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被孩子懟的啞口無言:不好意思,我就想跟你對著幹

2020-10-09 方圓教

被娃懟得啞口無言是什麼感受?


知乎上的一位家長深有體會!

事情的起因,要從孩子的鋼琴作業說起。

他批評孩子的鋼琴作業沒練好,期待中的「我再來一遍」、「我會努力的」等奮發上進的字眼,並沒有到來,反而被孩子懟回來一句「有本事你來呀」。

家長瞬間慫了。

「無助」的他開始向網友求支招;「我來不了,咋回她?」

他的煩惱,瞬間引來近三百萬網友的圍觀。

網友也不負眾望,積極建言獻策,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

「直接揍,揍完了,你來啊!」

「我來,你去做飯給我吃。」

「要是我,我就閉嘴了。」

「我家孩子從來不這樣說,因為他知道我確實能來,但這並沒什麼用。小崽子站一旁鼓掌的時候很開心,輪到他時又開始新一輪的想喝水、上廁所、肚子痛了。」

雖然,很多回答都是風趣幽默的調侃,但現實生活中,絕對不會這麼輕鬆快樂。

父母說一句,不好意思,孩子已經準備好十句等著你。

孩子和家長的日常,就是一個「相愛相殺」、「鬥智鬥勇」的過程。

來呀,互相傷害

雖然,樓上的這位家長「碰釘子」了,但還真有不少家長是「我能來」那隊的。

其中一位家長便挺身而出,現身說法:「哈哈,這題我會。」

讓我們一起把目光聚焦過來,走進她的故事:

她女兒今年11歲,上小學五年級,有段時間也老是這麼她。

為了能讓女兒能夠「俯首稱臣」,她想了一招。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禮拜天,她們互換了身份,她叫女兒媽媽,女兒叫她寶寶。

早上起來,她就模仿女兒平時的習慣喊道:「媽媽,拿條褲子來」,「媽媽,要吃水煎包」,「媽媽泡咖啡」。

沒想到,女兒三件事居然都弄得妥妥的,順利通過第一關。

氣!

接下來難度升級。

女兒開始做家務,她開始寫毛筆字,此時,兩人都時不時的,偷瞄對方好幾眼。

表面風平浪靜,暗地裡波濤洶湧。

終於,這位家長「戲精」的身份就再也隱藏不住了,開始了表演:

她一會要喝奶茶,一會要削蘋果,一會要撓痒痒,一會要女兒把貓抱來摸摸,又使喚女兒給手機充電,登錄遊戲領取獎勵……反正平常女兒啥樣她就啥樣。

想想那個場面,很形象,有沒有!

但此時的女兒還是不服輸的,這可是太優秀了呢!

到了洗衣服環節,她女兒崩潰了。

在內外衣服分類時,她女兒「矯情」地戴了一次性手套,即使這樣,還是在分揀爸爸球襪時求饒了。

完事後,女兒一直叨叨她,說她寫的半頁毛筆字醜爆了,要被書法老師罵了。

這位家長笑了:「都不容易,要不再換換?」

女兒秒慫。

有網友評論說:「女兒的內心旁白一定是,是我草率了!」

在「治孩子」的路上,可難不倒家長,很多家長都是「我真的可以,我真的能行」的代表,面對任何「熊孩子」都不在話下。

但要想輕鬆應對,找對方法很重要。

有時苦口婆心的勸導,反而會迎來孩子毫不留情的頂撞。

當他叛逆時,別生氣,別懊惱,別深陷「互槓」的泥潭中無法自拔。

要麼像以上家長那樣,換個身份,讓他親身試試什麼叫「各司其職」,要麼打個樣給他看看,畢竟,以身作則才是教育的最好方式。

互懟不是目的,

以身作則才是終極目標

2歲的孩子能幹啥?答案可能會超出你的認知!

前段時間,一名2歲萌寶照顧長輩的視頻走紅了,妥妥的小暖男一枚。

視頻中,他抱著一碗葡萄,先餵太姥爺一顆,又餵太姥姥一顆,暖萌可愛。

吃飯時,他又把雞腿送給太姥姥,把雞蛋放進長輩碗裡,乖巧懂事。

真是太能幹了!有沒有!

同樣是2歲,人家的孩子都能「端茶倒水」了,我家的孩子還只會張嘴等食吃,大寫的羨慕,嫉妒,但不恨!

這麼可愛又乖巧的小寶是怎麼養成的呢?

