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中國市場迎來「洗衣液第一股」。
藍月亮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藍月亮」)在港交所上市。藍月亮IPO發行價13.16港元,上市首日開盤15.32元,高開16.4%,盤中最高16.50元,最大漲幅25%,市值一度接近950億港元,最終報收14.88元,漲幅13.07%,收盤市值855億港元。
01 國內清潔護理行業的領導者
藍月亮是中國家庭清潔護理行業的領導者,生產及銷售衣物清潔護理、個人清潔護理及家居清潔護理三大品類。
公開資料顯示,藍月亮品牌由羅秋平創立於1992年,上市公司主體藍月亮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註冊則成立於2007年。
2003年「非典」期間,洗手液市場需求激增,藍月亮的發展迎來重大轉機。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藍月亮籤下品牌代言人郭晶晶,一句「開創洗衣新時代」的廣告語,打響了藍月亮品牌。
2010年,藍月亮唯一的外部投資人高瓴資本以4500萬美元投資,後於2011年追加103萬美元,高瓴成為藍月亮最早的機構投資人。
根據招股書披露,藍月亮公司股權高度集中。目前,董事會主席潘東及其丈夫羅秋平,通過兩家境外投資控股公司 ZED 和Van Group Limited,間接持有藍月亮 88.92%的股權;而高瓴資本通過HCM持有藍月亮 10%的股權。
據資料顯示,2009年至2019年,藍月亮在國內洗衣液市場份額曾經連續11年位居第一,而洗手液市場份額則從2012年至2019年連續八年位居第一。
02 營收利潤高增長 為降費用公司裁員?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在2017年至2019年,藍月亮的洗衣液、洗手液及濃縮洗衣液產品的市場份額均排名第一。按2019年零售額計算,以上三類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4.4%、27.9%及17.4%。
與此同時,藍月亮近三年業績同樣亮眼。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藍月亮分別營收56.32億港元、67.68億港元和70.50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1.9%,增速明顯高於同時期行業複合增長率4.9%;同期淨利潤則分別為8616萬港元、5.54億港元和10.79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54%。
藍月亮表示,營收增長歸功於加大促銷力度以及加強電商平臺合作,淨利潤增長則主要是由於原材料價格下降及銷售費用的控制。
在此,需要說明的是,藍月亮近年大幅削減了銷售人員規模,招股書顯示,2017年公司銷售人員為10,432人,截至2019年底則為7,305人,而2020年因疫情影響,公司更是進一步精簡了銷售團隊。
另有資料顯示,藍月亮的員工人數,從2017年的1.4萬人,降到2020年初的8000多人。需要提及的是,在2020年3月,「疫情」期間返工復產之時,藍月亮「剋扣員工工資、變相裁員」一事,曾一度被各大媒體傳得沸沸揚揚。
此後,藍月亮在官微回應稱,公司無裁員計劃,不存在「大規模裁員」情況。
另據招股書顯示,藍月亮2019年ROE(淨資產收益率)明顯高於同行,但這與非經常性項目收益有關,比如出售資產、政府補助和員工福利削減等。業內人士指出,非經常性項目收益可以短期內大幅提高ROE,但往往不具有持續性。
另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藍月亮近三年營收和淨利潤增長明顯,但兩者增速均有下滑。
03 產品同質化單一化 未來競爭更加激烈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9年零售額,國內洗衣液市場,五大洗衣液公司合佔市場份額的81.4%;而濃縮洗衣液,五大洗衣液公司則佔到市場份額的93.6%,集中度非常高。
其中,藍月亮洗衣液和濃縮洗衣液的市場份額分別為 24.4%和27.9%,均排名行業第一。
不過,頭部企業勢均力敵,行業前兩名之間份額差距極小,藍月亮洗衣液24.4%的市場佔有率,僅領先聯合利華旗下品牌奧妙0.9%。另外,由於洗衣液產品嚴重同質化,其他龍頭企業像寶潔、聯合利華等仍有強大競爭力。
而洗手液市場,同樣如此。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 洗手液市場五大公司市場份額合計為68.2%,藍月亮為17.4%,雖市佔率排名行業第一,但與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也較為接近。
因此,業內人士認為,由於市場份額集中在頭部企業,並且頭部企業份額差距不大,加上各家洗衣液產品同質化嚴重,藍月亮面對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激烈競爭不可避免,為爭奪市場份額而出現價格戰也有可能。
同時有消費者也表示,不同洗衣液品牌,在產品價格上、產品品質上,感受不到有多大差別,趕上哪家做促銷可能就買哪家的。
在品牌方面,相比一些外資品牌的多元化發展,藍月亮單一品牌雖有利於集中優勢突破,但對公司未來發展有其不利一面,業內人士如此表示,比如日化巨頭寶潔,旗下擁有眾多品牌像汰漬、碧浪、舒膚佳、佳潔士、潘婷、飄柔、海飛絲等,而藍月亮單一品牌一旦受損,則整個公司產品均受影響。
04 募集資金用途 值得商榷
藍月亮在招股書表示,募集資金的使用,約35.6%用於為業務擴充提供資金及發展洗衣服務,其中約27.3%將用於四個生產基地的產能擴充計劃,約4.6%將用於在湖北省或河南省設立一間新工廠。
另外,約52.4%的募集資金將用於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強產品滲透及鞏固銷售網絡,通過名人代言、贊助電視節目等媒體推廣以及線上線下渠道部署營銷活動等。
針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在現有產能利用率有剩餘的情況下,藍月亮計劃將募集資金用於產能擴充是否合理,值得商榷。若將其中約35.6%即數十億元用於購置生產設備或新建工廠,則產品產量必然大幅增長,將進一步增加庫存和銷售壓力。
而另外更大一部分,約52.4%的募集資金將用於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強產品推廣,如何合理使用也有待觀察,業內人士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