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5月29日召開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審議有關文件,研究部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會議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主持會議,國務委員、中央政法委副書記、公安部部長趙克志,中央政法委委員周強、張軍、陳一新、陳文清、唐一軍、王仁華等出席會議。
圖片說明: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主持召開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並講話。(攝影:郝帆)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節點。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有哪些新部署、新舉措?長安君為大家介紹這次會議情況。
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進一步堅定改革信心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十三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深刻分析當前改革所處階段,明確提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下推進改革的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為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要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
——進一步堅定改革信心。我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之所以能夠有力推進,根本原因是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發揮了重要作用。要深刻認識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善於運用改革創新放大制度優勢,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
——進一步強化改革擔當。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節點,既要確保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又要在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上開好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推進政法領域改革的任務更重、要求更高。要勇於擔當、迎難而上,堅定不移把黨中央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落實好。
——進一步增強改革成效。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根據時與勢的變化調整完善改革政策,緊緊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把防風險、打基礎、惠民生、利長遠的改革有機統一起來,集中力量推進有助於促進復工復產、創新創業、基本民生、脫貧攻堅的改革舉措,使改革更加符合實際、符合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符合人民群眾新期待。
牢牢抓住制度建設這條主線,
推進政法領域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
準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階段性特點和要求,加強系統集成、統籌部署,著力破解改革中存在的制度不配套、部門不協同、地域不平衡、重點不突出等問題,一體推進堅持和鞏固制度、完善和發展制度、遵守和執行制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法工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完善黨對政法工作絕對領導的制度機制。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強化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完善幹部「協管」「協查」機制,完善政法幹警招錄、入額等環節政治把關程序,明確鄉鎮(街道)政法委員職責任務,完善和落實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等制度。
——完善政法機構職能體系。加快推進四級法院職能定位改革,理順各級法院職能定位、機構設置、人員配置,推動案件重心下移。深化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改革,完善相關審級、集中管轄制度,解決「訴訟主客場」問題。深化民事執行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人民檢察院法律監督體系,推進省以下公安機關機構改革,推進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
——完善權力運行制約監督制度。健全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深化公安機關執法規範化建設,完善審級監督和審判監督制度,實現對執法司法各領域、各環節的監督。強化領導幹部監管職責,健全法官檢察官績效考核和懲戒追責有關機制,完善法律統一適用機制,儘快建立與新型司法權運行機制相適應的內部監督管理模式。健全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完善有效落實防止幹預司法的配套制度,強化業務監管與黨風廉政建設的制度銜接。
——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聚焦司法責任制落實的關鍵環節,進一步健全完善員額管理、權力運行、履職保障、案件繁簡分流等制度機制,確保法官檢察官集中精力辦好案、盡好責,讓司法責任制改革真正體現在有效提升審判工作質量和效率上。
堅持效果導向,推動政法領域改革任務落實落地
今年時間即將過半,要只爭朝夕、真抓實幹,加緊推進各項改革見到實效。
——加強跟蹤督辦。按照臺帳分工,加強調度盤點、分類指導,對少數進展滯後的改革任務掛帳督辦。切實發揮黨委政法委組織協調的主導作用和政法各單位改革主體責任,加強與有關單位溝通協調,及時破解改革中遇到的堵點難點。
——強化評估檢查。適時開展政法領域改革評估,聚焦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客觀評估各項改革政策執行效果,研究完善配套舉措。研究細化政法領域改革考核指標體系和評價機制,組織開展好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督查,堅決糾正改革執行中的走樣變形、打折扣、搞變通等形式主義問題。
——持續打造亮點。根據改革新形勢要求,圍繞促進疫後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司法權運行監督管理、深化「訴源治理」等,打造改革新亮點,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加強改革宣傳。充分運用各類媒體,加強改革政策解讀,大力宣傳改革亮點、經驗和精彩故事,進一步彰顯改革成效、凝聚改革共識。
來源:中央政法委長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