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日大使:相信日本能在中美之間把握好平衡

2020-12-27 海外網


海外網12月25日電 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消息,12月3日,駐日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刊《國際貿易》專訪,宣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中日關係、中美關係,鼓勵日本經濟界繼續加強對華合作。採訪實錄如下:

問:近期,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多個強國目標。您怎麼解讀中國的新發展格局,未來中國將如何與世界開展合作?

答: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提出了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受到了日本各界的廣泛關注。五中全會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舉行的。當前,全球經濟嚴重衰退,世界動蕩變革,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任重道遠。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旨在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可同中國分享發展新機遇。今後一段時期,中國將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化與世界的合作:

一是團結合作抗擊疫情。有效控制疫情是實現經濟復甦的前提條件。對於各國而言,當前最重要的是加強抗疫合作。中國將繼續積極支持世衛組織發揮關鍵領導作用,加強國際聯防聯控,主動分享經驗,繼續積極參與疫苗國際合作。

二是堅持開放發展。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過去40多年的歷史證明,改革開放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未來中國將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攜手各國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暢通,降低貿易壁壘,助力各國儘快恢復經濟。

三是堅持創新增長。中國將與各國一道,利用好疫情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加大對數字基礎設施投入和建設,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共同實現更高質量、更具韌性的發展。

四是堅持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方將推動RCEP儘快生效,積極考慮加入CPTPP,促進區域內的商品、技術、服務、人員、資本流動,形成域內統一的經貿規則體系。

問:剛剛您在介紹新發展格局時,強調這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與此同時,新發展格局的一大特點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這是否意味著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將轉變為內需?

答:的確如此。過去,中國經濟發展主要靠投資和出口拉動。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經濟體量不斷擴大,預計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將達15萬億美元。國內消費能力持續提升,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提升。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是基於經濟發展客觀規律而做出的科學判斷。未來,中國將堅持擴大內需,發揮好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作用。

問:剛剛您提到了RCEP,這是中日韓三國間首次達成自貿協定,這對於三國而言有什麼重要意義?

答:RCEP的正式籤署對於區域經濟一體化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論是日本經濟的發展,還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歷史成就,都離不開堅持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沒有出路,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發展,這是不應人為意志而轉移的歷史潮流。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中日韓三國共同的目標。正是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我們成功籤署了RCEP,邁出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第一步。三方應以RCEP為基礎,加快商籤中日韓自貿區(FTA),努力達成更高水平的經貿規則,中方還將積極考慮加入CPTPP,努力實現構建亞太自由貿易區的最終目標。

問:中美關係備受世界關注。11月美國大選結果出爐,拜登將取代川普入主白宮。川普執政時期,推行單邊主義和美國優先,擾亂國際秩序,對中國不斷施壓。拜登與川普不同,其更加重視國際合作。觀察普遍認為,拜登上臺後將調整對華政策。您如何看待今後中美關係的走向呢?

答:習近平主席日前已致電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指出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希望雙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同各國和國際社會攜手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最受關注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建交40多年來,早已形成了最廣泛的交流合作和最大的共同利益。中美雖有分歧,但更有廣泛合作空間。

中國對美關係的基本立場始終一以貫之。人類社會正在探尋後疫情時代的發展之路。我們期待美國新政府與我們共同認識到,這個世界是多元、多彩的,任何國家都有權利根據自身歷史、文化、國情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誰都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改變對方,而是應尊重對方人民做出的自主選擇。中美作為世界大國,應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好分歧,開展有利於兩國和國際社會利益的合作,共同為推動「後疫情時代」世界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作出貢獻。

按照美國大選安排,明年1月20日,拜登將正式接任總統。在此之前,我們難以預測美國政策的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拜登作為民主黨領導人,其政策一定會與川普有所不同。如果拜登政府願通過對話解決中美之間的分歧,中方願以誠相待。可以說,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決定於拜登政府的選擇。

日本是美國盟友,我們尊重日美發展正常合作關係。但對日本而言,對美關係不是全部,為了日美關係而影響正常的對華合作,也不符合日本利益。希望並相信日本能在中美之間把握好平衡,發揮更加積極和建設性作用。

問:中日經貿關係是雙邊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企業重視發展對華合作,對中國大市場充滿期待。與此同時,當前日本對華投資增速放緩,結構不斷調整。新形勢下,您如何看待中日經貿關係的未來發展?對日本企業有什麼期待?

