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學圈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流的學生去印度理工,二流的學生去麻省理工」。美國《60分鐘》節目更是直言:「把哈佛、麻省理工和普利斯頓大學加在一起,就是印度理工學院在印度的地位。」
印度理工學院,簡稱IIT,創建於1951年。印度理工學院的第一所校址建在了一座監獄之上。之所以建在這裡,就是希望學校能夠時刻銘記「人才是印度富強之本。」
《三傻大鬧寶萊塢》
發展至今,印度理工學院在印度全國一共開設了七所校區,分別是:德裡理工學院、坎普爾理工學院、卡哈拉格普爾理工學院、馬德拉斯理工學院、孟買理工學院、瓜哈提理工學院和盧克裡理工學院。
國人熟知的一部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裡面的帝國理工學院,其原型就是印度理工學院。
印度理工學院到底有多難考印度是一個種姓制度非常嚴格的國家,以種姓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社會階層等級鮮明,普通人想要通過正常途徑進入到上流社會,可能性為零。然而,如果你能夠獲得一封印度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那麼你的階層、背景和社會關係都變得不再重要。
印度兒童
印度的一位低種姓父親,在得知自己兒子考上了印度理工學院之後大擺宴席,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請全村人吃飯,一連請了好幾天。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短短幾年之後,等到自己的兒子大學畢業,他的整個家庭都會跟著飛黃騰達。
為了考上印度理工學院,印度學生僅僅依靠學校課堂裡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他們每天凌晨4點多就要起床去上校外補習班,白天學完學校裡的正常課程後,晚上還要繼續上補習班。補習班的教學內容是數理化,遠遠超過了學校的教學大綱。
印度學校
如果你以為通過參加校外補習班就可以確保考上印度理工學院的話,那就太低估印度理工學院的考試難度了。
進入畢業季的印度學生,首先要參加各邦統一組織的畢業考試。如果你在這場考試中考取了前20%的名次,並且有意報考印度理工學院的話,那麼你接下來就可以參加印度理工學院單獨組織的考試了。
印度理工學院入學考試
印度理工學院的考試內容包括數學、物理和化學這三門課程,只有一張試卷,時間是三個小時。這張試卷出得很隨意,題量和分值變化莫測,每年都不一樣。自1951年建校以來,印度理工學院入學考試的題目從來沒有重複過。
如果你僥倖通過了這場考試,先別得意,你接下來還要參加長達5天的面試。
每年參加印度理工學院單獨考試的學生有幾十萬,錄取率不到2%。要注意,這裡面的2%,其分母是經過了前面的預選考試過濾的。
印度理工學院分校馬德拉斯理工學院
近幾年印度理工學院進行了擴招,錄取率也僅僅提高了一個百分點。原來參加印度理工學院單獨考試不限制次數,自然就出現了很多年年報考而考不上的考霸,後來IIT規定一名考生最多只能參加兩次。
如果你是印度總理的子女、印度理工學院院長的子女,想要進入印度理工學院鍍金,也必須擠進這2%,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印度理工學院到底有多牛印度理工學院在學術界蜚聲海內外,被稱為印度「科學皇冠上的瑰寶」,是印度最頂尖的工程教育與研究機構。
每年12月份,世界500強企業就會蜂擁而至,在印度理工學院校園內安營紮寨,豎起招聘牌,搶購大約3000名新鮮出爐的IT小鮮肉。
美國矽谷
「在離開校園之前,IIT人一定會知道自己將到哪裡。」這是印度理工學院與生俱來的自信和實力。
從印度理工學院走出來的畢業生也充滿了朝氣和自信,他們堅信:「只要能進IIT,去哪裡都會成功。」
從IIT走出來的人才不計其數。美國加州大學曾對矽谷新移民企業家做過一項調查,在大約兩千個新起家的企業之中,有四成是由印度人開辦的。而這當中有一半是IIT培育出來的人才。
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
甲骨文創始人之一尤曼格·古普塔、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高盛合伙人阿維·馬努德、花旗集團高級副董事長維克特·梅內塞斯、美國航空公司前總裁拉科什·甘格沃、麥肯錫前董事總經理拉雅·古普塔、貝爾前總裁阿倫·納特瓦力……他們都是從印度理工學院走出去的。
對於印度來說,印度理工學院是一所讓人又愛又恨的大學。愛的是它為印度帶來了巨大的聲譽和名望,極大地提高了印度人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恨的是它的畢業生大都遠走海外,很少有留在印度國內的。自建校以來,大約有25000名IIT校友定居在了美國。
寫在最後印度理工學院的成功並不是偶然。在這個文盲率高達25%的國家,印度理工學院為他們的學生提供了國內最頂尖的教育資源和物質資源,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免受社會階層等級的影響。
矽谷精英
更遠一點,印度人之所以能夠在全球500強跨國公司管理層中佔據一席之地,也跟他們與生俱來的語言天賦、辯論能力和社交能力密不可分。在美國、在矽谷,與印度留學生相比,中國留學生在英語聽說方面比較吃力,在辯論方面沉默謹慎、唯恐「禍從口出」,在社交場合不善於表達自己、也不擅長逢迎拍馬。
NBA球星丁威迪用3400萬美元工資買下的比特幣,如今市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