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選自行車,這幾個問題要先留意好

2020-12-20 騰訊網

本來今天是要給大家推送自行車橫評的,然而文章越寫越長,現在已經寫到快1萬5千字了,還有一大批照片沒拍好,因此今天先將文章的部分內容抽出來,給大家講講關於自行車選購時的一些基礎問題,而橫評的話,只能下周才給大家推送了。

另外,還有一個壞消息要告訴在等自行車團購的同學,由於近期疫情的原因,工廠復工出現些狀況,品牌方目前較多車型處於缺貨狀態,預估要到4月中旬才能出貨,因此團購就又要再等一下了,屆時除了自行車,還會有平衡車以及三輪車的團,有需要的同學可以留意一下。

說回今天的主題。

寶寶到了一定年齡,大部分爸爸媽媽都會考慮為寶寶添置一臺自行車。騎自行車對寶寶來說除了是一項很好的運動外,也是一件非常好玩且有成就感的事情。

雖然自行車是一件存在歷史非常悠久的交通工具,大家對它都非常熟悉,不過在給寶寶選購自行車時也是有很多東西需要留心的。

在橫評之前,今天先來給大家聊聊自行車選購時的一些基礎問題,也是大家最近問的比較多的問題。

平衡車還是自行車?

不少家長會在平衡車和自行車之間糾結,不知道哪臺更適合作為寶寶的第一臺「私家車」。解開這個糾結,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平衡車和自行車兩者的特點。

平衡車的整個滑行過程需要寶寶雙腿交替發力,有效鍛鍊寶寶的腿部力量,另外,還要掌握如何保持平衡、轉向及應對複雜地形,這些都是對手腳協調和大腦的反應能力很好的鍛鍊。另外平衡車由於操控起來非常靈活自由,這是帶輔助輪的自行車沒法與之比擬的。

而騎自行車時,需要掌握踩腳踏、控制方向、保持平衡這三項能力。一般初學階段我們會給寶寶配上輔助輪,來幫助寶寶掌握控制方向和踩腳踏板的技巧。當寶寶熟悉之後,就會拆掉輔助輪協助寶寶學習保持平衡,真正開始騎自行車。

但實際上,只要寶寶的腿夠長,踩腳踏只是一個體力活,沒什麼難度和技術含量,而保持平衡就不一樣了,甚至這才是掌握騎自行車最關鍵的一點。所以你會發現,會騎輔助輪自行車的寶寶長大後要過渡到普通自行車,難度要比從平衡車過渡到自行車大很多,因為寶寶習慣了對輔助輪的依賴,當沒有了輔助輪,寶寶常常會感到恐懼,影響了學習的意願。

因此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先從玩平衡車開始,在四五歲的時候再引入自行車,這樣寶寶玩自行車時,即使第一次就玩沒有輔助輪的自行車,也能快速上手掌控。

但如果孩子不喜歡騎平衡車,對騎自行車更感興趣,或者寶寶已經過了玩平衡車的年齡,那直接入手自行車當然是沒問題的。

尺寸怎麼選?

接下來看看大家比較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應該買多大的自行車?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自行車尺寸的分類。一般來說,自行車是以車輪大小來分類的。而兒童自行車的車輪尺寸常見的有12寸、14寸、16寸、18寸。

通常商家會根據車輪大小來建議孩子的使用年齡和身高範圍,不過這個範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例如同樣是14寸的自行車,我們會看到不同品牌所給出的最低適用身高,並不一樣。

而且在這些產品的用戶評價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一些家長反饋寶寶明明已經達到商品介紹所標出的最低身高,但寶寶玩起來還並不合適。

其實,選擇適合寶寶的自行車,最需要了解的是車座的高度調節範圍,以此結合寶寶的內側腿長來進行評估。

在購車前,家長應該先測量好寶寶的內側腿長。

測量方法:

讓寶寶穿好鞋子(因為寶寶騎車是穿著鞋子的),背靠著牆面站直,雙腿夾住一本書貼近襠部。

測量書本頂端到地面的垂直距離。

然後,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內側腿長來結合車座的高度來進行評估。

如果寶寶是第一次接觸自行車,那他們一般會下意識的依靠雙腳來剎車,因此寶寶坐在座位上,雙腳需要可以平放在地面上。由於雙腳會張開一定的角度,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給寶寶選內側腿長加2釐米在車座高度範圍內的車

而如果寶寶已經學會自行車,能夠熟練使用手剎來剎車,這時車座高度比內側腿長多出約5~10釐米都是OK的,腳尖接觸到地面即可,這樣也好讓寶寶騎行時雙腿更好伸展開來,騎得更舒適暢快。

所以我們在給寶寶買自行車時,要了解清楚該車的最低、最高座位高度,以評估這輛車是否適合自己的寶寶。

需要選碟剎嗎?