原來,由於爸爸媽媽工作忙,小萌寶在幾個月時就由奶奶照顧,奶奶在照顧他的同時,也會悉心照顧自己的父母。

在奶奶的影響下,他慢慢學會了如何照顧老人,懂得把筷子先留給長輩,也會學著奶奶的樣子,主動去攙扶。

雖然年紀小,但做起事來可不含糊,像模像樣的。

這也贏得了數百萬網友的瘋狂怒贊:


「教育就是父母說一百次,不如親身做一次給孩子看。」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

深以為然,網友的評論總是那麼精準到位。

真正高層次的教育,不是苦口婆心的說教,而是以身作則。

就像人美嘴甜的知心大姐姐董卿曾說的那樣:「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不需要有多大成就,也不需要大富大貴,更不需要做出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而是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給孩子啟發和影響,這就足夠了。

畢竟,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瞧,看我的」,比張嘴就來:「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要強十倍、百倍、千倍。

「懟一懟」更健康

「互懟」和「和諧共處」是育兒的兩種不同模式,各有千秋。

「和諧共處」是期待,「互懟」也許才是常態!

生活中,很多家長會不自覺地和孩子陷入「不是你輸,就是我贏」的爭吵怪圈。情緒激動時,還忍不住要動動勤勞的雙手,揮舞一下。

其實,大可不必。

曾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一位男孩和媽媽鬧了彆扭以後,「敢怒不敢言」,只能站到一旁,用眼神和媽媽暗暗「較勁」。

媽媽刷著手機,百忙之中還不忘「一巴掌」把男孩拽到座位上,雖然男孩內心戲十足,他依然用表情宣洩不滿,但自始至終沒說過一句話。


這個時候,真希望孩子可以頂一句嘴啊,雖然有些不厚道,但卻是看完視頻後湧現的真實想法,畢竟,憋著挺難受的。

也想勸勸那個嚴肅又嚴厲的媽媽,有啥話不能好好說,非要動手呢,語言的魅力,它不香嗎?

孩子頂嘴其實是很正常的表現,這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階段。

而且,愛頂嘴的孩子則更加優秀!不是信口雌黃,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一項研究,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在愛頂嘴的孩子中,80%長大以後獨立判斷能力強;而在乖巧的孩子中,只有24%長大以後能夠自我行事,但依然喜歡依賴他人。

德國心理學專家安格利卡·法斯也曾說:「能夠跟長輩爭辯的孩子,在成長中往往更具有潛質。」

不好意思,我又深以為然了,畢竟說得太有道理了。

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就是想跟各位優秀的爸媽達成一個共識:經常懟家長的孩子,是聰明的,優秀的,前途光明的,咳咳,可能也是天性使然!

不要把孩子的「另類思維」扼殺在搖籃裡,也不要折斷能讓他能展翅翱翔的翅膀,讓孩子自己撲騰撲騰挺好的。

但如果他沒把握好分寸,著實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或者感覺馬上「就要上天了」,那就是發揮我們聰明才智的時候了,給他點「Colour See See」(顏色瞧瞧)。

可以用深邃的思想教育他,也可以用強有力的行動引導他,但別動手揍他,也別用語言攻擊他,畢竟是親生的,好好管管還是能要的。

所以,對於那個「愛頂嘴」的孩子,少些「約束」,多些「放縱」吧!

