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向博 通訊員:雷建)全民戰「疫」,逆行而上。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有這樣一個群體……
他們,沒有穿防護隔離服,冒著隨時可能被傳染的風險,駐立在板橋轄區每個路口,為出入村莊的每一位父老鄉親測量「愛心溫度」,只為腳下這片土地不受侵擾;
他們,心中有再多委屈也不向大家吐露,面對一些群眾的不理解、不支持,依然不厭其煩為出入村莊的群眾講形勢、擺事實,只為這一方百姓健康安寧;
他們,在村裡的顯著位置拉起紅色橫幅,在巷道裡勸回串門的群眾,在村委會廣播室裡不停叮囑,只為提醒大家切不可麻痺大意。
微信群裡一個通知,他們二話不說、扭頭出門,雖然家中還有親人需要陪伴;值班室裡一個電話,他們不顧安危、奔向一線,為的是守護一方百姓。他們,就是最美的疫情「逆行者」---板橋黨員幹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3日以來,板橋鎮黨員幹部充分發揮先鋒模範和戰鬥堡壘作用,守一線、勇擔責,用實際行動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摸底排查堅持「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設卡檢查保證「陌生車不進村、陌生人不進巷、過卡人必測溫」,全鎮摸排出全國各地返鄉人員645人,全部登記造冊並指定專人負責居家留觀;全鎮各卡點過往車326輛,勸返車411輛。在防範疫情面前,全鎮黨員幹部做到了「召必應、應必戰、戰必勝」,他們,用責任與擔當,用奉獻和堅守,在這延綿西川架起了一道無形的「防護牆」,讓這裡的山和水依然還是那麼靜謐,讓這裡的老百姓遠離病毒的肆虐。
幹部上一線,黨員衝在前
14個行政村,33個村組卡口,1個市界檢測點,讓這292平方公裡土地遠離病毒,讓板橋人民群眾安心過好這個春節,是板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光宇的職責與使命。
自1月23日板橋鎮召開防疫工作部署會後,楊光宇每天堅守在工作崗位,始終守在防疫一線,每到一個村組,他都詳細詢問返鄉人員摸排情況,居家隔離是否落實,不斷向群眾宣傳「不走親訪友、不聚集聊天」的政策;每到一個卡口,他都向值班黨員送上方便麵、礦泉水、酒精、84消毒液等防疫必需品。雖然已過立春,但室外溫度依然很低,特別是晚上,看到大家都在室外工作,他從市上部門為全鎮卡口配備防疫帳篷,讓大家在辛苦防疫的同時,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懷。「疫情當前,人民為天,『築牢疫情防守線,保護群眾生命安全』是我的工作目標。」楊光宇如是說。正是在他的帶領下,板橋鎮抗疫工作有序推進,鎮村幹部做到了「目標明,底子清,措施實」,各村黨組織充分發揮了支部堡壘作用,做到了幹部上一線、黨員衝在前,夯實了鎮村抗疫基礎。
群眾利益始終在前,疫情面前方顯黨性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王村黨支部書記王繼朋充分發揮基層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時刻挺在一線,按照板橋鎮黨委安排,率先組織黨員在排查檢測點設立「黨員先鋒崗」,與其他黨員一起對轄區內返鄉人員進行排查、宣講疫情防控知識。王村是進入黃龍的必經之路,為確保疫情期間聯防聯控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王繼朋在薛家河組設立了24小時入村檢查點,並發動黨員、村幹部和村民代表,積極走訪群眾,嚴格按照「不漏一戶,不瞞一人」的工作原則,對全村13個村民小組入戶排查,對需要隔離觀察的人員實施責任到人制度。
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基層幹部,從細微之處著手,始終把群眾利益挺在前面;正是很多像王繼朋這樣村幹部的辛勤付出、心繫群眾,板橋疫情防控的基石才會如此穩固。
我是黨員,我先上!
自全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後,做好轄區疫情防控,就成了板橋薛峰衛生院院長薛亞宏的首要工作。衛生院管理區域大多處於山區,為全體醫護人員購置了基本防疫物品後,他就奔向防疫一線,針對鄉村醫生反饋的返鄉人員,他翻山越嶺、奔波不停,逐一入戶進行檢查,測量體溫,叮囑他們要勤洗手、戴口罩,並與他們談心,紓解他們壓力,安撫他們的情緒。自從戰「疫」打響,薛亞宏和很多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幹部一樣,就沒回過家。疫情面前,責任大於天,薛亞宏說:「作為醫生,及時排查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黨員,衝在一線是我入黨時的承諾」。疫情當前,千萬個紮根基層的醫生,毫不退縮、不忘初心,為保護群眾的生命安全,打贏新冠疫情阻擊戰一直前行;病毒肆虐,許許多多基層共產黨員,臨危不懼、踐行使命,形成一道道無形的堅固防線,守護著老百姓的健康與安寧。
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讓我們知道了健康的重要和珍貴;疫情一線的堅守與擔當,讓我們再次看到了板橋黨員幹部的責任與擔當,正是有了許許多多衝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黨員幹部們,老百姓的健康與安全才有了保障。病毒終將遠去,疫情也會結束,待到春暖花開時,待到一切回歸正軌後,我們去回望這場經歷時,我們會想起很多,思考很多,但那些奮戰在疫情一線的最可愛的人,會是我們這段記憶裡一抹最溫暖的陽光。