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電:廣西高校首個推行小學期 強化實踐育人

2020-12-16 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南寧7月24日訊 (記者 黃新躍 通訊員 冼欣宜)為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深化教學改革和課程體系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強化實踐育人,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於2019-2020學年實行在春夏學期長學期中設置4周的夏季小學期。實行夏季小學期後,每學年設置兩個學期不變,學期時間總長不變,具體安排為:秋冬學期18周(含期末考試),春夏長學期22周(含期末考試、夏季小學期4周)。

該校2019-2020學年夏季小學期原計劃安排為6月29日-7月26日,因受疫情影響,調整為7月20日-8月2日,8月31日-9月13日分兩階段實施。小學期主要內容包括:實驗、實訓、課程設計、專業認知實習、生產實習、各類大學生學科競賽的集訓和參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社會實踐活動、科研訓練、校企協同育人等。除常規的實踐教學活動外,各學院還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學者、企業專家來校或通過線上講座的方式開展學術報告、名家講堂等。各教學單位還積極組織教師開展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在線課程建設和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研討、教師創新創業能力培訓等活動。

據悉,該校是廣西首個實行小學期的高校。學校依託夏季小學期,打破傳統兩學期制局限,深入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提高教師混合式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打造品牌校園文化,營造良好學術氣氛,拓寬師生學術視野,使學校的人才培養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相關焦點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推行小學期制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歐金昌 通訊員 冼欣宜)日前,記者從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了解到,該校決定今年起推行小學期制,2019-2020學年,在春夏學期長學期中設置4周的夏季小學期。這是廣西首個實行小學期的高校。據介紹,夏季小學期每學年設置兩個學期不變,學期時間總長不變。具體安排為:秋冬學期18周(含期末考試),春夏長學期22周(含期末考試、夏季小學期4周)。
  • 期末考後別急著離校,廣西這個高校的夏季小學期,活動還不少……
    期末考後別急著離校,廣西這個高校的夏季小學期,活動還不少…… 2020-07-26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校小學期 升級不容易
    「君問歸期未有期,我們還有小學期。」暑假期間,一些學生「留守」高校,完成第三個學期——夏季小學期的學習。從2004年北京大學率先推行小學期制度開始,已有不少國內高校陸續開設相關課程。迥異的課程內容背後,是良好的初衷與目標,卻也面臨相似的問題:費心邀請國外教師,授課效果卻不理想;想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卻被吐槽「課程分散效率低」……小學期如何才能適應我國高校情況,更好更穩地走下去?
  • 2019年夏季小學期英語強化實踐項目開幕
    6月21日下午,西安交大2019年夏季小學期英語強化實踐項目開幕式在外文樓B座10樓報告廳舉行。開幕式由外國語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中心副主任許梅主持,外國語學院院長陳向京、大學英語教學中心參與小學期項目的教師、外教、學生助教等出席開幕式。
  • 上海交大集聚優質教學資源,接軌國際教學模式,全面推行夏季小學期
    上海交大集聚優質教學資源,接軌國際教學模式,全面推行夏季小學期 2012-06-25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大今年全面推行夏季小學期,著力推動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改革新探索。
  • 高校小學期點讚與吐槽並存 小學期該如何升級?
    ­  「君問歸期未有期,我們還有小學期。」暑假期間,一些學生「留守」高校,完成第三個學期——夏季小學期的學習。從2004年北京大學率先推行小學期制度開始,已有不少國內高校陸續開設相關課程。迥異的課程內容背後,是良好的初衷與目標,卻也面臨相似的問題:費心邀請國外教師,授課效果卻不理想;想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卻被吐槽「課程分散效率低」……小學期如何才能適應我國高校情況,更好更穩地走下去?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在高校推行「冬季小學期」
    今天,省教育廳廳長曹獻坤表示,目前我省已經有高校通過設置「冬季小學期」的方式,邀請旅居海南的知名學者授課。這樣一方面可以讓我們的師生充分領略大師風採,另外「候鳥型」學者也可以更多地了解海南、融入海南。  曹獻坤說,每年冬季,數十萬計的候鳥老人來到海南,其中不乏高校、科研等領域的知名學者,在定安縣雷鳴鎮後埇小學義務擔任英語老師的曹玉堂老人,就是他們之中的優秀代表。
  • 牽手「懂行人」:桂電要做教育數位化轉型先行者
    在學校發展早期,桂電既是學校又是工廠,既出人才又出產品,學校一度還更名為「國營灕江機械廠」,學校老師同時也是工廠生產管理和技術研發的骨幹。去年年初,教育部公示的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擬認定名單,桂電也是廣西唯一入圍的高校。桂電在高科技成果轉化上的能力,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現。
