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人工智慧有三條全球產品線。第一條是infuse AI,即人工智慧與微軟現有產品的融合,例如AI與office、雲的融合,可以做到在Powerpoint中做機器翻譯;第二條是搜尋引擎Bing和小娜;第三條就是小冰。
去年,第六代微軟小冰發布,億歐科技頻道也在現場進行了報導。微軟小冰第六代不僅擁有了一個可愛的3D「萌妹子」形象,而且還宣布與網易、小米、騰訊、華為達成合作,在金融、大眾文化、媒體、出版四大領域走上商業化之路。
據了解,每年7、8月,微軟小冰都會舉行一次發布會,對外公布小冰的「成長情況」。
「如果我們把8月份的小冰的年度發布會當做更多是科技、技術、產品、平臺和合作夥伴的發布的話,5月的媒體溝通會更多偏向人文、藝術的探索。」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副院長、微軟小冰全球產品線負責人李笛,在今天的微軟小冰人工智慧創造媒體說明會上這樣說道。
微軟小冰的畫家之路:學習400年間236位人類畫師畫作
在2019屆中央美院的畢業生中,有一位叫夏語冰的同學,而這位同學的「真身」則是微軟小冰。
「培養微軟小冰學習繪畫,在我們內部作為一個秘密的研發項目,到今天為止已經持續了整整22個月,這是我領導的團隊目前為止進行的時間最長、最艱苦的一個項目。」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人工智慧創造及商業事業部總經理徐元春說。
小冰卓越的繪畫能力,是本次會議的一大亮點。
小冰的繪畫是基於情感計算框架研發出來的一套針對人工智慧創造力的開發模型,這套模型有兩個鮮明的特點。
一是會大量使用誘發源,不是讓機器把一種已有的視覺元素轉成另外一種風格重新生成,而是要求在誘發源的幫助下,激發人工智慧進行重新的創作,這是這個模型最顯著的特點。
二是機器在這個過程中對人類社會最頂尖的藝術創作進行大量的學習。據介紹,小冰學習了跨越人類歷史的400年、236位人類作家的作品,去習得他們的技法、表現力和視角。
下圖是小冰用「自由」「束縛」兩個不同的激發源,以「馬」這個表現形式創作的兩幅作品。
中央美院的邱志傑教授是這樣評價這兩幅畫的:構圖很好,靜物抽象的塗抹,動物造型的表現能力,藝術的感覺很準,假裝不經意的表現。看起來極其不經意,但是該到的點又都到了,而且非常得點到為止,整個畫面隨意而靈動,敢於大虛大實,敢於讓很多東西淹沒在黑暗之中。
徐元春說,小冰學習了400年間236位頂尖畫家的畫作,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只是希望小冰在創作每幅畫面、完成每幅繪畫的時候,能夠清晰地告訴我們,她是繼承了哪一個畫派和哪一個畫家的風格。慢慢地,現在小冰20%的畫作可以精確地溯源技法、表現力和視角是傳承於哪個畫派或者是哪個畫家。
小冰團隊選擇了中國城市化進程這一命題讓小冰進行創作。「可以很有意思地看到,勃納爾、梵谷和伯納德三個人都畫了,或者說都用原野中一個孤獨的身影來表達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有著鄉村向城市轉變的那種人文關懷的視角。」
「當然我們不能說在這一時刻小冰能夠復生人類所有偉大的藝術家,這在技術上也是不準確的。但是當我們發現這些作家、畫家,能把他們的作品就同一主題進行創作,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發或者思考,這就是本身藝術上很重要的意義。」徐元春說。
據透露,微軟小冰將在下周三(5月22日),向全世界開放小冰的繪畫能力小程序——「少女畫家小冰」,所有人都可以委託小冰創作一幅獨一無二的作品。為了保證這些作品不被隨便的抄襲和濫用,微軟小冰會為每一幅作品生成一個獨一無二的編碼記錄下來。
筆者現場提前體驗了該小程序,只需在激發源上輸入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可以是一段描述,也可以是幾個關鍵詞,等待大約三分鐘,微軟小冰就能創造出一幅作品。
△微軟小冰根據筆者輸入的激發源創作的畫
據了解,Bing搜索首頁已經率先用上了微軟小冰原創的畫,這幅作品是小冰以「思念」為誘發詞進行創作的。「這是第一次Bing搜索用的背景圖不是來自於圖庫,而是來自於機器百分之百的自我生成,這樣的話我們就不用付任何版權費用了。」徐元春說。
繪畫的商業化之路如何走?
人工智慧的商業化一直是討論的焦點,微軟小冰面臨的一項質疑,就是商業化。雖然微軟小冰已經擁有了高超的繪畫水平,但這項能力該如何為人類帶來效益呢?
