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長眼光真要放長遠,懟贏了老師,你的孩子就會變得優秀嗎

2020-12-14 小魚家庭教育談

文/小魚

陳姐是我朋友,一個性格開朗,喜歡高聲大語說話的女性。但最近她開始懟起了她兒子的老師。

為什麼呢?

陳姐說她兒子一直坐在班級倒數幾排,從來沒有突破過倒數第三排。她怕總是坐後面孩子會自卑,就跟班主任要求調座位。班主任卻答覆:「孩子個太高,不能坐前面。」

陳姐找了老師數次,都是一樣的答覆。陳姐很生氣,自己沉思了幾天,揣摩出了一個結論:「不就是我們沒送禮嘛,我偏不慣著他!」

雖說決定不慣著老師,但陳姐心裡卻憤憤不平,甚至越想越來氣,於是就人前人後地吐槽老師。什麼難聽的話都說出來了……

我們勸她不要總是吐槽老師,孩子還在老師那裡讀書呢,吐槽對孩子沒好處。陳姐卻說:

「我一沒當班主任面罵,二沒指名道姓罵,不要說他沒聽見,就算聽見了又怎麼樣?」

也對,陳姐確實沒指名罵她兒子老師,她罵的是現在的老師……

這…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一邊要罵孩子老師,一邊又不讓孩子老師知道,那這罵又什麼意思?自己跟自己歐氣玩兒?

再說,對一個老師不滿,卻不敢讓他知道,然後把這不滿和怒氣撒到了教師群體頭上……這合適嗎?

1、教師也是普通人,有好也有壞

以前看到書上說老師是紅燭、是靈魂工程師,我也跟著瞎起鬨。後來兩個孩子上學了,接觸的老師多了,我就有了新的感悟:

老師就是普通人,性格各不相同,脾氣有好有壞。

我女兒的班主任是個慢性子,一天到晚慢吞吞的,卻很關愛學生。語文老師則是個急性子,走路都帶風,對學生很嚴格。

我兒子的老師膽子小,好大驚小怪,照顧孩子很細心。另一個老師情商很高,跟家長們相處得極好,猶如朋友。

非常慶幸,我們沒有遇到壞老師。

但我從不認為教師隊伍中沒有素質不行的人。人有百樣,教師不也有百樣嗎?人有好有壞,教師也是人,不也有好有壞嗎?

這太正常了。

作為家長,我們只能希望有關部門嚴格選拔教師,讓教師的整體素質更好。但我們也要清楚,教師隊伍素質就是參差不齊的,這是常理。

2、家長可以吐槽老師,但要注意3件事

遇到了壞老師,家長不但要吐槽,也要勇於舉報。但如果沒有遇到壞老師,請也不要憑道聽途說甚至憑想像去吐槽老師。

比如我文章開頭提到的陳姐,她對老師的吐槽不就完全是憑想像嗎?她兒子個子高,老師讓坐後排,她就說成了因為沒送禮所以坐後排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

家長可以吐槽老師,但要注意3件事:

(1)點名道姓地吐槽,不要總是說「現在的老師」。

不要對自己遇到的壞老師忍氣吞聲,卻把怨氣撒到教師群體頭上。

哪個老師讓你吃虧了,點名道姓地吐槽,不要總是說「現在的老師」,畢竟現在的老師有2000萬,你不可能都認識。

(2)真的遇到了壞老師才能吐槽,不要無事生非。

前幾天網絡上有人送錦旗造謠某老師「教啥啥不行,找家長你第一」,多少網友在事態不明的時候就偏信造謠者,還為他點讚,說他勇敢,順便也把教師狠狠踩踏了一番。

然而不過一天,徐州教育局就出來公布了結果:純屬造謠,徐州無此學校,無此教師。

跟風起鬨踩踏教師的網友們,那名根本不存在的老師得罪過你們嗎?事件反轉後,你們的臉紅了嗎?

