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史上最短學期後,同學們即將迎來美好的暑期生活。
學生放假時間:
2020年7月11日起放暑假,8月30日 -8月31日報到開學。
暑假很快樂,但也是安全事故的高發期。學校特別準備了這份安全提示,內容包括防疫衛生安全、防溺水安全、心理健康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等方面,帶上孩子一起看看吧!
假期堅持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不聚餐,不到中高風險地區和人員聚集公共場所。家長每日對學生進行進行健康監測,測量記錄體溫並注意觀察有無其他可疑症狀,當出現發熱、咳嗽及其他可疑症狀時,及時觀察就診並告知班主任。
1.科學佩戴口罩。提倡隨身攜帶口罩,在人流密集、空間密閉、半密閉的場所,或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小於1米),建議佩戴口罩。
2.學會正確洗手。戴口罩前後、外出回家後、飯前便後、觸摸公共設施後、咳嗽或打噴嚏後等均要洗手。
3.減少聚餐和聚會。保持警惕,儘量減少到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娛樂場所和公共場所活動,如密閉遊樂場、電影院、KTV等。
4.做好居家清潔消毒。家中每天開窗通風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時;居室正常情況下保持清潔即可;分體式空調要清洗消毒後才使用,中央空調最好請專業人士清洗消毒後規範使用。
5.加強個人健康管理。每天進行體溫健康監測,當出現發燒、乏力、乾咳或腹痛、腹瀉等症狀的,應及時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出現體溫異常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切勿麻痺大意。
夏季,氣溫急劇升高,人體機能和生存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各種細菌和病毒也活躍起來,使得夏季成為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常見的夏季傳染病及常見病,做好預防、遠離疾病,度過一個愉快的暑假。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我省現已進入手足口病發病的主要流行季節(4-7月)。
1.典型症狀:主要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皮膚黏膜的皮疹、皰疹、潰瘍為典型表現,少數患兒會發展為重症病例。
2.傳播途徑: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其次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除此還可通過接觸病人或通過被病人排洩物、分泌物及皰疹液汙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感染。
3.預防措施:(15字方針)勤洗手、食熟食、喝開水、勤開窗(通風)、曬衣被。
天氣炎熱,食物容易腐敗變質,加之蒼蠅、蟑螂等蚊蟲增多,各種食源性疾病也頻繁發生,同時隨著暑假的來臨,需要注意外出就餐、遊玩增多可能導致的食物中毒風險。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飯前便後及接觸髒東西後要洗手。
2.食品要嚴格把好質量關,切不可為貪便宜而購買「三無」、變質的蔬菜、禽、蛋、肉等食物。
3.注意廚房和飲食衛生,做飯做菜時砧板做到生熟分開;不吃未徹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乾淨的生水。外出就餐時,一定要注意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飯店或餐廳。
4.做好家庭清潔,家庭垃圾日產日清。
5.一旦出現腸道傳染病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
中暑以高熱、皮膚乾燥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為特徵。
1.典型症狀:頭暈、噁心、胸悶、心慌、口渴、乏力、四肢發麻等;如未得到及時處理,則會進一步出現面色蒼白、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重症;嚴重者還可出現高熱、意識恍惚、休克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
2.預防措施:
(1)做好防曬防暑的準備
保持涼爽:選擇輕便、淺色、寬鬆的衣服,室內保持涼爽,儘可能呆在有空調的地方或者涼爽的地方。
合理安排戶外活動:天氣炎熱時,儘量將戶外活動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