下面再來看看自行車的配置問題,首先是剎車系統。在電商產品頁面上,會看到有些品牌特別強調其配備的是「碟剎」。很多家長有問到,孩子的自行車是不是配碟剎會更安全?

一般來說,現在的兒童自行車剎車系統多為前輪V剎或鉗剎,後輪鼓剎(也叫抱剎);或者前輪V剎,後輪碟剎;高配一點的是前後輪都為碟剎。這幾種剎車方式各有優缺點。

鉗剎是通過剎車器上的剎車皮夾緊車圈來制動的,技術成熟,制動效果不錯,價格也便宜。但用久了剎車皮和車圈都會有較大的磨損,不過勝在成本低,整套剎車器換也不貴。

抱剎也是很普及的一種自行車剎車器,優點是操作性好、結構簡單、穩定,成本低,也比較美觀。缺點是老化或磨損明顯後制動力變差,不過同樣是成本低,整套剎車器換也不貴。

V剎是通過V剎夾器抱緊車圈來制動的,比較輕便,零件替換相對方便。V剎比起鉗剎技術更進步一些。

碟剎則是通過夾器作用於碟片制動,剎車時反應最靈敏,手感最輕鬆省力。但是因為其由金屬碟片組成,比較厚重,調試和替換零件時比較複雜,維護成本也相對其他幾款剎車器要高。

因此整體下來,碟剎在性能上是最好的,但與此同時,日常維護也會相對麻煩些。所以要不要選碟剎,要看寶寶日常騎行時的情況,如果經常會衝長斜坡,或者常在溼滑路面騎行,那不妨多考慮這種剎停響應更快的碟剎,而如果日常基本都是溜溜公園或小區,那普通的剎車系統,也完全夠用的。

需要前後避震嗎?

避震也是大家問得比較多的。

自行車的避震設計,包括後避震設計,會在座位連接車架的位置設置避震彈簧,減緩寶寶的屁屁在顛簸時所受到的影響;而前避震設計,則是在前叉位置安裝避震器,以抵消掉部分的衝擊力。

關於避震,其實最主要也是看騎車場景,成人自行車通常山地車會安裝避震,而公路自行車則不怎麼去安裝避震。

寶寶自行車也是同樣道理,如果寶寶平時是在公園、小區等平地騎車,對避震的需求是比較小的,有無前後避震系統,騎行體驗都不會差太多。

而如果平時騎行的路面不怎麼平整,或者會帶寶寶去郊外山林地騎車,那有前後避震系統,寶寶騎行會更舒適,這種情況就確實值得考慮避震性能更好的車子的。

.....

對於自行車,想讓寶寶能安全舒適地騎行,我們首先要確保的就是車子的尺寸是否跟寶寶匹配。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了解清楚車座的高度調節範圍,結合寶寶的內側腿長來進行評估。

而對於一些高級配置,比如碟剎、避震是否值得追,可以根據孩子日常騎行時的情況、場地來評估,如果基本都是在普通的平整路面,像小區、公園等地方玩,那常規的配置都OK的了。

好了,關於自行車選購時的幾個基礎問題就先講到這裡,而剩下的問題,包括舒適度、品質等,我會在下一篇橫評中給大家詳細介紹,感興趣的同學敬請留意咯~

.....

