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煤債主承、評級、會計都有問題?中誠信等均啟動自律調查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永煤債主承、評級、會計都有問題?興業銀行及中誠信等均啟動自律調查

拔出蘿蔔帶出泥。

永煤債違約這棵「大蘿蔔」不斷帶出新的責任方。繼海通證券之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原銀行、中誠信、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也相繼涉嫌違規。

11月19日,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宣布,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原銀行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特殊普通合夥)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對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一周前,永煤控股的10億超短融「20永煤SCP003」發生實質性違約,距其成功發行中票「20永煤MTN006」還不到一個月時間。交易商協會隨即對該公司及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在調查中,交易商協會最早通報稱,發現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

如今,更多的機構牽涉其中。

「實體經濟防範金融風險需要整個市場參與機構的共同努力,無論是發行人、融資主體,還是中介機構。」農業銀行投資銀行部副總裁楊軍近日在大公國際主辦的「雙循環格局下實體經濟發展與債券評級論壇」上表示。

近日來,信用債市場違約風暴因永煤債推向高潮,主要原因是這隻主體評級為AAA級的地方國企違約前毫無徵兆。

違約常態化是一個國家債券市場成熟的標誌。但市場人士認為,這種無序的違約,卻是擾動市場情緒的不利因素,說明了我國債券市場還明顯存在短板。從地方政府、發債主體到承銷機構、評級公司等,發債鏈條上到底哪一環出現了問題值得深思。

中國債券市場自2014年打破剛性兌付以來,六年間,相應的制度建設在不斷完善,市場主體也在不斷成熟。不過總體來看,仍需要補足短板。

以評級為例,大公國際黨委副書記、總裁應海峰在前述論壇上表示,傳統的評級產品在揭示風險時,存在預判性和及時性不足的問題,這與市場和投資人的要求相去甚遠。

應海峰說,從評級行業廣泛使用的利差分析結果來看,中國評級行業信用等級被市場接受程度有所提高。根據統計,2016年以前,中國評級行業的評級結果還存在級別區分度不明顯、經常出現高低倒掛的情況。但從2017到2019年,AA、AA+、AAA之間已出現了利率分層,高等級債券更容易獲得低利率,證明中國評級行業的評級結果已經逐步被市場認可。但同時也提出了另外一個挑戰,同級別內的區分度不夠,投資者很難直接應用評級結果。

18日,交易商協會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業務規範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稱,發現部分市場機構在債務融資工具發行環節存在規則執行不到位、內控機制不健全、業務操作不規範等問題,暴露出市場快速發展背景下「重承攬承做、輕發行銷售」、「重業務發展、輕合規管理」的現象。

《通知》進一步強化發行規範要求,對機構與人員、制度與機制、承銷機構內部管理、發行行為以及發行過程等都提出相應的要求。尤其是提出「嚴禁發行人自融」,發行人不得直接認購,或者實際由發行人出資,但通過關聯機構、資管產品等方式間接認購自己發行的債務融資工具,認購資產支持票據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規、自律規則規定的情況除外。主承銷商、承銷商、投資人等不得蓄意協助發行人從事上述行為。此外,《通知》要求加強「關聯方「認購披露。

