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根山西洪洞大槐樹區域當年遷移了多少人,現在共有多少人?

2020-12-23 跟我一起去攝影

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是許多人家族譜中的祖地,近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到山西洪洞去尋祖,關於大槐樹的各種歷史也被重新發掘,作為山西移民的後裔,俺也八一八這段歷史!

山西大槐樹移民主要指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樂十五年(1417年),明朝政府先後數次組織百姓從山西的平陽、潞州、澤州、汾州等地,中經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處辦理手續,領取路費和文件後,向全國廣大地區移民。

之所以選擇移民,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元代統治期間,漠視百姓疾苦,曾經二十年不修黃河,導致北方飽受黃河泛濫之苦,百姓流離失所,加上元末明初的大起義,人口急劇減少,明朝建立以後,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千裡無人煙,土地閒置荒蕪,為了恢復農業生產,發展經濟,朱元璋大筆一揮:移民屯田!

山西晉南地區,由於地處太行山脈,四周都是崇山峻岭,易守難攻,雖然處於四戰之地,卻沒有被戰亂波及,加之連續多年風調雨順,百姓豐衣足食,人口大增,許多外地百姓得知以後,紛紛到那裡避禍,一來一去,到了明朝初年,晉南地區成為全國最大的人口集散地。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全國總人口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就達到4103450人,比河南河北人口加起來還多。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朱元璋選擇從晉南地區抽調人口補充其他地區,按照今天的觀點來看,這是好事情,國家給政策,給路費,只要你願意去,到了目的地可以自由跑馬圈地,土地對農民的意義不言而喻,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是佃農身份,擁有一塊土地無疑是許多農民的夢想。

但是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嚴重阻礙了朱元璋的移民政策,許多人寧願在老家餓死,也不願背井離鄉,無奈之下,朱元璋只能採取暴力手段,強迫百姓移民,史書記載,洪武年間按照:「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強制遷移。

到了永樂年間,由於「靖難」的緣故,人口又遭到大幅減少,加之朱棣遷都背景,為了保障邊防安全,在繼續原有政策的同時,增加了「軍屯」等新型移民方式,比起洪武年間,永樂年間的移民以補充河北及北京周邊為主。

由於洪洞縣地處交通要道,洪洞縣北關的廣濟寺又是唐宋以來的驛站,明朝政府在這裡設局派員,集中移民隊伍,發放川資憑照,而廣濟寺前的大槐樹就成為許多離鄉背井的山西人對故鄉最後的念想!

據統計,洪武到永樂年間,一共進行了17次較大規模移民,總人數在百萬以上,遍布河南河北北京山東江蘇安徽等地!有資料顯示,自稱祖輩來自山西洪洞的有兩億中國人,包括五百多個姓氏!(另有800多個姓氏一說),遍布全國五百多個縣市!

按照這個比例,頭條的網友有想當一部分來自山西洪洞,大家不妨自報家門,看看都有哪些地方!