更多乾貨

相關焦點

  • 給寶寶衝奶粉時,還需要留意什麼問題?
    給寶寶衝奶粉時,還需要留意什麼問題?1、衝奶粉用的"水"好多寶媽或許會看到廣告宣揚給寶寶衝奶粉要運用純淨水衝泡,但原來這是一個誤區,純淨水缺乏微量元素和養分,這些恰好是人體發展所需的。衝奶粉時除不要用純淨水,也不要運用礦泉水,最佳運用溫開水衝泡。
  • 兒童自行車那個牌子的好?兒童自行車品牌推薦,兒童自行車選購攻略
    在孩子騎車這件事上也不例外,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本攻略分為三大板塊:一、《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兒童自行車比較試驗報告》的結果二、選購兒童自行車,家長們最關注哪些點?好的自行車剎車,首先應該是孩子能夠很容易的就按到剎車把手;其次是要能夠很輕鬆就能使用剎車制動,並且制動效果要好。最後,剎車柄和把手要不容易打滑。
  • 寶寶睡覺時發生這2種「現象」,說明寶寶該枕枕頭了,家長需留意
    寶寶睡覺時發生這2種「現象」,說明寶寶該枕枕頭了,家長需留意一般孩子出生不久都是不需要枕頭的,即使有些家長給孩子用定型枕,你會發現枕頭都是很薄的,主要原因是胎兒的脊柱都是直的,不像成人一樣S形狀,所以在睡覺的時候是不需要枕頭的,過早的給小寶寶用枕頭反而會適得其反
  • 橫評丨兒童自行車怎麼選?12款熱門車實測對比給你看!
    這篇寫了三周的橫評終於和大家見面了,一開始以為自行車橫評的點可能不多,重點會圍繞性能和品質來寫就OK,但實際評測下來發現兒童自行車值得注意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於是就有了這篇超過15000字的橫評文章。因此為寶寶選到大小合適的車,不能只看是多少寸的車和商家給出的身高參考建議,最好的方法是先測量一下寶寶的內側腿長,根據內側腿長結合車座的高度來進行評估。
  • 媽媽母乳餵養寶寶出牙早?寶寶長牙前會有這些跡象,父母要留意
    4、乳磨牙乳磨牙其實就是臼齒,在寶寶成長到2周歲-3周歲的時候就會出現了,這時候寶寶也有了咀嚼能力,可以嚼碎一些質地比較硬的食物了。但是這幾顆牙還會在寶寶成長到6周歲的時候換一次新牙,家長要記得密切觀察留意下。
  • 騎行對小朋友好處多,但給孩子選自行車,一定要考慮這些點
    騎行好處多,但是給孩子選人生的第一輛自行車,也是不能隨隨便便的,除了安全係數要高以外,好不好騎也非常關鍵。那種蹬兩圈就累得氣喘籲籲的自行車,還是算了,孩子騎了費勁又傷腿關節。今天,橙子給大家帶來一款有多項國家專利,雙避震,加強防側摔,騎行更穩更舒服更安全的——Royalbaby優貝兒童自行車,小飛熊系列。
  • 寶寶學步鞋怎麼選?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寶寶已經開始學走路的寶爸寶媽都會非常歡樂,但歡樂中又雜加著許多憂慮,憂慮孩子學步怎樣能又快又好,不要受那麼多傷?寶寶學步應該選怎樣的鞋子比較適合?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都要給寶寶考慮到,總是怕少想一點就出現紕漏。所以今天就給各位寶爸寶媽說一下,寶寶學步該怎樣給寶寶選學步鞋吧!
  • 每個寶寶都會擁有一輛自行車!雙11必囤的10款口碑兒童自行車,隔壁...
    無論是騎行的穩定性還是舒適度,都要注重,那麼這麼多的自行車品牌,哪些才最值得買呢?下個月就是雙11大促了,今天小小值就來為大家推薦十款兒童自行車,先收藏起來,遇到好價緊入。兒童自行車尺寸如何選擇?5喜德盛 小騎士 兒童自行車適用範圍:適合3-8歲的寶寶喜德盛也是近期很受歡迎的兒童自行車品牌,這款同樣是一體成型的鎂合金車架,減輕整車重量,車架強度也更好,整車更加輕盈。車圈加厚設計,強度好也不容易變形。做工精細,細節處理完美,車座上的抓手設計很人性化。
  • 給新生兒選嬰兒推車,這幾個「細節」要重點看看,為娃發育考慮
    從懷上寶寶的那刻起,母愛就逐漸泛濫,喜歡看各種娃的東西,可能寶寶還沒出來,東西已經買了一大堆,但具體「使用率」高不高,好用不好用……這些就不清楚了。不少已經看過嬰兒推薦的新手爸媽們,應該了解了:嬰兒推車基本分為幾個檔次:好一點的推車,大致看上去,常用的功能也都具備,再挑選就要看具體細節性的「內涵」了,要深入地研究研究,到底是否適合寶寶、是否好用、性價比是否真高
  • 91%的兒童穿鞋不當,給1~3歲寶寶選鞋,這幾個細節不能忽視