做好夏日防曬:曬傷會影響身體的降溫能力,引起脫水。戶外佩戴好遮陽帽、太陽鏡等,外出前30分鐘塗上防曬係數適宜的防曬霜。
(2)科學飲水,合理飲食
科學飲水: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正確的方法是隨時喝水,以保持人體所需的水分。口渴時也不要大量飲水,否則會使胃腸難以適應。
補充鹽和礦物質:大量出汗會流失鹽和礦物質,運動飲料可以幫助補充汗水中流失的鹽和礦物質,應及時補充。
合理飲食:夏天更要注意營養均衡,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奶豆類。飲食要清淡,不宜吃高熱量、油膩、辛辣的食物,要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等。早晚可以食用一些防暑粥,例如 綠豆粥、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冬瓜粥、荷葉粥等。
(3)常備防暑藥物
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備好防暑藥物,如仁丹、十滴水、清涼油、風油精、暑症片、夏桑菊顆粒等,注意兒童用藥安全。
一移:迅速脫離高溫環境,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二敷:頭部先用溫水敷,後改為用冷水、冰水敷。
三飲:飲用含鹽飲料,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同時補充部分無機鹽。
四擦:因高溫、高溼、無風,身體散熱困難時,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至皮膚發紅。
五降:當體溫高達40℃以上,中暑者出現昏迷、抽搐等症狀時,要快速、有效、持續降溫。切記!千萬不要給重度中暑的病人喝水。
選擇合規安全場所。不在河邊、親水平臺、工地水坑等區域玩耍。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遊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遊泳。
提高安全意識。不私自下水遊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不在無家長帶領的情況下遊泳。不撿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河道邊洗東西、抓水草、魚蝦、青蛙等。發現同伴溺水,立即尋求成人幫助,不自行施救。
「營造和諧 、溫馨、快樂、幸福的家庭氛圍。展現純真的親子風彩,傳遞愛與親情,對孩子多正面引導鼓勵,不用過激的方式批評教育,避免產生親子矛盾。
關心關注心理健康。引導孩子正直開朗、積極樂觀,多與老師、父母、同學及親朋好友溝通交流。
自立自強自信。教育孩子遇到問題盡力自己解決,同時學會請他人幫助解決,遇到挫折不氣餒,樹立信心。
行動守法講秩序。過馬路走斑馬線、天橋或地下通道,不闖紅燈,不翻越隔離欄。注意要走人行道,靠右行。在大眾場所出口、樓道要慢行、不擁擠,講究通行秩序,遠離擁擠場所,避免擁擠踩踏。
外出守規保安全。未滿12周歲不騎自行車上路。不在馬路上、停放車輛周圍玩耍,行走或騎車時不看手機、不聽音樂。不坐無客運資質的車輛(如農用車、三輪車等),不坐超速、超載、酒駕、毒駕、疲勞駕的車輛。不在暴雨、雷電等天氣環境和易發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質災害環境逗留、玩耍。
做好防護,不留隱患。做好家庭陽臺、平臺等區域的安全防護。教育孩子不向樓下拋東西,不攀爬陽臺、門窗或其他高處,謹防摔傷、墜落。不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不讓孩子在危險處停留,不在工地、軌道、高壓線等危險區域玩耍。
及時排查家中電線、燃氣管道、電器、刀具及其他器械安全,防止觸電、燙傷、煤氣中毒、器械傷害等事故。保管好易燃、易爆】、易碎、有毒、鋒利或其他對孩子身心有不良影響的玩具、物品,不讓孩子接觸。教育孩子不隨意把東西放進嘴、耳、鼻、眼中,不隨意把東西套在頭上和脖子上。家中藥品妥善放置,不讓孩子隨意觸碰。
使用網絡,適度適當。用恰當合理的方式引導孩子不沉迷網絡和電子遊戲,慎交網友。
防止傷害,機智應對。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禮物,不把家庭信息告訴陌生人,被陌生人強迫帶走時大聲呼救並跑向人群密集處,與家人走散時應留在原地不動或向警察求助。
家庭演練,有效避險。和孩子一起學習,演練家庭逃生應急方式、路線。確保緊急情況下能及時有效避險。
提高意識、做好防護。主動學習安全防範知識,掌握安全要求,認真開展家庭安全教育,履行監護責任。
明確動向,教育引導。孩子假期外出活動,家長要知去向、知內容、知歸時、知同伴,提前做好安全教育防範。
溝通聯絡,共同呵護。保持通訊暢通,及時接收閱讀學校相關通知,確保家校聯繫通暢。
暑假將至,疫情未止
莫扎堆、莫聚集
做好個人防護
安全健康、時刻關注
記常識、記要求
享受欣美生活
我們開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