庫工程
加快建設甌江引水
泰順樟嫩梓水庫及供水等工程
甌江引水工程建成後
溫州市區將形成珊溪水庫、澤雅水庫和
甌江引水工程互為備用的多水源供水格局
水資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楠溪江 陳勝豪 攝
農村飲水保障能力全面加強
大力實施城鎮(聯村)管網延伸工程
構建起大縣網為主、鄉鎮區域網為輔
單村水廠為補的縣域三級供水格局
累計新增達標提標受益人口174.8萬人
全市城鄉規模化供水比例提高到80%以上
每個縣(市、區)建立「智慧統管」中心
逐步實現對農村飲用水工程的
遠程監測、智能預警、實時感知、專業服務
澤雅水庫 朱盛 攝
3
加速推進美麗河湖創建
高標準打造了鹿城匯昌河、甌海戍浦江
樂清中運河、蒼南橫陽支江等
一批獨具溫州韻味的美麗河湖
全市水環境、水生態、水景觀持續提升
成功獲評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
樂清中運河 市水利局供圖
河湖面貌逐步改善
高標準建成59條市級美麗河湖
總長度370公裡
其中創成26條省級美麗河湖
河湖監管不斷加強
深化河(湖)長制
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及「無違建河道」創建
江心嶼北汊治理工程開工建設
全力解決淤積問題
甌江幹流溫州段全面禁止採砂
採砂船全部拆解處置到位
解決了多年來歷史遺留問題
水鄉特色持續呈現
大力加強河湖配套設施建設
新增了一批濱水公園、濱水慢行道和親水設施
河湖水文化得到進一步彰顯
洞頭區海濱河 市水利局供圖
提升「獲得電力」水平
激活溫州經濟生活「幸福能量」
甌江亮化夜遊
2020年
溫州預計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448億千瓦時
是1978年的125倍
溫州已有500千伏變電站6座
220千伏變電站41座
110千伏變電站183座
總容量達到4883萬千伏安
是1978年的562倍
目前,年戶均停電時長已經縮短至2.76小時
近階段,鹿城、樂清、永嘉等地核心區
已經取消計劃停電
實現「水電氣網」一件事聯辦
2018年,溫州供電公司藉助大數據,推出「一證通辦」服務 溫州電力局供圖
溫州電力的發展是全省電力發展的縮影
上世紀70年代
溫州多地還是由小水電供電
1988年,溫州各縣實現聯網供電
1996年,在永嘉王山村
浙江省實現行政村「村村通電」
2006年,在洞頭大瞿島
浙江省實現「戶戶通電」
1996年11月13日,浙江省暨華東電網行政村「村村通電」儀式在永嘉縣黃南鄉王山村舉行 溫州電力局供圖
「十四五」期間
溫州電力局將在「十三五」期間
投資130億元的基礎上
投入150億元進行電網建設。
今年,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
「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
能源網際網路企業」戰略目標
溫州電力局正積極探索能源網際網路的溫州模式
構建具有清潔低碳、安全可靠、泛在互聯
高效互動、智能開放等特徵的智慧能源系統
利用電力大數據
推出「企業復工電力指數」等大數據產品
與政府共同建設能源數據中心和
「城市大腦」的能源數據模塊
在溫州甌江口落地國家電網20億「新基建」項目
目前已在全市2899個用戶及
39個小微園推廣安裝智慧用能系統
溫州電力局供圖
1
從柴油電到綠色電繪就溫州綠水青山的最美風景
打造綠色能源之網
從2015年起
實施「電能替代」專項行動
以電代油、以電代煤
在27個景區實施「全電」改造
2019年底
敷設海底電纜將清潔電送到了南麂島
打造「全電島嶼」
敷設海底電纜將清潔電送到了南麂島 蘇巧將 攝
截至2020年11月
已累計推廣實施電能替代項目6000餘個
替代電量42億千瓦時
減排二氧化碳172萬噸
二氧化硫等其他汙染物130萬噸
在港口推廣建設岸電系統
建設城區和高速充電站104座
建成高速公路快充網絡
促成溫州建成智慧車聯網平臺
2016年冬,溫州公司運用無人機輔助開展冰雪天氣輸電線路特殊巡視 溫州電力局供圖
2
從「用上電」到「用好電」對焦到供電服務的最根本
全力優化電力營商環境
打造電力營商環境最優市
全國首創小微園模塊化供電模式
實現小微企業「一戶一表」
減輕轉供電費壓力
提供營商專員一站式服務
連續5年
9次降低工商業電價
降低企業用電成本近38億元
疫情期間
嚴格落實各項惠企政策
減少46.03萬戶企業8.8億元電費支出
黃周虎 攝
與市政務服務中心合作