    小橙子學走路了,看到小區群裡有媽媽轉二手鞋,其中還有學步鞋,想著寶寶學步也就穿十天半個月,買個二手的省事又省錢。可是,當醫生的閨蜜建議:衣服可以穿二手的,但鞋子一定要買新的。孩子的鞋子一定要合腳、舒適,不能湊合,不然很可能影響腳部發育,導致足部畸形。每一個孩子的腳型不同,走路的姿勢不一樣,受力不同,鞋子跟著孩子的腳去變形。
  • 團|孩子的第一輛自行車,我極力推薦你選它!美亞銷量冠軍,門檻最低、騎行感受最佳!
    (當然前提是也要結合前面腿長)但昨天有個前提忘了說,我的建議基於的標準是,拿到手就準備正式讓孩子學的(不帶輔助輪,正式學建議大家一開始就不加輔助輪),但昨天看留言發現很多媽媽買自行車會考慮先讓孩子帶著輔助輪熟悉、玩幾個月再正式摘掉輔助輪學,那這種其實就可以買大一號。
  • 寶寶「屁事」多,可能身體要出「問題」,家長要多留意5種屁!
    孩子放屁太臭,被爸媽「調侃」,婆婆道出原因梓言寶寶已經六個多月了,能吃能睡精神好,但就不知道為什麼最近放屁特別臭,臭的孩兒爸孩兒媽每次聞到都忍不住調侃自己兒子一番。兩人本來以為放屁沒多大事,人都會放屁,孩子可能放屁就會這麼臭,就沒往孩子健康問題上想,最後還是婆婆來家裡看孩子才發現了問題。
  • 為寶寶選繪本不知如何下手,家長很發愁?遵循幾個步驟,簡單好選
    選繪本遵循幾個步驟,簡單好選臺灣知名兒童文學作家餘治瑩老師說過,「閱讀就像奠基,如果小時候培養習慣的時期,就偏食挑食,那長大後就會覺得這類東西很枯燥,很排斥他們,甚至害怕。」好的繪本在父母講好書裡頭的故事之後,小朋友會馬上明白書本要表達的意思和情感,並且願意選擇融入進去。
  • 多換幾個品牌的奶粉能避免質量問題?寶寶轉奶家長需要先了解這些
    自從毒奶粉事件後,奶粉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寶寶家庭的頭等大事。至今仍有不少寶媽跟知食君反映,說她們總找不到好的方法判斷奶粉的安全性,於是想出了一種方法:給孩子多換幾個品牌的奶粉,認為這樣可以規避風險,讓寶寶的營養更均衡,可謂是用心良苦。
  • 寶寶哭鬧、過敏,原來是貼身衣物沒選好!挑選時應重點看這些
    在文章開始之前,小編想先問大家幾個問題:給寶寶選擇貼身衣物的時候你們會最看重什麼方面?價格?款式?材質?做工?品牌?貼身用品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各種問題,如寶寶哭鬧、皮膚瘙癢、過敏等問題。所以選擇的時候需要十分細心。
  • 寶寶米粉怎麼選?每次吃多少?寶寶米粉的這些問題寶媽要知道
    這些都是一連串的問題,很多寶媽仔仔細細地選完米粉,餵到寶寶嘴邊,可寶寶卻一點也不領情,不少寶媽也是傷透腦筋啦~~今天小安就和各位寶媽聊聊寶寶的初輔食——米粉!!!每次到超市一看,密密麻麻的幾個貨架,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看!
  • 寶寶如果出現了這4個表現,說明要長牙了,家長們要多留意!
    寶媽們在孩子半歲左右時,就會開始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家寶寶長牙了嗎?」有些新手家長看到自己的寶寶長牙比別的孩子慢,就會開始懷疑寶寶是不是發育慢,擔心孩子的身體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但事實上,每個孩子的發育節奏不同,長牙的時間也就會出現一些差距,那麼寶寶多大才會開始長牙呢?
  • 嬰兒溼巾選錯對寶寶的傷害很大,好溼巾都具備這幾個條件
    寶寶太小,新陳代謝的速度都比較快,一天能夠好幾次便便或者小便,所以使用溼紙巾的次數也是非常頻繁。但是有一天發現,寶寶屁股的地方長了一些小紅點,摸起來還有點粗糙,後面情況沒好才趕緊上醫院。醫生說是溼巾過敏引起的尿布疹,不建議家長在家裡經常給寶寶用溼巾給寶寶擦身體。然而對於溼巾的選擇和使用注意事項上,媽媽們的知識庫急需補充。溼巾沒選好,很可能會導致寶寶紅腫過敏。
  • 寶寶有這6種表現,屬於發育遲緩,父母要留意,別什麼都不知道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寶寶有這6種表現,屬於發育遲緩,父母要留意,別什麼都不知道! 寶寶的生長過程中,總牽動著家長的心,寶寶發育過快,營養跟不上,家長會很擔心。發育過慢,行動遲緩,家長會更擔心。
  • 想給寶寶買電動牙刷?決不能錯過這 12 款牙刷測評
    可是市面上那麼多產品,不知道該怎麼選,實在是頭疼。好在丁媽朋友多,這不,口腔科何劍亮醫生,和丁媽分享了兒童電動牙刷的那些事。先回答一個問題:寶寶能不能用電動牙刷?當然能!好多寶爸寶媽們覺得「震動」會容易傷到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