(3)如果真的遇到了壞老師,吐槽其實起不了任何作用。請採用更有效的方法。

3、做家長眼光要長遠,懟贏了老師,你的孩子就會變得優秀嗎

部分家長吐槽老師是因為確實遭遇了壞老師,但更多的人吐槽老師其實不過是跟風起鬨。

如果問他們遇到了哪一個渣老師,他們必定會說:

聽朋友說的;

聽同學說的;

聽鄰居說的……

其實他們也沒有經歷過,但他們吐槽的很有勁。為什麼?

其實不過就是發洩發洩情緒吧了。現在的人大多壓力比較大,吐槽老師既痛快又安全,反正老師無權無勢又不能把他怎麼樣……

還有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

喜歡吐槽老師發洩情緒的主要是兩種人:

(1)家裡沒有孩子上學,或者孩子已經畢業了的人;

(2)不重視教育,對孩子學習無所謂的人。

家長們,其實不論我們有沒有遇到壞老師都不用去懟老師。因為懟老師除了逞口舌之快,一點作用都沒有了。

遇到了壞老師,就取證舉報他;

沒遇到壞老師,就積點口德。

懟教師沒有用,懟贏教師很容易,但孩子並不會因此而變得優秀。

結束語

做家長,眼光真的要放遠,不要把精力浪費在懟老師上。因為毫無意義。

最後,再次建議對惡意抹黑教師群體的行為立法。

相關焦點

  • 家長可以吐槽老師,但要注意3件事,建議對惡意抹黑教師行為立法
    也對,陳姐確實沒指名罵她兒子老師,她罵的是現在的老師……這…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一邊要罵孩子老師,一邊又不讓孩子老師知道,那這罵又什麼意思?自己跟自己歐氣玩兒?作為家長,我們只能希望有關部門嚴格選拔教師,讓教師的整體素質更好。但我們也要清楚,教師隊伍素質就是參差不齊的,這是常理。2、家長可以吐槽老師,但要注意3件事遇到了壞老師,家長不但要吐槽,也要勇於舉報。
  • 《虎媽貓爸》引觀眾熱議 教育專家:眼光要長遠
    原標題:《虎媽貓爸》引觀眾熱議 教育專家:眼光要長遠   這不僅惹得在追看《虎媽貓爸》的觀眾連嘆:「為了讓下一代贏在起跑線上,一筆買賣就能掙8億的影后,也是普通人」,更讓擇校、學區房等事關下一代成長的話題再度成為焦點。為此,晨報特別對話教育專家,看看趙薇這個「虎媽」到底做得好不好。   挖空心思擇校有意思嗎?
  • 家長毀掉孩子,是從懟老師開始的,你還在提各種無理要求嗎
    老師不布置作業學生成績不行了,他又要說:「現在的老師一點沒有責任心,課都不好好教。」 這什麼意思?難道是想教輔資料照買,又不想出錢,讓老師給學生買? 家長毀掉孩子,是從懟老師開始的,你還在提各種無理要求嗎?
  • 孩子上學沒戴紅領巾,被罰停課一天,老師有這個權利嗎?
    你一點也別覺得委屈。下次要想不被罰站,就記住規矩!哪個家長不心疼孩子?可是心疼要分事兒,一味心疼就是害孩子。該講規則的時候就要講規則,半點也不能馬虎。孩子不遵守學校的規則家長可以理直氣壯地懟學校、懟老師。那麼將來走上社會呢?家長打算一路懟下去嗎?任何人不懂規則,不遵守規則,路都走不長遠。在家、在學校時家長會寵著,老師會包容著,走上社會之後誰有義務無限包容誰?任何地方都有規則。走路要遵守交通規則,上班要遵守公司規則,上學就要遵守學校規則。
  • 林妙可事件引深思:父母長遠的眼光,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如果父母能用長遠智慧的眼光看待事物,在家庭教育的潛移默化中,給予他們正向的滋養,孩子才會越來越好。父母的樣子不僅是孩子的榜樣,更是孩子未來的指路明燈。只有家長在日常教育中,多保持長遠的眼光,幫助孩子理清目標和思路。
  • 都說眼光要長遠,那怎樣才叫長遠眼光呢?我們要知道2點