通過人員進駐、業務進駐的形式
促成407個市縣鄉鎮街道社區的政務服務中心
均可辦理用電業務
3000餘臺甌e辦也可辦理用電業務
在洞頭島開通「海上營業廳」
在泰順偏遠山區提供「背包客」上門服務
從2020年起
原404平方公裡鹿城甌海自供區、10.5萬用戶
用上了高質量的國網電
溫州電力局供圖
推進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服務
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作用不斷彰顯
浙江省首個5G農業示範基地瑞安曹村艾米星創天地 市科技局供圖
1
電信業務保持較快發展態勢
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電信業務總量高速增長
電信收入增速保持平穩
「十三五」期間
截至目前
全市電信業務總量累計達到3447億元
年均增長40%
電信業務收入568億元,年均增長3%左右
用戶規模持續優化
全市1225萬戶行動電話用戶中
4G用戶數達到935萬戶
5G用戶數達到138萬戶
居全省第二位
寬帶用戶加速升級
固定網際網路寬帶用戶達到431萬戶
投資規模持續擴大
僅「十三五」期間
全市信息通信行業完成投資123億元
通信網絡覆蓋水平和承載能力穩步提升
2020年初
率全國之先與五大運營商省公司籤訂5G戰略合作
未來三年將投資132億元
推進涵蓋5G網絡、數據中心
智慧城市、5G和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等
一批項目落地
長三角電氣工程師創新中心 樂清供圖
2
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
完善4G網絡
推廣「宏站+微站+室分」的建站模式
實施4G基站「補盲增密」計劃
累計建成4G基站4.1萬個
行政村(社區)4G整體覆蓋率達到100%
加快5G布局
出臺實施意見和專項規劃
加大力度推進5G基站建設
已建成5G基站7551個
實現主城區、縣城區及工業強鎮5G信號覆蓋
龍港市成為全省首批5G信號全覆蓋的縣域城市
龍港之夜 常峰 攝
深化光網城市建設
優化城域網網絡結構
對接上海網際網路核心節點
持續優化網際網路骨幹網的架構
提高骨幹網絡的出口帶寬和質量
網際網路出口帶寬達到13T
實施寬帶網絡超百兆改造計劃
加大光纖到戶改造力度
推廣百兆到戶、千兆到戶
光纖到戶用戶達到330萬戶
光纜線路總長度達到38萬公裡
光纖網絡覆蓋所有行政村
城市無線WiFi熱點22300個
趙用 攝
3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布局
打造全省雲計算副中心
圍繞全省「一核三副」的雲計算中心布局
打造全省雲計算副中心
目前全市已建成
移動楊府山雲計算中心、電信濱海雲計算中心等
13個雲計算中心
機架總數達到5000個
浙南雲谷磐石數據中心、移動浙南雲計算中心
年底前將投產
投產後機架總數將超10000個
浙江雲谷-磐石雲數據中心 樂清供圖
完善物聯網網絡
聚焦物聯網、雲服務、智慧生活等重點領域
實現按業務需求完成重點區域深度覆蓋
物聯網用戶突破1683萬戶
NB窄帶物聯網用戶達到383萬戶
IPv6網絡改造基本完成
制訂《溫州市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實施方案》
構建基於IPv6協議的下一代網際網路體系
推進骨幹網、寬帶接入網、移動接入網的
IPv6改造和互聯互通
推進電子政務系統、智慧城市應用系統
商業網站和工業網際網路等
系統向IPv6平滑過渡和演進升級
實現信息基礎網絡對IPv6協議的全面兼容
IPv6活躍用戶已突破1000萬戶
正泰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園
4
網絡提速降費增強百姓獲得感
顯著提升網絡速率
全市100M及以上寬帶接入用戶
佔比達到87.85%
大幅下降網絡資費
相繼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
移動流量漫遊費,固定寬帶和移動流量
資費均大幅下降
2019年戶均移動網際網路流量10.18G
來源:溫州發布
資料:市政府新聞辦、市經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統計局、溫州電力局
編輯/版式: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