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從這3個方面入手

2020-09-05 DOKOOL



家有寶貝,獨立性的培養是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各位爸爸媽媽非常頭疼的問題,尤其現在的家庭,老人非常寵溺小孩,很容易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但是孩子總歸以後是要自己面對外邊的生活的,我們可以愛孩子,但還是要教會他們獨立的能力。


愛和獨立性不能畫等號,獨立性比愛更重要。


但孩子的獨立性不是立等可取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步培養起來的。要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我們就應該多為孩子創造鍛鍊的機會,不要事事包辦,也不能在關鍵時刻捨不得放手。


01 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一點的孩子,都有非常強的模仿能力,比如我們在疊衣服,做家務時,有時候孩子就會像模像樣的模仿我們的動作,有些寶寶可能還會自己穿鞋子,這些時候都是非常好的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機會,而我們不妨多引導,帶著孩子一起做。



02 孩子遇到困難,儘量讓他自己解決


孩子正處於發現世界的年紀,喜歡到處跑著玩,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遇到積木拼不出自己想要的房子,走路碰到障礙物過不去等情況時,我們應該對孩子多做鼓勵,和孩子一起協作完成,而不是替孩子掃除障礙。


只有這樣做,才能慢慢培養出孩子自己克服困難的精神,孩子才會在今後碰到類似的問題時,主動思考解決方法,而不會遇到事情就哭喊不止。


03 讓孩子自己管理時間


鍛鍊孩子獨立性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本身就是一個克服懶惰的過程,孩子剛開始可能覺得好玩,慢慢就因為懶惰貪玩放棄了模仿、學習和思考。


這個時候我們如果讓孩子感受到代勞的舒適感,那就非常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

不妨在孩子懶惰貪玩的時候,給孩子時間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動。這樣既可以提高孩子對生活的樂趣,又可以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並從中收穫快樂。


此外,玩平衡車也是非常好的一種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鍛鍊孩子的控制感和自由感,離開我們的幫助,孩子自己騎行,可以嘗試各種各樣的動作,遇到不好走的路面,還可以自己克服困難走過去,這些都在無形中增強了孩子的獨立性。



