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三種酒席是為了收禮金,不去也罷,你知道是哪三種?

2020-12-20 英山人餘夢雲

在農村老人常說三種酒席,是為了收禮金,去了也是為了收禮金,你知道是那三種嗎?以前農村窮,手裡無錢,對於辦酒席,主人是非常著急的。所以能免則免,儘量不辦。比較多見的是:婚喪酒席,這是免不了的。還有給60歲以上的父母祝壽,以示做兒女的孝心。另外生小孩辦酒席,必竟這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是一個新的生命,降臨人世,慶祝一下,很有意義。

而現在不同了,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紛紛外出打工,農村面貌日新月異。農民的生活,極大改善了,農民手裡有了餘錢。辦酒席的名目,各種各樣,越來越多。而有些酒席可辦可不辦,沒有什麼值得慶賀人的意義,讓很多人心生反感。至於說是哪幾種?可能各地風俗和酒席名目的不同,有所差異。實際上,這些多餘的酒席,並不是農村老常的。而是所有農村人,都有的共識。因其缺乏慶祝的意義,被人們認為是以收禮金為目的。那麼按照題意,是哪三種酒席呢?我來說說個人的觀點。

一、沒有超過六十多人,辦酒席慶祝生日。偶爾為之,無可厚非。最討厭的是,有些人仗著在地方有點名氣,有點影響力,而年年都辦酒席。這樣一來,客人奈於面子和人情世故,不得不去。一般來說,這樣的酒席,都是在酒店舉辦。所以來賓隨禮,自然不在少數。太少了,自已拿不出手,難以為情,甚至被主人不待見,錢白扔了。多送吧,有很多人並不是那麼富有,實在拿不出錢,以至讓人心生怨言。

二、子女考上大學,是一件喜事,是孩子人生的轉折點和起點,值得慶祝一下。但是也要看什麼情況,現在大學生,非常普遍,不稀奇。考上清華北大或者重點大學,確實有驕傲和泛耀的資本。必竟稀少,值得慶祝。而不必要的是那些考上普通大學、大專等專科學校的,也藉機辦酒席,大肆通知親朋好友。令人心生無奈,或者不以為然。

三、最沒必要的一種酒席:買車辦酒席。農村人買車,放在以往,確實稀奇。現在農民都富起來了,買車變得稀鬆平常,就跟過去家家戶戶都有自行車,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是添制了一件交通工具而已,實在沒有值得慶祝辦酒席的必要。實際上,主人不一定是以斂財為目的,而是為了高興和慶祝。但這種不必要的慶祝,被人曲解,也是人之常情~~