    可實際上,我們如今的眼光真能做到如此長遠嗎?真不一定。你還記得10年前的時候,每年都有一個未來10年熱門行業的榜單,可結果是,這種預測一兩年都沒堅持到,就啪啪打臉了。記得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一個熱門專業叫圖書館學,因為那個時候畢業生包分工,學了這個專業一般留在圖書館,而圖書館當時只有大城市有,讀了這個基本就能保證留在大城市了。
  • 當孩子開始「懟」你時,家長要學會這3句話,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但這種解決方式真的可行嗎? 大多數的孩子在家長的這種教育下,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叛逆,和家長的關係也會越來越疏遠。李玫瑾教授認為,有些孩子之所以叛逆,那是因為家長「寵」的。家長如果平時對孩子百依百順的話,那孩子就會喜歡用頂嘴的方式,來挑戰家長的底線。 而如果說孩子頂嘴了的話,不要直接選擇打壓孩子,而是學會說以下這幾句話,孩子將來才會更加優秀:
  • 「管好你自己孩子」!家長質疑老師穿著遭懟,當老師這3點要注意
    家長質疑老師穿著遭懟家長看老師,首先也是看老師形象,外在形象符合大眾對老師的印象,就會覺得很安心,如若不是,家長倒是會產生一些懷疑和擔憂來。若是換做你,覺得孩子老師穿著不合適,會提醒老師嗎?又會以怎樣的方式去提醒呢?
  • 家長被孩子懟的啞口無言:不好意思,我就想跟你對著幹
    「碰釘子」了,但還真有不少家長是「我能來」那隊的。 就像人美嘴甜的知心大姐姐董卿曾說的那樣:「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畢竟,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瞧,看我的」,比張嘴就來:「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要強十倍、百倍、千倍。
  • 不滿班主任在群裡點名批評,家長懟哭班主任,看似贏了其實吃大虧
    ,所以遭到這位家長發怒,回懟「狗屁不通當老師」「你也配當老師」等話語,女兒年紀輕臉皮薄,被怒懟後臉面掛不住,覺得自尊受到傷害,就哭了。可是她又擔心這樣做不妥,於是才發帖詢問大家的意見。在這個問答帖子下,很多教育從業者從多角度多方位勸告這位母親不要幹涉這件事,認為這是她女兒進入社會和職場必然要面臨的功課,只有讓她自己去解決,她才能得到成長並成為一名更優秀的班主任和教師。這裡,星主肯定帖子下各位教育者們分析和建議。不過,我對該事件的關注點,其實在怒懟老師的家長的身上。
  • 怎麼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
    大家好,我是哈懟懟,一個專注教育的老學姐。無數人叫你要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但有沒有人細細想過,什麼是起跑線,起跑線在哪裡?萬貫家財還是書香門第又或者是智商超群?前幾天看了一個新聞,說是一個女孩子太愛學習,家長想盡辦法讓她不學習,天天給她買好玩的,給她玩各種電腦遊戲。覺得有點荒謬對嗎?又或者是覺得這是我家孩子該多好。但我想告訴家長的是,現實是這不是你家孩子,我舉這個例子,並表示要家長去逼迫孩子變成這樣子。
  • 家長沒批改孩子作業,在群裡被老師猛懟 網友稱:要老師幹什麼
    上圖可以看出,有一位是謝老師,還有一位數學老師等等都說了一些言語上的侮辱人的話語。現在社會沒有知識,可是能賺錢的也是有的吧。小學畢業的做點小生意,有點錢送孩子去上學,自己教不了,也是很正常的情況吧?更何況如今的社會,留守兒童如此多,家長大多數都是出門在外,不在孩子的身邊教導,可是老師的語氣有從第一步去問家長是否在孩子身邊嗎?
  • 決定孩子是否「贏在起跑線」的其實是你!優秀的父母必須要知道!