答:新冠疫情發生後,中日經濟界精誠合作、相互支持,推動在華日企順利復工復產,受損的產業鏈供應鏈得到迅速修復,全球500強日本企業繼續擴大在華戰略性投資,雙邊貿易企穩回升,商務人員往來「快捷通道」於11月30日順利開通。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0.7%,帶動日本對華出口連續4個月增長,成為日本經濟三季度回歸正增長的重要動力。這些充分顯示出,兩國互利共贏的合作態勢沒有發生改變,經貿紐帶的強大韌性沒有改變。

日本新內閣成立後,習近平主席與菅義偉首相舉行電話會談,就持續改善發展中日關係達成重要共識,明確下階段中日關係發展方向。上月底,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日本,與菅義偉首相、茂木敏充外相等日本新內閣高層深入溝通,達成許多重要共識和具體成果。兩國經濟界應共同積極落實,擴大互利合作,攜手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經貿關係,為共同迎接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積累成果。我對日本經濟界有三點期待:

一是繼續堅定對華合作信心。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有超過4億中等收入人口,有預測顯示明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將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希望日本經濟界抓住機會,進一步擴大對華經貿合作。

二是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繼續開展抗疫合作,擴大經貿投資、服務貿易、節能環保、電子商務、醫療康養、數字經濟等領域互利合作。積極參與第三方市場、科技創新等合作機制,爭取形成更多成果。抓住RCEP籤署的重要契機,推動區域內各類經濟要素深度整合,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三是深化與中國企業的互惠合作關係。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強行拆分世界市場,動輒威脅「斷供」,只會切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阻斷自身獲取更大市場、接觸先進技術的機會。希望日本經濟界尊重市場規律,從自身利益出發,繼續與中國企業開展互利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問:中日間業已形成了你中有我、相互依存、互利共贏的經貿關係。不同於持續強化的雙邊經貿紐帶,兩國國民情感卻出現了惡化的趨勢。11月中日兩國聯合調查顯示,日本方民眾對華不抱有好感的比重增至89.7%,認為中日關係十分重要的比重也首次跌破70%。您認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答:中日兩國地緣相近,利益深度融合,兩國民間交流密切。兩國間一年人員往來已突破1000萬人次,貿易往來超過3000億美元,在華日企超過3萬家。如此緊密的交流,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十分罕見的。這讓我聯想到歐盟成立前法國和德國之間的交流。上世紀50年代,如何癒合二戰給歐洲帶來的創傷,推進地區一體化成為歐洲大陸亟待解決的問題。歐洲的政治家們認為必須要改善國民感情,推進國民大交流。這一倡議首先在德法兩國間實現,逐步覆蓋了西歐,有力推進了歐洲一體化進程。這一段歷史極富啟示意義。中日兩國本就是不同的國家,兩國關係既有複雜歷史,又有現實利益,同時又受到來自國際社會的各種影響。實現中日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離不開兩國民間友好。為此,我們一直致力於改善兩國國民感情。比如,疫情發生後,兩國民眾圍繞抗擊疫情積極互動,共同譜寫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友好篇章。使館組織推動日本各界組團訪華,同日方共同舉辦「中國節」等活動,希望給日本普通民眾提供了解真實中國、同中國民眾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和平臺,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來中國民眾對日好感度得到改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日本國內對華好感度仍在低位徘徊。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複雜多樣的。其一是在於中國發展迅速,早已今時不同往日,而日本還沒做好準備去接受和看待一個全新的中國。其二是來自國際社會的影響。在信息化時代,其他國家的對華認識不免影響到日本民眾看待中國的目光。其三則在於中日兩國本身。中日雙邊關係中存在一些敏感因素,能否妥善管控分歧,關係到兩國民間感情的好壞。同時,中日在體制、道路、價值觀等多方面上存在客觀差異,導致兩國在處理同一問題上往往採取不同做法,令日本國民在情感上難以接受。總的來看,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問:日本媒體在其中是否也起到了一定負面作用?

答:的確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就我們的觀察來看,日本媒體對中國的報導有失客觀和公允,對民眾形成誤導。

問:新年將至,您對本協會會員企業有何寄語?