相關焦點

  • 樹高千丈不忘根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
    山西新聞網9月13日訊(記者 馮耿姝)「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樹下老鸛窩。」9月12日,正值初秋時節,景色如詩如畫,40餘家網絡媒體的記者們來到了聞名全國的明代遷民遺址----山西洪洞大槐樹。大槐樹不僅是人們旅遊嚮往處,也是海內外數以億計古槐後裔尋根祭祖的聖地。
  • 中國很多人小腳趾頭上會有兩個指甲,有多少人知道裡面含的信息?
    中國春節,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員遷移,回家過年也叫歸根,中華民族也是一個根文化很濃的民族,今天的話題就從尋根和遷移開始吧。專家認為,因為戰爭和其他的一些原因,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六次大的人員遷移,其中一次移民是從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開始至永樂十五年(1417年)結束,歷時近50年。
  • 山西洪洞大槐樹100個古代遷民姓氏中,有沒有你的家族記憶?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是一首流傳在華北地區、淮河流域很多地方的民間歌謠,一般唱完這首歌謠,還要脫襪默默地審視一下小腳趾。位於山西省洪洞縣的大槐樹是一個有名的尋根之地,自在1991年4月洪洞縣政府舉辦了首次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節起,每年都有大型尋根祭祖活動,規模之大,涉及18個省份,500個縣市的812個姓氏。 為什麼大槐樹這個地方會成為一個尋根祭祖的地方呢?
  •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庚子年寒衣節祭祖大典隆重舉行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11月15日(農曆十月初一),洪洞大槐樹庚子年寒衣節祭祖大典在景區祭祖廣場舉行。此次祭祖大典以「遊山西·讀歷史 敬先祖·興中華」為主題,海內外大槐樹移民後裔、研學團隊齊聚祖地,共祭移民先祖,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共話民族鄉愁。
  • 山西洪洞老槐樹移民潮長達50年,有多少姓氏?祭祖堂上數量驚人
    山西洪洞老槐樹移民潮長達50年,有多少姓氏?祭祖堂上數量驚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潮」有過幾次,但若論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移民人數最多、時間最長的,恐怕就屬山西洪洞縣老槐樹的這次移民「事件」。山西《洪洞縣移民志》一書中記載:明太祖洪武年間,屢徙山西民於滁、和、北平、山東、河南等處;成祖永樂年,徙山西民萬記實北平、覆核太原、平陽、澤、潞丁多少及無田之家,分丁口以實北平;十四年徙山西民於保安州。自是以後,移徙於四方者,不一而足……而實以大槐樹處為薈萃之所。為何大規模的移民,都有洪洞縣的百姓參與其中?
  •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遺址山西洪洞大槐樹,位於洪洞縣城西北二公裡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內,這裡洪洞雖然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但是不論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炎夏,遊客絡繹不絕,有的賦詩題詞第一代大槐樹遺址晉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處,而洪洞又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據記載,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裡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眾很多,香客不絕。
  • 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傳說是假!反清復明動員才是真!
    洪洞大槐樹景區洪洞大槐樹移民傳說的考證,也是桑乾學派的重要成果之一!大約完成於2010年前後!最後的研究結論是,洪洞大槐樹移民傳說是假,反清復明動員是真!但其中,安介生教授是山西介休人,也是山西老鄉!我關注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的時候,安介生還是葛劍雄的一名研究生!幾十年過去,現在也已經成長為了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洪洞大槐樹景區舉辦寒衣節祭祖大典
    山西晚報訊(記者 劉江 通訊員 張東明)「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11月15日(農曆十月初一),洪洞大槐樹庚子年寒衣節祭祖大典在景區祭祖廣場舉行。此次祭祖大典以「遊山西·讀歷史 敬先祖·興中華」為主題,海內外大槐樹移民後裔、研學團隊齊聚祖地,共祭移民先祖,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共話民族鄉愁。當日10時許,三通鼓響後,祭祖大典在莊嚴、肅穆、神聖的氛圍中拉開帷幕。
  • 作為衡水人,各縣名稱由來你知道多少,您的祖先是否來自洪洞縣
    後改「成」為「城」「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棕樹。」這一民謠在衡水城鄉婦灣皆知、廣為流傳、因為民遙記載著無數先民自山西遷居河北的悲壯歷史。早在元朝末年,中原大地兵禍連連,天災不斷,致使河北、河南、山東、兩淮等地之民十亡七八。明朝建立後,「靖難之役」接踵而至、再次加劇中原地區的荒涼局面。