相關焦點

  • 被孩子「童言無忌」懟到啞口無言是什麼感受?家長:還好是親生的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位寶媽發出一則關於孩子的小段子:今天我女兒問我「媽媽等你死了,你手上的鐲子能不能送給我啊!」我說:不用等我死,你現在就把它拿去吧!視頻一經發出,瞬間逗得網友們捧腹大笑。媽媽很無語,心裡默念三百遍「還好是親生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同樣也會帶來很多驚嚇和無奈。孩子的到來會給父母的生活增添一點五顏六色,你曾被孩子「童言無忌」懟到啞口無言嗎?
  • 孩子總是跟父母對著幹?家長善用禁果效應,解決孩子的逆反心理
    其實孩子也不是一次兩次跟我這麼對著幹了,越是說道孩子,他越是不聽勸阻,實在是拿他沒有辦法。不管大人說什麼,孩子都想要說&34;。並且受到阻撓,就會直接跟家長對著幹。很多時候,成年人總是扮演一家之主的角色,往往考慮了整個家庭的瑣事,從而卻忽略了孩子內心成長的重要因素。孩子在生活學習中是非常容易犯錯的,倘若家長是一味的打罵責怪,孩子自身委屈不說,再受到最親密的人的指責,心理壓力是多麼巨大啊。孩子也因此會產生一些怨恨情緒,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叛逆心理,總是想跟家長對著幹。
  • 傅首爾遭遇辯手生涯滑鐵盧,被一位媽媽懟得啞口無言
    傅首爾在節目中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去說服一位總是給孩子布置很多課後作業、喜歡拿孩子和別人比較的媽媽,沒想到最後卻被該媽媽懟的啞口無言。,以後孩子的人生也許會因為我發生一些改變,讓孩子和老師都對這次談話充滿了期待。
  • 孩子老跟父母對著幹該怎麼辦?
    前兩天一寶媽在粉絲群問我,她說:「我家小孩現在真的太難管教了,事事都跟我對著幹,打又不得罵又不聽,該怎麼辦」?我問她你家孩子幾歲了,她說9歲。同時也會對父母管控自己的行為感到反感,如果父母平時在孩子眼裡的威信不高,就會出現跟父母對著幹的現象。要想孩子糾正過來,父母不妨從這幾個角度去解決。
  • 孩子總是尿褲子了才說尿尿?不是要跟你對著幹,原因家長要知道
    最近跟閨蜜聊天,她說起一個很頭疼的問題,考慮到天氣熱起來了,打算給孩子戒尿不溼,可每次都是先跟孩子說得好好的,要尿尿了一定要跟媽媽說,孩子嘴巴上答應得好好的,結果每次都是尿到褲子上了才跟媽媽說:我尿尿了。
  • 幫你理清懟人思路:讓對方啞口無言,簡短一句話的智慧
    經常特別想懟回去,比如上了大學不還一樣在我底下打工,比如小學畢業當大老闆了,大學畢業工作都找不到,還有什麼大學什麼都學不到,只知道談戀愛。這樣的問題,怎樣用簡短的一句話懟回去,而且要讓對方啞口無言,可以懟的非常爽。「大學生還不一樣在我下面打工」,怎樣用一句話快速反駁這種言論?
  • 那個跟你對著幹的青春期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我的脾氣變得一點就炸,開始喜歡和大人對著幹,學會了頂嘴,反正就是什麼不好學什麼。「我對我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一直覺得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寶貝,我知道你想玩手機,我也理解你,但是因為你的眼睛近視,媽媽還是有些顧慮的,媽媽也是為你好,但可能這個好,並不是你想要的。
  • 孩子叛逆,脾氣暴躁厭學嚴重,跟家長對著幹,一張評價表就搞定!
    一些作業就哼哼唧唧,常常和家長對著幹,確實家長沒有辦法。面對叛逆,脾氣暴躁,厭學,跟家長對著幹的孩子家長手無縛雞之力我長期從事小學教學工作,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些方法,也發現學生很多毛病,都是習慣的問題。一位哲人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你能不能擔重擔,會不會辦事?能力如何?可能都跟你的習慣有關。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要學生養成一種習慣,習慣和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
  • 家長為什麼要跟教育部對著幹
    我國的教育有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教育部許多規定,老師家長切要對著幹。1、教育部規定說要限制校外培訓,禁止各類補課,但是每個家長都忙著上補習班培訓班,學校老師也會偷偷開設補課班。對於學校老師來說是個好事,可以賺錢。為什麼那麼多家長想補課上培訓班,答案是不願落後,問題大家都不補課不存在什麼落後啊。以我深圳身邊的家長為例,基本上都是要送孩子補課上補習班,自己省錢也要去。
  • 怎麼教跟父母對著幹的青春期孩子?日本這位老師,給出了另類答案
    我想,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孩子會跟你對著幹的原因,你越是期望他成龍成鳳,ta越是怎麼讓你失望絕望怎麼來。那麼,如何挽回這樣的孩子?可能你會覺得這樣的孩子已經無可救藥,而鍵盤俠們會說你行你上,再嘲諷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不好意思要啪啪打臉了。