答:2020年即將過去。過去的一年,對於中日兩國、對於世界、對於企業而言都是極不平凡、極具挑戰的一年。借《國際貿易》的平臺,我謹代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貴協會會員企業致以新年問候,祝願大家迎來充滿希望的2021年,並對河野會長以及各位會員企業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中日經貿合作、中日關係發展表示誠摯的敬意和衷心感謝。

2021年,對於中日兩國以及雙邊關係而言意義非凡。2021年日本將舉辦東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將舉辦冬奧會,同時2022年還是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50周年。在即將帶來的新的一年裡,我們將落實好上述上述重要議程,進一步深化雙邊關係,發展兩國民間交流,推動兩國民眾用包容和友善的目光認識和理解對方的發展,客觀看待雙方的差異,做到真正的相互尊重,進一步挖掘中日同屬亞洲國家和東方文化的價值認同,增強兩國民眾共鳴。同時,支持雙方深化經貿合作,鞏固雙邊關係健康發展。希望以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為代表的日本經濟界能夠繼續予以支持。

責編:張婧妍、趙寬

31946888,.中國駐日大使:相信日本能在中美之間把握好平衡,.2020-12-25 10:36:18,.204442,.張婧妍、趙寬

相關焦點

  • 駐日大使:日本媒體對中國的報導有失客觀公允,形成誤導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採訪12月3日,駐日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刊《國際貿易》專訪,宣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中日關係、中美關係,鼓勵日本經濟界繼續加強對華合作。採訪實錄如下:問:近期,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多個強國目標。
  • G20峰會召開前夕,中國駐日本大使巧引民族英雄名言表立場
    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在人民日報發文(圖片來源:澎湃新聞)引用民族英雄名言,強調多邊主義必要性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將於6月28日至29日在日本大阪市舉行,在這一國際經濟盛事期間是否將上演「普特會」,目前備受全球關注。
  • 如何看中美關係走向?駐日大使回應
    12月3日,駐日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刊《國際貿易》專訪,宣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中日關係、中美關係,鼓勵日本經濟界繼續加強對華合作。中美作為世界大國,應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好分歧,開展有利於兩國和國際社會利益的合作,共同為推動「後疫情時代」世界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作出貢獻。按照美國大選安排,明年1月20日,拜登將正式接任總統。在此之前,我們難以預測美國政策的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拜登作為民主黨領導人,其政策一定會與川普有所不同。如果拜登政府願通過對話解決中美之間的分歧,中方願以誠相待。
  • 《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對話作者阿利森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12月5日消息,12月3日,崔天凱大使應邀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年會,就未來中美關係與哈佛大學教授、《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作者格雷厄姆·阿利森進行視頻對話。對話由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史蒂夫·歐倫斯主持,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為年會致開幕詞。崔天凱在對話中提到,要避免掉入陷阱,最好的辦法是開闢一條新路。
  • 中國駐美大使:期待中美能更好地開展合作
    新華社華盛頓1月24日電(記者朱東陽 劉晨)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23日說,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一年來中美關係保持總體穩定並取得重要發展,期待中美能更好地開展合作。  崔天凱23日與《今日美國報》編委會座談並接受該報採訪,回答了中美關係、中國經濟、朝核問題等有關提問。崔天凱說,中美高層交往密切,兩國元首三次會晤,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係,為雙邊關係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與此同時,中美建立了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並分別舉行了第一輪對話,取得了良好效果。當今世界正在經歷重要變革,需要各國特別是中美這樣的大國加強合作。
  • 中國駐美大使:中美雙方正在努力落實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擴散,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過去數周中美面臨著嚴峻局面,但雙方還是在努力落實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根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發布的消息,本月3日,崔天凱大使在華盛頓接受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主持的「GZERO WORLD」節目連線採訪,就新冠肺炎疫情、媒體關係、中美關係等回答了提問,有關節目於當地時間11日起在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各平臺播出。
  •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會見在日中國企業協會主要負責人
    2019年6月,駐日本大使孔鉉佑在使館會見在日中國企業協會主要會員單位負責人。孔鉉佑大使對各在日中資機構多年來深耕日本所做出的積極貢獻表示肯定,並鼓勵各單位繼續發揮好中日經濟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開拓市場,為中日經貿合作發揮更大作用。新年伊始,孔鉉佑大使還代表使館慰問在日中國企業協會主要會員單位負責人。孔鉉佑大使表示,在日中國企業協會多年來為企業付出心血,排憂解難,搭建了溫暖的企業之家。希望各企業在中企協搭建的良好平臺上,做出更好的成績,取得更大的發展。
  • 中美關係惡化的原因是什麼?中國大使算了一筆「帳」,美國難堪了
    近段時間來,川普政府出於推卸責任和拉抬低迷選情的需要,對中國發起了全方位攻擊。除了借疫情問題無端詆毀中國外,川普政府還在涉疆、涉港、南海、臺海問題上接連出臺各種措施,不斷插手中國內政。不僅如此,在美國官員瘋狂攻擊中國的同時,他們還倒打一耙,將中美關係惡化的責任全部推到中國身上。