總之,在農村這樣不值得慶祝的酒席,不只是這三種,有很多,在此不作多說。而題主所說的,農村老人常說的有三種酒席不去也罷,去了也是為了收禮金。相信這不光是老人所說,應該是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和認知吧。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留下寶貴意見。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探討三農問題,敬請關注三農創作者:英山人餘夢雲。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有3種酒席不去也罷,去也是為收禮金,知道哪三種嗎?
    農村老人看在眼中,恨在心中,常常在村莊裡,對小輩說,「她們做不人仁之事,我們可以做不義以懟」,是處理這類難堪局勢,能夠牽制那樣的怪異現象的再次出現。這到底是哪三種禮呢?~~農村老人說有3種酒席沒去也好,去也是為收禮金,了解哪三種嗎?第一,提早過「六十大壽」的禮不送。
  • 農村坐酒席最怕遇上「三種人」指的都是什麼人呢?
    人到中年老年三天兩頭要參加宴會,什麼兒女結婚宴,小孩百日酒,老人生日酒,反正紅白喜事都有,特別是在農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只要不是農忙季節,大小事就擺幾桌酒席,坐酒席是開心的事,親朋好友聊聊天,交流一下感情,但是,在坐酒席過程中,也有三種人很讓人討厭,今天咱們來說說我們這哪三種人最不受人待見
  • 農村老話常說「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老話常說「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錢不借三。大部分農村收入水平比較低,所以借錢這種事情也是很看重對方是什麼人的,這句話是說,被借錢時,如果在這三種情況下最好不要借給對方。第一就是不是熟人,借錢,當然是要還的,如果根本不熟,借出去了,到時候他不主動來還,你都不知道是誰借的。
  • 農村「吃酒席」怪象,為啥農村人現在不願意去吃酒席了?聽聽咋說
    而我們要說的一種現象和風俗習慣有很大關係,農村「吃酒席」,不管是誰家結婚還是生孩子,都會涉及到喝喜酒,為了表示祝賀親戚朋友鄰裡之間都會來道喜,主家也比較開心,因為這種酒席很有講究,如果來的客人比較多,說明這家人地位比較高,為人處世比較好,別人願意和這樣的人相處,用我們農村老話說就是來捧場,越熱鬧越顯得隆重,這不管男女老少都會到場,可如今農村「吃酒席」的人越來越少
  • 五年後農村這三種人最稀缺,你是哪一種?
    農村現在的發展一天一個樣,這次回家發現整修了水泥路,下次回家又發現安裝了路燈,農村的面貌不斷完善,農村的硬體設施不斷完善,農民的生活也豐富了不少,吃完飯去大街上看看,有在健身的、有在跳廣場舞的,農村的生活非常熱鬧。
  • 農村吃酒席,最後會上一道「送客菜」,預示酒席就快結束,是啥菜
    在農村吃酒席的經驗相信很多人都有,10個人做桌子,吃酒席,再吃人的煙花煤氣。酒席是維繫村裡人與人關係的重要途徑,無論是紅白喜事,只要主人來了,日常生活中有矛盾也會去幫助。早年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酒席是一年中難得的改善生活質量的機會,甚至有拖家帶口的。
  • 在農村,參加酒席放禮200拖家帶口去吃,有人說不合適,你咋看?
    歡迎大家來到《三農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參加酒席放禮200拖家帶口去吃,有人說不合適,你咋看?眼下距離2021年春節的日子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不少在外工作的人可能已經提前回到了農村老家。在農村,家家戶戶也開始忙著要準備年貨了。在年底期間,家家戶戶除了要準備年貨之外,還有不少家庭也開始籌備著各種酒席。
  • 農村興起「冷酒席」,喜宴成「冷宴」,人不來禮不送,咋回事?
    先通知親朋好友和鄉鄰,拒絕收禮金,定好時間問好去幾個人,安排酒席絕不會浪費,更不會冷場,這才是講究排場和爭面子。但是現在人們的生活變好了,家裡只要有事就辦酒席,孩子上初中、升高中、考大學還有母豬下崽等等都會去幾桌酒席。一次兩次就算了,結果這家辦了其他人爭相模仿,名義是辦酒席實際上是為了收點份子錢。我們當地份子錢最低也要200才能拿得出手,這樣一年年光是份子錢就隨了不少,錢也不是買彩票中的,有些不重要的酒席農民能不去就不會去了。
  • 在農村,為什麼會有「禮到人不到」的酒席怪像?農村老人告訴你
    文/丁簡在農村,為什麼會有「禮到人不到」的酒席怪像?農村老人告訴你大家都知道,農村有很多地方都有辦酒席的現象,很多生活在農村的人,大概都非常清楚,農村辦酒席很城市人辦酒席,大有不同,而且場面也是非凡熱鬧。
  • 農村興起「冷酒席」,喜宴成「冷宴」,人不來禮不送,咋回事
    一、酒席成風,份子錢成斂財工具在以前家裡喜得貴子與千金,置辦酒席,先通知親朋好友和鄉鄰,拒絕收禮金,定好時間問好去幾個人,安排酒席絕不會浪費,更不會冷場,這才是講究排場和爭面子但是現在人們的生活變好了,家裡只要有事就辦酒席,孩子上初中、升高中、考大學還有母豬下崽等等都會去幾桌酒席。一次兩次就算了,結果這家辦了其他人爭相模仿,名義是辦酒席實際上是為了收點份子錢。我們當地份子錢最低也要200才能拿得出手,這樣一年年光是份子錢就隨了不少,錢也不是買彩票中的,有些不重要的酒席農民能不去就不會去了。
