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溫州住建這五年——融精彩蝶變 繪城市勝景-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

2020-12-20 溫州日報甌網

2020/12/15 08:18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單暉 瀏覽:1129

溫州日報記者 黃榮傑

暮色籠罩下的塘河,流光溢彩,浪漫而詩意。極目遠眺,甌江北岸的山體燈光秀給冬日裡的溫州增添了獨特的浪漫氣質。在近年回國的旅意華僑莫妮卡眼裡,家鄉這幾年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短短幾年裡,老舊棚戶區拆了,道路更加通暢發達了,城市的面貌煥然一新。

回首「十三五」,這是溫州加快轉型發展、實現趕超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期,更是加快溫州都市區建設、打好城市建設翻身仗的決戰期。五年來,市住建局緊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全省三大中心城市、四大都市區之一」的戰略布局,著力優化城市規劃,提升城市建設品質,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全面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與城市能級,實現溫州城市面貌精彩蝶變。

展望「十四五」,人民對城市建設的幸福感、獲得感、自豪感與日俱增,民生幸福的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推動城市形象精彩蝶變

做好「拆整建美」

清晨,在風景怡人的三垟溼地公園來一場健身跑;午後,漫步公園路-五馬街歷史文化街區嘗一嘗老溫州的味道;傍晚,漫步甌江沿岸景觀帶,流連「詩畫山水溫潤之州」的獨特魅力——幾年來的「拆整建美」,讓如今「溫州十二時辰」的業態愈加豐富多彩。

近年來,市住建局按照區域中心城市定位,聯動推進「大建大美」,精緻打造「兩線三片」五張亮麗城市名片,逐步奏響月光經濟「四部曲」。三年來,全市「大建大美」累計開工項目996個、建成項目675個、完成投資3011億元,高品位呈現「溫州外灘」、三垟「生態客廳」和中央綠軸「活力走廊」城市新貌,重塑五馬街區「鬥城記憶」,打響了甌江夜遊、塘河夜畫等一批月光經濟品牌。

在小城鎮綜合整治工作中,市住建局將該項工作作為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抓手,圓滿完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全市115個鄉鎮全數通過省級考核驗收,其中44個鄉鎮被評為省級樣板鄉鎮,贏得了城鄉居民的交口稱讚。

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市住建局把城中村改造作為棚戶區改造的主攻方向,「籤、騰、拆、建」環環相扣,五年來,全市累計完成行政村整村改造159個,涉及20.6萬戶,拆除舊房2950萬平方米,市區拆出土地3.6萬畝,相當於建成區面積的十分之一,拆出了城市發展新空間。

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市住建局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以「大建大美」、老舊小區改造、美麗城鎮創建為抓手,推動城鄉結構調整優化和品質提升,全力建設集自然美、經濟美、城鄉美、生活美、人文美為一體的「五美」新溫州。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體系

實現「住有所居」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一座城市給予人們幸福感的重要參考。讓拆遷戶出棚進樓實現「安居夢」,是住建局多年如一日開展棚改工作的初心和使命。

五年來,全市開工棚改安置住房24.2萬套、竣工17.5萬套、交付15.3萬套,並同步實施學校、醫院、公園、道路等基礎配套設施完善。2019年,我市棚戶區改造工作還獲得國務院激勵表彰和獎勵。

為使住房保障進一步擴面,我市率全省之先創新實施「市場提供房源、政府補貼租金」的公租房保障新模式,將公交司機、環衛工人等群體納入住房保障範圍,城鎮住房保障覆蓋率由2016年的17.11%提高到2020年的23.41%,累計保障人數由108.32萬人增加到153.5萬人。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日前,位於市區南郊街道清泰錦園12號樓的131套人才住房正式交付。在市住建局構建的「多方位、多層次、多選擇」的人才住房體系下,「以房留人」政策成效初顯,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日益提升。

此外,為築牢城市房屋使用安全防線,我市累計完成城鎮危舊房治理5500幢,完成農村危舊房治理5萬戶,今年提前完成1016戶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實現農村困難家庭「不住危房」目標。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還制定了全省首部地方性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標準,《甌海區保障性住房政務公開規範》被省政府公開辦作為藍本,形成浙江省標準報至國務院。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通過多措並舉,推動『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邁進。」市住建局一位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深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打造城市未來社區,加快建築業智能化、工業化、綠色化、標準化、精細化轉型升級。

優化城市交通路網結構

構建「交通樞紐」

連日來,家住永嘉烏牛的陳小姐心中多了一件期盼的事。「希望七都北汊橋能夠早日正式通車,這樣我往返市區上班就更方便了。」和她有著相同期待的人還有很多,一位網友為溫州近年的交通變化點讚道:交通是城市的血管,特別是對溫州這樣一座「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城市來說,交通暢通既是發展的要義,也是民生幸福的保障。

在「外快內暢」的建設要求下,我市實施了市區路網提升和溫瑞平原、甌江兩岸交通一體化工程,啟動「兩環八射」快速路網和環大羅山「兩環」道路建設,構築布局完善、級配合理、功能明確、管理先進的市政道路網絡。

行走溫州,日益暢通的交通版圖上,堵點也確實在快速減少。五年來,市區建成七都北汊橋、甌海大道東延和濱海大道北段等快速路,加快建設溫瑞大道南段、環山南路等一批快速路,促進內外交通銜接。同時,寧波路、廣化南路、中興大道等城市道路相繼建成,累計裡程約246公裡,月落垟路、府東路、雁蕩西路等45斷頭路相繼打通,補齊了城市內部交通結構短板。

藉助「大建大美」「精建精美」的有利契機,停車配建標準也順勢提高。五年來,市區累計新增路外停車泊位達22.7萬個,建成時代廣場立體車庫、彩虹灣親子廣場、上陡門浦公園等公共停車場,新增公共停車泊位約3.1萬個,完成153個舊小區(社區)交通微循環和停車位改造工作,新增規範泊位1.3萬個,民生實事項目交出滿意答卷。

在席捲而來的新基建浪潮下,市住建局將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在「十四五」期間,加快推進基於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全面提高城市建設水平和運行效率,加速提升溫州中心城市發展能級。

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打造「生態溫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是溫州這座千年文化古城的金名片,也是孕育東甌文明的不竭源泉。如今在溫州,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深入到了無數溫州人的意識中,垃圾分類也成了綠色生活新時尚。

五年來,全市新建生活垃圾處理項目14個,到2020年底,新增生活垃圾處置能力6635噸/日,全市生活垃圾處置能力達到12920噸/日,較「十二五」末增長近一倍,處理能力位居全省前列,基本實現縣級以上生活垃圾處置「零填埋、全覆蓋」目標。

在城鎮生活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方面,全市新建城鎮生活汙水處理項目18個,到2020年底,新增生活汙水處理能力68萬噸/日,全市生活汙水處理能力達到193萬噸/日,較「十二五」末增長了54%,基本實現生活汙水處置「應收盡收、應處盡處」目標。2018年6月,亞洲最大的全封閉一體化半地埋式生活汙水處理廠——溫州市中心片汙水處理廠遷擴建工程建成投用,大大提升了我市的汙水處理水平。

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是溫州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加快大都市區發展」的關鍵五年。市住建局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催人奮進的「十四五」規劃開啟溫州住建領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奮力譜寫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的「住建篇章」。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