  • 小腳趾的指甲分成兩半的人,他們究竟什麼來歷?說出來你別不信
    政府為了移民,把不願意遷移的老百姓反綁起來,如「牲口」一樣驅趕。這確實有點誇張了,朝廷為了遷移山西老百姓,還不至於做出如此野蠻的事。不過,山西人不願意遷移是真的。他們被迫遷移,遷移到河北、河南、北京、安徽等全國各地,四散分離,以後想再見一面親戚朋友,難於上青天。面對茫然的未來,山西老百姓極不情願地到洪洞縣大槐樹下集合,離開家鄉,前去目的地。
  • 為什麼客家人到河南尋根,現在河南人到山西大槐樹尋根?
    據歷史資料記載,河南是客家人最早的居住地之一,從中原地區走出去的客家人遍布世界各地,而且客家人講究根,所以才會來到河南來尋根。但是為啥河南人要到山西大槐樹尋根呢?不是說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而且河南是很多人的故鄉嗎?
  • 山西洪洞大槐樹真相
    其製作的配方並不出奇,可在當年那位丹師無意的調配下,卻變成了一種別說是人類了,就算是兇獸的身體,也都承受不住的瘋狂巨辣!    那是超出了承受的極限,好似踏入地獄般的體驗,足以讓一切嘗試之人,此生絕不願去感受第二次。
  • 山旅臨汾,第十站,洪洞縣——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區域總面積1563平方公裡,全縣常住人口75.67萬,是山西省人口第一大縣。洪洞縣也是山西省重點旅遊縣,境內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大槐樹、廣勝寺、蘇三監獄、溫家大院、興唐寺風景區等。尋根認祖:洪洞大槐樹「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洪洞大槐樹是聞名海內外的明代遷民遺址,是千百萬大槐樹移民後裔「根」的所在,是所有移民後裔共同的老家。明朝時在這裡發生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範圍最廣的官方移民。六百年來大槐樹一直被人們作為老家的標誌,被當做「祖」、稱作「根」。
  • 實地檢查 排除隱患 洪洞大槐樹景區全面保障「大河論壇」活動安全...
    9月13日至14日,臨汾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張鄴帶隊對「大河論壇」會場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消防安全工作進行督導檢查。檢查組一行詢問了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消防安全工作開展情況,重點查看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是否暢通,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是否在崗在位等情況,並抽查了工作人員「四個能力」掌握情況。
  • 洪洞移民和瓣狀甲有什麼關係?你是大槐樹下的子孫嗎
    洪洞移民和漢族人有什麼關係?小腳趾分兩瓣,靠內一側比較大,靠外一側比較小,剪掉後重新長出來還是分兩瓣,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特點。還有一種說法,說小腳趾甲兩辦的人,竟然是純種漢人?據老一輩人說,有辦甲的人都來自山西大槐樹下。明朝初期,連年的戰亂災荒導致河北省和河南省人口嚴重減少,但是山西的人口眾多,為了緩解人口壓力,朱元璋和朱棣就把山西的漢人往東南地區遷移了過去。
  • 說起山西大槐樹,當初有多少姓氏流放出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姓氏
    說起山西大槐樹,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這裡曾經發生過多次官方移民事件。如今很多姓氏都是當初從山西大槐樹出發,移民到各個省份的。那麼其中有沒有你的姓氏呢?據歷史記載,明朝洪武到永樂年間,50年內移民次數超過8次,遷徙的省份高達18個,足足有500個縣之多,距今已過去600多年,如今已遍布世界各地,姓氏之多超過800多個,大多數人都是以洪洞大槐樹處為根。
  • 為什麼大半個中國的人,都說自己的祖先來自這個地方?
    洪武十四年(1381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河南總人口是189.1萬人,河北總人口是189.3萬人,而山西人口多達403.4萬人,比河南、河北兩省總和還多。一邊是人丁興旺,田地有限,另一邊是土地荒蕪,百裡無人煙。為了平衡區域間的人口分布不均,從朱元璋開始,到朱棣統治時期,一項歷時50年的人口遷移政策拉開了序幕。
  • 洪洞大槐樹,華夏「根」祖!這幾次移民,你也一定要知道!
    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當屬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據記載,當時移民人數超過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約180萬人次以上,也就是說,現在全世界華人中,四個人裡邊就有一個人的祖先參與過山西大槐樹移民。洪洞大槐樹移民,發生在明朝洪武年間,前後長達50年,據記載的大移民總共有18次。
  • 地名背後的歷史:從「滹沱」到「洪洞」
    文 / 宋旭但凡中國人,都知道山西有個洪洞縣。「洪洞」之名聞天下,原因有二:其一,明初最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始於此。清末劉大觀有詩曰:「此地別故鄉,明代遷移忙;五百餘年後,古槐民不忘」。洪洞,是大多中國人根之所在。其二,明代中葉馮夢龍的《警世通言》有一則《玉堂春落難逢夫》,講的是發生在洪洞縣的一段冤案故事,此事後來被改編為京劇《玉堂春》,洪洞冤獄讓天下人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