相關焦點

  • 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發酵,海通證券出手了!
    監管出手,永煤及母公司、審計機構均未能倖免在永煤債券違約發生後,監管部門迅速出手。從交易商協會到證監會,均有所動作。11月12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對永煤控股等相關機構啟動自律調查。交易商協會在公告中表示,協會將對發行人及相關中介機構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是否有效揭示風險並充分披露、是否嚴格履行相關職責啟動自律調查。
  • 永煤事件債市嚴查中介機構違規:海通證券問責永煤債負責人
    交易商協會針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啟動調查後,相關被調查機構有了新一步進展。12月20日晚間,因牽涉永煤控股事件最早被交易商協會調查的海通證券(600837,股吧)公告稱,就交易商協會自律調查開展自查自糾和內部問責工作。
  • 東海基金涉嫌操縱市場遭調查,永煤債券違約後又一波餘震?
    自永煤集團11月10日10億債券違約風波以來,除了永煤集團、永煤集團母公司,已經有6家中介機構捲入這場風波中,海通證券、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原銀行、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西格瑪」)均被展開自律調查。其中,西格瑪還遭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
  • 265億交叉違約追趕永煤和豫能化!這一次能否過關?
    永煤債違約的「火勢」不斷蔓延,永煤和豫能化265億元債券的債主今夜恐難入眠。作者 | 雷晨來源 | 債市觀察01又有2隻永煤違約債尋求展期繼「20永煤SCP003」展期方案驚險過關後,永煤最新兩筆違約債也走上了相同的道路。
  • 「馬後炮」遭嚴查 債券違約戳破評級泡沫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原標題:「馬後炮」遭嚴查債券違約戳破評級泡沫近期接連發生的高評級國企債券違約事件,在引發對企業信用風險再評估的同時,也再一次牽出信用評級泡沫化、「馬後炮」等問題。監管部門近日紛紛表態、屢屢出手,對部分評級機構進行調查、約談,有評級機構已遭到懲處。
  • 債券信用評級機構三季度成績單出爐 中誠信、大公被約談
    三季度,共有136家發行人更換評級機構,其中17家發行人的新承做評級機構所給級別高於原級別,佔比12.50%,同比提高1.29個百分點。在變更評級機構後級別上調的發行人中,大公國際上調家數最多,有13家,佔其承做更換評級機構發行人家數的40.63%,中證鵬元和遠東資信分別有3家和1家。
  • 265億豫能化及永煤債券或交叉違約!17冀中01盤中閃崩45%,誰...
    導讀:備受市場關注的永煤債券違約風波,又有了新進展。  「20永煤SCP003」違約後,豫能化——這家河南省最大的國有企業陷入債務危機。豫能化持有永煤96%的股權,而永煤資產則佔到豫能化的六成。在債券違約後,豫能化與永煤的主體評級均由AAA降至BB,市場高度關注豫能化2000多億債務的處置,其中債券約500億。
  • 永煤的「三A」到「二B」,看不懂的評級,信用到底「幾斤幾兩」
    最近的債券市場,真的可以說,血雨腥風、血流成河,雖然債券市場踩雷的都是資金比較大的機構,身在股市的小散也不要看熱鬧不嫌事大,機構的背後也是無數個普通投資者,算來算去還是平頭老百姓買單,前兩天的豆瓣有個「負債者聯盟」火了,看來要把負債者聯盟改成「負債企業聯盟」。
  • 央行發聲,加強信用評級行業監管,發揮債券市場「看門人...
    一石激起千層浪,近日以來,永煤債券的突然違約引發了債市連鎖衝擊,全國煤炭類債券、國企債均受波及,一級市場被迫取消發行,二級市場遭遇「打折」拋售。與此同時,這一連串的信用債違約風波,也引發了對債券市場的持續思考。
  • 央行發聲:評級虛高、事前預警功能弱,這一行業將迎來巨變
    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孫璐璐導讀:永煤違約事件給債券市場帶來持續反思。前不久永煤債券違約事件中所暴露出的評級行業評級虛高、事前預警功能弱等問題,在此次座談會中均有談及。潘功勝指出,近年來,我國評級行業在統一規則、完善監管、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也存在評級虛高、區分度不足、事前預警功能弱等問題,制約了我國債券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實際上,評級行業存在的上述問題是行業多年的「痼疾」,改變並非一朝一夕。
  • 永煤事件:原因、影響、化解及展望
    繼10月華晨集團債券違約後,國企AAA評級債券再度出現違約,引發市場波動。11月21日,金融委第四十三次會議提出,金融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從大局出發,建立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秉持「零容忍」態度,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11月24日,永煤集團兌付「20永煤SCP003」 50%本金至主承銷商監管帳戶。市場情緒有所緩和。
  • 協會震動,多家機構被調查:去槓桿大環境下,傳統灰色規則難繼續
    11月1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官網披露,交易商協會對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啟動自律調查,稱在對永煤控股調查時發現海通證券及相關子公司或存在操縱市場等涉嫌擾亂市場秩序的惡劣行為。19日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原銀行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也因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遭交易商協會啟動自律調查。另外18日,交易商協會還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業務規範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強調,嚴禁發行人「自融」,強化市場行為規範。
  • 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永煤涉嫌違法違規線索已移送證監會
    11月24日,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近日,交易商協會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自律調查已基本完成。根據人民銀行、證監會、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券市場執法工作的意見》相關要求,交易商協會已將自律調查發現的永煤控股涉嫌違法違規線索通過有關部門移送證券監督管理部門。
  • 永煤控股向清算所申請分配兩隻違約債券一半本金,剩餘展期
    12月8日晚間,河南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當日向清算所申請分配兩隻超短融「20永煤SCP004」和「20永煤SCP007」持有人所持份額的50%,金額合計10億元,未支付本金將在原兌付日後分別展期270天和210天償付。
  • 剛剛,央行重磅發聲,評級虛高、事前預警功能弱…這一行業遭...
    前不久永煤債券違約事件中所暴露出的評級行業評級虛高、事前預警功能弱等問題,在此次座談會中均有談及。潘功勝指出,近年來,我國評級行業在統一規則、完善監管、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也存在評級虛高、區分度不足、事前預警功能弱等問題,制約了我國債券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實際上,評級行業存在的上述問題是行業多年的「痼疾」,改變並非一朝一夕。
  • 評級機構反思永煤違約:數據積累遠遠不夠、競爭太過激烈
    記者 陳鵬近期,華晨、永煤等一系列AAA級別的高評級國企違約給債券市場帶來巨大衝擊,國內評級機構長期存在的評級虛高等問題也再次引發關注。中國證券業協會與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上周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業務運行及合規情況通報》顯示,由於存在評級虛高等風險隱患,證券業協會已經約談了個別評級機構;交易商協會就評級動作滯後等事項約談了評級機構。除此之外,國內7家評級機構在現場檢查工作中都或多或少的暴露出一些合規問題。
  • 論單收費、量錢評級!中紀委罕見點名這家評級機構,小行業衍生大...
    剛剛,央行重磅發聲,評級虛高、事前預警功能弱…這一行業遭點名!還將會同相關部門強力出手》。近期,債券違約風暴席捲市場。從華晨汽車到永煤控股、紫光集團,一系列AAA評級的國資主體接連爆雷,在「國企信仰」被打破之後,評級機構們也頻遭質疑。由於信評機構的「發行人付費」模式,其存在的利益衝突和獨立性問題備受關注。這一場調查風暴還將牽扯出哪些問題,市場將拭目以待。
  • 論單收費、量錢評級!中紀委點名這家評級機構,小行業衍生大腐敗
    信用評級的小行業中,衍生出了大腐敗。從華晨汽車到永煤控股、紫光集團,一系列AAA評級的國資主體接連爆雷,在「國企信仰」被打破之後,評級機構們也頻遭質疑。由於信評機構的「發行人付費」模式,其存在的利益衝突和獨立性問題備受關注。這一場調查風暴還將牽扯出哪些問題,市場將拭目以待。12月14日,北京證監局發布處罰公告稱,東方金誠存在以下違規事實:信息系統不足以支撐開展評級業務的內控及合規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