總之,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因為孩子沒有做好某件事,就代替孩子去做,而是要鼓勵,鼓勵孩子多去自己嘗試,讓孩子的獨立性得到肯定和加強。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3歲以後要培養孩子的自主性,父母可以從這3個方面入手
    7歲之後,各個方面,尤其是個性傾向性基本定型了。因此,學前期孩子的教育很關鍵。有心理學家表明:孩子在3-6歲的主要任務是發展自主性。也就是,在孩子3歲以後,父母要全方位的培養孩子的自主性。那問題是怎麼培養呢?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培養自信心自信是作為人成長中不可缺少的品質之一,現在很多父母也意識到了。但是,自信是無法通過語言、道理就能養成的。
  • 孩子獨立性培養的三大守則,你掌握了嗎?
    對於寶貝的獨立性培養也不一定要大費周章地參加什麼訓練營,你也不需要化身虎爸虎媽。有時只需要從生活細節入手,對孩子們的選擇與行為加以指導,也能從正確的方向培養出孩子們的責任感。  ,飼養寵物等生活小細節,都存在著許多培養孩子們的責任感與獨立性的機會。
  •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家長要把培養孩子獨立性的目標裝在心裡。培養孩子獨立性是讓孩子有自己的主見,自己為自己的明天做主。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和創新,獨立做屬於自己的事情。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為將來多學一些本領,為將來多受一些磨練。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經常為孩子提供獨立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幫助他們逐步學會自己做事、自己動腦 筋想問題。 培養孩子獨立性: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小班幼兒獨立性的培養與發展研究方案
    獨立性是指不受他人影響,不隨波逐流,根據自己的認識與信   念,獨立地採取決定,執行決定。幼兒獨立性具體表現為:   1、幼兒在成人的鼓勵與要求下獨立做事情。   2、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請求幫助。   3、喜歡獨立做事情和獨立思考問題。不斷獲得獨立感的幼兒,自尊心和自信心會不斷發展。
  • 培養孩子的「逆商」,從這3個方面入手,孩子舉一反三能力更強
    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不少心理學家們就已經提出,逆商,即AQ同樣是影響成功的因素之一。 逆商與智商不同之處在於,智商具有先天性,而逆商則可以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不斷的培養,是一種可塑性很強的能力。
  • 四步法,趁早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特別是到了2歲左右的孩子,獨立性更強了,做什麼事都喜歡「我自己來」,不願意大人包辦代替他想幹的事。這些生活上的小事情恰恰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開始,培養對自我的基本掌控感的開始。生活上的小事情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開始如果家長不了解孩子的這一特點,把孩子的獨立性視為故意執拗、不聽話而斥責打罵,往往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 父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的8個方法,拒絕溺愛
    獨立性的培養一定是越早越好,但獨立性的培養絕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引導,一步步引導孩子掌握生活和學習的技能,擁有理解和解決事情的能力,從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建議家長單獨給設立一個遊戲區域或生活區域,也可以給孩子搭一個小帳篷,這對於孩子的獨立培養也很有用。
  •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比爾·蓋茨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告訴他的孩子:爸爸媽媽以後不會來送你上學了,一是沒時間,二是沒必要。就這樣一句話,蓋茨讓孩子從小就學會了獨立。獨立性是指一個人善於自我決策,能獨立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實施解決問題行為的一種個性品質。獨立性對於孩子健全發展和今後生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這一點已為越來越多的家長所認識,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 父母用這8個方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而現在,很多家庭都存在溺愛孩子的現象,不願意讓孩子自己幹家務,甚至學習都要家長逼著催著,遇事也很依賴父母。獨立性的培養一定是越早越好,但獨立性的培養絕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引導,一步步引導孩子掌握生活和學習的技能,擁有理解和解決事情的能力,從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那麼,父母具體該怎麼做,才有助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呢?
  • 獨立的孩子走得更遠,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這其中當然離不開獨立性的培養。但是在養育醜醜的過程中,我會更加關注他獨立性方面的培養。,來和大家分享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3歲的家長問我,孩子太黏人怎麼辦?Part.4行為上獨立很好理解,那麼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思維呢
  • 獨立思考,培養孩子獨立性,助力孩子實現人生的夢想
    與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對比,發現最顯著的差異不在智力方面,而在於個性品質不同。成就顯著者都是具有獨立思考,有獨立性等良好品質。給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如今有很多家庭裡都只有一個孩子,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必然得到家人所有的寵愛,真正做到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在幼兒園裡有老師耐心、細心的照顧,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缺乏塑造獨立性的環境,缺少自我成長的機會。研究表明,3歲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關鍵期。
  • 幼兒園老師告訴你如何幫助培養孩子獨立性
    在孩子的嬰兒時期,她/他通常情況下只能接受成人為他們準備的各種玩具。由於自己還不具備獨立行走或用語言表達的能力,即便是他們看見別的自己想要的東西,也無法拿到。但是一旦他們能夠自由地走動,他們的探索空間就不斷地增大,自我學習的大門也隨之為他們打開。   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包括獨立能力和獨立意識兩大方面。
  • 培養孩子獨立性,家長要學會這幾點
    現代孩子教育有十大目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獨立性,生存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獨立性。   (二)是「大愛」孩子的重要表現。   物競天擇,是人類社會和動物世界都遵循的真理。家長可以愛孩子,為孩子的成長創造儘可能多的有利條件,但是不能代替孩子去競爭。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家長「大愛」孩子的重要表現。
  • 孩子缺乏獨立性,可能是親子界限未確立,父母試試用這3招來培養
    這類做法其實就是親子界限沒有確定,親子界限的確定,有助於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小麗這才想到原來小月的輕鬆是讓孩子更加的獨立,自己的做法就會讓自己勞累,並且讓孩子依賴自己,讓孩子缺乏獨立性。這就是親子界限沒有弄清楚的結果。
  • 培養孩子數學思維並不難,從這8方面入手很容易,親測有效
    ,會查100個數卻不會拿13個小橘子,此時我們要教會孩子理解數字的概念,例如5個橡膠,10根手指,有益於培養孩子的數感。②數字大小不會衡量孩子能輕鬆回答出1個蘋果和2個蘋果哪個多,可是不給孩子實物,孩子就會一臉懵,這也是數學思維差的表現之一。
  • 想要正確培養孩子,從這5個方面入手,依照孩子的天性進行
    我認為家長無論是採用哪種的教育方式歸根結底還是應該根據孩子的自身的天性去管教,只有足夠的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才能夠因材施教。讓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的發展。我覺得想要因材施教應該從這幾方面入手。,長處父母應該發現孩子的各個時期,去培養引導孩子的長處,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的優勢,不管這些優勢在一般的觀念中沒有很大的價值,培養孩子的的競爭力。
  • 在孩子培養獨立性的最佳時期,請將選擇的權利,還給孩子
    人們普遍更願意和獨立、有責任感的人交朋友,而幼兒時期正是培養獨立性的關鍵階段。這就需要家長提高對於孩子獨立性培養的教育意識,幫助孩子從小具有強大的自理能力,以及獨立的人格,在今後的學習和社交之中擁有更大的內心驅動力和抗挫折能力。
  • 愛孩子就要學會「放手」,父母運用「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獨立性
    在家裡凡事兒靠父母也就算了,都上了小學,處處也都要麻煩身邊的同學,因為孩子獨立性很差的問題,被老師找了好多回,騰飛作為家長也非常的頭疼。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同時,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了解「狐狸法則」,這個故事主要講的就是小狐狸在長到一定的年齡時就一定要離開自己的父母單獨去生存,這就是遵循了「適者生存」的原則,凡事靠自己的力量在社會上立足才能長久。
  • 父母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太依賴別人
    平時孩子的起居飲食都是自己來,閨蜜是從來不會幫忙的,這樣也形成了孩子獨立的性格,反正一個人出門在外絕對沒有問題,自己照顧自己完全可以。獨立性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俗話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確實如此。很多家長都注重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其實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
  • 怎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來看看「硬核父母」的做法
    那麼怎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看看這些「硬核」父母的做法吧。近日,一位「硬核」父親帶著12歲女兒和14歲外甥女,花了18天,從安徽安慶徒步走到浙江杭州,共計徒步566公裡。在徒步旅程中,3人日行幾十公裡,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爸爸讓女兒來規劃路線,尋找和「化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