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歷史妙談」,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金庸先生十分擅長寫武俠小說,在他的武俠小說中也出現過無數巔峰之戰,這些對戰場面中,無數的武林高手雲集,場面十分激烈。像《天龍八部》中的少林寺之戰,《倚天屠龍記》中的光明頂之戰。各大高手對決,誰勝誰負難以區分。武俠迷們最喜歡看這一類的場面,那驚心動魄的情節,一下子就能提起人們的興趣。
在《倚天屠龍記》中,曾經出現過這樣一個場面,六大門派一起圍攻光明頂,他們力量過於強大,導致明教教徒紛紛受傷。而在這種危機情況下,武當弟子張無忌站出來保護光明頂,他和各大高手對決,絲毫沒有佔下風。他憑藉極高的武功天賦,見招拆招,見招學招,先後用了七傷拳、龍抓手等招式,三五下就將敵人完全擊退了。
在張無忌的全力協助下,他們最終打敗了六大門派,將他們逼下山去。這一戰張無忌打得很漂亮,不僅為自己撐足了場面,還保護了明教一派。張無忌這個人和張三丰很類似,他們都是仁慈善良之人,就算是與對手對決,也會顧及對方的顏面。光明頂之戰時,張無忌雖然打敗了六大門派的高手,但在這一過程中,他也給對手們留了很多顏面。當六大門派佔下風時,張無忌也沒有阻止他們逃走。
從那一戰之後,明教教徒們十分感激他,也因此推舉張無忌為明教教主。這一切都源於他有一副好心腸、不戀戰,懂得尊重對手,這也是很多習武之人沒有的品質。假若當時在光明頂和六大門派對戰的是楊過,情況就不會這樣簡單了。
看過金庸先生小說的人,都很熟悉楊過的為人。他是一個極其自大狂傲的人,若是他和高手們對決,卻不會給對方留面子。就算是對方落敗而逃,他也要將他們追回來,打個落花流水。他完全不會像張無忌一樣發善心,放他們逃走。他只會弔打敵人,完全不會考慮對方的面子,這也是他和張無忌最大的不同之處。
只能說人各有不同,世界上也沒有十分完美的人,即使是有,那個人也不會是楊過。相比之下,張無忌更適合做一個領頭人,在他的帶領下,有才能的人才會得到重用。他憑藉自己的仁慈之心,完全可以管理好手下。這才是一個領導者應該有的品質,在習武之人身上,仁慈之心顯得更加重要。張無忌和楊過雖然都是金庸先生小說中的男主,但他們性格截然不同,這也造就了他們不同的人生。
註:(本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