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
陳姐是我朋友,一個性格開朗,喜歡高聲大語說話的女性。但最近她開始懟起了她兒子的老師。
為什麼呢?
陳姐說她兒子一直坐在班級倒數幾排,從來沒有突破過倒數第三排。她怕總是坐後面孩子會自卑,就跟班主任要求調座位。班主任卻答覆:「孩子個太高,不能坐前面。」
陳姐找了老師數次,都是一樣的答覆。陳姐很生氣,自己沉思了幾天,揣摩出了一個結論:「不就是我們沒送禮嘛,我偏不慣著他!」
雖說決定不慣著老師,但陳姐心裡卻憤憤不平,甚至越想越來氣,於是就人前人後地吐槽老師。什麼難聽的話都說出來了……
我們勸她不要總是吐槽老師,孩子還在老師那裡讀書呢,吐槽對孩子沒好處。陳姐卻說:
「我一沒當班主任面罵,二沒指名道姓罵,不要說他沒聽見,就算聽見了又怎麼樣?」
也對,陳姐確實沒指名罵她兒子老師,她罵的是現在的老師……
這…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一邊要罵孩子老師,一邊又不讓孩子老師知道,那這罵又什麼意思?自己跟自己歐氣玩兒?
再說,對一個老師不滿,卻不敢讓他知道,然後把這不滿和怒氣撒到了教師群體頭上……這合適嗎?
以前看到書上說老師是紅燭、是靈魂工程師,我也跟著瞎起鬨。後來兩個孩子上學了,接觸的老師多了,我就有了新的感悟:
老師就是普通人,性格各不相同,脾氣有好有壞。
我女兒的班主任是個慢性子,一天到晚慢吞吞的,卻很關愛學生。語文老師則是個急性子,走路都帶風,對學生很嚴格。
我兒子的老師膽子小,好大驚小怪,照顧孩子很細心。另一個老師情商很高,跟家長們相處得極好,猶如朋友。
非常慶幸,我們沒有遇到壞老師。
但我從不認為教師隊伍中沒有素質不行的人。人有百樣,教師不也有百樣嗎?人有好有壞,教師也是人,不也有好有壞嗎?
這太正常了。
作為家長,我們只能希望有關部門嚴格選拔教師,讓教師的整體素質更好。但我們也要清楚,教師隊伍素質就是參差不齊的,這是常理。
遇到了壞老師,家長不但要吐槽,也要勇於舉報。但如果沒有遇到壞老師,請也不要憑道聽途說甚至憑想像去吐槽老師。
比如我文章開頭提到的陳姐,她對老師的吐槽不就完全是憑想像嗎?她兒子個子高,老師讓坐後排,她就說成了因為沒送禮所以坐後排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
家長可以吐槽老師,但要注意3件事:
(1)點名道姓地吐槽,不要總是說「現在的老師」。
不要對自己遇到的壞老師忍氣吞聲,卻把怨氣撒到教師群體頭上。
哪個老師讓你吃虧了,點名道姓地吐槽,不要總是說「現在的老師」,畢竟現在的老師有2000萬,你不可能都認識。
(2)真的遇到了壞老師才能吐槽,不要無事生非。
前幾天網絡上有人送錦旗造謠某老師「教啥啥不行,找家長你第一」,多少網友在事態不明的時候就偏信造謠者,還為他點讚,說他勇敢,順便也把教師狠狠踩踏了一番。
然而不過一天,徐州教育局就出來公布了結果:純屬造謠,徐州無此學校,無此教師。
跟風起鬨踩踏教師的網友們,那名根本不存在的老師得罪過你們嗎?事件反轉後,你們的臉紅了嗎?
(3)如果真的遇到了壞老師,吐槽其實起不了任何作用。請採用更有效的方法。
部分家長吐槽老師是因為確實遭遇了壞老師,但更多的人吐槽老師其實不過是跟風起鬨。
如果問他們遇到了哪一個渣老師,他們必定會說:
聽朋友說的;
聽同學說的;
聽鄰居說的……
其實他們也沒有經歷過,但他們吐槽的很有勁。為什麼?
其實不過就是發洩發洩情緒吧了。現在的人大多壓力比較大,吐槽老師既痛快又安全,反正老師無權無勢又不能把他怎麼樣……
還有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
喜歡吐槽老師發洩情緒的主要是兩種人:
(1)家裡沒有孩子上學,或者孩子已經畢業了的人;
(2)不重視教育,對孩子學習無所謂的人。
家長們,其實不論我們有沒有遇到壞老師都不用去懟老師。因為懟老師除了逞口舌之快,一點作用都沒有了。
遇到了壞老師,就取證舉報他;
沒遇到壞老師,就積點口德。
懟教師沒有用,懟贏教師很容易,但孩子並不會因此而變得優秀。
做家長,眼光真的要放遠,不要把精力浪費在懟老師上。因為毫無意義。
最後,再次建議對惡意抹黑教師群體的行為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