  • 孩子小時候很乖,一長大就對著幹怎回事?把它想成好的開端很重要
    、甚至出現你不讓做的事情偏要做的對著幹,都是他們獨立人格迫切的自我觀點捍衛,在自我意識活躍下他們對自由,包括動手獨立便有了迫切的渴望,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會變得不聽話、處處和家長對著幹。一說起「不讓孩子做的事情偏要做」,很多家長都自顧自己生氣、抱怨,在負面情緒的影響下看到的所有事情自然也負面化,以至於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給出的評價也非常低,所以說當孩子出現叛逆和我們對著幹的行為時,作為家長一定要把這件事優勢化,只有把它想成良好的開端才能調整好自己、也調整好孩子的情緒。
  • 女兒在學校打男同學,老師約談家長,媽媽一番話懟得老師啞口無言
    導讀:女兒在學校打男同學,老師約談家長,媽媽一番話懟的老師啞口無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兒在學校打男同學,老師約談家長,媽媽一番話懟得老師啞口無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老師對著幹,作為父母可以這樣做,學會了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同學們覺得他有膽量敢反駁老師,他就覺得自己在同學們面前建立了被崇拜的感覺,覺得自己特別厲害,家長不管怎麼跟他講,讓他聽老師的,尊敬老師,但是效果不明顯。這個學生和老師對著幹,得到的好感受會讓他強化和重複這種行為,甚至蔓延到與其他人的相處當中,這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對他的人際關係也非常不利。總和老師對著幹他和老師的關係是排斥的,不是相互吸引的,就無法得到老師的引領。
  • 家長啞口無言的瞬間:看電視支開娃,被反問「看別人接吻口渴?」
    文|秘籍君當家長之後,我們也練就了三寸不爛之舌,能把孩子說的逼到牆縫裡,啞口無言。但也有時候,我們也會被孩子的妙言妙語懟得啞口無言,覺得孩子並不像是個孩子。老父親沙溢節目中分享過這樣一件事,他和安吉在家看電視,看到敏感畫面,也就是電視劇中的人物接吻時。
  • 馨香智慧:孩子總跟父母對著幹?越管反抗越厲害,蔣長英教你2招
    馨香智慧:孩子總跟父母對著幹?越管反抗越厲害,蔣長英教你2招蔣長英:《聰慧父母》家庭教育導師;心理撫養倡導者;曾幫助200餘個家庭走出困境,擅長家庭教育、情感、育兒等。現在常有家長抱怨:我家的孩子不聽話,調皮搗蛋,總跟父母對著幹。那麼,當父母的,如何去正面管教孩子呢?首先,父母要明白:孩子為什麼會跟你對著幹?ta情緒的背後傳達的信息是什麼?了解到孩子情緒背後的真正原因,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
  • 當孩子開始「懟」你時,家長要學會這3句話,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有的時候還會把自己懟的啞口無言,感覺孩子根本就不懂得尊重人,也沒有了小時候懂事乖巧的影子了,自己的威信也岌岌可危。 因此有很多家長面對孩子頂嘴時,都會採用最簡單最粗暴的方式,就是把孩子給嚴厲的訓斥一頓,甚至於是動手。家長覺得這樣就能夠讓孩子懂得尊重人,讓孩子不要老是頂嘴,乖乖的把嘴巴給閉上。
  • 張彩虹:你的孩子跟你對著幹,怎麼破?
    她的英語課外班,要求每天都要讀英語,但是孩子讀的特別抗拒,最近經常跟我說她不想讀英語了。你看這種情況我應該怎麼處理?這位家長的情況,跟大多數的特別負責任的家長一樣,都是因為過度管控孩子的作業,引起孩子劇烈抗爭的一種表現。
  • 每天跟孩子說這四句話,孩子就不再跟你對著幹
    每天跟孩子說這四句話,孩子就不再跟你對著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改善親子關係?每天跟孩子說這四句話,孩子就不再跟你對著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總和家長對著幹?多是陷入「海格力斯效應」,家長需軟硬兼施
    文/心蕊編輯/心蕊在父母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不可能是時時刻刻充滿平靜的,暴風雨也是時有發生。對於親子間爆發的矛盾,許多家長歸結於孩子總是和父母對著幹。一個巴掌拍不響,父母必然要做好自我檢討。力力是個明理懂事的孩子,以前每每見到鄰居都會熱情問好。近來卻每次見他總是一個人低著頭,悶悶不樂的。原來,力力媽媽告知:&34;孩子總會家長對著幹,家長總是很困惑。並且許多家長都像力力媽媽那般,下意識就採取批評。斥責,打罵的方式。
  • Terrible Two,為什麼2歲的孩子總愛跟你對著幹?
    「小天使」化身「小惡魔」,一言不合就跟你對著幹所以和父母對著幹,對於孩子來說是維護自己的權益,說「不」只是想強調自我。這個時期,對於「自信」的形成特別重要。「自私」的標籤,孩子只是在這個階段想獨自擁有這些「屬於自己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