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寶貝,獨立性的培養是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各位爸爸媽媽非常頭疼的問題,尤其現在的家庭,老人非常寵溺小孩,很容易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但是孩子總歸以後是要自己面對外邊的生活的,我們可以愛孩子,但還是要教會他們獨立的能力。
愛和獨立性不能畫等號,獨立性比愛更重要。
但孩子的獨立性不是立等可取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步培養起來的。要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我們就應該多為孩子創造鍛鍊的機會,不要事事包辦,也不能在關鍵時刻捨不得放手。
01 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一點的孩子,都有非常強的模仿能力,比如我們在疊衣服,做家務時,有時候孩子就會像模像樣的模仿我們的動作,有些寶寶可能還會自己穿鞋子,這些時候都是非常好的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機會,而我們不妨多引導,帶著孩子一起做。
02 孩子遇到困難,儘量讓他自己解決
孩子正處於發現世界的年紀,喜歡到處跑著玩,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遇到積木拼不出自己想要的房子,走路碰到障礙物過不去等情況時,我們應該對孩子多做鼓勵,和孩子一起協作完成,而不是替孩子掃除障礙。
只有這樣做,才能慢慢培養出孩子自己克服困難的精神,孩子才會在今後碰到類似的問題時,主動思考解決方法,而不會遇到事情就哭喊不止。
03 讓孩子自己管理時間
鍛鍊孩子獨立性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本身就是一個克服懶惰的過程,孩子剛開始可能覺得好玩,慢慢就因為懶惰貪玩放棄了模仿、學習和思考。
這個時候我們如果讓孩子感受到代勞的舒適感,那就非常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
不妨在孩子懶惰貪玩的時候,給孩子時間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動。這樣既可以提高孩子對生活的樂趣,又可以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並從中收穫快樂。
此外,玩平衡車也是非常好的一種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鍛鍊孩子的控制感和自由感,離開我們的幫助,孩子自己騎行,可以嘗試各種各樣的動作,遇到不好走的路面,還可以自己克服困難走過去,這些都在無形中增強了孩子的獨立性。
總之,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因為孩子沒有做好某件事,就代替孩子去做,而是要鼓勵,鼓勵孩子多去自己嘗試,讓孩子的獨立性得到肯定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