    ,根本不回應你;但如果你跟著他的思維,說「你看到你的小汽車在旁邊,你很想去摸一下他,對嗎?那我們摸一下之後再回來繼續上課可以嗎?」你會發現,這樣說,孩子很願意聽進去,並且摸完汽車就會乖乖回去聽課,就是共情關注。這樣的共情關注,讓父母向寶寶輸出了前者2倍的詞彙量,寶寶的「語言詞庫」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擴充。那,父母怎麼才能做到共情關注?父母可以這樣做:1、看到寶寶所看到的、尊重著寶寶的想法、關注寶寶的情緒和感受。
  • 眼光要長遠(作文素材)
    眼光要長遠(作文素材) 2013-09-06 09:49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學生上課睡著了,老師發照片家長群批評,家長怒懟:你配做老師嗎
    由於這名學生經常在上課的時候睡覺,老師已經提醒過多次,也和家長聯繫過,但是卻依舊沒有效果。所以班主任一氣之下就拍下了孩子睡覺的照片,發到了家長群中,提醒家長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對孩子進行管教。沒想到這個行為卻招來了家長的怒火,家長在群中生氣地指責老師,認為老師這種發照片的行為,是在故意給自己難堪,而且也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 贏在起跑線算什麼?香港家長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她說,因為生第一個孩子毫無準備,現在感覺兒子與同齡小孩相比,竟然落後一大截,導致兒子到現在還沒有被幼兒園錄取。 啥?一歲半就要送幼兒園?小莉忍不住想吐槽這個節奏帶得有點快,結果這位二胎媽媽在放狠話——妹妹要贏在子宮裡!
  • 孩子老師結婚,土豪家長提議眾籌送車,遭家長群懟:你自己買
    二是有些家長雖不願做這類事,但又怕別人送了自家沒送,會影響老師對自己孩子的態度。久而久之,這種風氣就變了味兒,搞得是家長心累,老師也頭疼。孩子老師結婚提議送車,土豪家長真敢說前段時間,有位家長曬出了,孩子班級家長群內的一段聊天記錄,越發地讓人感覺到了家長群內畸形的「討好」現象。一位家長在得知,孩子的語文老師即將結婚,於是就起了送禮心思。
  • 孩子老師結婚,土豪家長提議眾籌送車,遭家長群懟:你自己買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孩子上學後,很多家長都會有類似的心理:要不要給老師送點小禮物?大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心理,一是想要博老師關注,給老師留個好印象,也好讓老師多「關照」自己孩子。二是有些家長雖不願做這類事,但又怕別人送了自家沒送,會影響老師對自己孩子的態度。
  • 你有長遠眼光嗎?
    你知道嗎?80年代有一段時間,最熱門的專業曾經是圖書館學。這是為啥?其實很簡單,那個時候大學畢業生還是包分配工作的,只有發達的大城市才有圖書館,所以學了這個專業的人,可以確保留在大城市。還有,曾經有一段時間,醫學院裡面最熱門的專業是放射科。為啥?雖然放射科有一定的職業風險,但是只有大醫院能有放射科,學了這個專業可以確保不被分配到小的鄉村醫院。
  • 小學元旦聯歡甩手給家長,家長怒懟老師:要你們老師何用?
    消息一公布就引發了家長的強烈的感慨。有的家長就在家長群上怒懟老師,說,現在這個社會怎麼了,學生成績不好是家長的問題,性格缺陷也是家長的問題,現在怎麼竟然辦個活動也是家長的事了,如果這樣的話,我都懷疑孩子去學校還有什麼意義呢?要你們老師何用呢?這年頭,作為家長,真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