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蔣思豫
字:思予
號:思愚
年齡:97歲
早年師從于右任先生研習標準草書,是目前國內外尚健在的于右任入室弟子。數十年來,先生對書藝孜孜不倦,勤於探索,四體皆精,又善丹青,其人其藝蜚聲海內外。
蔣思豫先生為《新僑報》提筆寫下:虎年好。
丹青作品《朱竹》。
▲蔣先生的草書對聯:
蒼龍日暮還行雨
老樹春生更著花
臨近春節,蔣思豫先生的落款裡新添了幾個字:「九七虎人」。先生說,過了年虛歲97,他可是地地道道的大老虎了。
走近人生第9個本命年的蔣思豫先生一生經歷可謂傳奇:他出生名門,外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戊戌「七君子」之首、官至二品禮部右侍郎的徐致靖,徐悲鴻是他的遠房堂舅舅;父親也屬上世紀一二十年代的書法名家,從小受到翰墨的薰陶。他曾就讀復旦大學,通學中西,後又成為書壇巨擘于右任先生的入室弟子,是位詩琴書畫刻皆通的才子。他曾軍階至國民黨的少將,卻執意留在大陸迎接新中國的誕生,此後歷盡動蕩。經過榮辱歷練,晚年的蔣先生在書畫上更入佳境,達到人書俱老的境界,熟悉他的書友稱他「人、書皆為寶」。
蔣先生為人淡泊,鮮有接受採訪。春節前夕,我有幸拜訪了蔣先生,並請這位「虎人」為《新僑報》的讀者送上祝福。老人欣然寫下「虎年好」,力透紙背,至真質樸。
深居簡出出語新潮
蔣思豫先生的家位於鎮海區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式小區。敲開一樓那道漆面斑駁的鐵門,未見其人,先聽到響亮亮的「快進來快進來」,然後出現一張布了皺紋卻依然光潔精緻的臉——是蔣老太太,真看不出有86歲的高齡。她的身後,蔣思豫先生一身深色格子家居服,戴頂絨線帽,對我們報以微笑。
70多平方米的房子,家什一多顯得促狹,但和兩位老人自己一樣,收拾得極清爽整齊。
「我們喜歡跟年輕人交朋友。」面對初次見面的記者,蔣思豫先生心無芥蒂,有問必答,滔滔不絕,思路清晰。多年來,先生謝絕了諸多活動邀請和各種頭銜,和夫人深居簡出(他戲稱自己是做「閨中姑娘」)。但他們說的話可夠潮的,比如,談到某位歷史名人,蔣先生解釋說「這不是他的真名,相當於他的網名」。蔣夫人更是自爆愛看韓劇,剛看完了《說不完的愛》。
蔣先生說話不拖沓,也無須停頓思考。時而,蔣夫人要求「我說個小插曲」,蔣先生馬上收口。夫人說完,無須提示,先生又能接著前頭的話題說下去。聽得我們幾個後生小輩直感嘆:天哪,這哪像是八九十歲的人啊,剛退休的「夕陽紅」還差不多。蔣先生的學生告訴我,前不久,蔣老參加一個書畫活動,臨時受邀講話,先生不打草稿,上臺就講,「不多一句,不少一句」,全場皆驚。
「做人貴在寬容仁德」
長壽又健康,二老有什麼養生之道?一聽這問題,蔣先生和夫人都樂了,「我們不懂養生,也不進補,不鍛鍊……」多年來,兩位老人不要兒子孝敬的大房子,也拒絕請保姆,一直過二人世界,相互照顧。喜歡吃什麼就做什麼,高興了一起喝酒,酒後興起,先生便作詩、作畫,或者拉段二胡,自得其樂。
有種說法,練書法的人往往長壽。對此,蔣先生很乾脆地搖了搖頭,「不能這麼簡單地說,長不長壽跟保健、經濟條件、精氣、心態……都有關,心態很重要,看得開,莫計較莫功利」說到這裡,他加重了語氣,「做人貴在寬容仁德。」「寬容仁德」,歷經命運的大起大落,仍堅信這四個字,難怪先生其人其書,不浮不躁,不功利不賣弄,雄渾質樸儼然天成。
提及身體近況,蔣先生說,自己幾乎不感冒發燒,只是近年胃口小了,視力漸漸不濟,原本喜好的寫字篆刻,現在也有所減少。他毫不避諱地說:「到這個年紀,也進入準備升天的階段了。」如此坦然地談論生死,熟悉他的一學生由衷敬佩:「先生的人生境界,已經不貪一切,甚至都不貪生了。」
本報記者 王穎燕/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