  • 安倍會見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 希望攜手開創日中新時代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郭偉民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胡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日會見中國新任駐日大使孔鉉佑,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日本政界對於孔大使的到任表示期待,希望日中關係能夠因此進一步發展。
  • 駐日大使接受NHK專訪:中日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
    中新網1月31日電 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31日消息,1月30日,駐日本大使程永華接受日本NHK電視臺專訪,就中日關係、中美貿易摩擦、朝鮮半島問題等闡述看法。程大使表示,當前中日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臨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機遇。
  • 中國駐美國大使周文重在休斯敦萊斯大學發表演講
    2009年4月3日,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在休斯敦萊斯大學出席主題為「美中未來30年」的研討會並發表主旨演講。該研討會由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和中國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聯合主辦。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貝克應邀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喬紅等應邀出席。    周大使回顧了中美建交30周年以來取得的巨大進展。
  • 中國發布丨中國前駐日大使程永華:中日應加強合作 共同維護亞洲...
    論壇主題為「疫情後的國際秩序與中日兩國的作用」,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倡導支持、中國外文局和日本言論NPO共同主辦。在下午舉行的主題對話中,與會人士就「疫情後的國際秩序與中日兩國的作用」進行研討,他們一致認為,疫情後的國際秩序受中美關係的影響加劇,中美應攜手應對挑戰。今年中國經濟預計實現正增長,將為日中經貿關係提供了重大發展機遇。
  • 中國新聞周刊:新任駐日大使崔天凱的機會與挑戰
    全日本中國留學人員友好聯誼會會長李光哲,10月19日向《中國新聞周刊》描述了新任中國駐日本大使崔天凱給他留下的第一印象。  而此時,崔天凱已經從日本回國,列席中共十七大會議。  9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正式任命崔天凱為駐日特命全權大使,兩個月前開始的傳聞得到了證實。5天後,崔天凱抵達日本。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中美相互需求和共同利益大於彼此分歧
    新華社華盛頓7月25日電(記者陸佳飛劉晨)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25日出席「中美關係的前景與挑戰」研討會並發表演講,強調中美兩國的相互需求和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  崔天凱說,中美關係能在過去幾十年變得更加強勁而富有活力,不是因為沒有困難,而是因為我們始終胸懷大局,抓住了以建設性的方式擴大合作、管控分歧的機遇。
  • 從長春走出去的駐日大使
    ,記者終於在一個挨著角落的座位上見到了他,與2010年出任駐日大使時的照片相比,他的頭髮白了許多。漸漸地,他們發現和光大學對中國留學生的課程設置並不理想,「我們想要學習的是日本語言、文化等各個方面,比較全面的日本的課程,但是這裡實現不了。」程永華說。不久後,中日之間對中國學生赴日留學的教育問題進行了探討,程永華和同學們的留學之路走向了新的轉折點,創價大學接收了他們,並且專門為他們量身打造了適合留學生學習的課程,並選拔出相應的老師進行教授。
  • 崔天凱大使接受央視《新聞1+1》欄目專訪,談新冠疫情與中美關係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7月22日消息,7月21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就新冠肺炎疫情、中美關係等接受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欄目主持人白巖松連線直播專訪,中文實錄整理如下:白巖松:崔大使您好!上次跟您連線是5月5日,當時美國疫情的累計確診病例是118萬,時間過去兩個半月居然翻了三倍,達到383萬。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悼念傅高義: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當地時間20日深夜,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連發多條推文,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去世表示哀悼。崔天凱發推說:「聽聞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畢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中美人民友誼及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
  • 駐日本大使訪問大分縣別府市高校看望中國留學生
    駐日本大使訪問大分縣別府市高校看望中國留學生   中新網2月15日電 據中國駐日大使館網站消息,2月11日,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夫婦訪問位於大分縣別府市的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APU大學),會見是永駿校長,看望中國留學生,並參觀該校孔子學院。
  • 日猜中俄「聯航」釣魚島意圖 凌晨急召中國駐日大使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剛過去的端午假期,中國微博和微信圈裡流傳著「安倍凌晨1時被叫醒,中俄軍艦來了」的說法。9日凌晨,安倍是不是被人從睡夢中叫醒無從考證,但日本媒體說,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卻是在凌晨就被日本外務省召見了。
  • 中國是否準備重新開放美國駐成都總領館?崔天凱大使回應
    這些都有助於改善中國在美國的形象,如同基辛格博士推動的「桌球外交」一樣,有利於在美國形成積極的對華民意基礎,然後推動美國政府對華採取更具建設性的行動。中國是否願意在1月20日前採取什麼行動?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12月5日消息,12月3日,崔天凱大使應邀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年會,就未來中美關係與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阿利森進行視頻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