  • 在農村的這3種酒席,農民朋友最好不要去參加,禮錢難收回
    然而,在農曆新年期間,有很多酒席,特別是婚禮酒席。由於春節期農民認為都是好日子,特別適宜結婚,所以很多人將擺酒席的時間定在過年前。如果是婚禮酒席,主人家給了請柬的話,肯定是要去的,而且這些酒席就算吃得多也不要緊,畢竟家裡面的孩子以後也會結婚的嘛,到時候彩禮錢也都會回來。然而,一些農民朋友做酒席,就是為了收禮錢。特別是這3種酒席,農民朋友最好是不要去。
  • 陝西農村婚禮:女方負責收禮金,帶著170多人到男方家吃酒席
    國內各個地區對於婚禮的習俗是不一樣的,在陝西寶雞農村,有一對新人在舉行婚禮,讓很多人不理解的是,女方家可以不用大擺宴席,但是禮金可以照收,收完禮金之後,男方還要花錢僱大巴接送女方客人,把女方家的客人全部接到男方家來吃酒席。
  • 五年後的農村,這三種人最稀缺!
    導讀:五年後的農村,這三種人最稀缺!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也在發展,現在的農村和曾經的農村變化不可謂不大,用日新月異來形容絲毫不為過,如果你生長在農村,又到了城市裡生活,那麼每年回農村時都會發現今年的農村和往年的農村有極大的不同,並且一定會感慨,現在的生活比原來的生活好的太多了。有人說5年之後的農村有三種人最為稀缺,那麼是哪三種人呢?
  • 老人常說:「四十歲不比三,五十歲不親三」,啥意思?
    ,尤其是農村的俗語文化,更能夠突顯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雖然俗語距離現在已經有很長一段歷史,但是只要我們用對觀念去解釋,同樣能夠明白這些俗語的意義。農村現有一句俗語:「四十歲不比三,五十歲不親三」,是老一輩想要給下一代的忠告,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老人常說:人生三頓飯,自己只能吃一頓,啥意思呢?
    導讀:農村老人常說:人生三頓飯,自己只能吃一頓,啥意思呢?在農村生活,從來不缺少老話俗語,有的老話猛一聽起來,感覺是雲山霧罩似得不知所云,但到達一定的年齡之後,才知曉其中的滋味,其中農村老人就愛開玩笑的說:人到五十,才明白一輩子其實也就是三頓飯,而且這三頓飯自己還只能吃到一頓,其他的兩頓自己是吃不到的。這裡說的三頓飯,在筆者這裡的農村稱之為三鍋菜。
  • 老人常說「財神、灶神、門神」,最忌諱的三種風水房子,你家有嗎
    老人常說「財神、灶神、門神」,最忌諱的三種風水房子,你家有嗎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細談文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人都特別喜歡風水學。但是,有很多人卻不怎麼懂,而且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邊兒貼上一些是財神、灶神、或者是門神,但是你們知道嗎?這三座大神他們其實也對房子風水特別的挑剔。大門對著垃圾。
  • 農村辦酒席,出200塊全家都去合適嗎?主人家會不會不高興?
    大傢伙們都知道,每到逢年過節的好日子,農村地區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辦酒席的人家。一方面是在這樣的日子裡面在外務工的人們會回家,所以辦酒席的時候也會熱鬧一點。如果說放到以前,咱們農村地區要是誰家有喜事,鄰裡鄰居的都特別開心,也會去主動幫幫忙,懂事的主人家也會給個百來塊錢的報酬,只是現在感覺農村地區辦酒席的風氣變了,已經不是以前單純的想要把大傢伙兒湊在一塊熱鬧一下,反過來像是特別需要人家那幾百塊錢的禮金,所以急著把這個酒席給辦了。
  • 農村該不該杜絕擺酒席?要看什麼樣的酒席,有些酒席的確不該擺!
    他們說杜絕的一個主要理由是農村酒席太浪費,但這裡有個讓人不解的地方就是,難道城市酒席不浪費嗎?既然要杜絕,那就要全杜絕,為啥專門挑著農村說這件事呢?這個擺酒席究竟該不該杜絕?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一、什麼樣的酒席該杜絕當我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時,人們早已經過了怎麼吃飽、怎麼吃好的階段,現在變成了怎麼吃得健康。
  • 老人常跟我們說:「禮有三不隨」,是哪三種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的生活中總有著很多的講究和禮節,這些講究讓農村人更加的重視情感聯繫。雖然有很多的規矩比較繁瑣,從今天來看並沒有科學的道理,但農民依舊會遵守這些老習俗,比如說孝子是不能隨意來到其他人家裡的,不然就會被大家嫌棄。在正月的時候是不能理髮的,不然會對舅舅不太好。
  • 農村老人常說,虎到中堂,家敗人亡,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國是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農業國家,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在流傳,直到現在農村的很多地方很多人還能時不時的說出來幾句,這些俗語和老話很多是農民在千百年以來總結出的生活經驗是智慧的結晶,經驗的總結,所以今天小編議案和大夥說的是,農村老人常說, 虎到中堂, 家敗人亡,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