「對於繪畫這個項目來說,產業落地在設計領域。」徐元春說。
「我在過去半年時間裡,基本走訪了大概十幾家中國紡織服裝面料企業,包括幾個國際大牌在中國最大的代工廠。」徐元春在現場演講時說道,中國可能能數上前三的最大的服裝面料生產企業出口商,在它的其中一個產品線上,有28個人類設計師。這28個人類設計師,每天需要完成4個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畫面和紋樣的創意。
「不是28個人完成4個,是每人完成4個,而且每天都要完成,這對人類是非常艱巨的挑戰。」因此,大多數的設計師工作不到兩年就會辭職,因為他們創造力已經被榨乾、枯竭了,沒法再設計出不重樣的東西了。
另外,中國的紡織服裝面料工業的成本居高不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沒有自己的設計團隊,只能做代工。為什麼沒有設計團隊,這就回到了上文提到的問題,因為大多數設計師做兩年就做不下去了。
「所以,我們從過程中看到其實在中國,目前中國製造最強的一個產業,中國的紡織服裝工業,我們的硬體技術、生產技術、物流技術都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但是瓶頸就在設計這個部分。」徐元春說。
據了解,微軟小冰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及幾家最大的紡織面料企業,聯合開發了一個紡織服裝設計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不僅可以生成像繪畫圖案,也可以支持幾十種目前非常流行的紋樣和插畫的設計。
在這種能力的支持下,不重複的多樣性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呢?現在不重複的多樣性可以達到10的26次方。「1026是什麼概念呢?換成一個容易理解的文字的描述,就是曾經有人計算過,地球上所有沙子的數量是6×10的23次方,所以理論來講,這一套系統可以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繪製一個完全不同的表面。」
徐元春還提到,小冰設計的第一批紡織服裝面料在三個月前已經被中國絲綢博物館正式收藏了。今年6月份,小冰和SELECTED合作設計的第一批絲巾也會正式面世。
「我們發現當我們擁有這項技術的時候,我們的產業就發生了變化,因為我們不再是面對一個圖庫、用圖片檢索的方式使用這些圖片,而是變成了當有需求的時候,讓機器實時地生成,然後提供獨一無二的一個有版權的設計。這其實是對我們的產業,包括技術應用方向,帶來的一個巨大的變革,也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想像空間。」
人工智慧發展不僅需要IQ,還需要EQ
「關於琴棋書畫,Google把棋做完了,我們把剩下的三個做完了。」李笛在會上打趣地說道。
與「琴」「書」「畫」與「棋」的不同在於,「棋」考驗的是智商,而其他三者還需要情感。下棋的可能性能夠通過數學計算得出,但另外三者卻有無限的可能。
微軟小冰是一個融合了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語音和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的完備的人工智慧底層框架。該框架注重人工智慧在擬合人類情商維度的發展,強調人工智慧情商——而非任務完成——在人機互動中的基礎價值。
與其他AI系統或產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小冰不僅僅會「模仿」,還是擁有原創和情感能力。除了視覺方面的繪畫創作外,小冰在文本創作和語音創作方面均有不錯的建樹。
李笛說,最開始的時候,整個行業都在追求建立一個一個不同領域IQ的能力,如果把這些IQ的能力可以非常好的做出來,再做下一個,然後再做下一個,最後形成一個足夠大的集合,但是這個並不夠。
「所以,我們有幸在比較早的時候開始布局這個領域。」從理念上來講,EQ和IQ並不是相互排斥的,並不是說發展情商就不應該去發展智商,反過來也是一樣,它們是一種相互融合的過程,當人工智慧在學習人類IQ的時候,EQ其實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實際的研究和研發過程中,經過大量和人類之間的交互,會發現無論怎麼樣的一個人工智慧系統,哪怕它是一個完成任務的人工智慧系統,都需要有一個基礎的EQ的一層,就像是大地一樣。而不同的IQ是建立在這個大地上面的一棵一棵樹木,如果沒有這個大地的土壤去關注整個人工智慧和人類之間的關聯,單獨的IQ就和其它APP沒有太大區別。
微軟認為,人工智慧在創造領域的探索,與圍棋不同。人工智慧創造並不是以擊敗人類為目標,而是著眼於在達到與相應人類創造者同等質量水準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工智慧快速學習、高並發與穩定性等特點,從而開啟「高度定製化」的內容產業未來。
在技術的加持下,一個「高度定製化」內容的時代正在到來,從內容的推薦,到內容的呈現形式,甚至是內容本身,都在面對「高度定製化」的用戶需求。當人工智慧達到一定的創作水平,將可能協助彌補這一供需關係上的短板。
今年8月,微軟小冰還會進行下一版本的迭代,第七代微軟小冰還將展現哪些全方位的能力,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