  • 六十校慶,桂電攜手華為共建智慧校園和人工智慧學科
    在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當下,共同探討智慧校園建設經驗和模式,教育行業已逐漸開始進行深層次的數位化轉型,與會領導、專家代表分別根據自身的實踐探討智慧校園建設中的經驗。該論壇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指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辦,廣西本科高校教育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新委員會協辦,來自廣西各地30餘所高校的信息化負責人及專家100餘人參會。
  • 貴州大學成貴州省高校中首家推行三學期制的高校
    貴州大學成貴州省高校中首家推行三學期制的高校   記者日前從貴州大學教務處獲悉,「三學期」方案已經通過論證,貴大將在2013-2014學年開始實施,成為我省高校中首家推行三學期制的高校。
  • 高校實踐育人怎麼做?華農獸醫學院創新「兩個課堂」
    獸醫學院在育人模式中強調重實踐、顯差異,構建「厚基礎、強核心」的實踐課程體系,確保每一門實驗課都獨立成課並計算學分,本科生實踐課程學時佔比達45%。  「比如動物組織學與胚胎學、病理學、動物解剖學三門課程,本來就有獨立的實驗課,學院在此基礎上還設置了獸醫形態學綜合性實驗,將三門課程實驗內容糅合在一起,把相對割裂的知識內容融合起來,進行反覆強化。」
  • 桂電大學與廣西師大合併成為桂林大學,可以超越廣西大學嗎?
    桂電大學與廣西師大合併成為桂林大學,可以超越廣西大學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三所大學,再說誰更強。「桂電」的全稱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是國內四所知名電子科技大學之一,不過實力較為普通,在廣西比較出名,在全國來說名氣不大。廣西師範大學,省屬師範院校,在師範大學中排在四十名左右,但考慮到有一百多所師範院校,這個位次也不算太差,只能說中規中矩。
  • 廣西省「最值得」讀的3所一本高校——桂電領先!廣師大穩居第二
    家長們還要關注一下,國內高校的動態,方便後續的填報志願。中國大學數量總數為2956所,家長和考生怎麼在最短的時間內分辨一所學校的好壞確實很難。因此,筆者特意做了大學系列,專門介紹各大高校,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一下。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三所廣西省重本大學,適合中等生報考。
  • 堅持實踐育人 培養一流人才
    獸醫學院在育人模式中強調重實踐、顯差異,構建「厚基礎、強核心」的實踐課程體系,確保每一門實驗課都獨立成課並計算學分,本科生實踐課程學時佔比達45%。大賽全方位考察選手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答辯水準,展示獸醫學子的專業風採。 獸醫學院以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構建起實踐育人的第二課堂,讓有興趣、有能力的學生一展所長,把育人成果寫在南粵大地上。
  • 2個變3個!青島大學多個夏季小學期 為期四周
    但8月21日,記者走進青島大學校園,看到的卻是全體師生忙於學習、實踐的情景。據了解,青島大學從今年8月21日開始,正式開啟了為期四個周的夏季小學期,打破了往年春秋兩學期的傳統學制,試行「兩長一短」的三學期制。夏季小學期不以上課為目的,而是學生自主選擇,通過集中的實踐活動和高水平學術報告,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的學生在實驗室裡進行實驗。
  • 河大今年起試行三學期制 增設夏季小學期
    原標題:河大今年起試行三學期制 增設夏季小學期   國內各類學校基本都是春秋兩學期制,而河南大學今年打破這一傳統辦學學制,試行「兩長一短」的三學期制,這意味著這個夏天河大學子將迎來首個「第三學期」。據悉,河大也是我省首家採用夏季小學期的高校。
  • 海南日報數字報-5所本科高校試行「冬季小學期」
    記者今天從省教育廳了解到,在總結海南大學「冬季小學期」做法的基礎上,我省將從今年冬季開始縮短放寒假時間,在本科高校試行「冬季小學期」制,在高職院校試行「旺工淡學、工學交替」制,最大限度利用「候鳥」資源、發揮「候鳥」作用。
  • 【陝西日報】西安交大:小學期 充電忙
    她和同伴正在埋頭數學建模課程,這是她們小學期內容的一部分。 自2013年7月首次推行夏季小學期(從原來的春、秋兩個學期中,各抽出2周時間組成)制度以來,西安交大一直緊緊圍繞夯實理論基礎、拓展學科視野、培養和提升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目標要求,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特點和需求,豐富小學期的教學內容,讓同學們的小學期有趣有料,從「基礎、實踐、創新」三個角度全方位「充電」。
  • 華中農業大學建立三種實踐教學模式 強化實踐育人
    華中農業大學建立三種實踐教學模式 強化實踐育人 2008-12-11   在深化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華中農業大學堅持「以人為本,分類指導」理念,按照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結合學科專業特點,
  • 2020年本科高校全面推行學分制
    「十三五」期間,重點扶持6所左右省屬高校和20個左右優勢學科,爭創國內一流。重點建設10所左右應用型高校進入國內先進行列,繼續實施優勢特色專業發展支持計劃,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按照學科分類,整合省屬科研院所和高校教育科研資源,集聚資源優勢,形成發展合力,促進高水平大學建設。2016年選擇2所學科特點突出、基礎條件較好的科研院所先行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